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懷戲曲巨匠傳承國之經典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座談會舉辦

2017-11-14 07:27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臨川湯顯祖牡丹亭

2016年是我國著名劇作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他的戲曲創作以“臨川四夢”為代表,將人生慨嘆、仕途感悟、精神夢幻訴諸筆端,猛擊封建禮教,深揭當世政弊,加以情節曲折、形象生動、文辭典麗、聲律諧美,400年來盛演不衰,成為中國戲曲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至今仍在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中熠熠生輝。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展示湯顯祖文學藝術成就和湯顯祖劇作的時代魅力,擴大湯顯祖和中國戲曲的影響,傳承發展戲曲藝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部于9月14日召開了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并講話。會上,昆曲藝術家、中青年演員和院團長代表,國內昆曲研究、湯顯祖學術研究專家代表以及湯顯祖故鄉撫州市代表分別作了發言,圍繞湯顯祖生平和藝術成就、湯顯祖作品的時代影響及湯顯祖學術研究現狀等問題,分享了認識,闡述了思考,表達了展望?,F將代表發言刊發,以饗讀者。

《牡丹亭》永遠有著青春生命力——昆曲表演藝術家汪世瑜

400年前,湯翁與莎翁乃是東西方的兩顆戲劇巨星,引領著東西方的戲劇發展和繁榮。今天我們滿懷激情紀念戲劇宗師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緬懷先祖,感慨萬千。他的杰作《牡丹亭》是中國戲曲的永遠范本,同時又是中國昆曲的救星。想當年昆曲演出團體幾近絕跡,在一個國風蘇劇團里有幾個昆曲演員偶爾唱一兩支昆曲,這個團堪稱討飯團,難以生計,但一出《牡丹亭》浪跡江南農村,尚能討得一碗飯吃,才能把昆曲保存下來,才能有以后的《十五貫》,才能有以后的浙江昆劇團,才能有今天昆曲的盛況。再拿昆曲演員來講,一至五屆的梅花獎獲得者的女演員幾乎全是湯顯祖《牡丹亭》內的杜麗娘。直至今天,所有的花旦演員,無論專業、業余的演員都很喜歡杜麗娘這個人物,學唱杜麗娘,演出杜麗娘。一曲“皂羅袍”響徹全國各個角落。

湯顯祖《牡丹亭》的超人之處,不僅僅在于它同情封建社會受禮教束縛的男女,而且在于能賦予劇中男女以美好的理想,他們在現實中不可能得到的幸福,卻在理想中實現。從《牡丹亭》題詞中可以看出,湯顯祖特別善于用“情”。這“情”就是人的真正感情,它包含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湯顯祖在劇本的開場白中寫道:“白日消磨斷腸句,世間只有情難訴?!彼米约簼M腔熱忱揮寫出男女之間的真愛。在劇中傾注了自己無限的感觸。每出戲都充滿凄美的意趣,以情出戲,戲從心出,謳歌人性,善于圓夢。為情而死,為情而生。而在17世紀的中國,能寫這樣特具東方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是難能可貴的!

在湯顯祖的筆下,青年男女那種令人難以啟齒的生命本能的性沖動,變得那么神圣、高潔、美妙,這種青春欲望,透出生命的莊嚴與美麗,絲毫沒有猥褻和淫穢的成分。從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文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那壓抑人性、殘害生命的封建禮教的丑惡,那活生生的淳樸而健康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可愛與值得尊重。

處處用情,處處含情,處處有情?!赌档ねぁ肥浅錆M青春活力,充滿青春個性,充滿青春氣息,充滿東方浪漫主義色彩的一曲青春生命的贊歌?!赌档ねぁ分幐枨啻荷恼嫔泼?,鞭撻假惡丑。用戲、用情、用性、用夢,創作出了充滿人性光芒的不朽作品。

13年前,在知名作家白先勇的策劃和鼓勵下,我和昆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一起以湯顯祖《牡丹亭》為藍本,選擇蘇州昆劇院創作排練了青春版《牡丹亭》,重新譜寫青春生命的贊歌,為的是能讓古老的文學劇本與古老的昆曲撞擊出一種與時俱進的時代強音。以最美好的愛情故事及青春靚麗的年輕演員,加上素雅甜美的舞臺呈現,吸引當今有文化的年輕人接觸湯顯祖,接觸昆曲,讓他們喜歡湯顯祖,喜歡昆曲,并且愛上湯顯祖,愛上昆曲。

期待先圣湯顯祖,期待古老昆曲這朵充滿生命活力的牡丹花永放異彩。

緬懷巨匠傳承經典——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

湯顯祖是中國戲劇界的巨匠,雖然他離世距今已400周年,但他依然活在我們每位戲劇工作者的心里。他是我們中國戲劇的驕傲,是可與西方文壇巨匠莎士比亞比肩的人物。

湯顯祖的情感思想和戲劇觀的重心是“情”與“真”。他的著作“臨川四夢”,集中肯定了“情”即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反對以理格情,承認人的情感生活和自然欲望,在創作中則表現為高揚人性大旗,抨擊禮教對人性的扼殺。崇尚真,就是要把真情實感真摯而充分地表達出來,反映在創作上就是寫真情、真人。這份至“情”與至“真”,一直引領并鼓舞著我們當代戲劇工作者的藝術精神和創作內涵,似血脈貫穿始終。

提起湯顯祖,大家對他的作品耳熟能詳。特別是“臨川四夢”中的《牡丹亭》,久演不衰,歷久彌新?!赌档ねぁ吩瓰橐它S腔而作,但所獲盛譽卻在昆曲。自晚明湯顯祖“四夢”系列與昆曲結緣,昆曲即以其清麗的音樂、悠揚的行腔、細膩的表演為“四夢”提供了絕佳的舞臺。直到今天,全國七大昆曲院團,依然上演著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無論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牡丹亭》,還是飽含哲學精神的《南柯夢》,以及文化思想和情感豐富的《邯鄲夢》與《紫釵記》,都已鐫刻為我們昆曲人的一種“藝術記憶”,一種“藝術理解”,甚而是一份“藝術情懷”。湯顯祖的作品是我們昆曲舞臺上的藝術光輝,在中國和世界的舞臺上,繽紛閃爍、綻放光芒。

2016年是湯顯祖和西方文化名人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為了紀念兩位文壇巨匠,全國昆曲院團也先后創排了與其相關的藝術作品,表達了我們對兩位文壇巨匠的一份思念之情與敬畏之心。如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的《南柯夢》、上海昆劇團的全本《臨川四夢》、湖南省昆劇團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我們北方昆曲劇院即將推出的原創昆劇《湯顯祖與臨川四夢》。這其中,都離不開“傳承發展”四個字。

傳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北昆創排大都版《牡丹亭》時,在尊重昆曲藝術表演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并體現了當代審美,強化體現了湯顯祖的思想情感。

湯顯祖的作品是昆曲藝術的經典,也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代表,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近10年來,國家實施了“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昆曲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全國昆曲院團獲得了極大的支持和鼓舞。傳承發展優秀傳統劇目是昆曲院團工作的重中之重。北昆作為全國7個昆曲院團之一,肩負著傳承藝術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相信身在當下的我們,通過對藝術大師的緬懷和學習,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回顧和傾聽,將會把優秀傳統文化偉大的精神力量接續下去,薪火相傳。

我看湯公與“湯學”——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葉長海

今年,世界戲劇史走進了“莎士比亞年”和“湯顯祖年”。湯翁和莎翁,這兩位同時期的世界級戲劇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下,同樣都創作出了膾炙人口、超越時空的劇作。

湯顯祖一生學識廣博,著述豐富。他的作品涉及歷史、政治、教育、文化、哲學、宗教等方方面面,無不精當。但是,他之所以贏得生前身后的巨大聲譽,首先還是因為他的戲曲作品“臨川四夢”。這四夢,前二夢《紫釵記》和《牡丹亭》謳歌人間至愛至情;后二夢《南柯記》和《邯鄲記》則著重揭露官場黑暗,感嘆“人生如夢”。

“臨川四夢”以其深刻豐富的思想精神、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代讀者、觀眾的熱愛。而對“四夢”的研究也就隨之而起。這種研究包括理論批評、評點改編等許多方面。三四百年來,研究從未間斷。在歷史上曾有三個較為活躍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四夢”問世之初至明朝末年,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對劇本的評論,可以稱之為“劇本論”。第二個階段是在明末至清前期,主要是對“四夢”的改編以及對表演和演唱的探索,可以稱之為“演唱論”。第三個階段則是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重點在研究《牡丹亭》其劇本的主題思想及其社會意義,可以稱之為“社會論”。這三個階段,可以說是湯顯祖研究史或“湯學史”上的三個重要時期。這一部“湯學史”中有許多重要篇章,曾對后世產生過影響與啟示。但是這一部“湯學史”顯然是不完備的。雖然論著不少,但大多只是圍繞在對“四夢”本身,特別是集中在對《牡丹亭》的評論上,但這種評論常常偏于表層,而且有“眾口一詞”的傾向。而對湯顯祖作為作家的個人經歷以及當時的社會思潮、社會心理,其研究明顯不足,對湯顯祖的其他作品,如詩賦、理論文章更是很少研究,而且研究的角度也比較單一??梢哉f,這三個階段過去之后,湯顯祖研究顯得停滯不前。

轉機出現于1982年,以江西的湯顯祖紀念會為轉折點,湯顯祖研究又掀起一個新浪潮。今天,對湯顯祖的研究可謂方興未艾,一門初具規模的“湯學”已經展示在我們眼前。

但是,一個世紀以來,和中國人對于莎士比亞的熟悉相比,不但西方人對于湯顯祖了解甚少,中國人也還沒有真正走進湯顯祖的世界。所以,我們遇到了一個嚴肅的歷史使命,那就是要下功夫真正讀懂湯顯祖,同時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世人了解一個真實的、生動的湯顯祖。

近年來,由于中國人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加以國際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關愛,大家對湯顯祖的研究也隨之深入,并引起了國內外學界與藝術界的共同關注。此時,又恰逢紀念湯公與莎翁逝世400周年,這種研究與交流遇到了一個大好時機。我們有信心,讓中國的“湯學”與西方的“莎學”一樣,成為世界文化史上永放光華的精彩篇章。

唯有牡丹真國色游園多是賞花人——江蘇省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俞玖林

作為湯顯祖的代表劇目,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從2004年首演至今,已演出290多場,直接進場觀眾60萬人次,通過其他媒介觀看欣賞的超過1億人次,在觀眾中掀起“昆曲熱”,成為當代重要文化現象之一。

作為青春版《牡丹亭》中柳夢梅的扮演者,我在臺前幕后親自見證了昆曲這十幾年的變化,今天用感恩、傳承、自信、使命四個關鍵詞總結我的體會。

首先是感恩,感恩時代,感恩師長。青春版《牡丹亭》劇組的每一位演員都說自己幸運,我們成長在一個開放包容的年代,在蘇州遇上了昆曲最好的時代和區域環境,又在最好的年紀遇到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聚集了最好的劇本、最好的老師,經歷了“魔鬼訓練”,也感受到師長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更要感恩的是,中宣部、文化部對昆曲多年如一的扶持與保護。我最切身的體會就是“名家傳戲”工程,讓我們中青年演員有機會拜老藝術家為師,感悟他們的言傳身教;而三年一屆舉辦的中國昆劇藝術節,給了昆曲人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也是我們中青年演員學習進步的重要舞臺。

第二個關鍵詞是傳承,不僅傳承劇目,也傳承藝術精神。舞臺表演藝術具有特殊性,戲是活在演員身上的,只能通過鮮活的表演來傳達美,傳承也必須是而且只能是“戲以人傳”。

昆曲600年,留下諸多經典折子戲,不僅有深厚的基本功,更有師承的神韻和筋骨。我在成長中得到汪世瑜和岳美緹等老師的指導,對我自己融會貫通和提高表演水平很有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表演的日趨成熟,我們這一輩演員正在成長為昆曲當代傳承的中堅力量,也要開始總結自己的經驗,幫助培養新生代,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個關鍵詞是自信,是藝術自信、美學自信,也是文化自信。昆曲是一門綜合表演藝術,也是我國傳統雅文化的集大成者,要傳達昆曲的種種大美,我們演員首先要對它的大美有發自心底的自信。汪世瑜老師曾說過,昆曲是一個“驕子”,還是一個“富家子弟”,它的家藏財富很多,一句臺詞往往包含了兩三個典故。對昆曲了解越多,對昆曲、對我們的傳統文化越有自信。特別是在青春版《牡丹亭》走出國門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的傳統藝術同樣可以登上世界舞臺,向世界傳遞東方之美。

第四個關鍵詞是使命,對于昆曲文化,既要有學習傳承的使命感,也要有傳播推廣的使命感。我們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致敬,我們每一位昆曲演員都應該既是昆曲文化的傳播者,又是引領者。去年習近平主席出訪英國期間,提議中英兩國共同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這兩位文學巨匠逝世400周年。作為系列文化活動,我們青春版《牡丹亭》劇組近期已在國內連續巡演多場,再次受到多方肯定。

湯顯祖沒有離開我們——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王安奎

湯顯祖逝世400年了,但他一直沒有離開我們。他的作品一直受到人民的熱愛,他的思想和精神一直啟迪著后人。

湯顯祖是明代偉大的文學家、戲劇家。他的作品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寫林黛玉聽到伶人唱《牡丹亭》引起了對自身境遇和人生的許多感嘆,這一方面記述了《牡丹亭》對觀眾的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如曹雪芹這樣的文學家對湯顯祖作品的重視。洪昇創作了《長生殿》,時人稱其為“一部鬧熱《牡丹亭》”,洪昇因此頗為得意,也可看出人們是以《牡丹亭》作為創作標桿的。

湯顯祖的“四夢”并不是專門為昆曲寫作的,但它給了昆曲以豐厚的營養。許多京劇表演藝術家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也學習昆曲。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對《牡丹亭》尤其重視和喜愛,他曾說:“這位著名的中國劇作家湯顯祖,和英國大詩人莎士比亞生于同時,他們在十六七世紀里,為東西方文壇放出了光輝燦爛的異彩?!?001年,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昆曲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時,我們在論述昆曲的文化內涵時,也把湯顯祖及其《牡丹亭》列為重要的一條,可以說,湯顯祖助力我們的申報取得成功。當代的許多昆曲藝術家都對《牡丹亭》一往情深。岳美緹說:“我們這些人是跟著《牡丹亭》長大的,從小學,長大演,老了教?!睆埨^青說:“老師給了我兩碗飯,一是姚傳薌先生的《牡丹亭》,另一個是沈傳芷先生的《朱買臣休妻》?!睆堜煺f:“《牡丹亭》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绷汗纫粼瓉聿谎荨赌档ねぁ?,但她說:“在我數十年的夢想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排演多少代名人排演過了的《牡丹亭》。就像杜麗娘一樣,都只為心中那一個夢,我為《牡丹亭》相思幾十年?!?/p>

為什么湯顯祖的劇作有這樣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我想最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凝聚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他又能把自己的創作與時代的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因此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典型性。明代的王思任評論“四夢”說:“《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釵》,俠也;《牡丹亭》,情也?!闭f明湯顯祖的作品廣泛地涵容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同時湯顯祖又不是一位書齋中的文人,他一直關注著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疾苦。他的劇作通過古代故事生動而深刻地映照了明代的社會生活,在今天看來仍有強烈的現實感。中國戲曲是以抒情見長的,湯顯祖劇作中表現的感情是劇作家真摯之情,是劇中人物真實之情,又是人民心中之情。明代的劇壇群星璀璨,湯顯祖是這個時代和作家群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明代的劇壇可以說形成了一片遼闊的高原,湯顯祖是這片高原中的一座高峰。

湯顯祖沒有離開我們,他的精神依然在燭照著我們。紀念湯顯祖,就是要弘揚湯顯祖的精神,努力創作為人民所歡迎并且能夠傳之久遠的作品。期待我們戲劇的高原不斷擴大,并且能聳立起如湯顯祖一樣的高峰。

紀念湯顯祖講好中國故事——江西撫州市委書記肖毅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我們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中英兩國共同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這兩位文學巨匠逝世400周年,以此推動兩國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號召,緊緊抓住400周年共同紀念這一千載難逢的契機,深入開展湯顯祖的研究,廣泛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唱響湯顯祖這出大戲,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廣泛開展湯顯祖研究和宣傳,做好歷史文化傳承文章。撫州成立了湯顯祖國際研究中心,建立了湯顯祖國際研究中心網站,舉辦了系列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湯顯祖研究叢刊”,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對湯顯祖紀念館進行修整改造,對湯墓、玉茗堂、硯池遺址等遺跡遺存進行修繕。組織創排了臨川版、贛劇版《臨川四夢》,拍攝了電視連續劇《牡丹亭》。目前,正在抓緊創排鄉音版(旴河高腔)《臨川四夢》、音樂劇《湯顯祖》、大型實景劇《尋夢牡丹亭》。通過電視節目,向全球推介撫州文化和湯顯祖。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也利用不同形式、劇種,紀念湯顯祖??梢哉f,全國掀起了一股“湯顯祖熱”。

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今年初,美國加州海外僑胞在硅谷拉開紀念活動帷幕,撫州市政府、硅谷華僑華人聯誼會等在硅谷聯合主辦了“紀念湯顯祖、設立紀念日”座談會。目前,硅谷湯顯祖紀念館正在籌建之中。為了突出“中英兩國共同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這個主題,我們與中國友協等在英國斯特拉福德主辦了“共同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研討會暨‘撫州文化周’”。在澳大利亞,“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9月8日在悉尼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利用共同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活動,開展了文化交流,真正把湯顯祖推向了世界,開啟了撫州市同國外文化交流新篇章,探索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路子。

挖掘和發揮文化優勢,活躍地方社會文化經濟。湯顯祖的家鄉江西撫州,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美譽。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留下了許多有明清特色的歷史古村落和燦爛的臨川文化。我們充分利用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活動,圍繞打造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戲都的目標,挖掘歷史遺存,激活傳統文化,帶動文化和旅游產業,服務人民群眾。一方面,重點打造以湯顯祖故居為核心的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印刷出版過“臨川四夢”的滸灣雕版印刷文化創意產業園、湯顯祖求學地、洞天福地麻姑山等一批文化旅游基地;另一方面,挖掘傳統文化,分別打造儺舞之鄉、采茶戲之鄉、獅舞之鄉、畬舞之鄉等。建立劇本創作基地、設置“臨川四夢”傳承班以及建設了湯顯祖大劇院、玉茗堂劇社等,把撫州打造成寫戲、看戲、演戲、評戲的戲都。

猜你喜歡
臨川湯顯祖牡丹亭
緬懷謝靈運在臨川
白先勇:不強人所難
張居正的誤會
敘事策略:對照莎劇,看《牡丹亭》
撫州市積極推進湯顯祖名篇進教材
湯顯祖為戲成癡
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紀念
湯顯祖為戲成癡
待從頭,盛情說不周
有感于江西臨川一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