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7-10-21 01:41溫清霞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

溫清霞

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心理品質鍛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有效地化解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礙,也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效地進行學習和工作,發揮自身聰明才智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于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社會高度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政府和媒體是從社會層面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兩大主體。從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強對高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保證大學生能夠在安全、穩定、和諧、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將育人與勵志相結合。從媒體層面,應側重關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正面宣傳,通過一些典型案例或專題式的報道,樹立陽光正氣的形象,向大學生傳遞正能量。

2.學校正確認識和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作為高校領導應密切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是建設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通過校內廣播、微博、專題式網站等各種宣傳手段,向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心理健康專題式講座,讓大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關于心理健康的知識,掌握一些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方法。二是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安排具有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教師負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教師,應主動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盡可能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培育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

3.學生應學會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學生的自我調節,主要應從培養樂觀、豁達的態度,增強耐挫力以及調節情緒入手。

一是培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步入大學,大學生應正視環境的改變,完成心理角色的轉換,以正確的態度和積極的心態面對大學期間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大學生要正確認識人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

二是敢于面對挫折,增強學生的耐挫力。大學生應努力培養良好的適應能力,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以正確的態度應對環境的變化,敢于承受挫折,能保持與社會的良好接觸,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與社會協調一致。同時,在遇到挫折時,應努力利用困難與挫折磨煉自己,完善自己,增強耐挫力。

三是學會調節自我情緒。首先,學生應認識到消極情緒的危害,自覺抵制消極情緒的侵擾。其次,要學習情緒控制的方法,采取科學合理的途徑宣泄不良情緒,并通過發展多種興趣愛好轉移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在人格結構中,氣質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人的氣質類型包括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內部心理和諧發展,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展友誼;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運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動的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開發自身的潛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優化心理健康途徑,預防心理疾病,糾正不良心理,促進身心健康與人格完善,這都是大學生自我修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傳星,雷燕.心理素質研究30年:回眸與評析[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2]熊建玗,王巧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學,2006.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舉措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