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寫作文時是否經常引用或化用古詩詞?

2017-11-07 16:30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17年10期
關鍵詞:化用詩句寫作文

幾乎每個學生都能背誦很多古詩詞,可是大多數人背的時候滔滔不絕,到了寫作文時卻一句都用不上,原因是什么呢?

你寫作文時是否經常引用或化用古詩詞?你認為引用或化用古詩詞對寫作文有哪些幫助?

廚房里飄出陣陣香味,我走過去一看,母親正在做魚香肉絲。料酒倒在鍋里,香味更濃了。在母親看來,調味架上的調味品能讓烹飪出的菜肴更加美味。

我們寫作文不也是這樣嗎?古詩詞就像烹飪時的調味品,使用得恰到好處,不僅能讓文章生動形象,富有文學色彩,甚至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可在平時的作文中,引用或化用古詩詞并不簡單。記得在最近的作文考試中,描寫春天景色時,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形容更貼切,便想到了引用古詩詞。老師讓我們背誦了不少古詩詞,甚至每天都默寫,可要用時,我一句也想不起來;好不容易回憶出幾句,又不適合,起不到增強效果的作用。為什么?我覺得是因為沒能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就像面前有很多調料,廚藝好的人,必定對這些調料百分之百了解;而廚藝不佳的人,不知如何下手或只能亂用。因而,一味地背誦古詩詞不行,要試著理解它、感受它,使古詩詞與個人的思維緊密聯系,達到靈活運用。這才能使文章不再枯燥乏味。

適時引用或化用古詩詞,能增加文章語言的魅力。有一次作文寫家鄉的茶,我特別想表達茶在家鄉生活中的意義,便引用了元稹的“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文章韻味頓生。

——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初三 馬雨晴

詩到用時方恨少。假如我說上句:“忽如一夜春風來?!贝蠖鄶等四芙映鱿戮洌骸扒淙f樹梨花開?!钡袔兹四苓\用此詩句描寫雪景呢?我們缺少的不是詩詞積累,而是對詩詞的理解。如果我們每次背誦此詩時,都想到滿天飛雪、樹枝掛滿雪花的美景,又怎么不會自然地將其運用在文章中?

牢牢記住是一方面,理解運用是另一方面。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詩詞,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一句成為描寫春風的典范。

我寫作文時,有時也引用、化用一些詩句,例如:

“她笑了,那張平時嚴肅的臉上,漾著微笑。即使不是天生麗質,她的回眸一笑也能百媚生。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不足以體現您的高尚品質,無私奉獻不能詮釋您的精神……”

在文章中引用古詩詞的益處數不勝數。首先,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詩詞內涵;其次,能提高個人修養,常常引用古詩詞,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多讀古詩詞,積累古詩詞,從而在言談舉止中自然流露;最后,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氣勢,為文章增色。

——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初三 梁佳藝

首先,寫作文用不上古詩詞的原因是不理解。根本不知道詩句是什么意思,如何運用?我常常因為不知道古詩句的確切意思就放棄了。

其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解之后,還要經過大量實踐,才能活學活用。就拿南京市2017年中考作文題來說吧,“無情歲月有味詩”,如果用古詩句穿插在整篇文章中,就非常棒。我就使用了許多古詩句,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每段都以一句古詩開頭,既清晰明確,又有文學色彩,豈不美哉?

最后,運用時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情境。我使用古詩句前總是再三斟酌、反復推敲,這樣文白相間非常吸引人,內容更具文采。

——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初三 張文龍

以前,我只是機械地背誦古詩詞,完全不了解作者的經歷和感情,即便了解作者,也無法將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與自己的感情融為一體。

隨著對作文的要求日益提高,引用古詩詞甚至成為優秀作文的必要條件,我當然不肯落后,每到寫作文時,即使生搬硬套,也要塞進一兩句,以此顯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習慣漸漸養成了,從一開始的勉為其難到如今的游刃有余,我進步多了。

那年暑假,我跟隨父母去了騰格里沙漠,天空純凈高遠,大漠浩瀚蒼茫,晚霞如血,悲壯荒涼的氣息撲面。我被深深震撼了,脫口而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古詩詞,不是千年前作者的長嘆,不是宮廷里的靡靡之音,而是心中那無以名狀、無法言說的感情借詩句表達出來。因為若有所悟,故而詩由心生,因為詩由心生,故而渾然天成。

——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初三 徐晨悅

許多學生作文通篇看不到一句古詩,這是因為這些學生的現實代入感很弱,看到相似的情景不能聯想到曾背過的古詩,不會實際運用。我以前寫作文也不會引用古詩詞,但那次經歷改變了我。

我們全家曾在加拿大生活了一年。有一天,父親帶我去了卡爾加里市的楓林游玩。那里的天都是紅的,鋪天蓋地的紅楓葉,風一吹,地上的紅楓葉翩翩起舞。

我興奮極了。父親啟發我:“看到這美麗的風景,你想到什么了嗎?”我想了想回答:“風景很美啊,我都不想回家了,要是中國有這樣美麗的風景就好了?!薄安?,”父親笑著說,“我問你有沒有聯想到什么古詩詞?”“嗯……”我低頭思索了好長時間都回答不上來。

這時,父親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蔽一腥淮笪??!跋襁@樣看到風景就聯想到古詩詞,如果把這個方法運用到寫作文上,那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

從此,我漸漸學會了看到什么場景,就去聯想相關的古詩詞,并運用到作文中。就這樣,我寫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甚至被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

在作文中運用古詩詞可以讓讀者眼前一亮,令人刮目相看,何樂不為?

——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初三 蔣佳玥

其實我們不是不愿裝一裝文藝青年,為自己的文章添幾分才氣,就怕文中插進詩句太突兀,整篇文章氣氛尷尬;又怕自己對這句話理解不到位,用的時機不對,文章味道就變了;最怕整篇文章圍著詩轉,為了解釋這句詩,或說中心思想,或說自身感受,甚至將一篇作文,寫成了一道閱讀賞析題。endprint

作文畢竟沒有太大空間,考場上也沒有太多時間。

想必很多同學都有這個煩惱:文中引用一兩句詩,或許能錦上添花,可引用太多,原來的寫作思路就被破壞了。我寫過一篇作文,為了升華主題,幾乎每段都插入一句詩詞,但由于經驗不足,這篇文章變得“岔路何去無方向,人生知否柳暗明”,記敘文?非也!議論文?非也!最后弄成了“四不像”。

——深圳市翠園中學初中部初二 黃婉月

大多數人背誦古詩詞,只專注于字句本身,卻忽略了詩句背后的意境。很多同學背詩是用來應付考試的,詩背熟了,卻從來沒關注過作者與寫作背景,自然無法熟練運用。

我非常喜歡李煜的《相見歡》。這是一首詠嘆離愁別緒的詞。亡國之君身陷囹圄,往日榮華已成過眼云煙。短短三十六個字,若不能細細品味,心隨詩行,又怎能在寫作中運用得恰到好處?并非古詩詞背得不多,是我們體會得不夠細、不夠深,因為我們沒有用心領會作者當時的情感。情感體會出來了,引用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我時常會在作文中添加一些詩句,用對了地方,意境一下子深遠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就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深圳市翠園中學初中部初二 劉佳怡

應試作文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約束性,考生要揣摩閱卷老師的心思并“投其所好”回答。熱愛古典文學的同學往往喜歡自由行文、天馬行空,反感條條框框的作文要求,可隨心所欲很難取得好成績,所以很多同學抱怨:“一句古詩詞也想不起來!”這是因為命題束縛住了思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或由于精神高度緊張,本來會的知識全忘了。我問過同學們,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因為討厭作文題目而想不起來運用恰當的古詩詞,即使事后想起來也于事無補了。

其實,在作文中引用古詩詞好處多多,不時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例如課文《驛路梨花》中引用了陸游的“驛路梨花處處開”,點明了主題,甚至就因這句話還編出好幾道閱讀簡答題。如果你也能在自己的作文里引用一句精彩的古詩詞,令老師難忘,分數又怎會不高?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 邢晨晨

如果背誦是雄鷹,理解就是飛翔;如果背誦是火,理解就是燃燒;如果背誦是風,理解就是涌動。我們背誦古詩詞多半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會探究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原句可以復制,但無法復制作者的心境,因而也就不能靈活運用其中的詞句。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要在記憶古詩詞時,從意義上入手,深入理解。

興趣需要日積月累。對文字、語言、文化本身的理解不斷深入,參與感和思悟感才會不斷增強。因此我呼吁:賞萬句詩文,品百家盛宴。

我原來也不喜歡古詩詞、古文,因為看不懂,但耳濡目染,培養興趣,我逐漸愛上了它。不怕討厭,就怕懶。讓我們行動起來,別讓它“孤單”!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王煜嘉

將古詩詞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需要符合主題與情境,否則就顯得畫蛇添足,反而與希望表達的效果背道而馳。我在考試中犯過這樣的錯誤,本想描寫秋天落葉紛紛的意境,卻錯誤地引用了“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硬生生變成了思鄉的主題。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 張昕然

引用或化用古詩詞不必強求,如果為了用詩而用,生搬硬套,反而失去文章美感,有堆砌辭藻之嫌。將與古詩詞有關聯的情景渲染出來,古詩詞才能與文章巧妙自然地融合。

我平常很少引用或化用古詩詞,一旦運用就會字斟句酌。如登山賞美景時,會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間反復斟酌。

“腹有詩書氣自華”,作文也一樣。引用或化用古詩詞使語言表達精簡凝練,富有感染力,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要認識事物或道理的本質,就要親身實踐,不斷探索發現。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 李欣儀

我每個夜晚捧著厚重的語文書,如一臺毫無生氣的復讀機,一遍又一遍地背誦著無數古詩詞??蛇@是囫圇吞棗,連句子的基本意思還搞不懂呢,何談解剖與解析?考試時,先看古詩詞填空,提筆不假思索地寫上答案就算結束了??蛇^一段時間,背誦的古詩詞就記憶模糊了。所以說,只有細細咀嚼品味,才能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在生活中才能有感而發,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古詩詞,筆下才會被書卷氣縈繞。

看來,即使為了寫好作文,也要學好古詩詞,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樸婧妍

我一如既往地寫作,多了一份心得,多了一種思想,打開了一個世界。我不再一味追求成績與表面的榮譽,而是沐浴在暖陽中,靜靜地寫下心中的信念,用古詩詞詮釋思想。

人生路上尋尋覓覓,縷縷書香深入骨髓,古詩詞與寫作融為一體,呈現出美輪美奐的畫卷,人生無憾。

——天津南開翔宇學校七年級 張祎迪

古人滿腔熱血地抒發胸臆,感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我們正安于現狀;古人郁郁不得志,感嘆報國無門,悲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時,我們只關注考試成績與排名;古人正散步郊野欣賞自然,贊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時,我們正宅在家中玩著電子產品……

生活閱歷不同使得我們很難設身處地體會詩人的感想,更別說將古詩游刃有余地應用于作文中了。只有聯系詩歌創作的背景,了解詩人的際遇去領悟詩詞之精妙,真實地理解詩人情感抒發,應用于作文中,才能使文章大放光彩。

——杭州文瀾中學初一 李安然

我們背誦古詩詞時,只是一名旁觀者,站在詩人的情感世界之外。而若能將其中的字句化為心中所想,將其中的句段當作腦中所思,那么整篇詩文就如出自自己筆下,從而達到與詩人融為一體的境界。

領悟了詩文的核心,想必就不會遭遇寫作時絞盡腦汁也用不上一句的窘迫了吧!體會了詩人的情感,想必詩詞在寫作中的引用就不會顯得格格不入了吧!endprint

——杭州文瀾中學初一 王昊冉

一般人寫作文,往往沉醉在自己的情感里,要巧遇與古人相似的情感,我認為概率不大。那些引用了詩詞的作文,未必真正理解詩詞的情感,引用的詩句也不一定適合。如果情感不真實,即便套用古詩詞,也是格格不入。而如果到了表達真情實感的境界,你對文字自然有駕馭能力,也就不需要用詩詞進行多余的修飾了。

如果每個學生都在作文中強行加入古詩詞,卻不知原作者是怎樣的感慨,讓古人語言的結晶千年之后竟成了一種裝飾、一種矯情,只會讓詩詞“變味”,那是一種悲哀。

——杭州文瀾中學初一 封羽喬

《紅樓夢》里有一段香菱學詩的故事,讀來頗受教益。香菱本來不懂詩,她到大觀園后,見寶玉與眾姐妹結社吟詩,才開始苦志學詩,最終“精血誠聚”,終于寫成一首新巧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詩。香菱學詩的經過,啟發我們要想寫出好詩,要先苦學。創作的前提,一定是深入學習。在作文中引用古詩詞句其實也是另一種創作。因此,只有學好古詩詞,才能用好古詩詞。

——杭州文瀾中學初一 吳溢清

月考公布成績時,我難過得想落淚,不禁聯想到岑參《逢入京使》里的句子“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何不化為我用呢?我悲傷地吟出:“月考東望……不不,月考回望,對,月考回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后來,我將這句化用的詩句引入作文,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我常常采用聯想法搜索記憶中類似意境的詩句,然后化用到我的作文中。嘻嘻,這種方法榮幸地得到了老師的推廣!

——湖北鐘祥市胡集二中七年級

陶思宇

指導教師李睿

我經常用鏈接法借用古詩詞。有一次,我犯了錯,爸爸毫不留情地狠狠“修理”我。我腦海里飛舞著無數個“無情”!接著我由“無情”鏈接到詩句“道是無晴卻有晴(道是無情卻有情)”。咀嚼這句詩,我的心靈受到觸動:爸爸“修理”我,不也是“道是無情卻有情”嗎?這需要一雙慧眼才能察覺到呀!我又從“需要一雙慧眼”鏈接到“遮望眼”上,想到詩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于是,我將這次經歷作為素材,還將這兩句古詩也運用到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為我的作文增色不少呢!

——湖北鐘祥市胡集二中七年級 黃玉晴

指導教師 李睿

在作文中借用古詩詞會使我們的語言更簡練、含蓄、有韻味,用在文章結尾往往有點題和升華主旨的作用。如今,很多同學會背誦詩詞卻從不運用,是因為沒有真正懂得詩句的內在含義,或者缺乏運用古詩詞的意識。例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既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的好風光,又富于哲理,表現人生變化發展的規律:困境中蘊含著希望與轉機,不管前路多艱難,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寫到我被難題困擾,最后豁然開朗的文段時,我回想起這首詩的含義并用上了這個詩句,因此,我的作文不僅避免了直白和啰嗦的毛病,還多了份典雅、含蓄和深刻的意境呢。

——湖北鐘祥市胡集二中七年級 陳士俊

指導教師 李睿endprint

猜你喜歡
化用詩句寫作文
六一來了
寫作文的煩惱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用中醫診療法寫作文
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寫作文
《金瓶梅》俗語運用特色及修辭特征
寫作文等
論辛棄疾23首《賀新郎》詞
巧用詩句育新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