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一些探索

2017-10-21 01:13王笑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音樂創作音樂作品群眾文化

王笑

摘 要:現今,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公眾對于精神文化生活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追求,在此種情況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隨之興起,成為種類繁多的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一抹亮色。通過對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推廣,將有益于我國的文化發展進程。

關鍵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音樂作品;音樂設備

作為現代音樂藝術而言,其特點較為鮮明,能夠實現對主體現實情感的有效表達,因而有著大批的追隨者。從現階段我國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情況來看,音樂活動成為主要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之一。在音樂的熏陶下,能夠使社會公眾的心靈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華,靈魂得到歷練。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高度重視音樂的文化功能,通過音樂載體進行一系列文化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在音樂中體驗生活的美好,提高自身修養與素質,從而進一步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

一、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群眾文化不斷發展繁榮,然而在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專業音樂設備與設施缺乏,音樂作品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忽視對地域與民間文化的挖掘與融入等,我們要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就必須要著手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

1.專業音樂設備與設施缺乏

音樂創作過程中,我們需要專業的設備與設施來輔助完成。同專業音樂創作的情況不同,現階段影響國內群眾文化音樂創作活動的最大問題與瓶頸便是專業音樂設備的不足。這種情況,導致了群眾文化音樂活動往往陷入創作中舉步維艱的情況,并直接影響到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

2.音樂作品缺乏一定的專業性

當前,很多文化館、文化站的音樂工作者創作出來不少作品,但是真正優秀的卻寥寥無幾。原因之一在于:群眾音樂文化創作者通常是基于自身的喜好、情感實現對音樂作品的創作,同時,受創作者自身受教育程度、專業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使得不同創作者所創作的音樂作品表現出顯著的參差性;原因之二在于:現階段國內群眾音樂創作活動呈現出顯著的下降態勢。作為群眾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群眾音樂文化理應從群眾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給養,然而現今的情況是,多數創作者的創作體驗無法確保高品質群眾音樂文化作品的問世,并且已經問世的一些音樂作品在專業性方面亦無法同專業音樂作品相提并論。

3.忽視對地域與民間文化的挖掘與融入

每一個地域,每一個民族,都會有其獨特的一面,有著獨特的文化特點,和較大的辨識度。然而在當前的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中,創作者很少去挖掘和融入民間文化,對于地域特色也很少涉及,導致群眾文化音樂作品缺乏地域性與獨特性。

二、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

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需要加大對專業設備與設施的投入,強化群文音樂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音樂文化工作者專業素養,深入民間采風,基于民間生活創作獨特風格的作品。

1.加大對專業設備與設施的投入

專業設備與專業設施可以說是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重要基礎性條件,缺乏這一條件,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將難以順利開展。為此,文化館等文化部門,尤其是基層文化部門,應該多途徑吸收資金,加大對專業設備與設施的投入。在音樂專業設施的投入工作中,基層的文化組織在傳統的上級撥給資金和器材的基礎上,也可以利用社會的力量自行解決。其中最常用的辦法就和轄區的企業單位、社區、學校組織文化共建工作,建立資源共享,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

2.強化群文音樂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音樂文化工作者專業素養

第一,各級文化主管單位應當認真分析當前從事群眾音樂創作工作的人員情況,并據此在不違反政策與法律的情況下,為其妥善解決身份以及待遇問題,從而讓其能夠心無旁騖地投身于音樂創作之中;第二,各級文化主管單位應當注重對優秀音樂人才的吸引與遴選,通過組織公開招聘等方式,使優秀的音樂創作人才能夠充實到群眾音樂文化創作隊伍中來。

3.深入民間采風,基于民間生活創作獨特風格的作品

基于群眾文化的音樂作品創作,本身就是源自于人民群眾,源自于民間,需要扎根家鄉,扎根民間。當前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很少會去民間采風,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是很難真正被人民群眾接受并且傳唱的。為此,群文音樂工作者應該認識到這一點,要真正遵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深入民間采風,基于民間生活創作風格獨特的作品,創作易于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的有深度、有靈魂的作品。比如,在東北地區,嗩吶、板胡、竹板、鑼鼓是必備的東北二人轉主要伴奏樂器,那么東北地區的群眾文化音樂工作者則可以下鄉采風,深入到東北地區的農村,在音樂創作中加入一些這樣的元素,那么音樂作品勢必會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又如,陜西地區的群文音樂工作者也可以深入陜西鄉村,了解陜西民間音樂,融入秦腔與花腔的唱法,所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自然是土生土長,與當地群眾的審美相符,更容易在當地引起共鳴。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名譽主席趙季平說過:“我一直追求在傳統基礎上出新,丟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而真正的傳統寓于民間?!彼€說過:“你必須熱愛這些土得掉渣的東西。你不愛它,很多好東西就會與你擦肩而過。你真正愛上它以后,很小的一個點,你都會將它發揚光大,甚至讓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沖擊力?!壁w季平先生的話,闡明了傳統的、來自民間的藝術也具有不朽的生命力,應該被我們群眾文化音樂工作者重視起來。

三、結語

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是我國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極大地豐富社會公眾的業余生活。同時,當前我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此,作為組織者要多措并舉,多渠道開展群眾音樂文化活動,使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風景線更加亮麗。

參考文獻:

[1]劉琳.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J].戲劇之家,2016(9):289.

[2]劉奠涌.豐富群眾生活,豐富音樂生態——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之我見[J].神州旬刊,2016(2).

[3]沈冠群.在與時俱進中追求發展——試析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音樂創作[J].音樂時空,2016(7):90-91.

[4]汪洋.試論提高群眾音樂文化創作水平的途徑[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6).

猜你喜歡
音樂創作音樂作品群眾文化
鋼琴性能對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
新時代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研究
鋼琴音詩化的廣西壯族民歌音樂淺析
從叛逆到妥協的音樂巨人
關于薩蒂的音樂學分析(一)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基于網絡背景下的著作權保護研究
淺談我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