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峽市農業氣象服務發展與思考

2017-11-11 17:01王志平陳成
南方農業·下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農業氣象三門峽市服務

王志平 陳成

摘 要 三門峽市地處豫西山區,地理地貌復雜,具有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的多元氣候?;诖?,從三門峽市自然地理地貌、農業生產情況以及氣象為農服務方面分析了當地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從當地農業氣象服務中的現狀和不足,論述氣象如何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強預報方法研究、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做好農業決策氣象服務是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基礎,加強建設氣象為農服務發展體體系、豐富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內容、建立特色農業專業氣象服務平臺、加強農業氣象信息傳播范圍是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農業氣象;服務;三門峽市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7.053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越來越細的服務成為可能,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是未來氣象服務發展的趨勢。目前,針對交通、電力的專業氣象服務較多,但針對農業和農村經濟開展的專項氣象服務還較少,隨著氣象事業的不斷發展,農業氣象服務和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將會成為氣象服務的一個重要領域[1]。

1 三門峽市地理地貌

三門峽市域總面積10 496 km2,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其中山地約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2]。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1 500 m。黃河流經該市所轄靈寶市、陜州區、湖濱區和澠池縣,三門峽市區坐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村半城田”之稱。

2 農業發展情況

三門峽市地處中緯度內陸區,大部分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于地貌特征復雜,形成了具有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的多元氣候,全市生態環境良好。該市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經濟作物有棉花面積、煙葉、藥材等。糧食產量近幾年基本穩定,2016年全年糧食總產量66.79萬t。農業特色產業穩步發展。2016年,全市果、牧、菌、菜、煙等八大特色產業產值達184.46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5.9%,農業和農村經濟在當地經濟總量中占有一定比例。

3 農業氣象服務情況

3.1 常規農業氣象服務情況

三門峽市氣象局(原三門峽市氣象臺)農業氣象服務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通過30多年的不斷努力,現已形成市縣兩級農業氣象服務體系,服務內容包括農業氣象預報、農業氣象情報、農業氣象專題預報、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與評估、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等系列化農業氣象服務產品體系,服務范圍包括三門峽市、縣、鄉三級黨政機關、涉農部門及廣大農民等。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農業氣象工作主要針對當地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等。90年代后期開始增加對棉花、煙葉等經濟作物的氣象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農作物土壤墑情、作物氣候評價、作物氣候生態區劃等。

3.2 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發展情況

20世紀90年代起,三門峽市緊緊圍繞特色農業強市建設目標,堅持調結構、抓特色、轉方式、增收入,著力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大力發展煙葉、蘋果、大棗、核桃、柿子等。近十年全市特色農業產業持續發展,果品產業呈現出精品樹、品牌果和特色園、特色果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好態勢。

三門峽市氣象局針對當地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氣象服務工作,增加了農業氣象崗位設置,市局成立了農業氣象服務中心。根據當地氣候特征和季節變化,對煙葉、蘋果、大棗等經濟作物的生產過程做了較為細致的氣象服務工作。多年來,農業氣象專業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送上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及技術指導等,為當地農村和農村經濟工作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4 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不足的地方

4.1 農業氣象觀測站點相對偏少

農業氣象站點相對偏少,面向精準農業、設施農業等特色農業的氣象監測能力不強。缺乏對田間小氣候、溫室小氣候、特色農作物生育過程的觀測,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和專業化程度不高。

4.2 基層(縣一級)氣象為農服務能力薄弱

一是氣象為農服務的針對性、精細化不夠,服務產品較粗放;二是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集約化手段不高,服務方式單一,缺乏互動交流,缺少信息化手段構建的開放工作平臺;三是農業氣象信息覆蓋面較窄,農業氣象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等。

5 提升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措施

5.1 建設氣象為農服務發展體系

一是把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為農服務大體系中,實現政策上融合。二是建立完善農業氣象服務技術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創新體系,開展精細化農業區劃區劃和可行性論證,指導農民科學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三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的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組織管理機制,將氣象部門的建設和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促進氣象為農服務長效機制建立,推進氣象為農工作健康發展。

5.2 做好決策農業氣象服務工作

加強預報技術研究,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尤其在農事關鍵季節,充分利用衛星云圖、天氣雷達和加密觀測資料,加強天氣會商,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全力做好農業氣象決策服務工作。力爭把氣象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5.3 加大農業氣象信息傳播范圍

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傳播力度,要把握好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幾個重要環節。一是著力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傳播平臺建設。二是借力農村氣象科普活動。要主動與科技、農業部門密切合作,積極將氣象科普融入“文化科技三下鄉”和“村村通”等各種活動。三是充分發揮氣象信息人員作用,同時鼓勵社會志愿者積極參與,有效推動氣象科普知識下鄉、進村、入戶,提高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傳播范圍。四是充分利用電視氣象服務欄目、12121電話、微博、微信等傳播農業氣象信息。endprint

5.4 豐富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內容

在大農業氣象服務范圍,根據不同用戶的服務需求,可將服務產品分為兩大類:一是傳統農業,如小麥、玉米等,在日常天氣預報基礎上結合關鍵農事季節,結合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信息,分析指導當前天氣形勢對農作物灌溉、防蟲、施肥的影響;二是針對特色農業煙葉、蘋果、大棗、核桃等,根據上述經濟作物本身生產特性、季節變化,制作有針對的專項農業信息服務產品。尤其要做好本地特色農業氣象服務。

5.5 建立特色農業專業氣象服務平臺

針對本地規模比較大的農業生態園區、果業生產基地等,農業氣象科技人員與農業園區人員深度合作,針對園區特點,建立特色農業專業氣象服務平臺。

5.5.1 建立規范化、標準化園區氣象保障設施

根據農業園區需求,統一規劃,建立相應園區氣象保障技術設施和服務標準,包括建設內容、型號、傳輸信號等,便于氣象監測和預警信息建設統一平臺和資料信息共享,提高服務能力。

5.5.2 加強園區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能力

突發氣象災害是無情的,大風刮破大棚、大雪壓倒大棚,有時一次災害就可能對園區大棚或設施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應加強臨近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同時要加強園區災害風險能力,以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對園區的風險損失。

5.5.3 提升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水平

加強對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需求的調研,有針對性地在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農業、養殖基地安裝農業小氣候觀測站,根據具體服務需求確定具體的觀測內容,在新常態下繼續提升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影響力,與農業、果業、園藝等部門深入合作,提升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化水平,實現資源共享,在常態化政策性農業保險氣象服務及技術支撐上打造服務亮點,全面提升特色農業服務水平。

6 結論

一是針對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園區,補充建立監測點站,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點網絡,是提高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基礎。二是不斷加強天氣預報研究,提高預報準確率仍是做好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拓展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發布渠道,提升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全面提高氣象為農服務水平。四是建立特色農業專業氣象服務平臺,全面提升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周世林,何勇,趙豫,等.是誰催生了特色農業氣象服務[N].中國氣象報,2008-06-27.

[2]楊穎,謝曉.三門峽市水資源狀況開發利用分析[J].科技教育向導,2011(27):292.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歡
農業氣象三門峽市服務
趙杰攝影作品欣賞
三門峽市關工委部署春節期間 留守兒童關愛工作
探析三門峽市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互聯網+”環境下農業氣象服務發展探討
農業氣象災害影響評估和防御技術研究進展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兩則跟服務有關的故事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服務與咨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