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音樂特色及演唱探究

2017-10-21 01:41羅建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民族歌劇

羅建

摘 要: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是一部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民族歌劇,填補了中國反映抗日戰爭題材歌劇的空白。本文主要就該劇的創作的背景及主要內容、音樂特色、演唱特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民族歌??;《野火春風斗古城》;創作的背景;音樂特色;演唱特點

一、歌劇創作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總政歌劇團創作排演了現代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該篇小說是20世紀50 代創作的一部優秀文學作品, 曾廣泛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傉鑴F用一年多的時問對該劇進行了全新的修改打磨。該劇孟冰編劇,王曉嶺作詞,張卓婭、王祖皆作曲,胡宗珙導演,李寧指揮。

該劇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爭為背景,描述了我黨地下工作者帶領群眾在敵占區與日偽軍展開的生死搏斗,在民族情、戰友情、姐妹情、母子情的反復交織中,深入挖掘、展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心靈世界,成功地在歌劇舞臺上塑造了金環等抗日英雄的全新形象。創作者們站在新世紀的高度回顧歷史,以時代的眼光審視戰爭,成功刻畫了一組愛黨愛國的共產黨人形象。

二、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音樂特色分析

1.多種音調綜合運用

首先,地方民歌曲調的運用。作曲家在構思《野火春風斗古城》劇的音樂時,把創作的源頭深深地根植于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肥沃的土壤里,在音樂創作手法上,力求在突出民族特點與風格的原則下,根據劇情與表達人物情感的需要,廣泛采用地方民歌曲調。例如:劇中的歌曲《鄉謠》運用了以河北民歌為主的我國北方民間曲調。是六聲E徵調式,體現出河北民歌中以商、徵作為骨架音的作用,旋律每句都以純四度之間級進,這首歌曲旋律明亮、親切,在全劇共出現了四次,唱出了鄉土的溫暖、期盼和呼喚。其次,該劇還運用了地方曲藝音調。該劇還采用河北地區的曲藝為音樂素材,兼以晉、冀、魯、豫地區的音樂,將歌謠體與板腔體的唱段有機地、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吸取了戲曲的寫意手法,線條單一而純正,旋律調性明確,富有歌唱性。另外,戲曲板腔體的運用使音樂更具表現力。劇中的歌曲《思兒》結尾采用了戲曲中特有的拖腔。拖腔是戲曲唱腔中為表現人物情緒的需要而拖長的部分。在演唱中,拖腔多為字音尾音的延長,有的加上襯字或襯詞,是對原唱腔的進一步發揮,可以增強音樂的表現力,拖腔的旋律往往委婉,悠長,余味無窮。再有,現代流行音樂的運用使該劇更富時代感。全劇許多唱段吸收流行音樂的元素,采用了較為通俗的創作手法。這種嘗試縮短了“陽春白雪”似的歌劇與觀眾的距離?!督輬箢l傳》吸收了現代流行音樂元素,樂句簡短、節奏鮮明、音域不寬,具有韻律和諧,旋律單純、流暢、動聽,唱詞簡潔通俗等特點,就如同生活中人們在語速飛快的說話,很適合年輕人的審美。與劇中其他人物的旋律特點形成鮮明對比。也使觀眾在欣賞時感到熟悉、親切,從而獲得可以理解、跟唱甚至傳唱的效果。

2.利用典型音調塑造人物形象

在《野火春風斗古城》劇的音樂創作中,作者就是利用歌劇音樂的這種特點來描寫人物的、利用典型音調來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作曲家為每一個人物設計了不同的音樂形象,力求使人物之間產生強烈的對比:楊曉冬的音樂果敢剛毅,進行曲風的節奏、號角般的音調透露出革命領導人的堅強、剛毅;楊母的音樂優美抒情、極具歌唱性格,在深情的訴說中盡顯我國革命黨人母親的慈祥、開明、大度;金環的音樂熱情、激昂。銀環的音樂則多用級進的音程和簡單、清新的音調來表現她思想的樸實、善良。

三、民族歌劇演唱藝術的要求

民族歌劇演唱藝術經過長期的實踐,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表現規則”,只有遵循并且達到其自身的規則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從而更好地展現民族歌劇的藝術魅力。

1.演唱方法的歸路

民族歌劇演唱藝術不僅屬于“民族唱法”范疇,而且也是民族歌劇演唱藝術的本質所在。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目前的民族歌劇演唱中,曾一度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個別民族歌劇藝術的演唱,所采用的并不是純粹地道的民族唱法,既有“美聲”的,又有“通俗”的,甚至還出現了各種唱法的“大雜燴”。所有這些,導致民族歌劇演唱藝術不倫不類,難成體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主要是由于作品本身的非民族化風格問題,但是,從演唱藝術的角度而言,強調演唱方法的歸路問題(即民族歌劇的演唱藝術必須回到規范的民族唱法上來),是民族歌劇藝術本質的必然要求,對此,應該堅定不移地倡導和堅持。

2.演唱的特點

古人云:“樂之筐格在曲,而色澤在唱”。歌唱者必須具有多彩的音色、音調變化能力和豐富的聲音表現力,根據劇情和人物感情發展的需要,適時地調整聲音幅度的大小、強弱,用不同情緒的歌唱語言,不同的音色來適應形象塑造的需要。而這種音色的變化及聲音控制的運用自如的能力,恰恰離不開演員歌唱技巧的發揮。

《野火春風斗古城》劇中的男主角楊曉冬由戴玉強飾演,在演唱中特別注意在潤腔走句的關鍵處下功夫,把帶有標志性的裝飾音、滑音盡可能的圓潤、輕巧、自然,努力揭示其獨特的風格和韻味。與場上兩個敵對人物奇特會面的情感狀態,別樣的談話聲調非常吻合,把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復雜心情,通過歌唱中的拖腔技巧很自然的表現出來。

楊母根據劇情的需要和自己演唱的技巧,靈活運用了聲音的明暗,拖腔平穩而悠長,虛實對比非常鮮明,上下聲區圓通自如。她的演唱為全劇增添了光彩,使人物形象的層次大大提高了。

《永遠的花樣年華》是金環的重要唱段。這是一曲情感飽滿音樂舒緩的詠嘆,表現了主人公決心犧牲前的內心平靜,正是這種平靜凸現出主人公高尚情操,感人肺腑。

參考文獻:

[1]曹彥莉.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演唱特征[J].武漢音樂學院.2009(10)

[2]郭興福,俞根泉,侯金毅,李寶平.總政歌劇團演出現代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J].歌曲.2006(05)

[3]王景濤.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楊曉東”藝術形象分析[D].河南大學.2012

[4]楊武壯.論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楊曉東人物形象塑造[D].山東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民族歌劇
淺談民族歌劇的發展源流及其獨特的魅力
民族歌劇《彝紅》的當代意義及藝術分析
中國民族歌劇題材與音樂藝術特點淺析
談中國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
民族歌劇創作的往日輝煌與現實危機
新時期下民族歌劇發展思考和建議
歌劇與聲樂教學的互動性研究
論民族歌曲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繁星閃閃 春水涓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