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寸之間意永存—淺析藏書票的藝術價值

2017-10-16 13:02/章
藝術品 2017年9期
關鍵詞:藏書票藏書書籍

文 /章 祺

方寸之間意永存—淺析藏書票的藝術價值

文 /章 祺

意境雋永的藏書票,散發著書卷墨香,呈現著世界各國歷史發展的變革、時代的變遷為其心愛的書籍注入了新的魂靈,給藏書、愛書之人加添了興味。有著“紙上寶石”之稱的藏書票猶如書間舞者婆娑起舞,輕盈地曼妙身姿點綴于書間,用其獨特形式訴說著各國歷史發展的變革、時代的變遷,敘述著書籍發展史、藝術史等,豐富了知識和美的享受,陶冶著人們的精神世界。藝術家們對生活的熱愛,展現在小小的藏書票中,使人們感受到歲月痕跡和藝術價值。

藏書票的起源與發展

藏書票的起源和約翰斯·古騰堡發明印刷術有關。在印刷術沒有普及前,書籍的制作過程艱巨且漫長,由僧侶在修道院或寺廟中手抄而成,只有少數王室貴族、名門望族和教會收藏擁有,來之不易故顯得彌足珍貴,更是權利、文化和財富的象征。約1440年,德國的約翰斯·古騰堡結合了歐洲已有的技術,發明了活版印刷和鉛字印刷。1455年,約翰斯·古騰堡第一次使用活字印刷工藝成功印制出了《圣經》。

據史料記載,藏書票發源于德國。大約在1450年,在德國一個叫伯克斯恒的地方,留存的一本書籍上發現了世界上的第一枚可考證的藏書票(圖1,刺猬藏書票,作者:lgler,1450年),這本書是德國人Johannes Knabensbarg擁有,由lgler署名并創作的一張黑白木刻藏書票作品,上方的綢緞寫著一行德文,大意是“慎防刺猬隨時一吻”,這張藏書票婉轉又詼諧地點明了藏書票擁有者宣示對此書的所有權,畫面中有一只小刺猬,它腳踩著落葉,嘴里銜著一枝野花。刺猬的出現是隱晦的告誡他人“這是我的書,請不要隨意觸碰,否則小心刺猬扎手”,以藝術的方式含蓄的體現了藏書票最早的功能—標明屬于藏書個人的所有權。

隨著印刷術的興盛,書籍成批印刷出版,購書、藏書的人逐漸增多,藏書票悄然興起。藏書票源于西方藏書文化,作為一種藝術載體,是依附于書籍的衍生品。隨著活版印刷的出現,圖書的數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手繪藏書票的成本大大增加,全部手繪藏書票已然不現實,這驅使著版畫類藏書票得到很大的發展,因為一個底版可以印出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藏書票。藏書票的意義也脫離了權勢,走向了讀書人的書齋,更凸顯出其自身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也變得日益豐富起來。

藏書票是微版畫作品,上面必須標注著藏書者姓名或別號、齋名等,國際公認的做法是在藏書票上注明“EX—LIBRIS”,中文解釋是“予以藏之”,意為“專屬于私人藏書”。扉頁上的藏書票,最初出現是示意書籍屬于者身份,即表示所有權,有著標記及署名的功能屬性和美化作用。它也是愛書之人裝飾書籍使用的一種“袖珍版畫”,它的藝術價值體現在欣賞性與裝飾性完美融合,不僅是藏書票作者與藏書票主交流中智慧與創意的碰撞,還讓收藏家們擁有了共同交流的平臺。

藏書票的題材

早期藏書票的題材內容種類繁多,有花鳥魚蟲、山水樹木、民間傳說、名言等。主要分成三類型:紋章藏書票、圖畫藏書票、寓言藏書票。

圖2 查爾斯·霍爾姆 紋章藏書票

十九世紀前,使用最為廣泛藏書票類型是紋章藏書票。票面上的圖案大都是上層貴族或宗教人士請藝術家定制的專屬藏書票,以動物、花草、字母等加以點綴。紋章藏書票在構圖上著重于畫面四周盾牌的裝飾,款型簡潔大氣。大英博物館珍藏的《查爾斯·霍爾姆的藏書票》(圖2,彩色木板雕刻,12.6cm×6.4cm,由 約什齊諾·烏若什巴拉或莫庫可 雕刻)就是典型的紋章藏書票,它具有雙關含義,holme在西方英語中用來表達“河中小島”的意思。蒼鷺是雅典娜代表形象,是希臘智慧之神的象征。

圖3 鮑惠爾藏書票

圖4 克里斯托夫·舍約爾二世 寓言藏書票

十七世紀末,藏書票逐步增添了人物畫、場景畫等題材,圖畫藏書票悄然出現。此題材的出現,因內容、色彩更加絢麗多彩,數量不斷增加。到十九世紀后半期,迎來了圖畫藏書票發展的“黃金時期”,藝術家們豐富內容,創作設計了風景、動物等主題?!鄂U惠爾藏書票》為典型的圖畫藏書票(圖3,作者:Putnam Weale,10.5cm ×9.5cm),票面上正中是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在種地閑暇之時低頭相對促膝共讀一份報紙,這是典型中國農耕文化風格的圖畫,票面下方寫著“This book belongs to Bill Powell”,標明了書籍所有者鮑惠爾,他使用的這枚藏書票出自1920年Putnam Weale在倫敦出版的一本關于中國的小說《Wang the Ninth》。整幅藏書票精致無比,設計風格簡約,充溢著中國風與濃重的鄉土生活氣息,表現了藏書人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寓言藏書票從西方國家開始興起,由于古羅馬神話對歐洲文化影響深遠,此類藏書票大多以希臘神話或古羅馬著名的英雄人物為題材,主要內容有斯巴達克、太陽神、尼普頓、狄安娜等。這幅被大英博物館所珍藏的(圖4,木刻版畫,35.4cm×25.2cm,1952年)克里斯托夫·舍約爾二世的藏書票,是一幅早期精美的藏書票,為紐倫堡律師及外交官克里斯托夫·舍約爾二世所作。從這張藏書票中可看到引用了圣經及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文句。

藏書票藝術價值分析

藏書票裝飾著書籍,詮釋著藏書者的思想、意識、靈感、愛好等,為廣大藏書者與藝術家交流碰撞創意提供了媒介。它在藝術上所蘊含著豐富的意義,不僅對書籍有裝飾作用,闡現手法也多種多樣,可直抒性情、寫意、象征等。技巧上可運用各類技法。形狀也不局限于是方、圓或三角。色調上可以自由發揮。藏書票的藝術價值還體現在其自身獨特的功能上。實用功能是最為顯著的屬性,藏書票貼在書籍扉頁作為闡明書籍持有者的象征,書本中蘊含著愛書之人的情感,貼上屬于自己寄托情懷的憑證藏書票。

中國人使用的第一枚藏書票是“關祖章藏書票”。(圖5,作者:George Wentworth ; David Eugene Smith,1913年,7cm×11cm)使用者關祖章是廣西人,他在美國留學期間愛好收藏,致使他能較早接觸到藏書票。票面透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氣息,場景是一位頭戴圍巾的讀書人,他站在微弱的燭光之中在書房里翻閱書籍,腳邊隨意堆放了一些古籍書本,左側有一把劍和一些雜物,身旁是整架的線裝書和卷軸。地上堆放著兩個書箱,分別寫著“書林”和“書易”。票面構圖講究,獨具東方特色。此藏書票發現于出版時間為1913年《Solid Geometry》的扉頁上,此書做工精巧,使用精裝、漆布裝,書脊文字使用壓印及燙金工藝,用西方引進的木刻技法,構圖是中國古典傳統風格。

圖5 關祖章藏書票

藏書票具有社交交友功能,由于藏書票與書籍有密切聯系,且與藝術息息相關。藏書票各有票主,通過書票交流,能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書籍愛好者、畫家、作家、收藏家以及藝術家、文學愛好者等各領域的人相會在一起,交流不同的思想,成為摯朋好友。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幅阿爾布雷特·丟勒給威利巴爾德·波克海姆的藏書票。(作者:阿爾布雷特·丟勒,1524年,雕刻版畫,16.4cm×10.2cm)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是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畫家、版畫家及設計家,他與紐約堡首席人文主義家威利巴爾德·波克海姆是摯友。此肖像畫當做藏書票,廣泛應用于大量藏書票中。這張獨特的藏書票貼在西塞羅的《論神之本性》中,此書于1516年由尤他(P.Junta)在佛羅倫薩出版。

藏書票具有欣賞功能,并不拘泥于各種制作和技法的表現,不僅可用人生格言、座右銘等,還可用抽象、含蓄的形象,因此能引起人們的研究,增添無窮的樂趣。Chinese Glass藏書票(圖6,2008年,2014年國際藏書票邀請展作品,12cm×10cm,凹版)創作于2008年,為彼得·福特的作品,他畢業于英國赫里福特和布萊頓藝術學院,國際版畫展覽著名策展人,是英國皇家版畫協會會員,國際造紙藝術家協會成員,西英格蘭皇家學院副院長。作品左側為中國傳統青花瓷葫蘆型花瓶,上方有中文“天”字,下方寫著“Vase in the shape of a gourd”,右側是該藏書票的說明。

圖6 Chinese Glass中國瓷器

如今新媒體時代對紙媒有一定的沖擊,但新媒體的發展終究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書籍。不同的紙質、設計、裝幀工藝呈現出來的紙質書,承載著不同的意義。書籍內容的評價屬于讀者,貼上專屬的藏書票就真真切切承載著藏書人對書的情感,記載著它的歷史緣由、內容分析、逸聞趣事。古往今來,書籍記錄了人類在歷史中跋涉的痕跡,推動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人們從藏書票的演變中,更加感到書籍的珍貴。藏書作為一種文化行為,深深融入了人們對書籍的感情。方寸之間的藏書票令人感悟了東西方文化珠璧交輝,為文人雅士對書籍的交流提供了不同的載體,同時也是溝通友誼的新形勢,其獨有的藝術價值更是凸顯了藏書票雋永的獨特藝術表現力。如今,藏書票因其獨特藝術魅力頗受大眾歡迎及認可,已成為新的收藏及投資藝術品門類,進入了收藏界、圖書館和博物館,藝術家們不斷創新,開拓出更加廣闊的一片天。

(本文作者為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可苡

猜你喜歡
藏書票藏書書籍
魯迅與“書籍代購”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國書籍享譽海外
藏書票欣賞
藏書票基本常識
紙上寶石——藏書票(上)
藏書票
書籍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珍惜每一本藏書
千載藏書風 化績于當下——《嘉興藏書史》評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