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代謝綜合征繼發感染細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性試驗

2017-10-11 08:23韓林梅蘇接瑜覃炳雄廖河康
動物醫學進展 2017年8期
關鍵詞:眼鏡蛇克氏球菌

韓林梅,蘇接瑜,覃炳雄,曾 蕓*,李 軍,廖河康

(1.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2.廣西獸醫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01;3.廣西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1;4.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中心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廣西南寧 530001)

蛇代謝綜合征繼發感染細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性試驗

韓林梅1,蘇接瑜1,覃炳雄1,曾 蕓1*,李 軍2,3*,廖河康4

(1.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2.廣西獸醫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01;3.廣西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1;4.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中心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廣西南寧 530001)

近年來,廣西人工飼養的蛇發生代謝障礙綜合征后,病死率較高,為查清原因,對臨床接診的18例蛇代謝障礙綜合征病例的心、肝、脾等臟器病料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并測定分離菌對小鼠和蛇的致病力。結果從18例病蛇的不同組織器官中分離到10株細菌,PCR結合生化試驗方法,鑒定出4種細菌,分別為糞腸球菌、克氏葡萄球菌、緩慢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并對其進行種系發育關系分析。所鑒定的4種細菌對昆明小鼠和蛇的致病力差異較大,克氏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對昆明小鼠有較強致病性,糞腸球菌和緩慢葡萄球菌對昆明小鼠致病力較弱;克氏葡萄球菌對眼鏡蛇有致病性,其余菌對王錦蛇、眼鏡蛇、滑鼠蛇均無致病性。

代謝綜合征;細菌;鑒定;致病力;蛇

蛇代謝綜合征是指蛇體自身代謝物排泄障礙引起尿酸沉積在血管、黏膜或實質器官引發的物質代謝失常的綜合征[1]。該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原發型以短期高蛋白飼養為誘因,以肥胖蛇多見,呈散發性發病,病死率低,只有繼發感染才出現比較高的病死率;繼發型則與細菌感染、用藥混亂、長期缺水等因素有關[2]。

引起蛇發病的細菌多是革蘭陰性細菌,少部分屬于革蘭陽性細菌。蛇口腔中的常在菌包括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克雷伯菌、腸桿菌、細球菌和棒狀桿菌;糞便中的常在菌有變形桿菌、沙門菌、亞利桑那菌和球菌[3]。王金才等[4]從黑眉錦蛇分離到沙門菌和變形桿菌;何偉成從蟒蛇分離到氣單胞菌[5];李婉萍等[6]從蟒蛇分離到銅綠假單胞菌;李方青等[7]從王錦蛇、灰鼠蛇分離出變形桿菌;肖楊等[8]從滑鼠蛇、草花蛇中分離到沙門菌;曾蕓等[9]從眼鏡蛇分離出變形桿菌。

近年來,廣西人工飼養蛇的代謝障礙綜合征呈現病死率較高,為了查清原因,本文對臨床接診的18例蛇代謝障礙綜合征病例進行細菌分離和鑒定,并對分離細菌進行小鼠與蛇的致病力試驗,分析蛇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探尋解決方法,為有效防治蛇代謝綜合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20日齡的昆明小鼠15只,平均體重20 g,購自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3月齡眼鏡蛇(53 g)、滑鼠蛇(50 g)、王錦蛇(48 g)各15條,由南寧市馨宇蛇類養殖基地提供。

1.1.2 病例來源 南寧市及周邊鄰縣養蛇場送檢的患病蛇。

1.1.3 主要試劑和器材 營養瓊脂培養基,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北京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微量生化反應管,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產品;麥氏比濁管由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藥理實驗室提供。

1.2 方法

1.2.1 病理剖檢與臨床診斷 將送檢蛇在實驗室進行病理剖檢,觀察患病蛇的主要病理變化;同時取內臟器官表面的白色物進行顯微鏡檢和200 g/L NaOH溶解試驗。

1.2.2 細菌分離 無菌采取臨床診斷為代謝障礙綜合征患病蛇的心、肝、脾和腎,劃線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37℃恒溫培養24 h后,挑單個菌落繼續劃線接種在營養瓊脂培養基進行細菌的純分離,觀察并記錄細菌的生長特性,并進行革蘭染色分類。

1.2.3 分離菌的生化試驗 參照《伯杰細菌鑒定手冊》[10]的操作方法,將純化的細菌分別接種于生化反應管,置37℃恒溫培養24 h~48 h觀察生化反應結果,同一項目進行2個重復。

1.2.4 16 S rRNA測序鑒定 選擇菌落形態、生長特性和生化反應完全不一樣的細菌分離株,按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說明提取細菌DNA,采用通用引物16 S-1492R和16S-27F擴增細菌16 S rRNA[11],擴增產物送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對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及種間比對。

1.2.5 DNA序列數據的處理及分子系統樹的構建 從GenBank上獲取已登錄的所有糞腸球菌C1W1基因序列、克氏葡萄球菌S4基因序列、緩慢葡萄球菌BGZ-7基因序列和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DH-32基因序列進行種內比對。序列信息見表1。

應用Lasergene7(SeqMan)對表1序列及測序結果進行校對。糞腸球菌以C1W1基因以外的基因為外群??耸掀咸亚蚓訩J888112、KJ441744和JX102547為外群。緩慢葡萄球菌以KX950708、KX525724和KM378611為外群。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以KT287075、JX013427為外群。應用Clustal W在線軟件進行多重序列比對,然后利用MEGA5鄰位相連法(Neighbor-join-ing,NJ)分別進行構建樹。

1.2.6 細菌對小鼠和蛇致病力測定 將測序鑒定的細菌劃線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37℃恒溫培養24 h,用滅菌生理鹽水洗下菌落,采用麥氏比濁法將細菌配制為3×109CFU/mL的細菌懸液[12],按0.2 mL/10 g給昆明鼠腹腔注射細菌懸液,每種細菌接種3只昆明鼠,對照組注射等劑量的生理鹽水,觀察并記錄接種細菌后昆明鼠的反應和死亡率,死亡昆明鼠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從死亡鼠的心肝肺回收到接種菌,對照鼠試驗期內無異常。

表1 4種菌的參考菌株

按上述方法分別將細菌接種于眼鏡蛇、滑鼠蛇、王錦蛇,每種蛇接種3條,觀察并記錄不同種類蛇接種細菌后的反應和死亡率,死亡蛇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從死亡蛇心肝分離到接種菌,對照蛇在試驗期內無異常。

2 結果

2.1 病理解剖與臨床診斷

送檢的18例患病蛇心包膜和肝臟表面可見有大量的白色沉積物(圖1),腎臟腫大充滿白色顆粒樣物、輸尿管有白色沉積物(圖2),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白色沉積物呈結晶狀(圖3),白色沉積物滴加200 g/L NaOH后,緩慢溶解(圖4)。

圖1 王錦蛇心和肝白色沉積物

2.2 細菌分離結果與細菌生長特性

從18病患病蛇的病理剖檢與臨床診斷為代謝障礙綜合征的心、肝、脾和腎中分離得到10株細菌,細菌的生長特性見表2。

2.3 分離菌的生化反應結果

按照生化特性試驗方法進行生化鑒定,4種菌株結果與東秀珠、蔡妙英主編《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13]中摩氏摩根菌的生化特性相一致。

圖2 滑鼠蛇輸尿管堵塞

圖3 顯微鏡下結晶物形態(40×)

圖4 顯微鏡下結晶物溶解形態(40×)

1號、2號、3號分離菌:精氨酸雙水解、馬尿酸鹽水解、D-木糖、蔗糖、D-乳糖、D-甘露醇的生化反應呈陽性,硝酸鹽還原、VP、棉籽糖呈陰性(表3)。

4號、5號、6號分離菌:馬尿酸鹽水解、D-甘露醇、D-乳糖呈陽性,硝酸鹽還原、精氨酸雙水解酶、 VP、D-木糖、棉籽糖、蔗糖呈陰性(表4)。

7號、8號分離菌:棉籽糖、蔗糖、 D-甘露醇、D-乳糖、硝酸鹽還原呈陽性,精氨酸雙水解,馬尿酸鹽水解,VP 、D-木糖陰性(表5)。

9號、10號分離菌對吲哚、 OPNG、葡萄糖產氣、賴氨酸脫羧、精氨酸雙水解、鳥氨酸脫羧、D-甘露醇、氰化鉀陽性,對甲基紅、檸檬酸鹽利用、三糖鐵產硫化氫、馬尿酸鹽水解、苯丙氨酸脫氫陰性(表6)。

表2 10株細菌的生長特性

表3 病原分離株生化特性試驗結果

注:+,陽性;-,陰性。

Note:+,Positive;-,Negative.

表4 病原分離株生化特性試驗結果

注:+,陽性;-,陰性。

Note:+,Positive;-,Negative.

表5 病原分離株生化特性試驗結果

注:+,陽性;-,陰性。

Note:+,Positive;-,Negative。

表6 病原分離株生化特性試驗結果

注:+,陽性;-,陰性。

Note:+,Positive;-,Negative.

2.4 16 S rRNA測序結果

根據細菌形態特點和生化性質表現一致的,選擇代表株2號菌株、5號菌株、7號菌株和9號菌株進行DNA提取和16 S rRNA序列擴增,擴增結果見圖5。獲得的序列在NCBI上進行同源性比對,結果2號、5號、7號、9號菌株分別與糞腸球菌(KF254548.1)、克氏葡萄球菌(JQ660155.1)、緩慢葡萄球菌(KM378611.1)、弗格森埃森菌(KF646704.1)高度同源,同源性達99%以上。

2.5 種系發育關系分析

糞腸球菌蛇分離株(56)與KF254548構成一個單獨分支。KY523584、KY523583、KY010411、KX018440、KU200452與本株同屬一個分支(圖6)。

克氏葡萄球菌蛇分離株(S4-437)與HQ179005、JQ660155、HM321442屬同一分支,HQ179005和JQ660155構成一個單獨分支。與KJ888112、KC441744、JX102547屬于不同分支(圖7)。M.DNA標準DL 2 000; 1. 2號菌株; 2. 5號菌株; 3. 7號菌株;4. 9號菌株;5.陽性對照;6.陰性對照緩慢葡萄球菌蛇分離株(BGZ-7)所構建的樹與克氏葡萄球菌形狀像似,與HQ437165、KC951997、HM815537、FJ893453屬于同分支,HQ437165和KC951997構成一個單獨分支。與KX950708、KX525724、KM378611屬于不同分支(圖8)。

M.DNA Marker DL 2 000; 1. No.2; 2:No.5; 3. No.7;4.No.9;5.Positive control;6.Negative control

圖5細菌16 S rRNA PCR擴增結果

Fig.5 PCR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16 S rRNA

圖6 糞腸球菌系譜關系

圖7 克氏葡萄球菌系譜關系

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蛇分離株(DH-32)與KF646704單獨屬于一分支。與KT275828、KX162658、KP418799屬于同一分支。同屬于KT287075分支之一(圖9)。

2.6 分離菌對動物的致病力

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細菌懸液4 h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6 h后出現精神沉郁、打堆、被毛豎立、顫抖的現象。8 h~24 h,小鼠陸續死亡。24 h后存活者繼續飼養1周,沒有出現死亡。

圖8 緩慢葡萄球菌系譜關系

圖9 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系譜樹

接種5號、9號分離菌的3只昆明小鼠全都死亡,死亡率100%。接種2號分離菌的3只組死亡2只,死亡率66%。接種7號分離菌的3只組死亡1只,死亡率33%。從死亡昆明小鼠心、肝分離到接種菌。

眼鏡蛇、王錦蛇、滑鼠蛇腹腔注射細菌懸液24 h后,蛇均未出現異常。36 h后,接種5號分離菌的眼鏡蛇相繼出現離窩,精神不振,反應遲鈍的現象,72 h后,3條眼鏡蛇全部死亡,死亡率100%。存活蛇繼續飼養1周,均未出現死亡。從死亡眼鏡蛇心、肝分離到與接種菌。

3 討論

通過對臨床診斷為蛇代謝障礙綜合征的18個病例進行細菌分離,結果獲得10株細菌,生化和16 S rRNA分子鑒定為3株糞腸球菌,3株克氏葡萄球菌,2株緩慢葡萄球菌,2株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動物致病力試驗可知分離菌對昆明鼠具有明顯的致病力,但是對蛇致病力較弱,而且分離菌對蛇種間的致病力有差異,只有克氏葡萄球菌對眼鏡蛇具有明顯的致病性。

緩慢葡萄球菌、克氏葡萄球菌、糞腸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腸埃希菌均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分布于環境、人和動物的體表或腸道?;加写x障礙綜合征的蛇隨著病情發展,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影響,可能會繼發引起這些細菌感染,進一步加劇病情,從而出現高的死亡率[14]。所以對蛇代謝障礙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中不能忽視可能出現的細菌繼發感染。

人工飼養的蛇類可能都會出現代謝障礙綜合征,但在臨床檢出率中以眼鏡蛇發病率較高,這很可能與眼鏡蛇飲食習慣有關[15],眼鏡蛇對食物種類、品質要求不高,且具有暴食的特點,一次性會食入大量的食物,加上規?;?、密集化養殖,蛇活動空間小,長期大量食入高蛋白的雞胚、鴨胚或青蛙,可能會引起代謝障礙疾病。因此通過控制食物投放量、采取定期投放、提供合適的運動空間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預防蛇代謝障礙綜合征的出現。

不同動物對同種細菌的免疫能力存在著差異,而本試驗出現的差異很大,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溫度的影響,在做細菌對蛇的試驗時溫度過低,不利于細菌的繁殖生長,同時低溫使蛇進入半冬眠狀態,血液流動減慢,細菌感染速度減慢。同時,從第2天溫度上升,第3天有蛇死亡,而分離出來的菌為所注射的細菌,可以得出溫度影響是最大的原因。

[1] 晁利剛,臧 猛,高 倩.雞尿酸鹽沉積模型的研究與機理探討[J].浙江畜牧獸醫,2012(6):6-7.

[2] 賈志江,楊紅梅,劉娣琴.家禽痛風的病因分析及防治[J].畜牧獸醫雜志,2011,30(6):123-124.

[3] 張友忠.代謝綜合征的干預治療[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7):767.

[4] 王金才,葉仁福,鄺潔茹.黑眉錦蛇感染沙氏門菌和變形桿菌[J].中國動物檢疫,1997,14(s):20-22.

[5] 何偉成.蟒蛇氣單胞菌病的病原鑒定[J].廣西畜牧獸醫,1999,15(6):26-28.

[6] 李婉萍,陳 武,陳足金.蟒蛇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診斷[J].畜牧與獸醫,2002,34(12):23.

[7] 李方青,曾維銘,周維官,等.蛇源變形桿菌的分離鑒定[J].廣西科學院學報,2000,16(3):135-137.

[8] 肖 楊,劉建平,梁立文.廣州市蛇類沙門氏菌帶菌調查[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3,19(6):115-116.

[9] 曾 蕓,李 軍,潘紅平,等.眼鏡蛇變形桿菌病的病原鑒定及治療[J].蛇志,2006,18(4):265-267.

[10] 黃尚彪,羅廷榮,吳文德.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離與鑒定[J].廣西農業生物科學,2004,23(1):31-34.

[11] 陶 立,楊鼎羽,李 軍,等.一起穿山甲疫情的病原分析[J].動物醫學進展,2015,37(5):133-136.

[12] 馮世文,李 軍,曾 蕓,等.竹鼠綠膿桿菌的分離和鑒定[J].中國動物保健,2013,15(5):24-27.

[13] 東秀珠、蔡妙英.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14] 蘇接瑜,廖黎黎,曾 蕓,等.眼鏡蛇緩慢葡萄球菌的分離鑒定與藥敏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2015,42(3):721-727.

[15] Asesé M,Jiménez-Pavón D,Gilbert C C,et al.Eating behaviour,insulin resistance and cluster of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Europeon adolescents[J].Appetite,2012,(59):140-147.

Abstract:The snake metabolic syndrome was broken in artificial feeding snakes in Guangxi recently. For its high mortality, the pathogens of snake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investigate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heart, liver, spleen of 18 cases of snak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ir pathogenicity were tested in mice and snak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organs of sick snakes.Enterococcusfaecalis,Staphylococcuskloosii,Staphylococcuslentus,Escherichiafergusoniiwere identified by PCR and biochemical tests.The virulences of 4 species of bacteria to mice and snakes were different.StaphylococcuskloosiiandEscherichiafergusoniihad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mice,however,EnterococcusfaecalisandStaphylococcuslentusappeared low virulence.Enterococcusfaecalis,StaphylococcuslentusandEscherichiafergusoniiwere avirulent toElaphecarinata,cobra andPtyasmucosus,except thatStaphylococcuskloosiiwas virulent to cobra.

Keywords:metabolic syndrome;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snake

IdentificationandPathogenicityofBacteriaIsolatedfromSnakeMetabolicSyndrome

HAN Lin-mei1,SU Jie-yu1,QIN Bing-xiong1,ZENG Yun1,LI Jun2,3,LIAO He-kang4

(1.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Guangxi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4 ,China; 2.GuangxiVeterinaryResearchInstitute,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 3.GuangxiKeyLaboratoryofVeterinaryBiologicalTechnology,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 4.GuangxiTerrestrialWildlifeRescueResearchCenterandEndemicDiseaseMonitoringCenter,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

S865.32

A

1007-5038(2017)08-0043-06

2016-12-06

南寧市2016年科技項目(20163355)

韓林梅(1989-),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藥理與毒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眼鏡蛇克氏球菌
微創克氏針經皮固定治療第5掌骨骨折
除草劑敵草快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眼鏡蛇看電視
三種生物制劑農藥對克氏原螯蝦影響研究初報
瘋狂編輯部之眼鏡蛇
AH-1 “眼鏡蛇”直升機
隱球菌腦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
IL-33在隱球菌腦膜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一株副球菌對鄰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克氏針骨穿輔助復位石膏固定治療難復型尺橈骨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