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對接京津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2017-10-28 16:52陳曉趙芳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師資建設創業能力教學改革

陳曉+趙芳

摘要:由于就業形勢的嚴峻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勵,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因此對在校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創業能力和素質并非短期可以完成,有些素養即使通過培養也不好實現,比如眼界、謀略、膽量等,本文從駐保大學生目前創業能力的欠缺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改革,師資建設和實踐環境等方面對駐保高校大學生創新培養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創業能力;教學改革;師資建設;實踐環境

大學生創業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和實現自身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然要求。李克強總理指出“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認真貫徹國家決策部署,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探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土壤,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p>

大學生是最具活力的創業群體,各高校也在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以河北大學為例,就業創業服務社、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創新孵化園等部門一直致力于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反響。但如何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目光投向自主創業,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成為我們關注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分析

2017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已經發布,2017年有畢業生795萬人,加上13年尚未就業的大學生,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仍難好轉。面對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大多數大學生基本認同了創業是實現自身理想和價值的重要途徑,為避免就業帶來的無形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創業的大潮之中。

而分析當前各個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情況,總結出了以下幾點:1.創業成為了大學生就業的一種新的途徑,多數大學生開始接受自主創業。各高校中并不缺乏大學生自主創業經營的案例,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2.高校學生們沒有創業經驗和專業指導,實際進行創業的大學生很少,多數學生處在只有想法的階段。3.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以及心智的不成熟,加上大學生創業資金的欠缺和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大學生很難在創業的道路上有很大的發展。有關數據顯示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率只有2%-3%。由此可見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尤為重要。

二、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途徑

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決定因素,這就要求高校應把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心理、創業能力的創業型人才放在首位,大力開展創業教育,充分挖掘大學生的創業潛能。學生就業困難表面上是產業結構比例失衡的問題,實際上反映出了政府、地方性政策還有學校內部教育的問題,學校教育與社會用人的脫節。綜合多所高校的教育模式,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進和調整。

(一)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萬眾創新,提倡的都是一種理念,均需要奮發向上的精神和銳意進取的態度。

作為高校,應該開展教學改革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大學生培養體系中,改變傳統老師授課的模式,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主導,實行學生課堂,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創造精神。其次,可以選擇課堂辯論的形式,鼓勵大學生們課堂全員參與。課程的設置方面,避免大班課程,突出小班教學在培養創新意識中的作用,以創業參賽為推手,營造創業氛圍,鼓勵學生“帶著目標學習,拿著作品創業”。

(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增加有關學生創業的專業理論知識,據有關數據顯示,一部分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不會合理有效管理運營,所以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于大學生創業成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提高和改進教育教學模式,增設創業教育課程,采用創業案例進行教學,從正反面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學校應該增設相關創業的組織,設有專業的創業指導老師,使有創業想法的同學獲得及時專業的幫助。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應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納入到學生的教學管理體系中,讓大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樹立創業意識,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同時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除了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探索構建完整的“創業基礎、創新研發、創業項目”三項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平臺體系。目前很多高校沒有開設實踐課程的主要原因來源于對學生自身安全的考慮,在這方面應設置形成完整的體系和保護措施。關于課程的設置,可以開設具有實際意義的就業與創業、企業經營管理等選修課,在學分上得以認可,對學生取得的創新成果給予認定。實踐方面,聘請專業的就業老師進行項目指導,加強校企間的合作交流,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給予高度的重視。

(三)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要想加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出具有較高創新創業思維的教師隊伍。在這方面,可以聘請專業的成功人士為老師們做專題報告,老師們之間也可以設立專門的討論小組,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使老師首先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以便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能夠準確鮮明。高校要不斷的努力逐漸建立起一支成熟的經驗豐富的創業教師隊伍,在制度方面加以強化,例如實行實際意義上的聘用制,激勵教職工的學習和工作動力。同時應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對指導學生取得創業優秀成果的教師給予獎勵,從不同的制度層面激勵教師再學習。

(四)加強校園創業氛圍渲染,營造創業實踐環境

在學校教學體制變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前提下,要想成功開展創業,還需要良好的外界創業環境。就目前駐保高校來看,在給提供學生實踐機會方面還沒有形成一種體系和規模。相比之下,清華大學師生已經創立了100多家衍生企業,重慶大學早在1994年就設立了大學委員會。這些學校的老師、學生的創業機會、能力、渠道遠遠優于我們。

而大多數高校處于創業改革的開始,可以從校內資源向校外資源延伸,合理有效的運用學?,F有資源,通過學校的各種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創新創業素質。其次開展各種創新創業教育專題活動,以社會實踐為依托,有機的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來。激勵學生在校期間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大力營造創業氛圍,帶動更多的同學勇于創業。最后應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基金,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創業的熱潮之中。

三、開展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

創業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實現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能力,是大學生走向社會接受社會挑戰的重要途徑,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培養出來了許多新的就業增長點,從而為社會增加了新的就業崗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重要途徑。其次,開展大學生創業能力教育是創新型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一個大的創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不僅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要具備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這樣才能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很大可能影響學生以后的發展,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為創新型社會的發展助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是各個高校搶占先機,占領未來教育制高點的關鍵一步。目前,大學生創業出現了積極的方向,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這就要求高校在各方面加大創新創業力度,加快教育改革。結合本校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已初見成效。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設置,對學生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為滿足有創業意識和精神的大學生而開設的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創新孵化園等部門一直致力于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工作,各種比賽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但是距離系統化的創業教育改革還有一定差距,教育模式、人才培養的變革以及校企間合作,創業論壇的開辦等方面將是各個高校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周成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08:181.

[2]孫玉濤,劉鳳朝.國家創新能力成長機理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06.

[3]者貴昌.高等教育改革論[M].人民出版社,2011:2-10.

[4]李花,陳斌.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業教程[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09-01:135-137.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工商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師資建設創業能力教學改革
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研究
基于中小學書法教育實施背景下的師資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