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進展

2017-11-14 09:06高紅王瑞英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15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冠心病

高紅++王瑞英

【摘要】為了探討分析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在對治療冠心病的早期診斷、預后評估以及死亡的預測中的臨床價值。本文主要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并選擇相應的治療手段對其實施治療,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研究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在診斷冠心病中的臨床價值,并對其預后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冠心??;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5..02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diac chronotropic dysfun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AO Hong,WANG Rui-ying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Taiyuan 030001,China)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者是出現了阻塞,造成了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等最終導致發生心臟病,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冠心病[1]。這是一種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都極高的心血管疾病,嚴重的而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一定要積極、有效,預防為主。目前,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診斷方法比較多樣,常見的有:選擇性冠脈造影、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等,在實際應用當中,這些方法都具有非常好的特異性與敏感性,隨之而來的就是比較高昂的檢查費用,這也使得其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臨床上大多數還是采用平板運動試驗ST改變來對其冠心病進行診斷的。有研究結果顯示[2],平板運動試驗ST改變在冠心病診斷中的特異性及敏感性分別為:77%、68%,這一數值并不是很高,其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醫療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國內外有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斷、預后評估、死亡預測中采用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對其進行診斷,臨床價值比較顯著。

1 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的概念

人體在開展運動的過程中,伴隨著機體代謝過程的變化,心率會隨之出現一定的變化,通常情況下代謝越旺盛,心率增加幅度越大,若是人體的心率不能依據機體的實際代謝需求增加,或者是難以滿足機體的是代謝需求,這就稱之為心臟變時功能不良。

2 對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的檢測以及標準

現階段,心臟變時功能不良主要是采用平板運動試驗對其進行檢測,這種試驗可以不斷的重復、控制性好,無創傷等優點,可以充分的發揮出心臟的潛在能力,而且還可以定性定量的分析運動各級的變時功能[4]。臨床上對于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的判定標準比較多樣,而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比較常用的有:代謝儲備、變時性指數、心率儲備等,其中代謝儲備的計算方式為:(運動后代謝值-1)/(極量運動的代謝值-1);心率儲備值與變時性指數值相等,其計算方式為:(運動后的心率-靜息心率)/(預測最大心率-靜息心率);要求運動后的最大心率值與預測最大心率值之間的比值應小于85%。

正常情況下變時性指數值處于0.8~1.3之間,當其值大于1.3時可以判定為心臟變時性功能過度,當其值小于0.8時就可以判定為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為了能夠對患者心臟的變時功能有一個準確、全面的了解,在對其變時性指數開展計算時應對峰值心率、靜息心率、身體狀況、年齡等各方面的因素予以綜合的考慮。

在測定運動結束后的心率下降值時,主要測定的是運動試驗時的最高心率值與運動結束之后恢復期第一分鐘內心率的差值。有緩慢減速的階段使用小于12 bpm的標準來進行判斷,沒有緩慢減速階段而是突然停止,則用小于18 bpm來判斷,如果都符合上述的兩個標準就是心臟變時功能不良。

3 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的機制與相關因素

目前,醫學界對于心臟變性功能不良的發生機制仍然不是很清楚,自主神經活動是心臟變時功能調節的主要方式,在循環的過程中,導致右心房擴張時出現Bainbridge反射的主要因素是茶酚胺水平,這會導致靜脈回流的增加,骨骼肌的運動是心率調節的重要方式,具體的調節幅度的大小取決于左心室負荷的變化,影響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的因素有多種,常見的有:心肌缺血、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心悸損害、年齡等,此外抗心律市場藥物負性變時作用、竇房結功能障礙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Hayano等[5]研究認為,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和心肌缺血的程度以及迷走神經損傷的程度有著正相關的關系,而且迷走神經活性的降低和冠脈病變的范圍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如果患者出現了多支冠脈病變,迷走神經受損的同時也會損傷交感神經。

4 討 論

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對于診斷冠心病,是一個獨立的陽性指標,并且具有比較高的敏感性,可以將其與ST壓低等指標聯合起來應用,將其應用于冠心病的治療中,具有重復性高、安全、經濟、簡便等特點。

因此,冠心病采用心臟變時性功能不良對其進行診斷以及預后的評估,在臨床上可以被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程 建,許祥林.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進展[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8,05(10):529-531.

[2] 鄭 泉,夏恩惠,蔣廷波,王育林.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08,31(01):4472-4473.

[3] 程 健,李克強,許祥林,彭格紅,王 靜,郭 玲,李智東.心臟變時功能不良在診斷冠心病上的臨床價值探討[J].貴州醫藥,2010,07(12):634-635.

[4] 鄭 泉,蔣廷波.平板運動試驗中冠心病患者心臟變時功能不良[A].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中華醫學會,2006,02(10):2-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MiRNA-145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離子束拋光研究進展
獨腳金的研究進展
EVA的阻燃研究進展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EGFR核轉位與DNA損傷修復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