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村官領辦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成效調研

2017-11-11 14:35王廷艷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20期
關鍵詞:領辦村官大學生

王廷艷

為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充分創業就業、促進農牧業科技服務深入推廣、加速農牧區經濟快速發展、增強合作社“領頭人”隊伍、助推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自我運轉能力和經營水平,近幾年,省農牧廳從省級財政支農資金中安排4600萬元專項資金,在全省6州30個縣范圍內實施了大學生村官領辦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項目。

1 大學生村官的領辦成效

1.1 規范合作社規章制度。針對合作社原有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制度存在缺陷與漏洞等問題,大學生通過學習合作社法、對《理事會制度》,《財務制度》等進行補充與完善。

1.2 完善相應材料。在賬目公開、賬目計算、檔案資料的整理、項目申報等文字材料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效。

1.3 提升組織化程度。針對農牧戶參社入股率低得實際情況,領辦人員通過走訪牧戶,與農牧民談心,積極宣傳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建設的系列政策及給牧戶們算“經濟賬”等方式,吸納部分人員入社參股,實現了草場整合、畜群分類、劃區輪牧,實施了“六個統一”。

1.4 提高經營和收益水平。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農畜產品直銷。通過互聯網+、微銷等方式,利用現代媒體聯系龍頭企業,創新營銷模式,實現銷售網絡化,擴大畜牧科技的應用。大學生村官因知識素養及接受能力強等優勢,在實施藏羊的高效養殖、人工授精、畜禽養殖、疫病防控、產品加工等技術難題方面大有作為,并為畜牧業轉型升級奠定基礎。積極帶領農牧民群眾轉變農牧業生產方式。大學生村官通過與當地產業和市場需求相結合,改變以往的盲目生產、分散經營的局面,促進了當地農牧民增收。

1.5 加強對外宣傳。大學生村官通過網站建設、文章寫作,在期刊雜志上刊登等方式,及時將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建設經驗、農畜產品信息等發布出去,擴大了宣傳力度。

1.6 便于組織開展培訓。大學生村官相對學習能力強,對新事物接受速度快,便于國家政策的宣講及實現上情下達,同時,還可幫助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和相關技術規程的培訓,加強生產信息監管,建立生產記錄制度和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

2 領辦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合作社吸納優秀大學生村官的能力弱。因前期宣傳不充分,福利待遇低、保障性措施不健全等,致使很多大學生及村官對擔任領辦工作積極性較弱。

2.2 留住大學生村官有難度。一是因違約成本低,部分大學生只把此工作做為一份臨時工作,當找到好工作后立即辭職。二是容易選拔離崗。因大學生村官在參加公務員考試中享受加5分的優惠政策,而且有些崗位也只限招大學生村官,容易考走或調換單位。三是任職期限短。任職期限只有2年,是個臨時崗位,工作待遇較低,工作環境艱苦,晉升難。四是自我價值難以體現。因合作社社員文化水平較低,股份制經營改造緩慢,短期看不到效益,致使迷茫困惑。

2.3 資金及項目比較匱乏。大部分大學生村官有領辦富民的“好點子”,希望能在農村經受歷練、增長才干、有所作為,但由于創業缺資金、缺項目,使他們經常處于有想法沒辦法、進退兩難的境地。

3 建議

3.1 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升合作社魅力。一是做好對專業合作社的宣傳工作。各大高校及社會各界應做好宣傳工作,讓在校大學生、待業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群體更多地了解專業合作社在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廣闊發展前景,吸引他們自覺地加入到合作社發展中,把領辦合作社當成歷練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大平臺。二是抓好對大學生領辦專業合作社先進事跡的宣傳。充分利用網絡和各類傳統媒體,加大對大學生領辦專業合作社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典型事跡來激發各類大學生群體參與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大學生創業有盼頭,學習有榜樣。三是增加福利待遇。建議由省農村牧區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政策,對領辦人員,由省、州、縣三級財政按比例出資,按社會平均工資給領辦人員發放工資,同時效仿企業,購置“五險一金”。四是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協調稅收、國土、民政等部門,對大學生領辦合作社工作給予實際優惠,在項目安排、補貼發放等方面給予適當優先優惠。

3.2 建立利益“共同體”,確保隊伍的穩定性。一是推行“底薪+配股制”,實施高薪引“才”留“才”策略。通過整合項目資金或者撥付專項資金,在合作社中給大學生村官配股(15萬、20萬元不等),即:大學生村官的收入由政府發放的底薪和配股分紅的收益組成。這樣既實現了高薪留人的策略,又為人才創造了可發展空間,實現了多勞多得、把“大學生村官與合作社緊密聯結成“利益共同體”,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領辦人員在征求社員2/3以上的同意后,自己也可以入股。二是簽訂聘用合同。對任職期限未滿而離職者;對任職期內未完成年度目標責任者,應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三是領辦期限應靈活設置。因人而議,對熱愛合作社建設、立志有所作為,并做出了相應貢獻者,應延長領辦期限。四是推行“導師”制度。由縣、鄉兩級邀請企業家特別是涉農牧企業家擔任“導師”,對大學生村官領辦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提供現場指導、專題輔導,及時有效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形成了“1+N”的指導模式(一名企業家成為多名村官的導師)。

3.3 強化項目資金的支撐。設立大學生村官領辦合作社的創業基金,為大學生村官領辦專業合作社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各州(市)縣委組織部積極協調州(市)財政局、農牧局、科技局設立一定數額的創業基金,對大學生村官好的想法及建議,經專家評議通過后,撥付資金進行支持,以便提高領辦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作者單位:810016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歡
領辦村官大學生
土地適度規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見成效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古絳鎮喬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做好糧食種植“大文章”
唱村官
“圍繞”在百姓四周——黃陵“代辦領辦”拓展為民服務
“95后”女村官的鄉村振興夢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讓優秀“村官”有奔頭
大學生之歌
我要當個好村官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