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思路

2017-10-14 00:35張寶芹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語文閱讀小學教育教學策略

張寶芹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的啟蒙課程,對于學生的獅子讀寫能力和世界觀的培養尤為重要。小學語文中的閱讀理解貫穿了整個小學階段,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本研究根據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反饋,從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系統分析了小學閱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這三方面問題逐一分析教育改革創新的思路與具體措施,為閱讀教學的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前言:

小學閱讀教育是小學語文學習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結合課堂和實際中學生掌握的常識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目前的小學閱讀教育主要依賴課堂上的閱讀,學生的積極性差,忽視朗讀,而且局限于課本中的課文,本研究根據小學閱讀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創新教育方案,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育,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存在的不足

1.1教師主導環境下學生主動性差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通常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學生很少有主動思考的機會,甚至有些教育模式中直接讓學生記住閱讀題目的答案,死記硬背式的閱讀教育。小學生的識字閱讀基礎較低,如果老師一直在閱讀教學中站在主導的地位,很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導致學生閱讀積極性差,甚至對于閱讀題產生抵觸心理,難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在傳統教學中,由于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閱讀的文體和數量都有限,使學生失去了主動閱讀的興趣,不能滿足小學階段對于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滿足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需求。

1.2閱讀教學偏重題目忽視誦讀

朗誦是閱讀時必要的階段,學生自主朗誦可以做到讓學生細致的看到文章中所有的內容,養成學生細致閱讀的習慣。教師在誦讀階段,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經驗,來判斷出作者所描繪景色的壯麗雄偉,或者感情的波動或者故事的跌宕起伏,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相應描述手法的運用,從而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傳統教育模式只注重題目而忽視了誦讀,學生很容易忽略掉文中的重要內容,做題時抓不到重點,閱讀成績無法提高,而且不利于學生細致的閱讀文章,容易養成馬虎的習慣。閱讀題只是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是用來教學生如何閱讀,因此不能拘泥于答題。此外還有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的信息等內容也是閱讀中不可忽視的。無論是課文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不能只注重做題,只追求閱讀成績,為了做題而閱讀,失去了閱讀教學的意義。

1.3閱讀內容局限于課本限制學生思考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接觸的只有課本中的文章,教師們根據以往經驗教學難以發現閱讀教學的創新思路。課本中的文章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想法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才能激發學生對于課外擴展閱讀的興趣。目前市面上賣的各類教材輔導書更是嚴重制約了閱讀教學的發展,造成老師和學生的思維定式。千篇一律的閱讀,固定的課后題答案,成為學生抄襲學業的工具,造成作業質量大大降低。教師根據輔導書的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啟發學生思考,造成了學生的思維定式。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被限制,影響到他們閱讀技巧的學習,最終會降低他們的語文學習質量。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創新思路

2.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獨立思考

教師可以嘗試以學生為主導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閱讀以后對于文章作者,文章時代背景,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分析,然后提出關于文章的問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分析。教師的主導地位變成學生自主閱讀的旁邊者,從而更好的看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觀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可以糾正學生的思維定式,同時啟發學生對于其他文章的興趣和思考,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養成喜歡閱讀的好習慣。

2.2倡導學生制定個性化閱讀

學生在課本中的文章的學習以后,要根據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自己進行課下的閱讀訓練。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自己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訓練,理解思維中存在的錯誤,并根據自己的感興趣的文體選擇一些名著或者啟蒙讀物閱讀,增強閱讀興趣。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制定出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激發小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啟發學生對自主閱讀學習的能力和和興趣,在課外閱讀的選擇上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安排指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推薦學生喜歡的名著,激發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間接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培養閱讀文章有個性有能力的學生。

2.3結合實際體會作者情感和文章內涵

閱讀文章要根據文章的各種背景信息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并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文章的內容。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較少,閱讀是開闊眼界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主要應用在寫作和生活中。學??梢耘e辦閱讀或寫作競賽,通過比賽達到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學生可以及時將課上或課外學閱讀學到的表達方式和觀念作用到作文和其他閱讀中,提升學生的閱讀應用能力。閱讀中學到的能力與知識是人們社交的基礎,閱讀可以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的樹立正確的觀念,對事物有正確的判斷,是閱讀能力的升華。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的知識作用到實際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體會閱讀中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提升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

3.結語

小學閱讀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識字和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擴張閱讀的能力,熱愛讀書的習慣。希望本研究提出的個性化創新方案能夠為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帶來新的思路,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制定適合的教學模式,滿足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朱成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

[2]周應章.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文閱讀小學教育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
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功利性問題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閱讀反思: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