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時代下小女子失敗的救贖

2017-11-07 00:06趙妤
戲劇之家 2017年19期
關鍵詞:沉淪悲劇命運救贖

趙妤

【摘 要】《嘉莉妹妹》和《蝸居》兩部作品雖然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嘉莉妹妹屬于婦女地位依然低下的19世紀美國,美國夢逐漸衰落,而海藻則屬于女性地位大幅提升的二十一世紀。但是都是處于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進程加劇的社會轉型時期。大都市奢華的生活夢想對比拮據艱辛的現實生活,兩位女主人公對于命運的抉擇驚人的相似,都經歷了以下過程:夢想、幻滅、沉淪、落寞。本文通過對兩位女主人公多舛命運形成的大時代外因和性格內因進行深入剖析,并與她們姐姐的命運進行對比,將對于探究和解決中國當下社會問題提供思考,幫助現代女性獨立自強生活提供啟示。

【關鍵詞】沉淪;大都市;悲劇命運;救贖

中圖分類號:I2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206-03

《嘉莉妹妹》是美國小說家西奧多·德萊賽的代表作,被公認是美國自然主義小說的經典,自1900年小說問世以來,女主人公嘉莉妹妹備受爭議,她的形象從工業社會里墮落的天使到“美國夢”幻滅的典型,到如今有的評論家將她視為女性成長的范例。而在21世紀初的中國,六六撰寫并編劇的電視連續劇《蝸居》熱播,郭海藻也成為熱議的中心,有人罵她是破壞別人婚姻的“小三”代表,也有人對她凄慘的結局表示同情,還有人對她選擇宋思明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人對她失去小貝感到痛心和遺憾。貌似時代、國別間隔久遠,然而,二人的遭遇卻又如此接近。

嘉莉妹妹和郭海藻這兩個相距百年處于異國的女性文學形象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二人都是青春貌美又簡單純潔,猶如一張白紙。初到大都市,均醉心于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夢想在繁華都市立足,過上優渥的生活。然而在工作中逐漸對復雜的社會失望透頂。無法找到能夠給她們提供豐厚回報的工作而處處碰壁,因而二人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不堪重負。隨后她們又遇到了上流社會的男性,風度翩翩,出手闊綽。這些男子如同救世主,將她們從生活的重重重壓下“解救”出來,滿足她們在物欲縱橫的都市中對于富裕生活的奢望。而最值得強調的是,她們都并非生來如此,在內心深處都曾有過矛盾、抗拒和掙扎,但終究無法抵御舒適浮華的物質生活,迫于生存壓力,最終妥協放任,沉淪于這個享樂的大都會中。但最后在身心上均付出了代價。

她們悲慘命運的形成有其社會環境的原因和自身性格的原因,本文通過對于其悲劇根源的探究,從而引發現代人對于當下一些社會問題的深思,和對于女性自強自立命運的嚴肅思考。

一、大時代的沉淪

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處于一個交替的時代,被稱為“鍍金時代”。資本主義空前發展,大生產、大消費、大娛樂。資本家們聚斂了大量財富,此時,大量無產階級涌入都市,只能蟄居于貧民窟。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給美國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社會貧富差距嚴重,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道德腐化,物質享樂主義盛行。當一個18歲的女孩遠離家門時,往往會有兩種結局,或是碰到相助的人使她生活好起來,或是接觸形形色色的道德觀念,然后變得墮落(德萊塞1)。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嘉莉的命運可想而知,沒有學歷,沒有過人的本領,沒有機遇,尤其是沒有對自己人生的規劃,有的只是一顆迷失在五光十色大都會的心。表面上,嘉莉遇到了所謂“好人”的幫助,卻被引誘淪為杜洛埃的情婦,雖獲得華服和公寓,但卻失了純真。浮夸享樂的杜洛埃對于婚姻閃爍其詞,他要的只是暫時維持的一段不光彩的同居生活,這令嘉莉傷心不已,很難想象有一天杜洛埃對嘉莉始亂終棄后她將如何生存。此時,赫斯特伍德的激情沖昏了嘉莉的頭腦,點燃了她的希望。然而他已有家室的事實打破了嘉莉的幻想。在被騙與赫斯特伍德私奔之后,嘉莉的人生似乎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然而最終她成為赫斯特伍德夫人的富貴夢被偵探擊垮。

與此同時,在一百年后的中國,情況也極為類似?!爱斀裰袊陌l展正在走過十九世紀末歐美國家所經歷的道路。經濟飛速發展,一部分人已經先富了起來,人們對物質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到處充滿著機會和誘惑”(熊立久,姚靜,韓國華.104)。當代中國,貧富差距也在日益加大,機會的不均等,使得辛苦打拼的畢業生們難以在大城市中站穩腳跟,郭海藻也是迷失在大都市中的女性一員。她性格軟弱,貪圖安逸,逐漸迷失于宋思明的金錢與權力之中。最初,她遇到小貝,一個陽光體貼的同齡大男孩,來疼愛呵護她。然而她的柔弱和青春卻圓了宋思明心中的那朵白玫瑰之夢,幫助她和姐姐走出金錢困境后占有了她。海藻從最初的抗拒逐漸沉溺于宋思明的地位與富有,最終自己也分辨不清這是依賴還是愛。然而,我們能夠看到表象下血淋淋的事實,這并不是真正的愛情,他們之間只是各取所需,相互溫暖罷了。宋思明貪戀海藻身上的年輕朝氣、與舊日戀人似曾相識的氣息;而海藻卻沉溺于宋思明的金錢和權力所能帶給她的物質滿足,這不僅在生活上,同時在感情和心理上,逐漸成為海藻無法自拔的依戀。

在這物欲橫流的大時代當中,繁華耀眼的大都市生活充滿了誘惑,人們不由自主展現了自己的欲望,欲望督促堅強的人奮進,卻也抽去軟弱者的意志,令其迷失。兩個小女子嘉莉和海藻就是典型代表。原本對于幸福生活的淳樸追求和淳樸可愛的本性在遇到金錢與物質、財富和地位之后,統統被拋到一邊,最終大城市的繁華和誘惑吞沒了她們的幸福與希望。

二、海藻和嘉莉性格的弱點

在本質上,海藻和嘉莉都是來自于小城鎮的單純可愛,誠實善良的姑娘,出身清白,家教良好。嘉莉出身十九世紀的農家,此時主流的對女性的期待應當是“虔誠、純潔、順從、持家有術和深居簡出”(鮑曉蘭157),恪守傳統道德的家教熏陶使得嘉莉出落為一名純潔保守的姑娘。而郭海藻出身于小知識分子家庭,從小也受到良好的教育,考上名牌大學,安分守己,純潔天真。然而兩人又有著共同的性格弱點,即軟弱,隨波逐流,貪圖享受。

《嘉莉妹妹》中原本單純的農村少女嘉莉來到光怪陸離的大都市芝加哥后,不堪生活的重負,性格又十分軟弱,無法抵御種種誘惑,逐漸淪落為兩個男人的情婦。后來又無情地拋棄了自己曾經依靠的男人,努力成為了百老匯的明星。雖然獲得了成功,但她并沒有因此感到幸福與快樂。初到芝加哥,沒來得及思考生活目標就已經捉襟見肘,所以在與杜洛埃同居,她認為自己接近了理想生活,而在與赫斯特伍德私奔后,又從事演藝事業,她以為自己過上了理想中富足體面的生活。嘉莉沒有清晰明確的夢想,她無奈茫然地接受命運所賦予她的一切,不清楚到底受到什么樣的力量操控命運,更不要提去改變命運。她隨波逐流,猶如一片羽毛飄浮在風中,不過被命運的大手偶然推到了成就和自給自足的境況,然而自己卻沒有人生的方向與規劃,因此也就沒有掌控命運的能力,不知道接下來該走向何方。盡管舞臺上獲得了成功,有觀眾欣賞,也錦衣玉食,然而并不快樂,缺乏心靈的歸屬。依稀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她的心是空虛的,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義。冷寂凄涼,她獨坐搖椅,沉思低吟,追憶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

《蝸居》中郭海藻和姐姐為追求更廣闊的生活空間,毅然留在了上海打拼。姐姐奮斗了多年仍然買不起住房。郭海藻起初為了幫姐姐分擔債務向市長的秘書宋思明借了錢,宋成熟睿智、出手闊綽,在宋思明的引誘下逐漸淪為他的情婦。當她逐漸心安理得地品味宋帶給她的安逸奢華時,宋卻因貪污受賄而被在被追捕過程中車禍身亡。孕中的郭海藻遭到宋思明妻子失去理智的毆打,遭受重創后不僅失去了孩子,也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由于骨子里貪圖安逸、愛慕虛榮,海藻抗拒不了物欲、地位、金錢的誘惑,最后悲慘命運亦是自身悲劇性格的必然結果。

欲望如風,如雙刃之劍。有些時候,它會推動奮斗的人們前進,促其達到理想的彼岸;然而,對于好逸惡勞的人,欲望如同魔鬼,將吞噬他們的靈魂。郭海藻和嘉莉都有著強烈的改變自身命運的夢想,進而達到自我救贖的目的,內心渴望在大都會中立足,實現富足甚至奢華的生活享受。但是她們在誘惑面前都迷失了自我,喪失了淳樸可愛的本性,被物質、財富、權力和地位迷住了雙眼,利令智昏。妄圖通過男人來改變自身命運,來實現自我救贖,卻在夢醒時分,物是人非,失敗悔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兩個青春女子,卻由于性格的悲劇,為欲望所驅使,最終結局都是孤單落寞,悔恨終身。

三、兩位姐姐的形象

兩部作品當中姐姐的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盡管性格都不盡完美,卻有各自的尊嚴與追求。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安身立命,過著自己平凡卑微的生活。當妹妹的命運滑向泥潭時,她們都作出警告,試圖挽救妹妹的命運,卻都以失敗告終。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姐姐敏妮形象并不完美,“她雖年輕,可身體單薄,剛二十七歲的她觀念就完全受丈夫支配,很快就對享受和責任有較窄的理解,比她當姑娘時還狹窄”(德萊塞10)。敏妮為了丈夫、家庭終日忙碌,犧牲自我,她任勞任怨慢慢地積累微薄的財富,這種賢妻良母型的生活方式卻為嘉莉所鄙棄。她認為姐姐敏妮沒有自己想法,唯姐夫馬首是瞻。嘉莉幾經周折找來的工作遠遠無法滿足嘉莉對“各種歡樂和各種華麗的玩意兒”的渴望,她因傷病遭解雇后更是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見識繁華后不愿回鄉過乏味的鄉村生活,更不愿像姐姐一樣,過著節儉又拮據的生活。當嘉莉來到姐姐家中,姐姐對嘉莉向往繁榮浮華景象的想法進行嚴厲勸阻。當嘉莉接受杜洛埃的財物時,姐姐及時對她進行警告,遲早會付出代價。卻并未使其回心轉意,貧窮成為其躲避不安的借口,嘉莉一步步滑向命運的深淵。

《蝸居》中,海萍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作者將海萍和海藻姐妹倆的性格也塑造得截然相反。姐姐郭海萍是一個自立自強的成熟女性形象,努力工作,積極上進,生活節儉,大學畢業后留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滿懷著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對未來進行展望,希望在這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盡管她的形象被有些人認為是小市民,精明俗氣,愛發牢騷,然而瑣碎艱辛的生活推著她不得不一直努力奮斗往前走。她夢想擁有一套房子,不是因為虛榮,而是要想辦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她在迷惘中爬行,一旦找到門路,不惜力氣去爭取。她給平頭百姓一種希望,就是憑自己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欲望都市里站穩腳跟。而妹妹郭海藻更傾向于不用工作的安逸恬淡的家庭生活,事實上她放棄了像姐姐一樣努力這一條道路。這樣的選擇讓海藻最終付出代價,不僅失去了宋思明及安逸生活,同時也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

兩部作品中,姐姐這一形象都既腳踏實地,卻又在宇宙中如此渺小卑微,小說結尾海藻的姐姐郭海萍認真努力教中文進而成功地開設語言學校,姐夫蘇淳開網店賣童書自力更生,與此同時,嘉莉的姐姐敏妮仍舊過著簡樸艱難的生活。她們的生活傳達了對有主見獨立踏實的現代女性的贊美和期待,她們沒有迷失在追尋物質的道路上,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地積累幸福,在繁華的大都市擁有自己溫暖的港灣,探尋真正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

四、結語

《嘉莉妹妹》和《蝸居》中所塑造的兩個典型的女性命運是對她們底層生活的救贖,然而卻是一次失敗的救贖,置身于豪華富貴中的嘉莉孤獨空虛,海藻也身心受到巨大傷害,不得不遠走他鄉。兩人都淪陷在命運的漩渦之中。嘉莉和海藻的悲劇命運折射了都市女性的不同愛情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中國當下的商品經濟大潮沖昏了多少像郭海藻和嘉莉妹妹一樣的單純少女的心,面對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眼花繚亂,有的堅強獨立實現理想,有的卻沉淪迷失,用美貌和青春換取物質財富。像風中的羽毛一樣,這些女性隨風飄蕩,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嘉莉和海藻的悲劇命運著實為現代女性敲響了警鐘,她們一步步墮落的過程,向人們昭示著對物質無限的貪求最終必然導致個人夢想的破碎。中國當代女性應該勇敢地擔當生活的強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自己的欲求而獲得內心的寧靜,違背道德與良心而獲得的享受會讓人誤入歧途,終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參考文獻:

[1]鮑曉蘭.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M].北京:三聯書店,1995:156.

[2]德萊塞.嘉莉妹妹[M].王艷燕,胡鶯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3]六六.蝸居[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

[4]熊立久,姚靜,韓國華.小說《嘉莉妹妹》引發的思考[J].河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104.

[5]王鋼華.嘉莉妹妹的欲望和動力[J].外國文學研究,2002(03).

猜你喜歡
沉淪悲劇命運救贖
郁達夫的誨淫冤罪與自我凈化
《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命運成因分析
從精神分析學視角看郁達夫的《沉淪》
歐洲豪門英超最需“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