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西游記》中重復修辭的運用

2017-11-06 14:00譚威紅
卷宗 2017年29期
關鍵詞:重復底本語言特點

摘 要:《西游記》是一部在說話、話本、雜劇的基礎上,經過作家再創造而成的通俗小說,而其作為話本的痕跡主要表現在語言方面,其中,巧妙地運用重復修辭,使重復成為最有力的表達手段,是其最深刻的表現。以吳承恩百回本為研究底本,從保留“說話”的語言特點切入,探討《西游記》中重復修辭的運用及其審美效果。

關鍵詞:《西游記》;重復修辭;重復;“說話”底本;語言特點

“說話”表示一種說唱伎藝,而“話本”即是“說話伎藝中所說的一篇有頭有尾的完整故事?!盵1]105沈承慶先生在論述通俗小說的發展歷程中以《西游記》為案例論證了“話本文學的發展是循著‘底本、‘話本小說、‘文學本小說的次第出現?!盵1]109而且,他強調“文學本小說最后完成于一位編寫人的大筆。因故事情節出于‘話本,新作只能在原有的范圍內小有通變……并最大限度的保留和運用說話人生動風趣的俗語方言……可見,文學本小說是說話人與編寫者婚配所生?!盵1]108于《西游記》而言,重復修辭的運用恰恰反應了吳承恩在對《西游記》進行集大成創作的時候抓住其作為說話底本的一些重要特點并加以潤飾,當然,這當中所產生的審美效果也體現了他個人的本事?!爸貜妥钤缡亲鳛橐环N修辭術語,從修辭學角度來說,是指依靠重復某一詞語或句子來達到特定的效果的修辭方法?!盵2] 縱觀古今中外,重復修辭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應用,目前也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段饔斡洝匪\用的重復修辭,具有規律性,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起到解釋說明、補充說明的作用,使小說中的話語內容有章可循、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便于記憶、便于口傳,體現了“說話”底本的藝術特色。

關于《西游記》重復修辭的相關研究,從收集到的材料中尚未發現相關的專著,而對于這個問題的分析也只是散見于相關的“詞匯研究”、“韻文研究”等論文中。如,黃鍵在《<西游記>詞匯研究》中主要從名詞、形容詞、擬聲詞等詞性角度來分析疊詞,分析其重疊式結構的語言特色;張彥紅的《<西游記>韻文敘事研究》強調了回首詩、回末詩故事重敘現象,但對其重敘功能只放在“可避免去翻閱前面的故事,且不用再費筆墨去結尾”的經濟角度上分析;同樣的,王志玉的《<西游記>韻文探析》從重復的角度分析其中賦體文“四字句粘連對”的特征,也沒有從“說話”語言特點的角度進行深入挖掘??梢?,將《西游記》重復修辭的運用與“說話”特點相聯系進行分析還有較大的研究空間。

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將重復歸結為三大類:“(1)細小處的重復,如語詞、修辭格、外觀、內心情態等等;(2)一部作品中事件和場景的重復,規模上比(1)大;(3)一部作品與其他作品(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在主題、動機、人物、事件上的重復?!盵3]本文主要探討前兩類中的語句重復和事件重復,其中,前者包括對話中的詞語重復和韻文中的詞句重復。

1 對話中的詞語重復

《西游記》中一問一答的對話大多簡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個字,而且,往往出現重復,比如:“好,好,好”[4]203、“強,強,強”[4]206、“難,難,難”[4]289等,立體感強,大大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情節的生動性。對說書人而言,這是最利于帶動現場氣氛的地方,重復之處加以音量之別、語氣之別,自然產生語境之別、情感之別,顯然,這也是“說話”的一種語言技巧,正所謂“重復就是力量”。[5]73在《西游記》中,每個角色在對話時都會出現對話答語的重復,其普遍性說明這不是為塑造某個人物形象而設定的,而是作者在對話上慣用的重復修辭。其中,重復的形式有三種,大部分是兩字一詞組重復兩次,如,第十八回回:“莫忙,莫忙”[4]231、“容易,容易”[4]236、“睡著,睡著”[4]238;其次是單個字重復三次,如,第十七回:“妙,妙,妙”[4]216、“有,有,有”[4]219;也還有少量的三字或四字一詞組重復兩次,如,第二十四回:“這里來,這里來”[4]314、“我曉得,我曉得”[4]315、“果然罕見,果然罕見”[4]316。

《西游記》中大多數的對話答語都脫口而出,至于人物回答時的心理活動,作者極少描述,而詞語的重復足以透露相關信息。如,第五十九回有這樣一段描述:“行者急回,已將兩股毫毛燒盡,徑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來了!火來了!那師父爬上馬,與八戒、沙僧復東來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丟下扇子道:‘不停當!不停當!”[4]796這段對話以孫悟空誤用了假的芭蕉扇導致火勢惡化為背景,對于孫悟空當時的心理活動、情緒狀態,作者并沒有用任何修飾詞加以形容,但孫悟空的驚訝與緊張已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成功之處就在于重復修辭的運用?!翱旎厝?!快回去!火來了!火來了!”這樣重復的叫喊體現了孫悟空面對突發情況的緊急心情,還有“不停當!不停當!”更是突顯了孫悟空當時疑惑又清楚、緊張又冷靜的心理狀態,這比赤裸裸地加上修飾詞更形象且耐人尋味。對于說話底本來說,對話相當于一種動態描寫,文字修飾好比靜態描寫,在營造說話氣氛、吸引觀眾的作用方面顯然更上一籌,而且,對話詞語的重復更有利于說唱者創造更好的現場效果。同一句答語的重復,后者往往是前者語氣情感的延伸和深化,在“說話”者口頭相傳時,這樣的重復產生了強烈的畫面感,給聽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有助于激發聽眾的興趣。

對話中的詞語重復還有一種情況,即在同一回故事內不同的人先后用了同樣的答語,加強了表達效果。如,第五十五回,孫悟空被妖怪用兵器扎了一下頭后疼痛難忍,說了“疼、疼、疼;利害、利害;了不得,了不得”[4]738等重復話語,等到豬八戒被妖怪用同樣的兵器扎了嘴巴之后,重復說了以上相同的話語。這樣的重復展現了兵器神奇的特性,有助于加深聽眾對此兵器的印象,吸引聽眾。相對于其他長篇小說而言,《西游記》中這樣的重復顯得很特別,沒有絲毫的重復累贅之感,恰恰表現了作者高超的語言技巧,善于抓住聽眾的心理需求。endprint

重復修辭的運用充分發揮了對話在省略限制性詞語、省略輔助性詞語方面的功能,收到了用極少的語言充分表露情感的效果??梢哉f,《西游記》中的重復修辭的運用既得當又巧妙。

2 韻文中的詞句重復

與“四大名著”之其他三部比較而言,《西游記》的韻文數量較多,種類多樣,有詩、詞、賦、書信、奏章、表文等,而且,韻文中重復修辭的運用亦是《西游記》比較獨特的一點,體現其雅俗共賞的“說話”語言特色。按重復修辭的分類,《西游記》韻文中的重復大多屬于“間斷的重復”,即“間隔反復”,“間隔反復”是指“詞語或句子間隔地反復出現,中間有其他的詞語或句子隔開”。[6]運用“間隔反復”能突出重心,增強節奏感。

《西游記》的開篇就是一篇充分運用重復修辭的韻文,文中“再去五千四百歲”與“又(經)五千四百歲”、“故曰”與“至(到)此”循環反復地出現,[4]3而且兩者相互交替,將篇幅較長的文章駕馭得相當巧妙,作為開場白,這樣的表達形式既能實現完整的表達,又能讓聽眾容易接受。再有,“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4]4顯然,在這段短文中,重復修辭的運用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強調說明“三丈六尺”、“二丈四尺”的由來,好比詳細的解說詞,重復卻不累贅,有著明顯的口頭說話痕跡。

詩、詞、賦屬于雅文學范疇,詞句優雅精辟、含蓄凝練,然而,結構形式類似于“勢鎮汪洋,威靈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靈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的詞句大量存在于《西游記》的韻文中。顯然,這其中運用了重復修辭,相對于傳統的詩、詞、賦體裁而言,這是《西游記》詞賦獨有的特點。筆者認為這是文學雅俗共存的表現,在表達效果上不亞于才子佳人小說中傳統的詩詞歌賦。比如,第一回的一篇詞賦中有句:“丹崖怪石,削壁奇峯。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峯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4]4“丹崖”、“削壁”、“峯”、“石”的間斷重復,明顯是在補充說明這些崖壁峯石上有什么景物景色,而且,“上”、“前”、“聽”、“觀”等方位詞、感官詞明顯是說書人提醒聽眾留心注意“上有什么、前面又怎樣”的提示語,這樣有助于閱讀水平一般的讀者或聽眾更容易理解。在當時,小說的創作為了得到文人的欣賞與肯定,往往大篇幅地加入詩詞歌賦等韻文。但重復修辭的運用,使得《西游記》中詩詞賦的出現沒有讓普通百姓“望洋興嘆”,而且,重復修辭的運用又相當靈活,沒有語病、詞窮之嫌,這既加強了小說的文學性,又兼顧了不同程度的讀者的感受??梢哉f,重復修辭的運用保留了《西游記》原有的“說話”特點,是這部著作產生廣泛、深遠影響的一個關鍵因素。

韻文中的重復還體現在描寫戰斗場面時,常用的“一個、一個”、“這一個、那一個”等詞組、句式的反復使用,如,第五十八回:“兩條棒,二猴精,這場相敵不非輕……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圣,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焊兵”,[4]775這樣的重復有助于聽眾對人物有更加清楚的把握,也便于“說話”者口頭相傳。在《西游記》中凡是涉及兩個人物交鋒場面的,不管是戰斗場面還是其他一般場面,只要有可比性的,都往往運用重復修辭加以詳寫,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在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的同時,也使得文章在表達上朗朗上口、在內容上通俗易懂,增強了文本的話語性。

3 內容中的事件重復

從分類學角度劃分,內容中的重復屬于“大處敘事方式的重復”,[5]《西游記》內容上的重復主要表現在對前情的回顧,比如,對孫悟空的生平事跡不惜筆墨地重復多次,而且,每次重復敘述又有新的內容加入,可謂重復而不雷同。對前事的回顧,是說唱者為了給聽眾回顧前面的故事、梳理故事脈絡的,放到元曲的楔子上分析,則是下一段故事的開場白,這體現了《西游記》對元曲創作手法的繼承與發展。在《西游記》演變發展的過程中,出現“金人院本《唐三藏》,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7]這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吳承恩在借用原有題材的情況下對元雜劇底本的行文結構形式有所保留,當然也經過了他本人某些刪減編排,而內容的重復是他對原材料最真誠的運用。然而,在漸變成案頭文學的過程中,這一點也就被覆蓋了,很難被發現。將對孫悟空事跡的回顧放在《西游記》“早期的集體創作、個人寫定的創作階段和后期的作家個人完成的創作階段”的角度上分析,[8]可以推測回顧事跡的前后文本是出自兩個不同的作者,后一位創作者在延續故事之前,先回顧前人所創作的內容,而這些,吳承恩在收集材料、進行完整創作時有意無意地穿插在正文當中,也就暴露了相關信息。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鐵頭”事件被重復多次,而且,每次的措辭都有所不同,有刪改,也有增加。如,第十九回,豬八戒第一次出場,孫悟空向他介紹“好頭”的來歷,“你是也不知老孫,因為鬧天宮,偷了仙丹,盜了蟠桃,竊了御酒,被小圣二郎擒住,押在斗牛宮前,眾天神把老孫斧剁鋸敲,刀砍劍刺,火燒雷打,也不會損動分毫。又被那太上老君,拿了我去,放在八卦爐中,將神火鍛煉,煉做個火眼金睛,銅頭鐵臂?!钡降谖迨寤?,孫悟空將“鐵頭”事件重復了一遍,“我這頭自從修煉成真,盜食了蟠桃、仙酒、老子金丹;大鬧天宮時,又被玉帝差大力鬼王、二十八宿,押赴斗牛宮外處斬,那些神將使刀斧鋸劍,雷打火燒;及老子把我安在八卦爐,鍛煉四十九日,俱未傷損?!鼻昂髢商幍拿鑼?,內容大致一樣,但是,后者的措辭明顯比前者簡潔,顯然又是一次再概括。這段內容的重復出現,于故事本身而言,是孫悟空向新出場的角色進行身份說明,但于整部章回小說創作過程而言,則是后來創作者對前者創作內容的回放,以便順利地鋪展新的故事內容。

另外,內容的重復現象還表現在孫悟空與妖怪之間斗智斗勇的前后經過都往往向第三者重復一遍。其實,關于這些內容,作者完全可以以一句“孫悟空將前事說了一遍”等類似話語一筆帶過的,但是,作者選擇花大量的筆墨不厭其煩地再重復一遍,這也深受了說唱文學的語言特點的影響。說唱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再給聽眾梳理一遍,以便聽眾更加清楚故事內容。但是,對于孫悟空與妖魔周旋的經過,作者是有選擇性地加以重復敘述的,如,在第五十五回中,孫悟空第二次進去妖洞探察的所見所聞與唐僧的對話等前后經過,作者只以一句簡短的話語概括,并不像描述孫悟空與妖怪戰斗的場面那般詳細,這與說唱者意圖帶動現場氣氛的動機有關??梢?,《西游記》對前情的重復回顧是區別對待的,重復修辭的運用亦是謹慎又恰當。endprint

《西游記》重復修辭的運用,還有頂針、排比、疊字疊詞等常見的修辭手法。另外,命名中的重復、情節重復亦是有意思的重復現象。說到情節重復,主要體現在每回每個故事的架構上,比如,妖魔出現的前后、孫悟空除魔的前后經過等。妖魔出現之前,師徒四人被山擋住、唐僧害怕、八戒挑唆、悟空大義凜然等套路,而且,每種套路都是連續出現的,套路的重復與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佐證《西游記》作為世代累積型作品,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故事模式,在有軌跡可循的前提下,民間發揮想象力添加新的內容。作為“說話”底本,這樣的重復既起到提示作用,提醒聽眾不要錯過精彩內容,也讓新來的聽眾迅速了解故事情節。在四大名著當中,《西游記》情節的重復是最多的,既是世代累積型作品的特點,也是游記文學本身的獨特之處。吳承恩作為《西游記》的集成者,留下重復的情節,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對保留《西游記》作為“說話”底本的本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文本。

綜上所述,以“說話”底本為切入點,分析《西游記》中“對話中的詞語重復”、“韻文中的詞句重復”、“內容中的事件重復”等重復現象,從而,進一步探討重復修辭的運用所體現的容易理解、容易記憶、容易口傳的“說話”語言特色??梢哉f,《西游記》中重復修辭的運用是一種力量的再造,重復中蘊含著豐富的語符環境、多樣的情感形態,足以能代替相關的敘述描寫。

參考文獻

[1]沈承慶.話說吳承恩[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05、108、109頁。

[2]張金蓮.簡潔與重復——海明威小說的對話藝術[D.]云南:云南大學,2010年:第6頁。

[3](美)希利斯·米勒著;王宏圖譯.小說與重復:七部英國小說[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頁。

[4](明)吳承恩.西游記:李卓吾評本[M].陳先行等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第3、4、12、205、206、216、219、231、236、238、289、315、316、738、775、796頁。

[5]王杰泓.有好的措辭,才有好的藝術——當代中國觀念藝術的修辭語言論[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6卷第2期:第73頁。

[6]馬景侖.漢語通論[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87頁。

[7]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第161頁。

[8]蔡鐵鷹.《西游記》成書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第8頁。

作者簡介

譚威紅(1991-),女,廣東湛江,暨南大學文學院碩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重復底本語言特點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學譯著《行軍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也談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翻譯底本問題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如何走進高三孩子的復習階段
高中歷史教學的語言特點淺析
新整理本《毛詩注疏》勘誤
法律英語在司法應用中的語言特點
《天上的街市》的語言特點
英語旅游文本的語言特點及其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