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孫子輔導作業

2017-11-23 23:07關曉海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小孫子爺爺奶奶放學

關曉海

前不久回老家,到隔壁鄰居劉嬸家串門,只見劉嬸坐在屋檐下,戴著老花鏡,正拿著小學語文課本聚精會神地看。劉嬸已經年逾六旬,雖說小時候也讀過兩年書,認得幾個字,但因生活在農村,每天都是圍繞著農活和灶臺打轉,并沒聽說過劉嬸還有愛學習的習慣,今天怎么一反常態,不看菜譜,反而看起了小學課本呢?

原來,劉嬸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小孫子留在了老家,由劉嬸照顧。劉嬸說孫子上小學前,因為害怕孩子磕著碰著,眼睛是一刻也不敢離開孩子身影,當時就合計著,雖然辛苦點,但等孩子上了學,自然就輕松了。不料,等到孩子上學后,照顧孩子的任務是不減反增:除了一日三餐外加接送之外,還額外增加了輔導孩子學習的任務。

劉嬸苦笑一聲說,先不說別的,就說這上學時間吧,現在小學放學時間都挺早,下午不到4點孩子們就放學了,聽說放學早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是沒錯,不過孩子應該掌握的知識不能打折呀,但因為孩子在校時間短,很多老師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只講了一遍。剛上小學的孩子本身因為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知識點怎么能記得牢呢。這就必然需要家長課外給予輔導了,不然這孩子肯定第二天更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了。所以說,現在誰家有小學生,家長不都是輔導作業輔導到半夜呀。對于城市里的家長來說,輔導孩子普遍不是什么難事,可在鄉村,因為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們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可爺爺奶奶大多識字不多,而且年紀也大了,對他們來說輔導孩子真是有點勉為其難呀。

聽了劉嬸的話,我也不禁一愣。的確,雖說教育的責任更多在于家庭,但鄉村和城市畢竟不同,如果不能根據鄉村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恐怕“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情形難以改變,畢竟小學是一個人打好基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刻,如果學校不能給予他們更多幫助,依靠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恐怕成效不大。

看我陷入深思,劉嬸卻又說道:“現在這素質教育也不是沒有好處,你看家里的小孫子才上小學沒多久,老師便時不時發短信要求家長陪同孩子完成各種各樣的問卷調查,比如中小學素質教育知識競賽、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網絡問卷調查等,這些問卷調查、知識競賽無一例外都需要通過網絡完成,本來我這個農村老太太也不需要使用智能手機,可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兒子兒媳專門給買了一部智能手機,我也順便接觸了高科技?!眲鹦χf,“不過,對手機這東西我實在是沒有什么興趣,孩子們雖然給買了,我也不太會搗鼓,倒是小孫子,別看年齡小,用手機上網倒是很在行,就是有了這手機之后,老是用來玩游戲,管也管不住,輔導作業那是更難了?!眅ndprint

猜你喜歡
小孫子爺爺奶奶放學
下棋
我的爺爺奶奶
我的爺爺奶奶
向爺爺奶奶致敬
我的爺爺奶奶
里外都干凈了
小孫子摔倒我沒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