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50至70年代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綜述

2017-10-16 22:37郭傳靖
雨花·下半月 2017年7期
關鍵詞:白先勇華文留學生

郭傳靖

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臺灣出現一股以美國為主要目標國的留學熱潮,至60年代達到高峰,赴美“留學生文學”正是這股熱潮下的產物。盡管在五四前后,中國大陸有大批學生在歐美、日本留學,臺灣也掀起留學日本的風潮,但當時的留學生只是把留學當作實現某一目標的手段,大都學成回國。而60年代的臺灣留學生卻相反,很多人在走的時候就抱著一去不返的心理。初期的留學生以生于大陸,隨父母來臺的第二代青年為主,后來范圍逐漸擴大到所有有條件出國的民眾。冷戰期間臺灣和美國有著密切聯系,臺灣社會崇美意識風行,留美移居更被臺灣民眾認為是成功的標準。但到美國后,才發現傳言中的美夢全是謠傳,經濟無著,并且飽受精神壓力,即使在獲得穩定的經濟來源后也很難真正融入美國社會,充滿飄零、失落之感。

很多留學生有過在大陸生活的經歷,其中一部分人在出國前已經是有名氣的作家,他們的個人歷史與生存現實都與中國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留學生文學的獨特意義就在于留學生作家們根據他們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活為題材進行創作。他們的經歷和創作“一是與自己有著深刻聯系的故土;一是與自己,有著現實密切聯系的新地;前者牽連著離臺前的個人生活與家族歷史,涉及他們的情感記憶,后者則已切入美國的商業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生存現實?!雹龠@些由曾是留學生的作家執筆,描述臺灣赴美留學生生活的作品,多在臺灣出版發行,并反饋給大陸、臺港澳的廣大讀者,與之構成一種互動關系。本文所指稱的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是指: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臺灣赴美留學生用漢語在美國創作的并主要在臺灣出版發行的以留學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小說作品。60年代,留學生文學影響深遠,出現了白先勇的“紐約客”系列,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傅家的兒女們》等作品。70年代,這批留學生作家在題材、創作方法上有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保釣運動”的爆發,使其中一部分作家在思想上也發生轉折,他們的創作中更加注重此前有所匱乏的政治和社會關懷的視野,如張系國的《他們在美國》。其他的代表作家作品還有叢甦《中國人》,吉錚《海那邊》《拾鄉》,孟絲《吳淞夜渡》《生日宴》,張系國《地》《香蕉船》《黃河之水》,還有《鄭慶慈自選集》等。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呼應了中國近現代文學的家國憂患意識,承續了中華審美傳統,在生存與文化的壓力下重新反省和定位自身文化歸屬,在美國大陸關注海峽兩岸、同一個中國的政治發展、社會變遷。1960年代始至1970年代末的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創作,營造了富有華人美學意識形態和鮮明中華民族意識的漢語言文學作品,奠定了美華文學的審美基調??梢哉f,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處在連接臺灣本土文學與新移民文學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是眾多作家文化認同觀念發生變化的重要轉折期。對于赴美留學生文學而言,辨析其創作中歷史、思想、美學價值,認識其中的局限,仍是當今需要繼續探究的課題。在美國,這些作品為少數民族創作,屬于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學。就作者本身而言,他們是邊緣群體,文化身份處于曖昧與含混之中。在這多重的邊緣空間,留學生作家群體中的個體又獨具特點,不同作家帶來不同的文學景觀,體現出不同的文化認同,豐富了文學的表現空間,在我們無法用統一標準衡量他們的情況下,從文化身份入手對留學生文學進行研究,顯然是一個有效的切入點。本文以近年來文學史著作、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為考察對象,就從文化認同方面研究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成果進行梳理、分析,以期對留學生文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文學史方面,對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敘述主要有兩種情形。第一,涉及到其中部分作家,但沒有提出“留學生文學”的概念,停留在對單個作家的論述上。如公仲主編的《世界華文文學概要》,陸士清的《臺灣文學新論》,涉及到對於梨華、聶華苓等作家的討論,但均沒有出現留學生文學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對作家、作品的簡介及簡單鑒賞方面?;蛘邔⒘魧W生文學放在海外華文文學這一更大的文學范疇中,如陳賢茂主編的《海外華文文學史》第四卷第一、二、三章“美國華文文學”,內容包括大陸與臺灣在美留學生的文學創作,涉及到小說、散文、詩歌,對留學生文學給予很高的評價;黃萬華《多源多流:雙甲子臺灣文學(史)》,第六章“多元典律初步建構中的小說(下)”第三節設“旅外臺灣作家群”。第二,將“留學生文學”作為單獨的文學現象專章敘述,如劉登翰、莊明萱主編的《臺灣文學史》設“‘留學生文學與臺灣旅外作家”一章;饒芃子、楊匡漢主編的《海外華文文學教程》是值得重視的一本文學教程,在第一章設“海外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和“海外華文文學的文化認同與‘中國意識”兩節,雖然該書的聚焦點在于海外華文文學而非留學生文學,但無疑對留學生文學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具有啟發意義。臺灣方面,葉石濤在《臺灣文學史綱》第五章“六〇年代的臺灣文學”,以“無根與放逐”點出以白先勇為代表的來臺第二代作家文學的基本精神,對張系國、於梨華等作家也做了扼要介紹,但沒有提出“留學生文學”的概念。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第六編第三、四、五、六章雖然用相當的篇幅介紹了留學生作家作品,但也沒有做系統的論述。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在第十五章“一九六〇年代臺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也對臺灣留學生文學做了介紹。

論文方面,目前對于對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文化認同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第一是將赴美留學生文學當作整體進行研究,但這方面的相關論文相對較少,尹詩的碩士論文《追尋與想象——臺灣留學生文學的文化身份訴求》②,具體考察這一文學群體在特定的社會背景和多元文化的氛圍中,究竟構建了怎樣的文化想象,他們又是如何尋找并確證自身的文化身份的。多元文化才能互相沖突、融合,在此基礎上互相共存才是人類文化存在的遠景,臺灣六七十年代的留學生作家對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客觀思考為此提供了鮮活的經驗,也為新移民文學的身份研究提供了啟示。

第二是將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放在海外華文文學,這種跨越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涉及多位甚至十多位作家的視野開闊的研究多為博士論文。王勛鴻的博士論文《君臨之側,閨怨之外——五六十年代臺灣女性文學研究》③,將臺灣五六十年代的女性文學作為整體進行研究,通過作品要強調的是作品中女性主體身份的建構,對赴美女作家的研究只是其中一部分。文章通過對於梨華、聶華苓、吉錚等人的作品分析發現,六十年代這一代留美作家,他們認同的中國,是遠古、抽象、傳說中的“想象的共同體”,而非現實上、地理上的臺灣或大陸。解孝娟的博士論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旅外作家與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說比較研究》④,將臺灣於梨華、白先勇等五、六十年代赴美作家與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進行比較研究。文章發現,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對異域處境的書寫不僅承接了現代中國小說與古典文學中“去國懷鄉”的主題,而且展現了他們在中西文化交匯沖突中的感受和深思,從而為這一主題增添了新的向度。同時由于身處異域,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的文革寫實就顯現出圈外人的獨立性。重要的是,該論文將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放在整個中國文學史的視野中進行考察,提出了比較有見地的結論。文章認為,如果說大陸“新時期”文學是以“傷痕文學”對人性的重新關注為特點與起點,那么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整合進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對“文革”的憂患與寫實之作,“新時期”的起點將會變更,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也會被改寫。但文章對赴美作家的研究節點在六十年代,對于從七十年代“保釣運動”后作家的創作情況并沒有涉及。向憶秋的博士論文《想象美國——旅美華人文學的美國形象》⑤,在論文的第三章“美國‘多面體”討論的“臺灣文群”,也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赴美留學生文學,對於梨華、聶華苓、白先勇、陳若曦、孟絲部分文學文本進行細讀,據此分析他們筆下的多面美國形象。正是此時期旅美華人文學創作主體即“臺灣文群”的特殊身份及其遭遇的認同痛苦,使他們筆下“美國形象”帶相當強烈的感傷色彩和對美國的拒斥意味。endprint

第三是作家的個案研究,圍繞某一作家從文化身份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於梨華作為“留學生文學的鼻祖”,白先勇作為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個案研究多圍繞二人展開,其中也包括對聶華苓、張系國等人文化身份認同的研究以及作家間的比較研究。尹雪智的碩士論文《文化身份疊合下的自我認同——於梨華小說研究》⑥,論文中關于民族身份、個體身份、生命意義探索方面的困惑乃至矛盾都將在論述中共同指向自我認同這個中心問題,以求呈現自我認同中的種種艱難。通過分析於梨華作品,作者認為於梨華分別對中西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審視和反思,且沒有簡單地認同于任何一種單一的文化,反而在人的生存困境面前顯露出它們彼此的有限性?!秶逭J同與女性主體建構——於梨華及其留學生文學論析》⑦認為,大陸只是夢縈魂牽的精神家園,臺灣也是回不去的家,只有留在美國,歷經無休止的內心掙扎和痛苦。雖然作者一直在說於梨華作品中“根”的問題,但并沒有指明根到底指什么。李培培的碩士論文《論於梨華小說“異族婚戀”敘事的女性書寫》⑧,論文通過女性形象塑造剖析其文化身份意義,“文化”作為研究的重要參照和視點,旨在拓寬思考的范圍,揭示出“身份”不斷建構的過程。由此作者認為,作為浸浴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成長的作家,於梨華骨子里滲透了中華文化的特質,這是與生俱來的民族情感與記憶。李慶的碩士論文《論白先勇作品中的移民情節》⑨,將白先勇作品中的人物放在移民群體中進行考察。作者將“紐約客”們被分為兩大類:被同化的群體與“有民族自豪感者”。隨著對白先勇作品的深入考察,作者發現,在人類的共同的災難前,種族差異、文化沖突都已經不再重要。白先勇的這一轉變不僅是對移民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更體現了他在全球化視野下對少數族群的人文關懷,也標志著白先勇的創作實現了從國族意識到世界立場的極大跨越。與之持相同意見的還有《白先勇離散文學創作中的身份認同問題》⑩,作者尤其注意到昆曲對白先勇的獨特意義。仲昭陽的碩士論文《流散語境中的母國記憶——美國華文女作家聶華苓的“回望文學”研究》,她自覺地追尋中國文化,又不自覺的受西方文化地影響。巴蜀風情是聶華苓作品中獨具特色的地方。聶華苓對巴蜀記憶的生動展現和對巴蜀風情的深情描繪,既是她對母國魂牽夢縈的思念之作,又是她對中華文化尋根意識的動人體現,這不僅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豐厚的地域文化內涵。

其中從理論建構的宏觀視野對留學生文學進行研究的文章尤其值得注意。黃萬華在《故土和本土之間的敘事空間——美華小說的歷史和現狀》一文中認為,留學生作家筆下的母土呈現出一種非領土化的傾向,甚至失卻了具體的地域依托。這使得美華小說在表現海外華文文學的思鄉母題有可能進入更深廣的空間。站在異域可以用獨特的角度關照中國文化,他們作品中對民族災難推至長遠的民族歷史背景中進行冷靜的審視,包含著作者特異而深刻的母土情節。謝昉在《留學生文學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化闡釋》中認為,留學生文學破除了“西方中心論”,發出了“我們”的聲音,在遍地“他者”的存在中更好地認識了自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文化主體性。留學生“少數人”“亞群體”的身份有利于他們敏感地、謙虛地聆聽“他者”的聲音,而不是用自身沿襲的固有的體制同化“他者”的聲音,更不是用暴力壓制“他者”,能夠在觀念和文學中實現文化上的“多元”“共在”。在異域的土地上,留學生文學表現“我們”的歷史遠不及充當“他者”的歷史漫長,在進行了文化的批判與自我批判之后,應該拋棄幻想,牢牢地堅守“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實現人類文化的多元共建。劉登翰與劉小新的文章《華人文化詩學:華文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指出,在研究華人族裔文學時,分析和認識其表現文化中的“華人性”和文化行為的政治意義以及“華人性”的詩學呈現方式,是華人文化詩學研究不可回避的題中之義。華人文化詩學的提出,首先意味著華人文學批評重心的轉移,從以往較多重視中國文化/文學對海外華文文學影響的研究,向突出以華人為主體的詩學建構轉移,從以中國視域為主導的批評范式,向以華人為中心的“共同詩學”與“地方知識”雙重視域整合的批評范式轉移。這一觀點無疑為留學生文學作家群的身份認同研究提供了可借鑒之處。杜霞的論文《從留學生到新移民:身份焦慮與文學進化論》提出了非常新穎的觀點,不再糾結于留學生文學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將研究引入文學與批評的關系,從而提出新的關于身份研究的角度,焦慮更多的不是來自于作家自身,而是來自于評論界,或者更準確地說,這“迷惘的威脅”,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那種棄舊圖新、惟新是舉的進化論式思維怪圈。我們的言說,應該建立在對對象的真切體驗和感受上,這是文學研究最基本的前提。無論是“留學生文學”,還是“新移民小說”,當我們從既定的話語框架和窠臼中走出、用內心的眼睛去打量時,也許能更深刻地領悟到那些有著相同質地的“苦悶”,并且在文學創造的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與歷史遭遇。

臺灣地區針對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論述散見于單篇論文,但目前為止尚未見到系統研究。王德威曾有過對留學生文學的研究,但他所關注的是晚清至五四時期的留學生文學。文章如《賈寶玉也是留學生——晚清留學生小說》《出國·歸國·去國——五四與三、四〇年代的留學生小說》。臺灣最早系統介紹留學生文學的是齊邦媛,她在文章《留學“生”文學》中介紹了六、七十年代的留學生文學。學者劉秀美的論文《試論留外華人題材小說中之“悲情意識”》,主要論述從晚清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的題材及主題意識。學者蔡熏雅發表多篇相關論文,如《六、七〇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述論》《七〇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析論》《試析移民小說的幾個特質》《臺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近況》等,除了分別論述了於梨華、白先勇、張系國、叢甦等作家外,更一步分析了“留學生文學”與“移民文學”的發展過程。

國內外的留學生文學研究雖然已經起步并逐漸成為熱點,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并不成熟。

首先,多相關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包括“文化認同”“留學生文學”“新移民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好在已經有學者注意到這點,并且開始做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楊匡漢與莊偉杰合著的《海外華文文學知識譜系的詩學考辯》就為概念廓清和梳理等學科建設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其次,研究視角的集中和單一。文化批評占據了壓倒性優勢,雖然也有一些立足文學詩學立場探討文本母題、敘事策略等的文章,但是比例很小。既有的留學生文學批評多采用文化、歷史、后殖民等“外部研究”的視角,對赴美留學生文學中的藝術形式和文學性關注不夠,而后者才應該是文學研究的本體和主要關注點及用力方向。身份認同研究是留學生文學重要命題,現在的身份認同研究也成績斐然,出現了從后殖民、流散批評、性別和文化等不同視角切入身份認同的研究成果,但是主要還是集中于意識形態批評,將文學文本藝術形式和作為精神向度的身份認同相結合的批評路徑比較少見。再次,多數研究依然只是圍繞某一個體作家展開研究,研究對象多為白先勇、於梨華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對作品的分析也多為“紐約客”系列與《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傅家的兒女們》等。將臺灣留學生文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文化認同研究的論文仍只是少數,大部分留學生文學淹沒在華文文學的整體性之中,缺乏對作家作品獨特性的研究。最后,由于地域、文化及相關政策限制,相當一部分資料很難搜集到,導致有些研究者并沒有將對文學的考察置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進行考量,僅憑臆測得出結論,我們的研究還很不夠深入細致。endprint

總之,對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研究還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補。臺灣留學生作家群都是在雙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背景中寫作,作品中充滿文化間的對話,因此需要跨文化的眼光的去審視留學生文學。以開放的心態,在跨學科視野觀照下,借鑒敘事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但各種理論只能為我們提供思考問題的角度,文化研究只是文學研究的輔助手段,應避免把文學作品當成文化研究的案例,文化歷史語境只是作品的背景和參考,而不是結果和目的。從文學文本本身著手,注重文本分析。同時將文學作品放在文學史和社會思想史的變遷中進行考察,將文學作品的“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結合起來,溝通文學表現形式和主題意蘊。我們期待對“留學生文學”的研究有突破性的進展。

注釋:

①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第45頁。

②尹詩:《追尋與想象》,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③王勛鴻:《君臨之側,閨怨之外——五六十年代臺灣女性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④解孝娟:《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與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說比較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⑤向憶秋:《想象美國:旅美華人文學的美國形象》,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⑥尹雪智:《文化身份疊合下的自我認同》,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⑦王勛鴻:《國族認同與女性主體建構——於梨華及其留學生文學論析》,《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⑧李培培:《論於梨華小說“異族婚戀”敘事中的女性書寫》,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⑨李慶:《論白先勇作品中的移民情結》,四川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⑩楊慧:《白先勇離散文學創作中的身份認同問題》,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仲昭陽:《流散語境中的母國記憶》,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黃萬華:《故土和本土之間的敘事空間——美華小說的歷史和現狀》,《南方文壇》,2000年第4期。

謝昉:《留學生文學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化學闡釋》,《華文文學》,2003年第2期。

劉登翰,劉小新:《華人文化詩學:華文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東南學術》,2004年第6期。

杜霞:《從留學生到新移民:身份焦慮與文學進化論》,《文藝研究》,2009年第11期。

齊邦媛:《千年之淚:當代臺灣小說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177頁。

劉秀美:《試論留外華人題材小說中之“悲情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8年第10期。

(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省研究生創新計劃省立省助項目“臺灣赴美‘留學生文學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項目編號:KYZZ16_0464)階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白先勇華文留學生
“和而不同”的華文教育
白先勇與《紅樓夢》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國情懷
留學生的“撿”生活
白先勇:我有一顆天真的老靈魂
華文教育中的漢字文化教育
華文智慧教學探索
白先勇筆下女性形象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