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的不一定就是世界的

2017-11-23 15:34袁越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莫特原住民麥克

袁越

藝術圈有個說法,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意是說,一個好的藝術家不一定非得按照西方標準,去做所謂的主流藝術,你只要把你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做好了,照樣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這個說法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審美標準都是一樣的。某個民族覺得很美的東西,另一個民族也應該覺得美。

這個大前提在音樂行業有個非常有名的疑問,那就是不同人對于和弦的和諧程度的感受到底是不是一樣的?有沒有可能出現這樣一個民族,把不和諧和弦同樣視為美?

和弦理論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基礎理論,也是西方人引以為豪的一項發明。曾經有人懷疑過這個理論的普適性,但該理論的支持者反駁說,你隨便去試一個中國人,看他到底是喜歡和諧和弦還是不和諧和弦,答案肯定是前者,這就說明和弦理論是普適的。

但是,仔細一想不難發現,這個假想中的實驗存在重大破綻,那就是當今中國已經很難找出一雙沒有被西方音樂“污染”過的耳朵了。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知多少流行音樂,它們大都是按照西方音樂理論寫成的。絕大部分中國人的聽覺習慣已經西方化了,很難做出公正的判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約什·麥克德莫特(Josh McDermott)教授帶領一個研究團隊專程去了趟玻利維亞,從該國境內的奇瑪內(Tsimane)原始部落找來了64位原住民。這個部落一直生活在亞馬遜叢林里,從來沒有和外界接觸過,因此他們從沒有被西方音樂“污染”過。

另外,這個原始部落的傳統音樂只有旋律沒有和聲,所以他們的耳朵甚至沒有被和聲“污染”過。

研究人員先給這64位原住民播放人的笑聲和喘息聲,讓他們評判自己喜歡哪一種聲音,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前者,說明在這些基本的方面他們和其他人是一樣的,而且他們完全能夠聽懂研究者的問題。

然后研究人員再給他們播放不同類型的和弦,包括和諧的、不怎么和諧的和完全不和諧的。后者西方音樂家也經常會使用,只不過那是為了表現緊張、沖突和憤怒等復雜情緒,絕大多數耳朵被西方音樂“污染”過的人都能聽得出來。

測試結果顯示,奇瑪內人完全聽不出不同種類的和弦有什么區別,他們覺得所有這些和弦都一樣的好聽。同樣的測試如果給玻利維亞城里人做的話,他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不同和弦之間的差別。

為了保證測試的公正性,麥克德莫特教授又做了一個反向的試驗。這一次他把奇瑪內原住民的傳統音樂錄下來,然后用電腦處理了一下,加上了不同類型的和弦,然后他把經過改裝的音樂播放給原住民們聽,他們同樣感覺不出任何差別。但當麥克德莫特教授把這些音樂播放給受過西方音樂訓練的聽眾時,后者雖然從來沒有聽過奇瑪內民間音樂,但卻仍然可以立即分辨出不同的和弦類型。

麥克德莫特教授把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了《自然》(Nature)雜志上。這個結果清楚地表明,起碼在音樂這個領域,民族的不一定就是世界的。一個民族覺得好聽的音樂,在另一個民族聽來很可能覺得難聽得要死。

猜你喜歡
莫特原住民麥克
徹底改變殖民者和原住民關系的那一刻 精讀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艱難,但你被愛著
斑馬去哪兒
福莫特羅與沙丁胺醇治療兒童性哮喘的臨床效果比較
外用咪喹莫特聯合Nd:YAG激光治療表淺基底細胞癌的療效觀察
從原住民地權判例看澳大利亞原住民政策的變遷——從滅絕、同化到多元共存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