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國工匠談機械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滲透教育

2017-10-31 08:39壽祖平
職業·下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機械專業職業素養中職

壽祖平

摘 要:當下新聞媒體都在報道各行各業中大國工匠的感人事跡,他們身上那種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無一不是在長期工作崗位中練就的。然而,大多職校教師在教學中只側重于學生技能培養,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的塑造,導致學生踏入社會后產生了各種不良后果。本文首先從職場用人準則和職業素養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職校生學習職業素養的必要性,并通過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踐行意識教育、以實訓為突破口保障養成教育、以頂崗實習為轉折點促成升華教育三者有機結合來闡述機械專業課中職業素養的滲透教育。學生只有養成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其步入行業后才有可能磨煉為一名合格的工匠,直至成為一名大國工匠。

關鍵詞:中職 機械專業 職業素養

經濟飛速增長的今天,有些人辦事急躁,不潛心工作,凡事跟錢掛鉤,碰到一點問題就畏難退卻,欠缺的恰是大國工匠身上那種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一詞成為全國各地行業當中最時髦的流行語。而大國工匠身上那種執著專注、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職業素養并非一時半刻就能具備,也不可能在就讀職校的極短幾年里就可以形成,但職校生在校求學時間養成基本的職業素養則是必需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才有可能在進入行業后形成工匠精神。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在二十幾年教學實踐中略有幾點感悟,在此總結供大家參考并指正。

一、職業素養概述

職業素養是指個人在執行某項工作時應擁有的專業技能和道德修養的總和。它既包括個人在品格、學問、才華和體格等方面的先天的素質,又包括后天通過磨煉而習得的技能與素養,是兩者相互影響的綜合效果。它包括顯性職業素養和隱性職業素養兩部分,而平時我們所講的職業素養重點是指隱性職業素養,即個人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的總體表現。

二、培養職業素養的必要性

1.職場用人準則

企業在用人方面的原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此處的“德”即要求員工有良好的品德,這就是職業素養;而不錄用“不會做、不屑做小事的人與不服從團隊利益的人”。

而現在的中職學生現狀甚是堪憂:他們作為零零后,在家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即使自身再苦再沒錢也要想方設法滿足子女提出的條件。故大多職校學生就業憧憬過高,只看重薪水和待遇;勞動中拈輕怕重,缺少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個人利益至上,不肯受企業制度的束縛;眼高手低、頻繁調換崗位等等,以至于很長時間都難以融入新的工作崗位,極難得到領導認可,更談不上被上司賞識和重用,只能混天度日。所以,必須讓他們明白——唯有具備優良的敬業精神,方能在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具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產品才有高質量,工作才有高成就。

2.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按照“素質冰山”理論,顯性職業素養在職業素養構成中僅占1/8,職業素養中卻包含了7/8部分隱性職業素養。從個人成功與職業素養的關系看:隱性素養→外在行為→顯性素養→能力提升→個人發展→企業發展→發展潛力→成功。因此只有擁有了較高的隱性職業素養,才可能自發自動地顯示出良好的顯性素養,才可能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個人發展,直至取得成功。這是因為,個人的工作價值由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水平兩個因素決定,而絕大多數人只注重個人能力高低,而忽視職業素養水平養成和提高,故他們在工作中只發揮了10%~30%的才能。如果得到足夠的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就能施展其才能的50%~80%。個人的才能和專業常識固然重要,然則,要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個人發展,甚至獲得功成名就,最要緊的并不是他的才能與專業常識,更在于其所擁有的職業素養水平如何。

三、在機械課堂中如何進行職業素養的滲透教育

職業素養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職業指導、日常管理等多種途徑獲得,縱貫學校教學的整個過程,并非是開一、二門職業素養課就能解決那么簡單。故在教育中要重視、強化專業教學,提高專業技能,同時更要注重職業素養的教育,確保他們在專業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做好邁向大國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

1.以課堂為主陣地,加強敬業意識教育

課程教學作為教學的主陣地,不僅要講解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跟學生職業素養密切相關的內容,尋找合理的切入點,適時對他們進行執著專注、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職業素養的培育,使單純、枯燥的課堂教學變成學生進行職業素質養成的舞臺。如:機械制圖是機械制造業中的共同語言,小到字體的書寫、圖線的畫法都有其嚴格的國家標準規定,在畫圖實踐中都必須要嚴格遵守。而學生中會有這樣想法——現在可以用CAD、CAXA等軟件畫圖,機械制圖手工畫圖就不用學了。殊不知:機械制圖課程的手工繪圖過程不僅可以加強對已學過的國標知識的掌握,而這種幾乎苛刻的“挑剔”行為更能培育他們耐心細致、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更有利于對他們踐行精益求精等職業素養的培養。另外,它還能為CAD、CAXA等軟件畫圖提供畫圖基礎,提高畫圖的正確性和速度。又如:對于鉗工實操課,也有學生認為如今已有數控機床、數控銑床等先進的設備來加工產品,鉗工實操又臟又累、加工效率低、產品精度不高,故根本沒必要再開設此類課程。而筆者認為開設鉗工實操課完全有必要:一是在實訓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尤其有關立體線面切割問題的解決,進而有利于其讀圖能力的培養;二是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堅持、堅守的那種敬業精神;三是更何況諸如航天技術等高尖科技中的重要零件也需要工匠大師手工完成,根本無法用機器替代。實踐證明,能嚴格遵守國標、一絲不茍地手工畫圖的學生以及鉗工實訓中肯吃苦的學生往往也是數車、數銑實訓中的佼佼者。endprint

同時,為提高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效果,在活動課教學中可聘請專業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充足的專家做專題培訓,以提高學生有關職業素養方面的知識;也可邀請本校的優秀畢業生回校,講述其成長歷程、成功的經驗,他們的事跡更有利于學生樹立職業意識,主動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也可特邀企業的技能巨匠來校作報告,詳盡講授工匠精神,培養學生對工作的熱愛與忠誠。

2.以實訓為突破口,保障職業素養的培育

實訓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參加操作實踐,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逐漸將知識內化成動手能力及職業素養的教學。職校生通過參加實訓操作,不僅能訓練和提高職業技能,而且技能訓練的各項規范要求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工匠精神的精髓。

(1)嚴格執行企業標準,規范實訓設施配置。如果無企業元素的引進,無職場背景的滲透,無持久耳濡目染的熏陶,僅靠教室內的理論教學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是乏味和低效的。學校嚴格根據國家技能評定的標準來購買實訓設施,以此來提升硬件設施的配備。對數控、數銑等實訓設備布局、配備等嚴格按企業規范要求布置;張貼各工種安全操作規范以及安全標志;在實訓工場里合適的地方開辟宣傳窗,介紹在機械行業中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技能巨匠的感人事跡,讓學生感受企業規范的同時領會工匠精神。

(2)全面推行7S管理,落實制度保障。學生首先必須是一名合格的工人,然后才是高素質的好員工,最后才有可能成為大國工匠。故對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必須從日常行為規范開始,全面推行7S管理,其7S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

7S管理的理念認為人和環境是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唯有愛干凈的學生,才會愛考究,而不是到處“湊合”,否則“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更就無從談起了。7S管理所強調的是“人的品質”,只有學生養成凡事認真的習慣,才會做什么事都高標準、嚴要求,直至在他們頭腦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追求——看重細節、尋求完美、精益求精。學校從各方面履行7S管理,與企業管理銜接,模仿企業的實訓環境,讓學生在日常的實訓過程中就做到:實訓結束后必須搞好機床衛生,按規定放置好實習工具和衛生工具等。通過7S管理塑造學生的形象,幫助學生規范行為,做到 “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慢慢感受企業規范并實現自身行為的轉化,培育其良好的職業習慣,進而養成極高的職業素養,最后提升他們自身的社會競爭力。

(3)嚴格執行制度,強化實訓規范。唯有在實踐操作中嚴格按照有關標準踐行,才會使學生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為此,學校特制定了《實訓工場7S管理制度》《數控實訓中心機床維護和保養責任分布圖》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若只有制度卻沒有嚴格的執行力度,則制度就成為一紙空文,成為擺設,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有害而無利。故平時由實訓處、教務處成員和教研組長組成考核小組,每周以抽查的形式對鉗工、數控、數銑等實訓工場進行突擊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及時督促其整改,檢查結果與期末考核掛鉤,從制度上保障教師嚴格執行制度。另外,教師更要注重自身言傳身教的作用,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在實際操作中時刻都能表現出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確保在實訓過程中學生人人都積極主動投入,嚴格依據相關操作規程進行實訓,保證他們順利通過實踐考核的環節,在專業技能提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團隊精神。

3.以頂崗實習為轉折點,促進職業素養的提升

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非常好的途徑,尤其是學生下廠實習前的頂崗實習,更能加強對職業素養的烙印,使學生提前具備職業人的素質,緊跟時代的發展,適應企業的要求。

(1)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注重職業素養滲透。學??梢岳眯F蠛献髌脚_把職業素養注入其中,讓學生一踏入企業工作就能上手規范操作,基本具備合格工匠應有的素質。例如:學校在與海亮集團合作的過程中,專門邀請海亮集團的知名工程師來學校介紹企業文化、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的管理模式,將企業文化引入課堂,以方便學生聯系實際,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注重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另一方面派學校教師深入海亮集團進行理論培訓,以傳道授業的形式把知識傳授給海亮集團的員工。這樣,通過相互交流、滲透來傳播職業素養。

(2)創設“四階梯式”環節,加強職業素養的內化。在機械專業技能教學過程中,需改傳統的“三階梯式”實訓教學模式,增設“四階梯式”——在校企聯辦實訓車間的頂崗教學實訓環節。這樣,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實訓,既節省了實訓成本,又提高了專業技能。另外,企業文化的熏陶,企業師傅的教導,學生每天按規定的反復操練,甚至與企業巨匠零距離的接觸,都不自覺地規范著學生職業習慣,促進其職業素養內化,如此可以實現向高素養飛躍的可能性,并進一步深化“新型現代學徒制”教學的內涵。

總之,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要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學校要全方位、多渠道展開,要高標準、嚴要求,抓住一切可以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的機會培養其職業素養,逐步滲透大國工匠身上那種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職業素養,做好邁向大國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學生如若能長期發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必能鑄就為一代大國工匠。

參考文獻:

[1]衛偉.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0).

[2]王在勤.技工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

[3]趙素萍.職高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之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5(12).

[4]李黃珍,靳靜,朱子韜.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堅守、堅韌——訪北京市應用高級技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保峰[J].職業,2016(9).

(作者單位:諸暨技師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機械專業職業素養中職
中職學校機械專業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專業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