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理研究

2017-10-13 06:20張智光
中國造紙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造紙工業紙板供需

張智光 吳 琳

(1.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37;2.南京林業大學環境與發展系統工程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37)

我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理研究

張智光1,2吳 琳1,2

(1.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37;2.南京林業大學環境與發展系統工程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37)

鑒于我國造紙工業的產能過剩和邊際環境效應都十分突出,探索生態文明背景下我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理與措施。在分析我國造紙工業供需失衡的現狀、趨勢和效應的基礎上,著重從供給側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影響因素及其根源。依此,將供需理論與系統自組織理論相結合,構建面向綠色造紙的“2維-4環”供需調節機理模型。以該機理模型為理論指導,分別從政府宏觀調控和企業經營管理兩個層面研究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造紙工業;生態文明;自組織理論

在盲目投資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作用下,我國許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和供需失衡問題先后顯現出來。除了鋼鐵、煤炭、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外,我國造紙工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十分嚴重,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2015年初以來,我國造紙工業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狀態,行業整體疲軟,供需錯配問題突出。加上資源和環境問題,我國造紙工業降低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綠色發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備受關注,且迫在眉睫。在2016中國紙業高峰論壇上,全球知名制漿和造紙企業高層領導及其他相關人士熱議造紙工業供給側改革的現狀與態勢,為“十三五”時期造紙工業發展出謀劃策[1-3]。但是,目前針對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比較系統的學術研究論文還很匱乏。筆者通過對我國造紙工業的供需狀況進行分析和預測,全面分析我國造紙工業結構性供需失衡的原因,深入研究生態文明背景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理與措施。

1 我國造紙工業供需走勢分析

1.1供需現狀

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經濟疲軟現象可以從紙及紙板的供需走勢反映出來。表1為我國2006—2015年機制紙及紙板(不考慮前端的紙漿和廢紙原料,以及后端的紙制品)的供需情況。從國內產消量看,我國規模以上機制紙及紙板的生產量跟隨并略高于消費量,兩者關聯性較強(見圖1)。但是,產消量差距逐年拉大,供大于求的趨勢明顯,若再考慮產能過剩,這一差距就更大了。從產消增長量看,2002年以來我國紙及紙板產消量的增速持續降低,2011年以后尤為明顯。受宏觀經濟降速影響,2013年消費量首先出現了負增長,隨后2015年生產量也出現了負增長。雖然2014年和2015年紙及紙板的消費量略有回升,但仍舊處于低迷狀態。由于紙及紙板的進出口量比較小,因此考慮進出口因素的總供給量和總需求量也呈現出與圖1相似的變化態勢。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我國紙產品的進出口逆差從2009年開始轉為順差,此后順差態勢不斷擴大[5]。如果僅看紙及紙板的進出口量,這個轉折點則發生在2007年,此后進口量一路走低,而出口量呈小幅波動上揚態勢。到2014年,進出口順差額擴大至頂峰399萬t(見圖2)。這一態勢說明我國紙及紙板需求乏力,導致造紙企業不斷向國外拓展新的市場空間。但由于受到不斷升級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國際貿易壁壘的阻擊[5],這一向外拓展的勢頭在2015年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也就是說,通過擴大出口來消化國內造紙工業過剩產能的效果有限。

表1 2006—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供需概況 萬t

注 數據來源于文獻[4];供給量=生產量+進口量;需求量=消費量+出口量。

圖1 2006—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產消量走勢

圖2 2006—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進出口量走勢

1.2供需預測

定量預測方法有許多種,如果從自變量與因變量關系的角度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因果關系預測法(如因果回歸法)和時間序列預測法(如時間回歸法)。前者以原因量(如GDP)為預測模型的自變量,而后者以時間為自變量,兩者的預測原理和目的有所不同。因果關系預測法通過探索原因來對被測量進行預測,從理論上講依據更加充分。但是建模后在計算預測值時,需要先對原因量的未來值進行估計,代入模型后才能算出被測量的未來值。而原因量的估值往往又會引入新的主觀性和誤差,加上原因量選擇不合理或不完整等因素,其誤差便會更大[6]。時間序列預測法以直接考察被測量自身的變化規律和趨勢為目的,不去追究其原因。本文此處的預測目的僅僅是考察我國紙及紙板供給量和需求量自身的變化趨勢,引入原因量后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因此采用時間回歸法更為合理和有效。

根據表1中的我國紙及紙板供給量和需求量數據,選擇擬合度最佳的時間回歸模型,分別建立以下對數趨勢預測模型:

y1=2362ln(x)+6757.8

(1)

y2=1877.4ln(x)+6621.7

(2)

式中,y1和y2分別表示我國紙及紙板供給量和需求量的預測值,x為時間,x=1表示2006年。模型(1)和模型(2)的回歸相關系數分別為R1=0.981和R2=0.986,表明兩個模型均有較高的預測精度。

由模型(1)和模型(2)可以得到2016—2020年我國紙及紙板供給量的預測值依次為:12422萬、12627萬、12816萬、12991萬、13154萬t;其需求量的預測值依次為:11124萬、11287萬、11437萬、11576萬、11706萬t(見圖3)。圖3中,2006—2015年的數值為實際值,2016—2020年的數值為預測值。根據2006—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供需量的實際值,可以計算出供給量和需求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5.83%和5.25%。根據2016—2020年的預測值,可以預測供給量和需求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44%和1.28%??梢娢磥?年內,我國造紙工業的經濟增長速度將十分緩慢。另外,供需差額將從2015年的1064萬t,進一步增大到2020年的1448萬t,即供大于求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圖3 我國紙及紙板供需趨勢預測

2 我國造紙工業供需失衡的效應分析

2.1價格效應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加上盲目擴大產能的作用,我國造紙工業長期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勢必導致紙產品價格和企業盈利出現一路走低的狀況。2007年前紙張價格因供不應求而大幅上升,2011年受國家4萬億元投資等因素的帶動,造紙產能擴張,供求失衡,使得紙張價格大幅下滑(見表2)。由表2可見,近年來我國主要紙種價格的年均增長率為-6.42%~-0.77%。其中,灰底白紙板、白卡紙和銅版紙的價格下降幅度較大,而牛皮紙的價格波動較大。

表2 2010—2015年我國部分紙種的價格

注 資料來源:Wind資訊。

表3 2010—2015年我國造紙工業利潤

注 資料來源:文獻[4]、[7]、[3],Wind資訊;*因有負值,不能用常規平均年增長率公式計算,故用總增長率的年平均數代替。

2.2盈虧效應

紙產品價格的不斷走低,壓縮了造紙行業的盈利空間,使得制漿造紙企業經營十分困難。尤其自2010年之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更能夠說明我國造紙工業的新動態,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性。從2010—2015年我國造紙工業的利潤數據看(見表3),紙及紙板利潤總額在2011年有一個明顯的上升,此后便一直處于徘徊波動的狀態;紙制品利潤總額在2013年之前一路上揚,但之后便開始下跌;紙漿產品的利潤很低,總體呈下降態勢,而且從2012年開始一直處于負值,即虧損狀態。這三類紙產品的總利潤也處于波動狀態,增長乏力。關于具體紙種,也有類似的規律(考慮到篇幅和論文的邏輯結構,這里不再展開,而在下面3.2中將專門研究紙種結構性失衡問題)。從行業毛利率看,2010年以來一直單調下降,平均年增長率為-3.39%。2015年各類產品的利潤總額都有回升的趨向,但上升勢頭并不強勁,而且毛利率仍在下降。

需求、價格和利潤等不利因素導致許多造紙企業經營十分困難,不少企業都出現了虧損狀態(見表4)。其中,紙漿企業虧損面最大,高達35.4%,總體虧損面也達到了12.3%。

3 我國造紙工業供需失衡的供給側因素分析

很顯然,我國造紙工業供需失衡和發展乏力等問題的影響因素包含供給側與需求側兩個方面。在需求側方面,一方面由于新常態背景下經濟需求放緩、互聯網效應、無紙化辦公、反腐敗降低奢華包裝、綠色循環發展等因素導致未來紙產品需求增長乏力,而對于這些大的環境因素,造紙工業自身僅通過國內營銷和國際貿易等手段都難以解決;另一方面政府機構通過“三駕馬車”等宏觀調控措施拉動需求,改變大環境,在短期內也難以奏效。因此,目前供需失衡的主導因素在于供給側,我國造紙工業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練好供給側內功,使之更好地適應需求側的現狀,才能改變目前的狀況,待需求側機遇到來時才能實現新的發展。為此,首先要分析導致我國造紙工業供需問題的供給側因素。

表4 2015年我國造紙工業虧損企業數量

注 資料來源:文獻[3]。

3.1供給側產能過剩因素

3.1.1產能過剩的動態分析

造紙工業的規模經濟性很強,經濟規模值比較高,造紙企業的起始生產規模在年產10萬t以上,而制漿企業則應達到30萬t以上[8]。我國造紙工業一方面存在大量規模不經濟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許多大企業一味擴張產能,同時還盲目新建大型制漿造紙生產線,導致近年來總產能嚴重超過市場需求。2014年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的首批企業名單中,包括15個行業的381家企業,其中水泥行業居首,造紙行業位居第二,鐵合金行業列第三位。

表5和圖4給出了2005—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產能過剩的相關數據和走勢折線圖。盡管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每年新增產能則大于產能縮減量,因此凈增產能一直保持著較大的數額。2011年凈增產能達到最大值1537萬t,到2013年仍高達1088萬t,2014—2015年才有所下降,而且不排除反彈的可能性。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提供的數據,2010—2014年我國先后淘汰落后造紙產能539萬、831萬、1057萬、742萬、463萬t,累計3632萬t。而根據表5,這一期間我國凈增造紙產能累計4198萬t,即新增產能累計達7830萬t,是淘汰產能的2.16倍??梢?,我國造紙工業產能“瘦身”是一項十分艱難的任務。這就使得我國造紙工業的產能增長速度長期以來一直高于產量的增長速度(見圖4),而生產量和供給量的增長又高于消費量和需求量(見圖1和圖3),因而過剩產能一直呈上升走勢(見圖4),開工率則呈下降趨勢(表5)。2015年過剩產能為3073萬t(和生產量相比),產能閑置率高達20.7%。如果和需求量相比(見表1),2015年的過剩產能則為3850萬t,產能過剩率達到了25.9%。

表5 2005—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產能

注*開工率和凈增產能數據來源于文獻[9];**生產量數據(除2005年生產量外)來源于文獻[4](見表1);其余數據均根據上述數據由變量關系推算得出。

圖4 我國紙及紙板產能過剩的動態

3.1.2產能過剩的根源分析

造成我國造紙工業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動因是“唯GDP論”的錯誤政績觀。各級政府往往以經濟效益指標為唯一導向,盲目投資或上馬制漿造紙項目,同時也推動和刺激了企業的盲目投資。如此,一方面造成供需失衡等問題,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環境污染問題。造紙工業的COD排放量占全國工業的25%,污染程度較高。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綠色GDP的思想沒有深入貫徹到具體造紙產業政策上,對造紙過程的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綜合能耗等指標監督力度不強,而對固體廢棄物處理和土壤污染治理卻還在起步階段,沒能有效促進造紙工業的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

3.2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因素

3.2.1紙種結構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我國造紙工業總體上呈現出產能高于生產量,而生產量又高于消費量的態勢,導致產能過剩和產品積壓等一系列問題。從供給側結構看,雖然造紙工業在我國整體經濟中屬于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行業,但從造紙工業內部結構看,各紙種的增長差異也比較明顯,紙產品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呈現出供給側結構性不平衡現象。

如何才能看出各紙種供給側的結構性失衡?一種比較簡單的做法是求取各紙種生產量的占比。但是由于對各紙種需求的不同,其生產量占比的不同屬于正?,F象,并不能說明紙種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第二種方法是計算各紙種生產量和消費量的差值。直觀上看似乎合理,但實際上也不能說明其結構性失衡,因為生產量總是隨著需求而變的。圖3所示的供需總量是如此,各紙種的供需關系也是如此。其實,只有通過分析各紙種產能與需求的匹配程度才是比較科學的做法,才能說明各紙種供給側的結構性失衡。但是各紙種產能的歷史數據又無法獲得,該方法亦不可行。這就是許多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論文都回避了“結構性”的原因。為解決這一難題,在本課題中通過分析各紙種產消量的變化情況,將它們分為3類:略有增長型、零增長波動型、嚴重負增長型,以此間接地說明各紙種供給側的結構性失衡,是一種相對科學和可行的做法。

表6給出了2006—2015年我國各紙種產消量的變動數據。從近10年看,總體產消量的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了5.71%和5.13%,其中生產量的增長速度高于消費量。除新聞紙外,各紙種的產消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是從2012年以來,產消量增長乏力,許多產品出現了負增長。從圖1也可以看出,2012年是一個顯著的轉折點。因此,表6不僅給出了2006—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還給出了2012年之后的增長率。根據2012—2015年的平均增長率,可以把我國紙及紙板的各紙種分為3類:第一類是略有增長型,年均增長率為2.12%~6.40%,包含生活用紙、箱紙板、瓦楞原紙、特種紙及紙板;第二類是零增長波動型,年均增長率為-2.34%~1.31%,包含未涂布印刷書寫紙、涂布印刷紙(含銅版紙)、包裝用紙、白紙板、其他紙及紙板;第三類是嚴重負增長型,年均增長率為-8.71%~-8.09%,主要是指新聞紙,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各類新媒體的嚴重沖擊。資料顯示,第二類和第三類紙產品的開工率往往比較低,產能過剩比較嚴重[9]。由于我國紙及紙板的進出口量比較小(見表1),因此考慮國際貿易量后也不會改變上述格局??傊?,我國造紙工業產能過剩既是一個量過剩的問題,也是紙種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表6 2006—2015年我國各類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

注 數據來源:文獻[4]。

3.2.2檔次與規模結構分析

從紙產品檔次結構看,我國中低檔紙產品的比例過高,而高檔紙的生產量較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造紙企業的規模結構不合理。2015年,我國中小型造紙企業數量占行業總企業數量的80%以上,造紙產業集中率CR8指數只有33.16%,屬于低集中競爭型[9]。這一現狀也導致了我國造紙工業一方面中低檔紙產品的產能嚴重過剩,而另一方面高檔紙的生產和供給能力不足。而從需求看,隨著社會發展,中高檔紙品的需求正不斷趨于旺盛。也就是說,供給結構沒有跟上需求結構的變化。此外,大量的小型造紙企業還存在產品質量低下、環境污染嚴重、打亂市場秩序等問題。從而造成對大型造紙企業的沖擊,限制了優質高檔紙產品的銷售,制約了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綠色造紙企業的發展。

3.2.3結構性失衡的根源分析

造成上述結構性失衡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各級政府的盲目推動外,造紙企業在科學決策方面也存在較大的缺陷。企業缺乏對市場環境、自然環境、資源環境、政策環境和自身狀況等因素的清醒認識和科學預判,蜂擁而上,盲目跟進,缺少差異化和競爭性的戰略思維。

圖5 面向生態文明的“2維-4環”供需調節機理模型

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理模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將供需平衡理論[10]、反饋控制理論[11]和系統自組織理論[12]相結合,可以構建圖5所示的供需系統調節的“2維-4環”機理模型。2個維度分別是供給側-需求側維度、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維度(也即自組織-組織維度)。2個維度構成了4個反饋調節的閉合回環:供給側市場機制的自組織回環、供給側宏觀調控的組織回環、需求側市場機制的自組織回環、需求側宏觀調控的組織回環。一個經濟系統的供需平衡過程是上述2維度和4回環共同作用下的綜合結果。

在一個成熟或理想的市場經濟系統中,市場機制這只“無形的手”在供給與需求相偏離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價格的變動,形成反饋機制和自組織過程,從而使供需波動逐步收斂,恢復系統的穩定運行。從供給側看,市場供需平衡、產品價格及其綠色競爭力等反饋信息將影響各相關企業的經營決策,如生產能力建設、生產計劃制定、進口方案、營銷策略、環保措施等一系列戰略和戰術決策,進而調節整個行業的供給總量、結構和環境績效。同時,企業的營銷手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激發消費需求。從需求側看,市場反饋信息也對宏觀經濟發展以及投資、消費、出口和綠色訴求等產生影響,從而調節行業的需求總量、結構和環境目標。供需兩側的負反饋機制,使得整個經濟系統具有抗擊供需波動的自組織功能,在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干擾下能夠自動實現供需平衡,使系統穩定發展(見圖5下半部分)。

然而,多數市場經濟系統并不十分完善,在地方政府不正確的政績觀的引導和企業管理者非理性的“拍腦袋”決策的共同作用下,盲目投資、蜂擁上項目等現象常常不可避免。這將導致某些產業和某些產品產能過剩、產品積壓、價格持續走低,同時也會使得另一些產業和產品供給不足,導致供需的總量和結構失衡,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等結果。如果再加上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將造成企業經營和行業經濟衰退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完全依靠市場機制進行調節不僅是一個十分緩慢和動蕩的過程,甚至將造成市場機制的失靈,這時就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在面向生態文明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管理目標指導下,啟動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來克服危機。針對供需失衡的宏觀調控措施,無非包括拉動需求和優化供給兩個方面。在需求側方面,可以對投資、消費、出口和綠色發展訴求等方面進行政策引導和支持。在供給側方面,可以通過經濟政策的激勵和約束、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信息支撐等手段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并對企業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從而在總量、結構和環保上使得供給與需求相適應(見圖5上半部分)。而就目前我國經濟形勢看,經濟投資正在放緩,拉動內需效果甚微,而出口又受限于國際貿易壁壘和貿易風險[5]。因此,我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5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研究

5.1政府層面的宏觀調控措施

5.1.1政績觀與管理觀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要完成造紙工業供給側宏觀調控的任務,各級政府部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全國環境經濟的大局出發,改變地區經濟發展的狹隘觀念和急功近利行為,走出“唯GDP論”的怪圈,構建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共生協調發展的管理目標[13]。為樹立這種新型的為官理念,其關鍵的措施是要轉變政績考核理念和方式,要從生態文明的高度構建多目標的動態評價體系,避免短期行為和虛假的經濟繁榮現象。同時,要樹立宏觀調控的管理觀,避免用行政手段進行微觀的直接干預,要充分利用而不是破壞市場經濟的自組織機制。

5.1.2核心任務

根據以上對我國造紙工業供給與需求的走勢、效應、影響因素和調節機理等分析,從政府宏觀調控層面上看,我國造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去產能和調結構。一方面,要進一步積極淘汰落后產能。所謂落后產能,是指那些設備簡陋、工藝落后、能耗大、污染嚴重、產品質量和檔次低、效率和效益低的制漿造紙生產線和生產企業。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可以使造紙行業朝著集約化、規?;?、現代化、綠色化的方向健康發展。同時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造紙工業的新增產能。盡管“十二五”以來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淘汰造紙工業落后產能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每年的新增產能仍然大于淘汰的產能(見表2)。因此,政府部門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手段維護去產能的最終成效,防止“逆向去產能”。在此過程中,既要控制總量又要優化結構,尤其要重點監控產能已經過剩的紙類產品,以及擾亂市場秩序、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低檔產品的重復建設項目和新增項目,防止進一步加劇總量性和結構性供需失衡。

5.1.3配套措施

為了完成去產能和調結構的核心任務,還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政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我國造紙企業的兼并重組和規模結構優化,減少中小造紙企業數量,形成大型規?;同F代化的綜合類造紙企業。從而改善造紙工業的區域供給結構,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和綠色化水平,改變目前造紙行業的散亂局面。同時,為配合上述措施,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和行業協會協同合作,加強造紙企業人員的管理和技術培訓;做好市場和技術等信息的服務工作,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避免企業間的同質競爭;加強節能環保企業的獎勵和政策支持,加大違反環境規定的懲處力度,提高其違規的成本;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兩個方面,都要強化市場秩序的監管。

對于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面臨淘汰的造紙企業來說,企業的關停并轉、員工分流下崗、設備處置和資產流失等將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這是缺乏科學管理、盲目投資、扎堆上項目所付出的代價,政府部門應當協同相關企業妥善安置下崗職工,減輕不良后果,避免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對于保留下來的優質企業來說,這將是一次重獲“新生”的良好機遇,將為先進的綠色造紙產能釋放出新的增長空間[14]。此外,為鞏固和發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政府部門要制定長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造紙行業的準入門檻,避免短期行為和事后反彈。

5.2企業層面的經營管理措施

5.2.1科學決策——經濟與環保共贏

在經歷了淘汰落后產能、克服供需失衡和擺脫行業不景氣等陣痛之后,造紙企業經營者應當通過科學決策,確定合理的發展戰略。首先,企業家要善于分析市場,預測未來。不僅要分析市場需求,還要分析供給側的競爭對手;不僅要考慮現有供給能力,還要預計潛在的供給能力;不僅要分析行業環境,還要分析宏觀經濟環境;不僅要看到眼前的形勢,還要預測未來的走勢;不僅要分析國內市場,還要分析國際市場;不僅要分析經濟形勢,還要顧及資源、環境和生態的制約。

然后在此基礎上,企業要運用科學決策方法,選擇既適合自身發展,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戰略方案。在進行戰略選擇時,應提倡差異化競爭,避免同質化“火并”;應實行規?;?、集約化經營戰略,避免采取小規模、粗放型跟風戰術;應追求產品的高品質和特色化,避免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和低價位;應打造先進的可持續綠色造紙企業,避免淪為高污染、高能耗、面臨下一輪淘汰的落后產能。

5.2.2結構優化——減法與加法齊抓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企業一方面要減少過剩和落后產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開拓新的生長點,盡快擺脫經營困境,即不僅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14]。減法主要體現在對紙產品總體過剩產能的降低、落后產能的淘汰、高污染和高能耗生產線的更替、需求萎縮或供過于求紙種的減產、新增產能的控制、庫存積壓量的消化等方面;加法則主要體現在優質產能的強化、低端產品和技術的升級、結構性需求旺盛或供不應求紙種的補缺、國際新興市場的拓展、新需求的創造、林紙一體化[15]和綠色供應鏈[16]項目的開發等方面。

在“做加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更新幾個觀念。其一,加法不一定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質的提升。要在提升產品的品質、科技含量、附加值、服務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其二,供給并不總是被動地適應需求,創新的高品質供給及其營銷手段將會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長,甚至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見圖5)。就好比網絡技術創造出了人們對移動通信的需求一樣[14]。其三,要在供給側“做加法”,需要企業及時發現和超前開拓新的市場。例如,在開拓國際市場的決策中,造紙企業應關注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行動,從中發現新的發展契機和經營商機?!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造紙產品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近年來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紙和紙制品已有400多萬t[17],未來的市場前景看好。另外,綠色造紙和循環經濟的市場也很大。例如,有些研究機構已經研究出了農作物秸稈綠色造紙的新技術,造紙企業應積極與研究機構合作,推動這類成果的產業化進程。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秸稈造紙的污染問題,另一方面能夠很好解決農作物秸稈焚燒的問題,此外還開拓了新的低成本造紙原料源。

企業做好減法和加法的目的不僅是優化本企業的產品結構,更重要的是通過各個企業的結構優化,最終實現整個造紙工業的供給側結構優化。從這個意義上說,造紙工業供應鏈的結構優化,比單個企業的結構優化更為重要。因為供應鏈整體的管理水平、盈利水平與競爭力的提高,將使得供應鏈上的各成員企業均受益,而供應鏈的這種組合效應是單個企業所無法做到的[18]。但目前我國造紙工業供應鏈管理的水平還比較低,產業鏈上的許多企業基本上還處于單兵作戰的水平。2015年,我國造紙工業主營業務的平均利潤率為5.35%,其中紙漿、造紙、紙制品產業鏈上的利潤率分別為-0.78%、4.66%、6.45%,利潤水平相差很大[3]。如果再考慮林紙一體化產業鏈,營林業的利潤率也處于較低的水平。這種狀況將制約造紙產業鏈的整體發展。因此,未來需要構建造紙工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乃至林紙一體化、林板紙一體化和林紙超循環經濟[19]等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使得整體供應鏈和整體造紙產業得到均衡健康發展。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我國造紙工業來說,既是一次陣痛的挑戰,也是一次復蘇的機遇。政府和企業兩大主體,加上行業中介組織,應當協同努力,將宏觀調控的組織手段與市場自組織機制有機結合,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供應鏈結構,堅持造紙工業綠色創新的發展理念,為我國造紙工業打造一個良好和健康的發展空間。根據經濟原理,從長遠看,宏觀調控“有形的手”的根本目的是重樹市場自組織機制,待市場恢復正常機能后,最終還要讓位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因此,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要從根本上維持良性的市場機制,防止“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代”的供給反彈。

2016年底以來,隨著紙價的上漲,有些企業又開始有新的投資沖動,這又會給下一輪供需失衡的升級埋下隱患。希望本文能夠給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造紙企業的相關戰略性決策提供有益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支撐。

[1] 錢桂敬.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造紙工業發展新動力[J].中華紙業,2016,37(7):30.

[2] 屠亦婷.造紙行業筑底弱復蘇,供給側改革有望增添新動力[J].中華紙業,2016,37(7):45.

[3] 郭永新.中國紙業供給側改革與“十三五”趨勢展望[J].造紙信息,2016(5):16.

[4] 中國造紙協會.中國造紙工業2006—2015年度報告[R].中國造紙協會,2007-2016.

[5] 張智光,廖 冰.中國造紙業國際貿易摩擦的DSIR機理研究[J].中國造紙,2016,35(6):48.

[6] 張智光,謝 煜,楊明輝.林業經濟預測方法、 模型與計算機支持系統[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7] 中商情報網.2014年中國紙漿制造業運行情況分析[R].[2015-02-09].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02/09/154955ylxe.shtml.

[8] 種 昂.中國造紙業20%產能過剩,“一帶一路”促企業走出去[N].經濟觀察報,2015-05-31.

[9] 智研咨詢集團.2016—2022年中國造紙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2016-07-1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7/431105.html.

[10] CHIADAMRONG N.Evalu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demand,supply and process uncertainty in a retail supply chain[J].Suranaree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7(3):225.

[11] BLIZORUKOVA M,KAPUSTYAN V,MAKSIMOV V.Application of feedback control methods to two model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J].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Modeling,2014,25(4):459.

[12] TODATE Y,FUJIE R,ODAGAKI T.Self-organization of plutonomy in a fair competitive society[J].Acta Physica Polonica,2016,129(5):937.

[13] 張智光.從產業與生態的共生關系審視生態文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4,34(7):108.

[14] 張智光.供給側改革,我國造紙工業要做好加減法[N].中國綠色時報(B4版),2016-03-24.

[15] 張智光.綠色供應鏈視角下的林紙一體化共生機制[J].林業科學,2011,47(2):111.

[16] 張智光,等.綠色中國(第二卷):綠色共生型供應鏈模式[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17] 郭永新.“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造紙及造紙裝備企業走出去[DB/OL].[2015-07-03].http://news.feijiu.net/infocontent/html/20157/3/3342151.html.

[18] 張智光.共生與個體理性模式下綠色供應鏈期望收益的理論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4(4):18.

[19] ZHANG Z-G.Hypercycle economy model of expanded forest and pulp & paper system against environmental change[A]//Frey G E,Nepal P,eds.Forest economics and polic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how market,policy,and climate transformations affect forests—Proceedings of the 2016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Forest Resource Economics[C]//NC: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Southern Research Station,2017:97.

Abstract:There exist serious problems of over capacity and environmental marginal effect in China’s paper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for paper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trend and the effect of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auses of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s paper industr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supply side emphatically.A mechanism model containing 2 dimensions and 4 cycles for regulating supply and demand oriented to green papermaking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upply-demand theory and systematic self-organization theory.Under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the mechanism model,some measures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ere proposed on two aspects of government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Keywords: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aper indu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責任編輯:劉振華)

AStudyontheMechanismof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forChina’sPaperIndustry

ZHANG Zhi-guang1,2,*WU Lin1,2

(1.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JiangsuProvince,210037;2.SystemEngineeringInstitute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JiangsuProvince,210037)(*E-mail:zzg@njfu.com.cn)

F407.83;TS7

A

1000-6842(2017)03-0043-09

2016-12-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673136)。

張智光,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制漿造紙管理工程和林業管理工程。 E-mail:zzg@njfu.com.cn

猜你喜歡
造紙工業紙板供需
基于交通大數據的LNG供需預測
消費低迷供需博弈 全國豬價大致穩定
供需略微寬松 價格波動縮窄
紙板俄羅斯方塊拼圖
“自主+創新”譜寫綠色造紙工業新未來
躍然紙上
躍然紙上
油價上漲的供需驅動力能否持續
“躍然紙上
——造紙工業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活動火熱進行中
全球紙與紙板進出口量緩慢增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