?

基于林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林木育種學課程建設研究

2017-09-30 11:22李文楊王晶
綠色科技 2017年17期
關鍵詞:林學課程建設應用型

李文楊+王晶

摘要:指出了林木育種學是林學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和區域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從培養林學專業應用型人才角度出發,通過對林木育種學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體系的建立、教學手段和方法、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為建立完善的林學課程教育教學體系,提高林木育種學教學的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林科綜合性人才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林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林木育種學;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7-0232-03

1 引言

專業課程是人才培養計劃中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實踐課程,也是體現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以及辦學特色的重要指標,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本科高校林學專業在滿足國家對林學專業教學基本要求的同時,根據自身條件并結合地方經濟和行業結構特點,制定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好專業課程建設體系、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方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體現地方特色的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林木育種學是林學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1],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國內外林木育種學的發展概況,充分認識林木新品種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并初步掌握林木育種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獨立開展林木育種和良種繁育工作的能力,為建立完善的培養林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合格體系,為學生今后從事于林木育種研究、品種管理、良種繁育和推廣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2 林木育種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建設

林木育種學是以遺傳和進化規律為指導,科學地研究林木優良品種的選育和良種繁育技術的原理和技術的一門科學[2,3]。林木育種學作為林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以植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測樹學、遺傳學和數理統計與數據分析等課程為基礎,根據森林的經濟和生態的特殊功能,為實現森林定向培育、優質高產提供林木優良品種,提供遺傳品質優良、穩定、相對一致的種苗的技術與方法的科學[4]。教學大綱設計開課時間是二年級第二學期,學分3,周學時3,總學時51。本課程教學主要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教學環節。最初教學大綱規劃講課37學時,實驗14學時;由于本課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角度出發,實驗學時最終調整為21學時,提高實踐教學所占比例,突出實踐教學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位置,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

3 林木育種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建立

本課程的教學以中國林業出版社沈熙環主編《林木育種學》為主講教材,整本書有林木育種資源,林木引種,種源選擇,優樹選擇,遺傳力、遺傳增益和選擇方式,雜交育種,無性繁殖和采穗圃,種子園,遺傳測定,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林木育種中的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等章節。如圖1所示,本課程教學主要分保、選、引、育、測、繁6大模塊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模塊1:保,主要了解林木基因資源調查的意義與主要內容,掌握林木基因資源調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方法;模塊2:選,選擇育種,了解種源選擇、林木選擇育種的理論基礎、種內地理變異規律與模式,優樹及優樹選擇的方法,優樹標準,選優程序;模塊3:引,林木引種,植物引種的相關學說,林木引種的一般規律等,理解選擇外來樹種時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引種成功的可能性和一般規律,掌握林木引種的程序、方法及措施;模塊4:育,雜交育種和新技術育種,了解人工雜交和自然雜種的作用,理解花粉技術和雜交技術和新技術的應用,掌握雜交方式和親本選擇;模塊5:測,遺傳測定,林木育種中的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主要內容為無性系測定的目的、內容,無性系測定中應注意的問題,子代測定的用途、內容,交配設計,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模塊6:繁,良種繁育主要通過種子園、采穗圃,學習采穗圃營建和經營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技術方法,熟悉無性系選育的基本程序,樹木適用的無性繁殖方法和主要技術措施等,種子園及其在林木良種生產中的作用,種子園的主要類別及其關系,種子園總體規劃和區劃以及種子園營建技術,種子園管理。

圍繞6大模塊開展九大實踐項目:本地林木育種資源調查和收集、優樹選擇、本地外來樹種調查、林木引種方案設計、花粉收集、保存及生活力的鑒定、林木雜交技術、無性系測定及配合力估算和分析、種子園規劃設計和無性繁殖技術等綜合性的實驗實訓強化理論學習知識。通過《林木育種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使學生掌握林木個體、群體遺傳變異的基本規律,林木種質資源的調查、搜集與利用及其研究方法;掌握引種、選擇、雜交、繁育等林木個體和群體遺傳改良的技術與方法。培養學生具有綜合運用育種學基本理論知識,制訂科學、高效的林木育種計劃,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分析與解決林木遺傳改良上的科學研究問題,在林業生產中進行科學有效的遺傳管理。

4 林木育種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應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本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包括幻燈、動畫和實物的展示,形象,生動,課堂講授中穿插應用提問、討論等教學手段,使得學生積極思考,跟上教師的節奏,更好地掌握林木育種學知識。為了能夠形象生動地傳授林木育種學知識,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輔以實驗、課程綜合實踐、課程設計、課程論文等多種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安排課程實驗實訓實習,培養學生的興趣。

本課程教學中采用了誘導啟發教學、實例分析和技能培養型等教學方法。

(1)誘導啟發教學方法。

誘導啟發型教學方法是在課堂教育中通過提問的方法來教授課程內容,學生通過思考接受并消化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林木育種資源和引種模塊學習中,提出育種資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四個環節的特點和聯系?引種和馴化的含義及聯系和區別?選擇外來樹種主要考慮哪些因素?根據本章講授內容的重點和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加深知識點的學習。endprint

(2)實例分析教學方法。

實例分析教學方法是根據現有林木遺傳育種的成果,分析其所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獲得知識技能的訓練。在林木引種和良種繁育模塊學習中,學生通過對比當地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對某樹種引種方案、某種子園總體設計論文內容進行分組討論分析,強化林木引種步驟、種子園總體規劃和區劃,種子園營建技術內容,吸取前人研究的經驗,再根據本章節設計的實踐內容,分組開展相關研究,通過實驗并付諸實踐,得出結論,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均采用了此方法。

(3)技能培養型教學方法。

技能培養型教學方法是學生獨立解決由本人或教師提出的課題,教師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適當幫助,學生由此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與人格的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是專業興趣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林木育種無性繁殖技術包括包括扦插、嫁接、根蘗、埋條和組織培養等方法,每種技術有自己的操作要點。例扦插技術利用植物器官的再生機能,由原株上切取一定大小的莖、枝條、葉根等材料插入基質中,在適宜的外部環境條件下,通過自身遺傳以及生理機能調節,再次形成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扦插適合的環境條件,適合培養基質,植物生長素處理插穗的種類和濃度不同樹種選擇會有不同,學生學習技術操作要點后,自己選擇想要進行無性繁殖的樹種開展實驗。在林木育種學興趣小組、課內實踐、第二課堂的教學中采用了此方法。

根據林木育種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采用誘導啟發型教學方法、實例分析型教學方法、技能培養型教學方法三種方法彼此之間相互滲透,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個統一體,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教學中注重了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的內在統一,教學方法的選擇適合特定課程內容。教師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恰當地選擇與教學內容匹配的教法,創造了理想的教學環境,把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溝通起來,把學生的理智與情感結合起來,把學生的既有經驗與要探究、解決的新問題關聯起來,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主動尋求和研究相關課題的科學進取精神、創新意識和突破能力,使之成為適應21世紀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5 林木育種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

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規定了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課程考核的依據。林木育種學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知識、技能、素質3個方面展開,課程的考核應圍繞知識、能力、素質3個維度進行。林木育種學課程考核方式有理論、實驗和平時表現3個部分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進行不斷的調整,由原來的理論考試成績占70%,實驗考試成績占20%,平時成績占10%,到現在理論考試成績占40%,實驗考試成績占40%,平時成績占20%(表1)。

為了能準確地反映一個學生對這門課的基礎理論掌握情況及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等方面,建立一個好的綜合考核評價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照該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參照評價的原則和指標體系確定的依據,建立成績評分標準對林木育種課程學生成績進行計算,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綜合素質水平,優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6 結語

高等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顯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學校作為培養高級人才的組織機構,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現狀和未來[5]。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是高等院校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本科教育的教學環節,是體現學生從事專業相關工作和科學研究的能力的的主要培養方式。通過開展林學專業課程的建設研究探索,不斷深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課程考核的改革,建立精品優質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模式體系,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及效果、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林學專業人才提供現實依據。

參考文獻:

[1]王 君,康向陽,李 偉,等.“林木育種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5(4).

[2]陳曉陽,沈熙環.林木育種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沈熙環.林木育種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4]張應團,易詠梅.林木育種學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6(23).

[5]劉玉杰,呂孟仁.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新升本科院??茖W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09(5).endprint

猜你喜歡
林學課程建設應用型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國模林學斌:在鞍鋼的大船上乘風破浪
如何構建高效的職業院校林學教學課堂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廣西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
應用型本科高?!堵糜挝幕氛n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