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棉田間作模式對棉花農藝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2017-10-17 09:07劉衛星賀群嶺張楓葉張金寶吳繼華
中國棉花 2017年9期
關鍵詞:衣分糯玉米棉田

劉衛星,賀群嶺,張楓葉,張金寶,吳繼華

(1.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河南商丘476003;2.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453003)

不同棉田間作模式對棉花農藝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劉衛星1,賀群嶺1,張楓葉1,張金寶2,吳繼華1

(1.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河南商丘476003;2.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453003)

為完善豫東地區棉花與花生、大豆、甘薯、芝麻、向日葵、糯玉米間作栽培模式,對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農藝、產量性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高棉花的生育期延長,株高增高,單株成鈴數、鈴重、衣分及籽棉產量下降;6種間作模式中,以棉花與花生間作的總產值和純收入最高,分別為35 844.9元·hm-2和16 497.7元·hm-2。

棉花;間作;農藝性狀;產量

棉花與糧食及其它作物爭地的矛盾已成為制約棉花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棉田間套作是解決棉花與糧食及其它作物的爭地矛盾的最好辦法[1]。豫東地區光熱資源豐富,棉花品質較好、生產潛力較大,所以發展棉田間作的生產潛力很大[2]。棉田間作是以提高棉田整體效益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現代農業種植技術體系[3]。大量研究表明,間作能有效增加作物產量,提高養分的利用效率及養分的吸收量[4-8]。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棉花和豆科、薯類、糯玉米、向日葵等間作模式的示范展示與技術集成,為豫東棉花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情況

試驗于2015年在商丘市農林科學院雙八示范基地(商丘市梁園區雙八鎮)進行,土壤質地為黏壤土。供試品種:棉花為百棉985,花生為商花5號,大豆為商豆14號,甘薯為商薯19,芝麻為鄭芝12號,向日葵為豐葵雜1號,糯玉米為鄭糯2號。棉花、花生、大豆和甘薯品種由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提供,其他購自種子市場。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種間作組合,分別為棉花/花生、棉花/甘薯、棉花/大豆、棉花/芝麻、棉花/向日葵和棉花/糯玉米。采用大區對比試驗,小區長15m,寬4m,小區面積60m2,不設重復。于4月23日統一播種(移栽)。每小區種植2個間作帶,棉花寬窄行種植,寬行1.5m,窄行0.5m,株距0.25m,寬行內間作2行其他作物,間作作物行距0.4m,距棉花0.55m;間作花生株距0.2m,間作甘薯株距0.45 m,間作大豆株距0.18m,間作芝麻株距0.2m,間作向日葵株距0.4m,間作糯玉米株距0.3m?;ㄉ?、大豆、向日葵和糯玉米均作鮮食,7月22日收獲嫩玉米,8月5日收獲向日葵和大豆,8月29日收獲甘薯、芝麻和花生。各間作作物收獲后及時去除秸稈,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1.3 數據調查

記載棉花生育進程,9月15日各處理按3點取樣法進行田間調查,每點取中間2行生長正常的棉花植株20株,調查棉花株高、果枝數、單株成鈴數,吐絮盛期(10月10日)每點取中部果枝內圍鈴50鈴測鈴重和衣分;棉花及間作作物分小區實收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間作模式對棉花生育進程的影響

由表1可知,各間作模式對棉花的出苗影響不大,出苗期為8~9 d;進入現蕾期后間作作物的株高對棉花的影響加大,隨著間作作物株高的增加,棉花現蕾期、開花期和吐絮期相應延遲;6種間作模式中,以棉花/向日葵間作的棉花生育期最長,其次是棉花/糯玉米間作,這主要是后期間作高稈作物對棉花遮陰造成生殖生長延遲。

表1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生育進程比較

2.2 不同間作模式對棉花農藝性狀的影響

2.2.1 株高。由圖1可知,不同間作模式對棉花株高有一定的影響,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加棉花株高呈增高趨勢,向日葵對棉花株高的影響最大,棉花/向日葵棉花株高較棉花/花生間作模式高12.0 cm(P<0.05);糯玉米在各間作作物中株高最高,由于其葉片比向日葵葉片窄,對棉花的影響較小。

2.2. 2果枝數。由圖2可知,與矮稈作物間作的棉花較易形成更多的果枝數,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加,棉花果枝數逐漸減少。向日葵后期葉片偏大,對棉花影響較大,使棉花果枝形成最少。

2.3 不同間作模式對棉花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2.3.1 單株成鈴數。由圖3可知,不同間作作物對棉花單株成鈴數影響較大,棉花/花生的成鈴數最高,棉花/向日葵的成鈴數最少,兩者間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隨間作作物株高增高棉花成鈴數總體呈下降趨勢,芝麻株型細長,葉片偏小,占用的生長空間較小,對棉花成鈴的影響也較小。

2.3.2 鈴重。由圖4可知,不同間作作物對棉鈴發育產生一定影響,間作矮稈作物,對棉花生長空間影響較小,棉鈴發育好、鈴重高;間作高稈作物,尤其是大葉片的高稈作物,對棉花的上部生長空間競爭較大,棉鈴發育相對較差、鈴小。

2.3.3 衣分。由圖5可知,間作向日葵、糯玉米等株高較高的作物時,因后期遮陰影響,棉鈴發育較差,衣分偏低,其他間作作物對棉花衣分的影響較小。

圖1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株高比較

圖2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果枝數比較

圖3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單株成鈴數比較

圖4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鈴重比較

圖5 不同間作模式下棉花衣分的比較

2.4 不同間作模式的棉花產量和效益

由表2可知,間作不同作物對棉花籽棉產量的影響不同,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加籽棉呈下降趨勢;特別是株高較高、葉片較大的向日葵對棉花產量的影響最大,其籽棉產量較棉花/花生間作的產量低1 623.0 kg·hm-2。棉花與不同作物間作可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收益,棉花/花生的總產值最高為35 844.9元·hm-2,其次是棉花/芝麻和棉花/大豆;棉花/花生的純收入為16 497.7元·hm-2,在6個間作模式中最高,其次是棉花/糯玉米和棉花/芝麻,分別為 13 257.0元·hm-2和 13 125.1元·hm-2。

表2 不同間作模式的棉花產量和效益比較

3 結論與討論

棉田間作種植在三大棉區均有廣泛應用,主要有棉糧(飼)、棉油、棉瓜、棉菜、棉果等模式[9-12]。 間作高稈作物對棉花生長的空間競爭較大,郭仁松[13]等對棗棉間作研究發現,棉田間作棗樹可延長棉花開花期至吐絮期生育階段,使單株結鈴數、鈴重和衣分下降,產量顯著降低。本研究表明,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高,棉花生育期相應延長,株高逐漸增高,果枝數逐漸減少,棉花單株成鈴數、鈴重及衣分下降。間作花生等矮稈作物,對棉花生長空間影響較小,棉鈴發育好;而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時,對棉花的上部生長空間競爭較大,棉鈴發育較差[14]。

棉田間作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復種指數,增產增收。本試驗結果顯示,間作不同作物對棉花籽棉產量的影響不同,隨間作作物株高的增加籽棉產量呈下降趨勢。6種間作模式中,以棉花/花生的純收入最高,其次是棉花/糯玉米和棉花/芝麻。

[1]黨小燕,劉建國,帕尼古麗·阿汗別克,等.不同作物與棉花間作對棉纖維品質的影響[J].中國棉花,2011,38(12):18-20.

[2]齊斌,余衛東,袁建昱,等.河南省棉花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J].中國農業氣象,2011,32(4):571-575.

[3]王正功,李林.棉田間作套種制度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科學,2009(8):37-40,44.

[4]Singh R J,Ahlawat IPS.Productivity,competition indices and soil fertility changesof Btcotton(Gossypium hirsutum)-groundnut(Arachishypogaea)intercropp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fertility levels[J].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81(7):606-611.

[5]Waterworth JV.Intercropping cotton and groundnut in low and high rainfall areas in eastern Zambia[J].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94,30(4):461-465.

[6]Zhang Lizhen,Van derW W,Zhang Siping,etal.Grow th,yield and quality of wheat and cotton i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systems[J].FieldCropsResearch,2007,103(3):178-188.

[7]黨小燕,劉建國,帕尼古麗,等.不同棉花間作模式中作物養分吸收和利用對間作優勢的貢獻[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5):513-519.

[8]黨小燕,劉建國,帕尼古麗,等.棉花間作模式中作物養分競爭吸收和積累動態的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3,19(1):166-173.

[9]楊中旭,李秋芝,尹會會,等.魯西地區棉田間作套種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術[J].中國棉花,2010,37(2):41-42.

[10]劉衛星,賀群嶺,張楓葉,等.棉花花生間作系統密度配置對產量和效益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92-94.

[11]林濤,田立文,郭仁松,等.果樹類型及配置方式對南疆間作棉花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3,50(3):393-400.

[12]肖才升,朱春生,楊春安,等.環洞庭湖區棉田多熟種植效益分析[J].中國棉花,2016,43(11):41-43.

[13]郭仁松,田立文,徐海江,等.棗樹與棉花間作對不同棉花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棉花,2013,40(9):25-27.

[14]黃齊,孫永明,劉青,等.鄱陽湖區棉花不同間套作模式效益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6):20-22.●

Effect on Agronom ic Traits and Yield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in Cotton Field

Liu Weixing,He Qunling,Zhang Fengye,Zhang Jinbao,Wu Jihua

S562.04

A

1000-632X(2017)09-0003-05

10.11963/1000-632X.lwxlwx.20170925

中國棉花·不同棉田間作模式對棉花農藝及產量性狀的影響·2017,44(9):3-7

2017-08-10

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S2013-07、Z2013-07-01、Z2013-07-03); 國 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014ZX08005-002); 國家 “863” 計劃項目(2012AA101108)]

猜你喜歡
衣分糯玉米棉田
甜蜜糯玉米的發現及應用
更 正
栽培模式與施氮量對棉田節肢動物群落結構及穩定性的影響
糯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及加工利用
扁桃棉花間作對棉田主要害蟲及捕食性天敵的影響
魯西南植棉區種植密度對蒜后直播短季棉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北方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研究
淺析棉花衣分和價格的關系
苦豆子條帶對棉田捕食性天敵發生的影響
淺論糯玉米苗期田間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