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谷張維對《詩經》的認識

2017-10-28 04:56吳桂花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溪谷張維詩史

吳桂花

(延邊大學 吉林 延邊 133002)

溪谷張維(1578-1638)是朝鮮朝時期四大文豪之一。張維小時候開始接觸并學習中國的各種經書。在他十歲左右就已經會一字不漏的背誦《詩經》、《尚書》等經書了。他在自己的文章以及詩篇里運用了150多次《詩經》的詩句,這足以說明他對《詩經》的偏愛。對溪谷張維的研究現狀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初期的論文只有對他文學論的說明,后期主要是對他的漢詩、散文以及詩賦的研究,目前為止還沒有他對《詩經》認識的專門研究。

1 樂而不淫的國風

從小就學習漢文學的張維對《詩經》的理解也是出自他所讀的《史記》的等史料的。他認為《詩經》是孔子選詩及刪詩整理出來的,他在自己的《玉堂論冬雷箚》中提到:“十月之交,…聖人取之著於經,欲使後之人主,鑑而戒之,無蹈其亂敗也?!币簿湓捒梢钥闯鏊麑Α对娊洝返某醪秸J識,他認為《詩經》是圣人所集,所以不可能會有朱熹所說的淫亂詩。說到淫亂詩會想到《詩經》國風,尤其是其中的愛情詩到現在也有所爭議,當時因為朱熹的《詩集傳》就對《毛詩序》有了質疑,對《詩經》的解釋主要依靠了《詩集傳》,在朝鮮朝也出現了這種一邊倒的學風,但是作為滿腹經綸的文豪,張維對這有了強烈的反感。

“獨於國風中所謂淫奔之詞者數十篇。序本以爲刺淫?;騽e指它事。而朱子皆斷爲淫者所自作。若果爾。聖人何取於是而載之經也。淫聲美色。一接耳目。便足以移人情性。乃欲籍是以爲懲創逸志之資?!雹?/p>

以張維的主張可以看出國風里的所謂淫詩是為了警戒后世而創作的,而把那些愛情詩看做是淫詩的人都是一些本身就有淫亂思想的人。他對朱熹的主張分明產生了質疑,他認為這也不符合《詩經》的教義“思無邪”的說法。他的這種想法對17世紀盛行朱子學的朝鮮朝來說很是不易。

2 哀而不傷的雅、頌

在對雅、頌的理解可以通過張維的《德水張氏加乘序》來考察。

“夫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六藝之所載。雅頌之所作。其義孰有大於是者?!雹?/p>

這是《德水張氏加乘序》中的《詩經》關聯部分。張維把德水張氏分為世譜、家傳、外傳三個部分來說明家乘,他在序文中用《詩經》的雅、頌來說明家乘的必要性。首先,他覺得音樂的樂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開心,禮是為了不讓人忘本才所提及。雖然會顯得把樂的范圍縮小了,但是深入理解的話可以發現其存在的更深入的含義。生我的人是父母,那么父母的父母也不能視而不見,這就是所謂的禮,也可以用一個“孝”字來歸納。雅、頌大部分是用來祭祀的,祭祀也是一種為了安撫并來孝敬祖先的,它是哀而不傷的,雅、頌是來孝敬祖先,這是禮當中最根本的。

張維在這段句子“祖考有美實。而子孫不述焉。是忘其先也。卽祖考無其實。而子孫飾虛辭以稱之。是誣其先也。忘與誣雖殊。其陷於不孝一也?!雹壑幸舱f明了禮樂是聯系孝道的有無以及承繼的??梢姀埦S認為《詩經》的雅、頌是以孝為基礎,并且有著禮樂性質的經典。

3 結合著詩史的《詩經》

張維對《詩經》的認識如他在《詩史序》里寫的詩與史完美結合的既是《詩經》。他還對杜甫的詩做了高度的評價,他覺得杜甫繼承了《詩經》的精神,杜甫的詩既是史也是史的詩。張維首先對詩與史的概念做出了以下的說明。

“紀載世變。昭示失得者。謂之史。陶冶性情。葉之管絃者。謂之詩?!雹?/p>

說明了記載這世上引起的變故和得失既是史,磨煉人的性情及配合著音律寫出來的既是詩,張維明確的表明不能把這兩者弄混,而他自己認識到這兩者兼得的是《詩經》,繼承《詩經》的就是杜甫的詩。

《詩經》里有著史的成分,正如杜甫的詩。唐的安史之亂給杜甫帶來了多災多難的人生經歷,杜甫有著“窮年憂黎元”的情緒以及愛國愛族的思想情感,他把這些都寫進了他的詩里。就是這樣的成熟性和卓越的藝術性讓他成為了詩圣。這是張維借著杜甫的詩來表現出《詩經》的史性,并且去試著理解《詩經》的作用以及說明詩里本來就包含著情的事實。

4 小結

用簡單的總結整理來結束本論文。首先,張維在理解國風的時候認為國風不是朱熹所說的由淫亂的詩組成,而是它的存在是為了警戒后世。圣人孔子選詩的時候肯定也是出于這個目的,所以國風不是淫亂詩。其次,在對雅、頌的理解中張維認為雅、頌的樂是為了讓祖先開心而存在的,可以用孝字來表現其意。最后是張維對《詩經》的總的認識,他認為《詩經》既含有史也含有情,認為是真正的詩史。

注釋:

① 谿谷先生漫筆卷之一(漫筆).詩序

② 谿谷先生集卷之五(序十四首).德水張氏家乘序

③ 谿谷先生集卷之五(序十四首).德水張氏家乘序

④ 谿谷先生集卷之五(序十四首).《詩史序》課作

[1]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

[2] 郝永.朱熹“詩經”解釋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

[3] 溪谷張維.溪谷先生集.韓國文集編纂委員會,1973

[4] 溪谷張維.溪谷漫筆.韓國民族文化促進會,1997

猜你喜歡
溪谷張維詩史
生肖虎
鷸蚌相爭
孔融讓梨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山與谷
調查溪谷
杜詩“詩史”說檢討
基于MODIS的大田縣均溪谷地NPP與NDVI相關性的時空變化特征
試論杜甫“詩史”在宋代的接受
A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th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Fluidized Bed Reactor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