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慧黨建”為抓手助力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2017-10-21 12:31羅媛媛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智慧黨建大數據互聯網

羅媛媛

摘 要:探索新時期下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推進政黨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服務群眾的便利化,通過智慧黨建平臺的建設,努力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每一個黨組織和每一名黨員身上,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社區),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渠道,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服務群眾的堅強核心,不斷鞏固和增強其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關鍵詞:互聯網;大數據;智慧黨建;基層服務型

一、引言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所謂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把服務作為基本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種基層組織模式和工作形態。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任務更為繁重,這對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做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秉h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積極貢獻。2014年5月,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面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發展態勢,“它(網絡)的出現和快速發展以及信息網絡化技術對執政黨建設工作中的實用特性,注定了其在執政黨建設過程中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1]。

二、智慧黨建的內涵

智慧黨建,就是“互聯網+”落實到黨的建設各個環節、各個層面,依托大數據庫建立的黨務管理網絡平臺,通過各級管理平臺和移動客戶端讓黨組織和黨員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以線上促進線下,線下豐富線上,實現黨務工作“一網管控”、無縫覆蓋。通過大數據手段在黨建領域的全面推行,建立新形勢下組織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的緊密聯系,使每一名黨員納入黨組織管理服務視野,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每一個黨組織和每一名黨員身上,以黨建引領把服務平臺延伸到村(社區)等基層組織,集黨務、政務、商務于一體,通過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最終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社區),把基層黨組織建成服務群眾的堅強核心。

三、依托智慧黨建,三務合一,助力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伴隨著時代飛速發展,以往傳統的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群體日益多層、需求日益多樣、眼界日益廣闊的基層黨員和群眾的實際需要?!白钅茏屓嗣窠邮艿姆菣嗔Ψ绞骄褪欠?,黨的組織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服務功能,才能在權力所能達到的范圍和權力不能達到的范圍都保持自己的凝聚力?!盵2]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基層黨組織在“服務”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積極探索新途徑、新辦法,使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如何讓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科技手段成為黨建工作的時代助推器?智慧黨建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黨建熱詞,被納入各地組工部門的工作視野,無疑是讓基層黨建工作如虎添翼的時代創舉。當前,國內智慧黨建可觀摩、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少,缺乏落地生根、落到基層。對于一個地級市,以智慧黨建為統攬,通過“黨建+互聯網”的工作理念,既體現了黨的引導力,又能體現互聯網思維,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可在全市建立覆蓋市、縣、鄉(鎮)、村(社區)的四級網絡體系。使市縣鄉村到每一個黨員每一個老百姓融為一體是智慧黨建落地生根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故需要有效整合和科學配置部門之間的資源,可以黨建和組織工作為核心,精準扶貧、公共服務、電子商務、農業技術、社區管理、社會治理等多元化的功在智慧黨建平臺上集中呈現,真正實現黨務、政務、商務“三務合一”。

1.融合常務,黨建工作實現三個轉變

于黨務而言,把組織部、房產局、紀委、人社局、交警大隊等多個部門有關黨員干部的信息都整合進去,實現信息大共享,為全視野挑選干部提供數據支撐,而龐大精準的數據庫在智能運用上就像一本無形的圖書可以同時放在不同的架層,可以在不同的木格中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瀏覽運用。

作為現代社會的執政黨,自身建設的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要適應新形勢、運用新技術,適應黨員的從業、空間變化的特點,不斷調整、優化黨員管理方式,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但目前手段還比較落后,比如,黨內選舉是很嚴肅、神圣的政治活動,也是培養黨員意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每一名黨員應享有的民主權利。通過智慧黨建,黨建工作將實現三個轉變:①由粗放模式向精準模式轉變。如在黨員統計方面,對于之前需要人工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數據統計,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準確度不高,不能實時反映黨員隊伍動態變化。而在智慧黨建平臺上,黨員統計只需指尖一按,就可以得出最直接最準確的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可以分析出黨員的個體特征,為干部的選人用人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②由傳統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轉變。如在干部監督方面,很多黨員信息錄入進來以后,與大數據各個部門信息共享,設置負面清單,包括酒駕、違反交通規則等,如果說有違法的黨員干部就會啟動自動清理程序,這樣廣大黨員、黨組織、干部都在組織的監管之中,黨員干部的行為表現都能隨時掌握;另外,實行一鍵式形成黨內報表、多因素關聯檢索等,可極大解放黨務工作者。③由固化模式向靈動模式轉變。如在黨員管理方面,外地黨員、流動黨員在外地一樣可以通過視頻系統過組織生活,如在網上上黨課、在網上開民主生活會等,這樣就可以全面、準確、即時的掌握每個黨員的工作、思想、學習等狀況,了解每個支部的工作動態和基本信息等情況,使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人走千里不斷線,心中時刻有黨在”。通過影像回放、在線時長等資料,對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活動數據進行監控;通過指紋簽到、視頻記錄、APP登錄次數、在線時長等統計黨員參與組織生活情況;對收繳黨費、發展黨員等黨員日常管理工作進行留痕管理。實行精細化、痕跡化、便捷化管理,從而實現“人走千里一線牽,組織時刻在身邊”。

通過三個轉變,創新了組織管理的新方式,自然而然,每個黨員就會形成根植于內心的修養和無需提醒的自覺。

2.融合政務,實現村民“辦事不出村(社區)”

于政務而言,整合全市各級黨組織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政務服務,讓群眾辦事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當前的政務服務,存在服務效率偏低、服務成本過高、服務質量難保等問題。由于縣直各部門之間信息不能共享互通和公開,基層只是將群眾跑路換成了干部跑腿,變相的變成辦理人員多頭跑、來回跑,與其群眾跑路沒有本質的區別。當前,運用電子信息技術開展公共服務是時間成本和開銷成本最低的辦事方式,通過“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逐步實現村民“辦事不出村(社區)”。

①民生服務所需。傳統的政務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公眾的消費模式、享受服務的習慣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劉云山同志在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持續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把服務作為鮮明主題,推動基層黨組織提升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要通過建立村民“辦事不出村”網絡服務平臺等,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盵3]堅持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導向扎實開展需求調研,深入普通群眾特別是偏遠農村群眾中了解他們的所急所想。結合國家簡政放權政策要求,建設互聯網網上辦事大廳,將服務搬到網上,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瞄準特殊人群、特殊事項、特殊部門,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對弱勢群體不易辦理的老年證、殘疾證等,以及群眾最關心的就業培訓、社保交取等民事服務事項優先開發和建設,同時,加強實體大廳服務功能和職能管理,提供一站式、一窗式服務,針對便民服務事項逐步延伸、下沉至基層社區綜合受理,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②國家政策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國辦函〔2016〕108號),明確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政務服務管理平臺、業務辦理系統、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政務服務精準化、政務服務便捷化、政務服務平臺化、政務服務協同化。③政府內在需要。數據資源的固化封閉不僅造成人財物的極大浪費,而且影響黨建工作智慧化運用水平。要最大發揮智慧黨建平臺管理服務效能,必須實現部門信息的融通共享,為“數據共享”開好門、架好橋、修好路。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促進社會事業數據融合和資源整合,將極大提升政府整體數據分析能力,為有效處理復雜社會問題提供新的手段,將推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進步,逐步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通過政務服務進智慧黨建平臺,優化群眾辦事流程,全面梳理涉及群眾辦事的政務服務事項,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唯一標識,推動群眾辦事的“一號”申請,實現“一號”為村(居)民“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改革創新政務服務模式,以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為支撐,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實現政務事項的“一窗受理、一平臺共享、一站式服務”,實現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暢通政務服務方式渠道,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實現多渠道服務的“一網”通辦,完成出入境證件、社保、戶籍、營業執照辦理等事項的線上辦理,既減輕了政府窗口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又讓百姓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服務。

3.整合商務,實現“智慧化”扶貧

于商務而言,2015年9月6日,商務部等三部委印發了《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強調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到農業電子商務的各領域個環節,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把農村電商單獨成段,強調要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網絡經銷手段逐漸運用并在農產品市場中占有一定位置,目前,農村電子商務已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模式和發展農村經濟的新思路。所以要發揮村級黨組織服務發展農村物流的作用,可實施農村電商進智慧黨建平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項目,按照“黨組織+協會(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以全市各村建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作為基層電子商務服務站,此服務站是最貼近村民的電商普及功能區,是最貼近農村生活的關鍵環節,打造“一站一店”致富模式,每店明確一到兩名店掌柜負責打理網店事宜,引導有條件的群眾自行進行電商經營,從而建立起共建共享、黨建引領的脫貧攻堅平臺。在為農民提供電子商務基礎服務的同時,方便農民生產生活,促進農村消費,帶動農村產品銷售,促進農民增收,搞活農村經濟,同時傳播電子商務理念,培養村民電子商務習慣。同步推進農村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認證、品牌培育、質量追溯等綜合服務體系建設,農產品分級、包裝、預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縣、鄉、村三級具有服務農村產品上行功能的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同時接入電商、供銷、物流平臺,連通產供銷、產加銷鏈條,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做好平臺支撐,有效推動“智慧化”扶貧。

四、結論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苯⑵稹罢针S身用、黨務隨身聽、服務隨身在”的智慧黨建平臺,將成為基層黨員和群眾的“隨身法寶”。在新形勢下,要不斷強化黨組織內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強化黨組織的自我管理和服務功能,以“智慧黨建”為抓手,助力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參考文獻:

[1]黎焱,農燦,黃桂清.黨建信息化是黨建科學化的必由之路——從南寧黨建信息平臺看黨建信息化[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3(5):38.

[2]高新民.中國共產黨活動方式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288.

[3]劉云山.在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共中央辦公廳,2015,6(13).

猜你喜歡
智慧黨建大數據互聯網
石嘴山市:打造機關“智慧黨建”
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的實踐路徑探析
“智慧黨建”指尖舞 孫常杰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