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二孩”、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住房消費的影響

2017-11-22 15:29顧和軍周小躍張晨怡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7年11期
關鍵詞:住房價格全面二孩

顧和軍+周小躍 張晨怡

摘要 當前中國人口結構正在改變,“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叭娑ⅰ笔巧哒{整和完善的重要一步,對未來中國經濟和社會將產生深遠影響。在政府頒布“全面二孩”政策的當下,探討政策帶來的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人口結構變化對我國住房消費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6年數據的整理和比較,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會使少兒撫養比顯著提升,老齡化程度得到一定減輕,但不能改變人口迅速老齡化的大趨勢。通過采用滯后一期變量,利用動態面板廣義矩估計方法(GMM)估計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消費的影響。估算結果表明:人口年齡結構因素不能解釋近年來中國房價的上漲,但能部分解釋住房面積水平的變化;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顯著降低住房消費面積,老年撫養比對住房消費面積沒有明顯影響。由于“全面二孩”的實施會提高少兒撫養比,因而從長期來看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降低商品房消費水平。從人口結構角度出發,未來我國房價不再具備快速上漲的需求基礎。政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避免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可以完善養老保險體系,增加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將商品服務結構逐步向老年市場轉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來應對老齡化對住房和經濟市場的沖擊。

關鍵詞 “全面二孩”;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住房消費;住房價格

中圖分類號 F24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7)11-0031-08 DOI:10.12062/cpre.20170611

房地產自市場化以來,房價不斷攀升,對人民生活造成了顯著的負面影響。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可知,我國房價整體處于不斷上升水平,由2000年的1 667.26元/m2上升到2015年的6 866.23元/m2,漲幅近311.83%。為了糾正市場失靈,促進房價回落,國務院與各級政府部門先后出臺各項政策來調控房地產市場,但收效甚微,住房價格持續不斷的快速上漲成為中國熱點問題之一[1]。

當前,中國人口結構不斷改變,少子化和老齡化都是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2-3]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5年中共中央頒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下簡稱“全面二孩”)?!叭娑ⅰ闭邔⑷绾斡绊懳覈娜丝诮Y構?人口結構的變動又會對住房價格和消費水平產生怎樣的作用?本文嘗試將“全面二孩”政策與住房價格和消費相結合,研究“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結構的變化是否會對住房消費產生影響,試圖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解釋住房消費的變化,而之前的文章鮮有同時關注這兩個范疇。

1 文獻綜述

目前已有大量學者對于房價過快上漲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①土地制度論;②貨幣與利率論;③人口遷移論;④泡沫投機論[4-7]。但是這些研究都不能很好地解釋中國房價在2004年的突然性轉變,我們注意到人口結構變化引起的房屋需求變動可能是影響我國房價變動的重要因素。

很多研究結果表明人口結構與住房價格相關。Mankiw和Weil[8]首次系統地將人口變化與住房相結合,研究發現美國七十年代的房價飛漲與二戰后的“嬰兒潮”有關。Davis[9]針對OECD國家的研究發現:人口結構對住房價格影響很顯著,后來也有很多學者對其他地區的研究證實了這一結論[10-11],并且研究結果大多表明老齡化對房價是顯著的負向影響。我國學者通過實證研究發現2004年以來房價的飛漲與1980年以后的“嬰兒潮”密切相關,“嬰兒潮”出生的人口大大刺激了2000—2010年的住房需求[1,12]。隨著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從年輕型走向老年型,住房的剛性需求將會減少,國內住房將會出現拐點并且逐漸下跌,房地產市場將持續低迷[13]。

學者研究發現人口結構還會影響住房需求水平。根據莫迪利安妮的生命周期理論,人一生的消費與支出會在其不同年齡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如果社會中少兒與老年人占比較大,則社會的消費傾向較高,儲蓄較低。我們可以預計,青年人由于具有較高的儲蓄率,對住房的需求大,那么就會購買房產。學者通過研究發現:人口結構確實對住房需求存在顯著影響,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住房需求會減少[11,14]。在此以后,很多研究結果顯示老齡化對住房需求有顯著的負向影響[8,15-16]。需要注意的是,根據Lindenthal and Eichholtz[17]研究發現,人口老齡化一定程度上不會降低住房需求,只有當居民年齡到達生命的末期時,住房需求才會明顯下降。近年來,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學者研究發現人口撫養比與住房需求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且少兒和老年撫養比均對住房需求起顯著的負向作用[18]。人口老齡化對住房需求的作用是由于贍老費用的擠出效應,住房剛性需求會大大降低[19],同時老年型社會會產生老年公寓等養老型住房的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住房需求[20]。由于城鎮化和家庭規模小型化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對城鎮住房需求的負面沖擊還未顯現,幾十年后才會逐漸顯現出來[21]。

上述研究為我們提供了理論和方法借鑒,但現有研究要么關注“全面二孩”政策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22-23],要么關注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消費的影響[24],鮮有將這兩個范疇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文獻。本文不僅可以為今后生育政策的實施重點和方向及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而且有助于加深對發展中國家人口結構轉變機制的理解,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 背景和典型化事實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開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改變了我國的家庭結構。2000—2015年期間少兒撫養比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老年撫養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見圖1、圖2)。2000年少兒撫養比為32.72%,2015年少兒撫養比降為22.77%,下降30.4%。2000年,老年撫養比為9.68%,2015年變為13.67%,上升41.22%。老年撫養比遞增的速度大于少兒撫養比遞減的速度。endprint

中國住房商品化改革始于1998年,住宅價格逐步市場化,需求漸漸釋放,住房需求穩步增長,表現為銷售面積的增長。從圖1可以看出,雖然住宅銷售面積個別年份有所波動,但長期上漲的大趨勢不變。需求快速釋放的結果是價格的快速上漲,從圖2可以看出,2000—2015年我國住房價格穩步上升。2004年之前住宅價格一直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波動,而2004年之后房價開始異常波動,2004年是房價緩慢上升轉變為快速上升的一個“拐點”[1,12]。有學者認為“嬰兒潮”期間出生的人群達到適婚年齡以后會提高住房需求,幾十年以后,其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有的甚至會更換更大的住房;而且“嬰兒潮”還會產生“人口紅利”,在經濟上進一步為房屋的需求奠定基礎[25-26]。由于整個社會撫養負擔較輕,經濟發展迅速、儲蓄水平高、購買能力強,處于“人口紅利”階段,所以住房的需求不斷增加,房價不斷飛漲。2010年以后,雖然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齡化指數超出了國際老年型人口10%的標準[27],但是由于人們對房價的預期持續上漲,仍然還有很多人出于投資目的而購房,所以房價還在上升。

從圖1、圖2可以看出,少兒撫養比穩步下降,老年撫養比穩步上升,住房價格和銷售面積均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2000—2015年,房價上漲了近311.82%,而房屋銷售面積上漲了近589.45%。雖然銷售面積短期有所波動,但長期上升的趨勢不變,從這兩幅圖可以看到人口年齡結構與住房價格和銷售面積之間存在一定的變動關系,但是否具有穩定的因果關系還有待更嚴謹的計量分析。

3 模型、方法和數據

3.1 “全面二孩”對人口年齡結構影響的估算方法

要估算“全面二孩”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關鍵要估算該政策實施對總和生育率的影響,根據總和生育率測

算新增人口數量,在此基礎上測算人口年齡結構。隨著“全面二孩”的實施,會使原本不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齡婦女符合二孩生育條件。如果新增的符合政策的婦女選擇生育二孩,這種現象稱之為“補償性生育”[28],本文將新增符合政策的婦女稱為目標人群。在政策實施后的幾年,會出現“補償性生育”的情況,同時新進入育齡期的婦女開始適用新政策,兩者疊加,會導致生育率的變動。本文借鑒周長洪、陳友華[28]的方法估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對總和生育率的影響,具體方法如下:

其中,TFRt是時期總和生育率,TFR′t是政策調整后的總和生育率,△TFRt是政策調整后總和生育率的變動,TFR不含補償生育t是不考慮補償生育的總和生育率,TFR帶補償生育t是考慮補償生育的總和生育率。1代表所有家庭都生育一孩,g(i)是二孩政策生育模式,i為育齡婦女年齡,i=23,24,…49,符合婚姻法(也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生育最早年齡為23歲,49歲育齡期結束。pt(i)是t年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i歲年齡組婦女比例。從t0開始放開二孩政策,各年齡組婦女符合二孩政策的比例上升至p′t(i),增幅為△pt(i)=p′t(i)-pt(=i)。α是目標人群進行補償生育的比例,其余(1-α)比例的婦女仍按原二孩政策生育模式生育,假定這些人均勻分布在各育齡段。

要測算政策調整后的總和生育率,關鍵是要知道目標人群進行補償生育的比例,即α。2016年全國6省12市生育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鎮現有一孩的育齡婦女中,有生育二孩計劃的共占29.5%,其中24.4%有明確生育二孩的時間計劃。翟振武通過把調查得到的“單獨”家庭已育一孩育齡婦女二孩生育比例應用在“全面二孩”目標人群上得出,“全面二孩”放開后的總體平均二孩生育比例約為28%。由此可見,目標人群中選擇再生育的比例最有可能為30%。為了更好地模擬“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本文圍繞30%上下浮動10%作為目標人群選擇生育的上限和下限,假設“全面二孩”政策的潛在育齡婦女中,最低有20%的人選擇生育二孩,最高有40%的人選擇生育二孩。

3.2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住房消費影響的估算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常規的面板數據模型估計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消費的影響,其中住房消費用人均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價格衡量,具體模型如下:

(6)式中,被解釋變量是住房價格,解釋變量包括反映人口年齡結構的變量:少兒撫養比cdrit、老年撫養比odrit??刂谱兞堪ㄈ司鶉鴥壬a總值gdpit、城鎮人口占比urbanit、地區人均固定資產投資investit、地區人均教育經費投入eduit。μit是隨機擾動項,下標i,t分別代表地區和時間。其中住房價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人均教育經費投入均經過物價指數調整(1978=100)。(7)式中,被解釋變量是人均商品房銷售面積,解釋變量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變量,還包括上一期的房價水平Pit-1、實際貸款利率水平rateit,它是影響消費者跨期選擇的重要因素。

3.3 數據

本文所用數據包括兩套,一套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另一套是《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6年數據。本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估算“全面二孩”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該數據涵蓋了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據。從年齡、生育和死亡率數據中,獲得本文所需的全國總人口數,分年齡、分性別人口數,分年齡育齡婦女數,分年齡育齡婦女生育率、死亡率等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結合估算方法,可以估算未來人口規模及年齡結構。除此之外,在估算“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標人群時,采用了《中國統計年鑒》中育齡婦女分年齡、孩次的生育率數據。

估算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價格和消費影響所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6年,該數據涵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人均商品房銷售面積、人均GDP、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人均教育經費投入的獲得方法是用上述指標的地區總額除以地區年末總人口,涉及價格的數據均用居民消費價格定基指數(消費價格指數的基期是1978年)進行處理,充分考慮了物價水平的影響。少兒撫養比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兒童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老年撫養比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這兩個指標直接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城鎮化水平用城鎮人口占比代替。貸款利率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由于人民銀行會經常調整利率水平,有時一年當中甚至會調整多次,本文的利率用一年期貸款利率的加權平均得到,權重是該利率在全年實行的月數占12個月的比重。主要變量統計性描述結果見表1。endprint

4 實證結果

4.1 “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

伴隨“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一些在原政策下生育意愿受到抑制的人,在新政策開始后會選擇再生育,這一現象被稱之為“政策性補償生育”,當許多人集中進行政策性補償生育時,就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育堆積[28]。少兒撫養比隨之提高,隨著這部分女性生育的釋放,新增人口增加的速度放緩;之后,由于“全面二孩”政策而釋放的出生人口開始進入育齡期,他們的生育行為將帶來出生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少兒撫養比小幅提升??傮w而言,少兒撫養比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趨勢。與“一孩政

策”相比,“全面二孩”的實施到21世紀中葉會使我國的少兒撫養比增加3.16—7.02個百分點(見表2)。

“全面二孩”的實施對65歲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生育政策調整所帶來的新增人口在65年之后才會步入老年階段,因而“全面二孩”不會改變未來65年內老年人口的規模,但會改變老年人口占比和老年撫養比。并且,政策效應要到2030年之后才慢慢顯現,“全面二孩”的老年撫養比開始逐漸低于“一孩政策”?!叭娑ⅰ钡膶嵤┠茉谝欢ǔ潭壬蠝p輕老齡化的程度,與“一孩政策”相比,“全面二孩”的實施到21世紀中葉能使我國的老年撫養比降低1.67—3.99個百分點(見表2),但老年撫養比持續增加的大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4.2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中國住房消費的影響

4.2.1 基本估計結果

表3匯報了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銷售面積和價格的影響。第(1)列報告了靜態面板數據隨機效應結果,第(2)列在第(1)列的基礎上控制了地區固定效應??梢钥闯?,少兒撫養比對住房銷售面積的影響顯著為負,老年撫養比對住房銷售面積的影響顯著為正,意味著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降低住房消費水平,而老年撫養比的提高會提高住房消費水平。從表3可以看出,少兒撫養比對房價的影響顯著為正,老年撫養比對房價的影響顯著為負,意味著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顯著提高房價,而老年撫養比的提高會顯著降低房價。但上述結果是否穩健,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穩健性檢驗。

4.2.2 估計結果的穩健性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住房消費影響結果的穩健性,本文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加入滯后變量,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估計;其次,改變解釋變量的度量,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1)動態面板估計。

由于上一期的房價通過人們的預期影響當前房價,而且房價數據也顯示很強的持續性[29];同時,住房作為大宗消費品,其消費特征雖然與一般消費品存在一定差異,但也具有一定的消費惰性,當前的消費水平受到過去消費水平的影響。為了檢驗估計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加入滯后一期變量,采用動態面板廣義矩估計方法(GMM)估計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消費的影響。

表4報告了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的估算結果,充分考慮了住房價格和消費慣性對相關變量的影響??梢钥闯?,考慮滯后一期房價的影響后,無論是少兒撫養比還是老年撫養比的系數均不再顯著,意味著人口年齡結構對住房價格的影響并不明顯,不能解釋中國近年來的住房價格變化??紤]了滯后一期住房銷售面積的影響后,少兒撫養比對住房面積的影響依然顯著為負,老年撫養比對住房面積的影響不再顯著,意味著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降低住房消費水平,而老年撫養比對住房消費水平沒有明顯影響。

(2)人口年齡結構的不同度量。

為了檢驗人口年齡結構指標的選取是否會影響少兒撫養比和住房消費之間的負相關關系,本文對人口年齡結構采用另外一種度量方法,即采用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和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代理人口年齡結構變量,表5報告了主要估計結果。從表5依然可以看出少兒撫養比和住房消費之間穩健的負相關關系,進一步說明了我們的分析結果是穩健、可靠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少兒撫養比還是老年撫養比均不能解釋我國房價的迅速上漲,意味著人口年齡結構變動不能解釋近年來我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國的住房不僅具有消費功能,還有投資功能,近年來,中國住房的投資性需求占比呈上升趨勢[30]。在房

價上升預期的背景下,表現為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儲蓄全部釋放于房地產市場的狀況。

理論上,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導致的住房需求變化會影響住房價格,當人口邁入老齡化時,人們對住房的需求減少,但事實上有兩個因素會導致老年人對住房的需求增加:一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退休以后,追求的養老型住房,如果原有住房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他就會考慮購買新的住房;二是青年子女經濟條件不足以買房時,父母會給予他們經濟支持,這樣會增加住宅的購買力?;诖?,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并不必然造成住房價格的下降。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對房價的影響不顯著。

少兒撫養比與住房消費之間有穩健的負相關關系,老年撫養比對住房消費沒有明顯影響,意味著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降低我國的住房消費水平。而老年撫養比的變動對住房消費水平的影響不大。這一點可以從其他文獻中得到解釋:中國居民住房需求與年齡高度相關[12],0—19歲期間處于低谷,19—45歲期間迅速上升,45歲左右對住房面積需求達到最高,中國老年人的房屋需求面積雖然在下降,但是下降速度緩慢[18]。由于“全面二孩”的實施會提高少兒撫養比,因而長期來看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降低商品房消費水平。從人口結構角度出發,未來我國房價不再具備快速上漲的需求基礎。

5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中國統計年鑒和人口普查數據估算了“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繼而利用動態面板模型來估計人口結構因素對我國未來住房價格和消費水平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會提高我國的少兒撫養比,少兒撫養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內不會影響老年撫養比,但長期會減輕老齡化的程度,該政策雖然無法改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老齡化的速度。其次,控制滯后一期房價的影響后,無論是少兒撫養比還是老年撫養比對于住房價格均沒有顯著影響,意味著人口年齡結構不是我國住房價格持續高漲的原因,不能解釋近年來我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但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能部分解釋住房消費水平的變動,少兒撫養比的提高會顯著降低住房消費水平,老年撫養比對住房消費水平沒有顯著影響。第三,“全面二孩”的實施會提高少兒撫養比,因而從長期來看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降低商品住房消費水平,從人口結構角度出發,未來我國房價不再具備快速上漲的需求基礎。endprint

以上發現的政策涵義在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利于改善我國的人口結構,而且從長期來看有利于降低房地產市場高漲的需求,對于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有一定利好,因而該政策具有積極的經濟和社會效應。但該政策正面效應的釋放還有賴于政策的執行效果,本文的估測是基于生育意愿的調查結果,生育意愿如何有效地轉化為生育行為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和推動。

本文的研究能給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提供一些建議。第一,由于少子化,我國養老模式必然發生變化,政府應當完善養老保險體系,給予居民最基本的供養,那么老人消費能力將會提高,老年人會將住房轉讓出來,提高住房供給。第二,中國的廣義貨幣(M2)比GDP多一倍(分別為155萬億和74萬億),通貨膨脹勢必會提高房價,政府應該借機鼓勵社會企業轉向老齡市場,調整投資方向,給予稅收優惠等吸引企業,增加老年人口的消費。第三,政府應該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等知識密集型產業[31],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增加可以減少勞動中對體力的需求,同時可以適當延長法定退休年齡,鼓勵退休人員再就業來減少老齡化對住房和經濟市場的沖擊。

(編輯:劉照勝)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劉學良,吳璟,鄧永恒.人口沖擊、婚姻和住房市場[J].南開經濟研究, 2016(1): 58-76. [LIU Xueliang, WU Jing, DENG Yongheng. Demographic shock, marriage and the housing market [J].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2016(1):58-76.]

[2]翟振武,李龍,陳佳鞠.全面兩孩政策對未來中國人口的影響[J].東岳論叢, 2016(2):77-88. [ZHAI Zhengwu, LI Long, CHEN Jiaju. The impact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on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J]. Dongyue tribune, 2016(2):77-88.]

[3]靳永愛,宋健,陳衛.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國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與生育計劃[J].人口研究, 2016(11):22-36. [JIN Yongai, SONG Jian, CHEN Wei. Women fertility preference and intention in urba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nationwide twochild policy [J]. Population research, 2016(11):22-36.]

[4]張濤,王學斌,陳磊.公共設施中的異質性信念與房產價格——中國房產泡沫生成的可能解釋[J].經濟學(季刊),2007(1):111-124. [ZHANG Tao, WANG Xuebing, CHEN Lei. Heterogeneous beliefs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 valuation and real estate bubbles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07(1):111-124.]

[5]周暉,王擎.貨幣政策與資產價格波動:理論模型與中國的經驗分析[J].經濟研究, 2009 (10): 61-74. [ZHOU Hui, WANG Qing.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9 (10): 61-74.]

[6]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化水平和速度的實證分析與前景預測[J]. 經濟研究, 2010 (3):28-39. [JIAN Xinhua, HUANG Ku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level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 (3):28-39.]

[7]況偉大.預期、投機與中國城市房價波動[J]. 經濟研究, 2010(9):67-78. [KUANG Weida. Expectation, speculation and urban housing price volatility in China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9): 67-78.]

[8]MANKIW N G , WEIL D N. The baby boom, the baby bust, and the housing market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9, 19 (2): 235-258 .

[9]DAVIS M A , HEATHCOTE J. Housing and the business cycle[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5, 46 (3): 751-784.

[10]EGERT B, MIHALJEK D. Determinants of house pric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J].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2007,49 (3):367-388.endprint

[11]LEVIN E, MONTAGNOLI A, WRIGHT R E.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housing market: evidence from a comparison of Scotland and England [J]. Urban studies, 2009, 46(1):27-43.

[12]陳斌開,徐帆,譚力.人口結構轉變與中國住房需求:1999—2025——基于人口普查數據的微觀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129-140. [CHEN Bingkai, XU Fan, TAN Li.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housing demand of China 1999-2025: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census dat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12 (1):129-140.]

[13]王勤,蔣旻.人口年齡結構與住宅價格調控[J].上海金融, 2011 (10):17-19. [WANG Qin, JIANG Wen.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the adjustment of housing price [J]. Shanghai finance, 2011 (10): 17-19.]

[14]ERMISCH J. The demand for housing in Britain and population aging: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J]. Economica, 1996, 63(251):383-404.

[15]MAENNIG W, DUST L. Shrinking and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s asymmetric real estate price reactions: the case of German singlefamily houses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8, 38(1): 63-69.

[16]MALMBERG B. Fertility cycles, age structure and housing demand[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2, 59(5): 467-482.

[17]LINDENTHAL T , EICHHOLTZ P. Demographics, human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ousing [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14,26:19-32.

[18]徐建煒,徐奇淵,何帆.房價上漲背后的人口結構因素:國際經驗與中國證據[J].世界經濟,2012(1):24-41. [XU Jianwei, XU Qiyuan, HE Fan. The demographic factor of the rising housing pric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evidence in China [J]. World economy, 2012 (1): 24-41.]

[19]張昭,陳兀桐.人口因素對中國房地產行業波動的影響及預測分析[J].金融經濟,2009(4): 33-35. [ZHANG Zhao, CHEN Wutong. The impact and predicative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factor on the fluctuation of Chinese real estate industry [J]. Financial economics, 2009 (4):33-35.]

[20]劉穎春.城市化過程中人口變動趨勢對中國房地產開發的影響[J].人口學刊, 2004(3): 45-48. [LIU Yingchun.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change on Chines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urbanization [J]. Population journal, 2004 (3): 45-48.]

[21]陳彥斌,陳小亮.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城鎮住房需求的影響[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5):45-58. [CHEN Yanbin, CHEN Xiaoliang.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aging on Chinas urban housing demand [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3 (5): 45-58.]

[22]翟振武,張現苓,靳永愛.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2):3-17.[ZHAI Zhenwu,ZHANG Xianling,JIN Yongai.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an immediate transition to a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J].Population research,2014(2):3-17.]

[23]顧和軍,李青.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影響:2017—2050[J].人口與經濟,2017 (4):1-9.[GU Hejun,LI Qing.The impact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on labor number and structural in China:2017-2050[J].Population & economics,2017(4):1-9.]endprint

[24]鄒瑾,于燾華,王大波.人口老齡化與房價的區域差異研究——基于面板協整模型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5(11):64-69.[ZOU Jin,YU Taohua, WANG Dabo.Regional differences of demographic trends and house price: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anel cointegration model[J].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2015(11):64-69.]

[25]劉琳. “嬰兒潮”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需求的影響[J].中國投資, 2007(3):13. [LIU Lin. The influence of ‘baby boom on long run demand of Chinese real estate industry [J]. China investment, 2007(3):13.]

[26]李健元,孫剛,李剛.中美人口數量代際變化對中美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研究[J].管理世界,2011(8):171-172. [LI Jianyuan, SUN Gang, LI Gang. The impact of generational change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on stock and real estate market in China and USA [J]. Management world, 2011(8): 171-172.]

[27]賈男,甘犁,張劼.工資率、“生育陷阱與不可觀測類型”[J].經濟研究,2013(5): 61-72. [JIA Nan, GAN Li, ZHANG Jie. Wage rate, the mommy trap and unobserved types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3(5): 61-72.]

[28]周長洪,陳友華.帶補償生育的政策總和生育率測算模型及其應用[J].中國人口科學, 2013(3):10-18. [ZHOU Changhong, CHEN Youhua. The calculating model and use of TFR with compens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13 (3):10-18.]

[29]陳國進,李威,周潔.人口結構與房價關系研究——基于代際交疊模型和我國省際面板的分析[J].經濟學家,2013(10):40-47. [CHEN Guojin, LI Wei, ZHOU Jie. The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housing price: on the basis of generation overlapping model and the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anel in our country [J]. The economists, 2013(10):40-47.]

[30]甘犁,尹志超,賈男,等.中國家庭資產狀況及住房需求分析[J].金融研究,2013(4):1-14. [GAN Li. YIN Zhichao, JIA Nan, et al. The Chinese financial standing and housing demand analysis [J]. Economic research, 2013(4):1-14.]

[31]顧江洪,江新會,黃波.信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J].閱江學刊,2006(1):32-38.[GU Jianghong,JIANG Xinhui,HUANG Bo.Analysi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rust on economic growth[J].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2006(1):32-38.]endprint

猜你喜歡
住房價格全面二孩
住房價格、人力資本與城鎮居民消費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護理人力資源調查分析及對策
二孩時代,人口生態重建的理性思考
淺析“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權的保障
住房價格變動原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