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性、地方性和多樣性
——觀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有感

2017-11-14 07:27吳新苗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院團劇目戲曲

吳新苗

2016年8 月3日,由中宣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在京落下帷幕,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共有31臺劇目上演。筆者參加了部分劇目的“一戲一評”活動,短時間內集中看這么多地方戲,真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慨嘆,同時有幾點感受,與讀者諸君分享。

首先,上演劇目大多具有鮮明的現實性,關注現實、立足當代的現實主義精神是這次戲曲會演的主旋律。這種現實主義精神,首先集中反映在現代戲的創作上。事實證明,一些近現代才發展起來的地方戲,在表現現代題材方面有優勢,便于取得成功。這次基層院團會演中有17臺現代戲,占總數一半以上,很好地證明了這點,也展示了當下現代戲發展的成果。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成果反映出一種可喜的現象,那就是,之前現代題材劇目以表現偉人、革命者、勞模等具有極強政治意味的先進人物為主,這次很多劇目則以那些更素樸的、更草根的,但身上具有人性光輝、體現人格力量的普通人為主角。如滬劇《挑山女人》中的王美英,一個最普通的農婦,用17年的艱辛歲月詮釋了什么叫母愛、什么是擔當,她身上體現出的善良堅韌和直面苦難的人格個性,讓觀眾對其遭遇唏噓不已的同時又為她的人格力量所感染,超越了傳統的苦情戲所達到的嚴肅戲劇境界。還有揚劇《花旦當家》中的花旦演員林小妹、眉戶劇《女大學生村官》中的梁水秀、黃梅戲《榴花不開盼哥回》中的沙玉鳳,同樣反映出人物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嚴肅追問與反思中的堅持,表達了普通人對自己生活的故園應該有的責任和深情。這些寫小人物的現代戲,沒有宏大敘事,寫的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瑣事,因此觀眾感到熟悉親切,又能從其中受到啟發。除了謳歌宣揚正面的人物,對當代歷史的反思也加深了這些劇目的嚴肅性和理性?!痘ǖ┊敿摇纷屛覀兎此荚诔青l一體化建設中如何守住“傳統之根”?!读窕ú婚_盼哥回》中觸及國民黨抗戰話題,用背面敷粉的寫法表現了新中國成立后“極左思潮”對人物命運產生的悲劇性影響。這都是難能可貴的地方。同時,在一些古裝戲、歷史劇中,同樣也能感受到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莆仙戲《魂斷鰲頭》通過一場科舉考試來反映官場赤裸裸、觸目驚心的腐敗,同時也表現了普通人在名利面前的人性扭曲,女主角為了讓心上人得中高第,而違心嫁給主考,在新婚之日大慟而亡……這樣的犧牲,是否有意義?這些問題,今天仍然啟人深思。類似的如《天下第一疏》、《掛印知縣》這些清官戲、反腐戲,既是自古以來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也因立足當代而有現實意義。

其次,上演劇目表現出極為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地域風情?;鶎釉簣F上演的劇目,很多題材是當地發生的事,或多以當地聞名的歷史人物、當代人物為原型,這就讓戲曲帶上了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但這只是表層的,更深層的是表現當地文化和風情。筆者在長安大戲院觀摩吉劇《狼妻》時,就被劇中濃郁的地方風情所感染。這是一部滿族神話題材的劇目,情節中有狼女替母親報恩嫁給滿族小伙子的段落,結合這樣的情節,舞臺上濃墨重彩地展現了滿族婚嫁風俗。在這種充滿民族風情的氛圍下展開敘事,不僅沒有感覺到是對戲劇性的疏離,反而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其實,每個人物都是一定環境中的產物,這種環境既包括他(她)生活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又包括文化環境。過去強調社會環境比較多,事實上,社會環境很大部分還是通過一定的文化要素作為中介,從而影響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心理與情感。因此,像《狼妻》這樣將地域文化與戲曲敘事、塑造人物相結合,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川劇《掛印知縣》中將巴中非遺竹梆舞、巴山民歌等嵌入戲曲敘事之中;貴州花燈戲《鹽道》中呈現的烏江號子、土家族文化、思南儺文化;湖北麻城東路花鼓戲《麻鄉約》中的移民文化……正如在基層戲曲院團發展座談會上,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講話中指出的那樣:“基層戲曲院團是維系民族戲曲生態的重要力量,最能讓老百姓留住鄉音、記住鄉愁、回味鄉韻”,戲曲中蘊含的地方文化,對于生長于斯者則是故園文化,是維系人與故園的情感紐帶,會演中各地在京觀眾踴躍觀看家鄉戲曲演出,就讓我們看到地方戲曲這種情感紐帶的巨大作用。概言之,會演中所體現出的濃厚地方文化色彩和地域風情特征,是重視人物形象身上的文化基因,從而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手段和方法,是外地游子對故園的集體懷念和追憶,外地觀眾也在其中體驗到新鮮有趣的觀賞愉悅。

再次,這次會演涵蓋26個地方劇種,在中國存有劇種里,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足以讓人們感受到中國戲曲的多樣性特征。這種多樣性特征,不僅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更是地方戲藝術本身的多樣性。這次呈現在舞臺上的有莆仙戲那樣古老的地方劇種,它的“蹀步”“抬步”“挑步”等獨特舞臺表演技巧乃宋元南戲的遺脈,具有古老而素樸的韻味;有吉劇那樣新生地方劇種,可以結合現代化的聲光電舞美,打造更為時尚的戲曲審美風范;還有山東梆子《跑旱船》那樣融合現代動漫舞臺劇于一體的新創藝術形式……梳理中國戲曲發展歷史,我們發現戲曲藝術一直是以多樣性面對各類群體觀眾的。既有元雜劇、明清昆曲那樣主要發展于都市中的戲曲,也有宋元南戲、明清弋陽腔、高腔等活躍于民間的戲曲,還有宮廷中的儀典式戲曲、民間宗教祭祀類戲曲,戲曲的功用、藝術形式、觀眾群體、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決定了它的多樣性特征。因此,我們在繼承和發展戲曲藝術時,應該順應它的多樣性,并創造出多元的繼承與發展模式。說到這里,也想提一個建議,這次會演全部是新創劇目,希望在下屆會演時專門遴選各基層院團的傳統經典劇目,以地方戲曲的多樣性為都市戲曲的發展提供多元化思路。明乎此,則學界對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中不斷爭論的保守還是創新問題,就顯得偏執一隅了。多樣性的戲曲藝術,必須用多元化的理念去探討它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只有“真、善、美”才是最統一的標準,而人們參與到戲曲藝術發展事業中的那份對藝術熱忱真摯的深情才是關鍵的因素,其他都是手段和方法。我們看到這次會演中,在國家層面的支持引領下,來自基層的藝術家、主創人員,都抱著對藝術執著熱愛之心在從事自己的事業,在多元化、多樣性的藝術呈現中讓我們感受到百花齊放的生機,即使會演劇目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問題,但這種生機讓我們對中國戲曲藝術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猜你喜歡
院團劇目戲曲
河北省藝術類高校與文藝院團合作機制研究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從哪里來
《廣西戲曲》
五大衛視2020年待播劇目預覽
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舉辦112個劇種118個劇目獻演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一種聚焦: 上海民營院團的現狀與發展
演藝產業多元發展的新興開拓者
優秀劇目進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