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輯佚興起的思想淵源

2017-11-14 05:29姚一鶴
海外文摘·藝術 2017年1期
關鍵詞:漢學淵源經學

姚一鶴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 999077)

文化 CULTURE

清代輯佚興起的思想淵源

姚一鶴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 999077)

輯佚是傳統治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方法,若從宋代王應麟輯《詩考》算起,輯佚學已有700余年的歷史,經過元明兩代的發展與完善,輯佚至清代達到鼎盛,其大家輩出,為后代學人提供了無數極有價值的文獻和資料。輯佚的興起盛行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思想潮流有重大關系,并且極大程度的推動了清代考據學的完善與繁榮。本文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清代輯佚興起的思想淵源:經學的興盛、統治者“稽古右文”的思想政策以及清儒“墜典遺文,世資灌溉”的思想。本文通過對清代輯佚興盛原因的探討與整理,進一步加強了文獻學領域的理論探索。

清代;輯佚;思想淵源

輯佚這項學術活動在中國古代有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人們從歷代的書籍和材料中搜集亡佚的資料,將其重新整理輯錄在一起,力求再現書籍的原貌。輯佚的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時,輯佚活動就已經開始了,司馬遷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里提到:“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不可勝紀”。當時的人們往往從《春秋》中搜集資料,編書著述。此后的歷朝歷代,由于多種原因,大量的文獻失散亡佚,激發了人們搜亡輯佚的決心。因此,從古至今,輯佚一直處在不斷發展的進程中。然而一直到清代,輯佚才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清代輯佚興起的思想淵源:經學的興盛、統治者“稽古右文”的思想政策以及清儒“墜典遺文,世資灌溉”的思想。在分析思想淵源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清初輯佚興起的歷史背景。

1 輯佚興起的歷史背景

究竟當時有哪些現實因素推動了輯佚的興起?在分析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前朝的歷史背景。某種程度上而言,正是明代江河日下的學術風氣,導致輯佚文獻出現了嚴重的弊病,這樣一個“爛攤子”,被甩給了清代的學者,逼迫其矯正前朝風氣,搶救歷代亡佚文獻。

明代資本主義的萌芽產生,出現了新興的市民階層。明代部分學者開始輯佚一些消遣類的小說和雜記,來取悅這部分市民階層。但是輯佚方法不夠嚴謹,因功利性較強,多招致非議,被后人斥為偽書。顧炎武有云:“萬歷年間,多好改竄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自此開始?!泵魅瞬坏薷淖衷~,篡改句子,有時候甚至要隨意修改書名與作者。例如,在《苕溪漁隱叢話》序中表明《詩話總龜》的作者是“舒城阮閱”,但是明月窗道人刊本則改為“阮一閱”,諸如此類的例子,可以說不勝枚舉,屢見不鮮。明朝滅亡后,學者開始反思明人唯利是圖的價值取向。清初考據學者有感于此,認為“明代士人不知學,兢務虛聲,橫議朝政,浸以亡國?!?因此,從清初開始,學術界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彌補明代在學術上的缺失。

2 輯佚興起的思想淵源

2.1 清初經學的興盛,理學的衰落

喻春龍的《清代輯佚研究》中提到:“在清初顧炎武,黃宗羲等學者倡導’經世致用’之說,指學問必須能治國安民,有益于國計民生,取得實際的功效?!边@一思想也影響了清儒的輯佚,他們強調輯佚內容應該與現實需要相結合。因此劉獻廷校輯《水經注》時,專門提到歷史上“自五胡云擾以迄金元,淪與夷狄者千有余年,人皆草草偷生,不暇遠慮,相習成風,不知水利為何事”;“水利興而后天下可平,外患可息,而教化可興矣”。他的這番話說明興修水利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而王謨在輯佚《漢唐地理書鈔》時也提到,“地理書鈔者,鈔錄隋唐二《志》所載漢魏以來傳記、圖經,以略存陸,任二家書鈔體例,而資直省州縣志書采輯也”。這也表達他為地方修志而輯佚的目的。

其次,清初學者惠棟所提倡的“尊古崇漢”的理念。清初學者之所以要提倡“漢學”,其目的是擺脫宋明以來空疏學風。這里所說的“漢學”,不僅僅是恢復漢代經學,而是更進一步,將漢儒的古訓,作為探求孔子微言大義的門徑。清儒希望能承襲漢代經學,由辨偽、???、輯佚等方法入手,從事治經工作?!肮庞柌豢筛?,經師不可廢”,這決定惠棟在治學時側重搜集與研究漢人的經說?;輻澋妮嬝碜饔小吨芤资觥贰毒沤浌帕x》《易漢學》,這些著作的內容都側重于對漢儒舊說的鉤沉補輯。除了惠棟以外,還有一位頗受“尊古崇漢”思想影響的輯佚專家王鳴盛?!坝讖拈L洲沈德潛受詩,后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他認為“知訓詁必以漢儒為宗”,主張“經文艱奧難通,但當墨守漢人家法,定從一師而不敢他徙”。喻春龍在《清代輯佚研究》中提到:“王鳴盛認為《尚書注》雖多,但是只有鄭玄師祖孔學,獨得其真,所以他從群書中搜羅《鄭注》?!薄渡袝蟀浮窞橥貘Q盛治經之代表作,其宗旨在于發揮漢代鄭玄一家之學。

此外,封建統治者思想的轉變也暗示了經學的興起,理學的衰落??滴跤性疲骸半抟娧孕胁幌喾呱醵?,終日講理學,而所行全與其言背謬。豈可謂之理學?” “帝王立政之要,必本經學?!?“治天下以人心風俗為本,欲正人心,厚風俗,必崇尚經學?!倍∫苍f過“夫政事與學問非二途,稽古與通今乃一致?!笨滴鹾颓【J為理學的內容偏向理論,終日講理學的人甚至言行不一。帝王要治理國家,要安撫人心,一定要貫徹經學的理論。統治者思想的轉變,直接促使清初學者在歷朝歷代的文獻中搜尋有關漢學的資料,完成對漢學的輯佚工作。

2.2 清初“稽古右文”的思想政策

清初“稽古右文”的思想政策主要指的是:“大興文字獄,鉗制人們思想言論?!薄氨芟仿勎淖知z,著述都為稻粱謀”,人們讀書撰文,因為文字獄的威懾,不敢獨立思考,也不敢評論現實。于是,長久以來多數人將精力轉至經史考證,出現“家家許鄭,人人賈馬”的盛況。同時,康乾年間,統治者比較注重發展文教事業,大力推崇傳統儒學。清廷在各地開辦書院,借此提倡天下士子讀書養氣,此外,還組織學者編纂圖書,發起大規模的歷史文獻整理活動,清儒修訂《四庫全書》便是其中典型一例。

2.3 清朝學者“墜典遺文,世資灌溉”的思想

已經亡佚的典籍文章,需要世世代代的人搜集補全。部分清儒的輯佚行為多出自內在的責任心,受到統治者稽古右文政策的影響較少。陳運溶的輯佚著眼于故鄉湖南的古佚書。他的輯佚代表作為《湘城遺事記》。他搶救性地輯錄湖湘方志、地理佚書、名人遺事。黃奭耗盡平生之力輯佚古代亡佚的書籍,累計有三四百種之數?!敖駛鞅久駠昕尽饵S氏逸書考》收書最多,凡291種”。這些清儒輯佚的出發點主要是搶救輯錄古代亡佚的文獻,豐富內在學識,其功利性較弱。

清代是輯佚發展的鼎盛時期。輯佚學是考據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基于輯佚學發展的盛況,,為何“當時的考據學者,基本上沒有一人不從事輯佚?!鼻宕嬝d起的思想淵源,主要在于經學的興盛,理學的衰落;清朝統治者“稽古右文”的思想政策;清朝學者“墜典遺文,世資灌溉”的思想。

[1]喻春龍.清代輯佚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頁.

[2]趙爾巺.《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儒林二》[M].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版.

[3]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三[M].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4]王謨.《漢唐地理書鈔·序》[M].中華書局,1961版.

[5]張三夕.《中國古典文獻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版.

[6]鄭天挺.《清史》上編[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喻春龍.《清代輯佚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G256.3

A

1003-2177(2017)01-0024-02

姚一鶴(1987—),女,漢族,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及文學。

猜你喜歡
漢學淵源經學
扎塘寺壁畫藝術淵源再探
女兒眼中的漢學泰斗饒宗頤
對“歐美漢學通史”的一種追求
評《明初經學思想研究》
日本經學史著分期分派說述評
評閻國棟教授《俄國漢學史》
Contents and Abstracts
俄羅斯漢學研究400年:與中華文明對話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兩岸淵源 1929年產量超過1000萬瓶
論德里羅小說的藏傳佛教淵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