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情形下貶值計算的思考

2017-11-25 08:04
商業會計 2017年15期
關鍵詞:生產能力年限經濟性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430205)

評估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是指評估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前及基準日后生產能力均達不到滿負荷運行對應的生產能力(即設計生產能力)。評估基準日前開工不足影響使用年限法下實體性貶值的估算問題;評估基準日后開工不足涉及到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的估算問題。被估資產評估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情形下,實體性貶值額和經濟性貶值額的估算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成本法下被估資產評估結果。因而,對這種情形下的兩種貶值正確估算顯得尤為必要。文章通過提出評估基準日前后,被估資產開工不足情形下現行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深入研究,給出相應的完善建議。

一、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估算方法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主編的《資產評估》,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含義及估算方法如下:

(一)實體性貶值的估算方法

實體性貶值也叫有形損耗,是指被估資產由于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導致資產的物理性能損耗或下降而引起的資產價值損失。估算方法有三種:觀察法、使用年限法和修復費用法。其中,使用年限法實體性貶值計算公式如下:

實體性貶值=(重置成本-預計殘值)×(實際已經使用年限/總使用年限)

(二)經濟性貶值的估算方法

經濟性貶值也叫經濟性損耗,是指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引起資產閑置、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資產價值損失。經濟性貶值計算有兩種方法:

1.間接計算法——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引起的經濟性貶值。

經濟性貶值率=1-(資產預計可被利用的生產能力÷資產原設計生產能力)X

經濟性貶值額=資產的重置成本×經濟性貶值率

其中,X為規模經濟效應指數,資產預計可被利用的生產能力后面簡稱預計的生產能力。

2.直接計算法。

經濟性貶值額=年收益損失額×(1-所得稅稅率)×(P/A,r,n)

式中(P/A,r,n)為年金現值系數。

二、評估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情形下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存在的問題

(一)使用年限法估算的實體性貶值率公式中分子分母口徑不一

在《重置成本法中第I類經濟性貶值的扣除問題——兼議規模經濟效益指數的應用》(王同律,2005)一文例題中對于實體性貶值采用使用年限法估算,尚可使用年限也是評估基準日后開工不足情形下對應的還可使用年限,與上述做法保持一致,即都采用未來預計生產能力對應的尚可使用年限,而且這一例題出現在中南財經大學汪海栗教授(2007年)主編的《資產評估學》教程中?!顿Y產評估中經濟性貶值的量化基數選擇》(唐瑩,2011)一文對實體性貶值的計算也是如此,這說明開工不足情形下尚可使用年限的這種確定方法得到公認。

例1:假設一臺被估資產準備用于投資,在評估基準日前已經使用10年,資產利用率為60%;評估人員估測:評估基準日后利用率為80%情況下還可以用5年。按照上述現行公認的使用年限法公式來計算實體性貶值率,過程如下:

實體性貶值率=(10×60%)/(10×60%+5)=54.55%

公式中(10×60%)是把基準日前非滿負荷使用情況下的使用年限換算成滿負荷下的實際使用年限,即分子是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下的實際已使用年限,而分母中的尚可使用年限,是評估師根據基準評估日后預期生產能力下對應的尚可使用年限,而預期生產能力可能開工不足也可能超負荷運行,這樣實體性貶值率計算公式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導致計算結果難以令人信服。

(二)間接法下計算經濟性貶值額計算基數不統一,導致評估結果隨意性大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主編的評估師考試用書《資產評估》認為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計算基數為重置成本,綜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總結經濟性貶值的計算基數主要有以下3種觀點:

經濟性貶值=重置成本 ×經濟性貶值率 公式(1)

經濟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經濟性貶值率 公式(2)

經濟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率 公式(3)

上述公式中:經濟性貶值率=1-(基準日后預計產量/設計產量)X;X為規模經濟效應指數。

如果一項被估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同時存在實體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采用不同的基數計算經濟性貶值,則經濟性貶值計算結果各不相同,最終評估值也各不相同,增加了評估結果的隨意性。

例2:某企業于2011年4月30日購建一項設備。在評估基準日,據有關資料,評估人員估算出被估設備重置成本為240萬元。對比市場上同類功能且設計生產能力相同的先進設備,該設備在滿負荷運行下每月人工成本超支5 000元。被估設備所在行業的平均報酬率為12%,;經分析研究,該設備評估基準日前實際利用率為80%,由于未來市場激烈競爭,評估基準日后估計設備利用率將下降到70%條件下,被評估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10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被估設備規模效益指數為0.75。根據上述條件要求,估測被估設備在2017年4月30日的評估值。

如果實體性貶值采用使用年限法估算,尚可使用年限按照文章前面給出的公認方法確定,即尚可使用年限采用被估資產開工不足情形下對應的尚可使用年限來計算;根據多個學者對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計算基數研究總結出來的三個計算基數來分別估算,則:

實體性貶值為:240×(6×0.8)/[(6×0.8+10)]=77.84(萬元)

功能性貶值為:5000×12×(1-25%)×PVIFA(12%,10)/10 000=25.43(萬元)

第一種方法:若經濟性貶值按公式(1)計算,則:

經濟性貶值 =240 ×(1-0.70.75) =56.33(萬元)

評估值=240-77.84-25.43-56.33=80.4(萬元)

第二種方法:若經濟性貶值按公式(2)計算,則:

經濟性貶值為:(240-77.84)×(1-0.70.75)=38.05(萬元)

評估值=240-77.84-25.43-38.05=98.68(萬元)

第三種方法:若經濟性貶值按公式(3)計算,則:

經濟性貶值為:(240-77.84-25.43)×(1-0.60.7)=32.09(萬元)

評估值=240-77.84-25.43-32.09=104.64(萬元)

上述經濟性貶值基數不同,經濟性貶值額大小各不相同,最終評估結果也各不相同。

(三)在實際應用中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計算范圍超出其含義給定的范圍

現行的經濟性貶值含義,是指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引起資產閑置、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資產價值損失。它強調由于外部條件變化,使得被估設備由于閑置狀態帶來的價值減少。但在實際應用中,只要資產評估基準日后,預期產量沒達到設計產量,無論是資產使用過程中的設備匹配缺陷帶來的,或設備老化帶來的,還是外部因素造成的,都作為經濟性貶值且采用間接法來計算。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的計算范圍已超出其含義給出的范圍。

三、評估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情形下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的完善建議

(一)尚可使用年限采用被估資產預計滿負荷運行狀態下對應的年限來計算實體性貶值合理可行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主編的評估師考試用書《資產評估》,使用年限法下資產的實體性貶值估算公式如下:

總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①

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 ②

資產利用率=截至評估基準日被估資產累計實際利用時間/截至評估基準日被估資產累計法定利用時間

其中:資產利用率>1,表示資產超負荷運行,資產利用率<1,表示資產開工不足,資產利用率=1,表示資產滿負荷運行。

實體性貶值率=實際已使用年限/總使用年限 ③

把公式②帶入①、然后再帶入③:

實體性貶值率=(名義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名義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尚可使用年限)④

在使用年限法下,把名義使用年限通過公式②換算成實際已使用年限的目的,是把基準日前被估資產開工不足或超負荷運行的對應使用年限換算成滿負荷運行下的使用年限。④中分子計算的是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下的實際已使用年限,分母中的尚可使用年限又是評估師根據基準評估日后,預計特定的產量下對應的尚可使用年限。評估基準日后,被估資產預計的產量可能大于設計產量,也可能小于設計產量,導致尚可使用年限為非滿負荷運行情形下對應的使用年限,造成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如果把尚可使用年限也換算為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下的使用年限,分子分母口徑一致,不會出現上述情況。

例1中,評估基準日后預計產量下的尚可使用年限換算成為滿負荷運行下的尚可使用年限來計算,則實體性貶值率估算如下:

實體性貶值率=(10×60%)/(10×60%+5×80%)=60%

綜上所述,把評估基準日后預計產量下的尚可使用年限換算為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下的尚可使用年限,計算的實體性貶值,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改進后的實體性貶值率計算公式如下:

實體性貶值率=(名義使用年限×基準日前資產實際利用率)/[(名義使用年限×基準日前資產實際利用率)+預計非滿負荷運行下對應的尚可使用年限×評估基準日后的預計資產利用率]

(二)間接法下的經濟性貶值額計算基數應統一為: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

被估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物理磨損狀況客觀存在且保持不變,在評估目的特定、所面臨的未來各種環境一定的情況下,如果預計生產能力能夠預測,則未來尚可使用年限可以確定,采用使用年限法估算的實體性貶值大小是不變的;技術進步是過去形成的,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評估基準日,尚可使用年限可以確定,功能性貶值大小也是既定的。根據成本法的公式,被估資產的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評估基準日后被估資產預計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而帶來的價值下降,成本法公式單獨作為一項經濟性貶值來估算。即在不考慮評估基準日后開工不足帶來價值減少的情況下,評估基準日被估資產的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對應的是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下的資產價值。因而,實體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都應該按照滿負荷運行估算,這一點與前面論述的改進后的使用年限法下實體性貶值估算一致。如果被估資產評估基準日后,預期的產量達不到設計的產量,則存在經濟性貶值,其價值應該在被估資產滿負荷運行價值基礎上進一步減少。因而,間接法下被估的經濟性貶值額=(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率,即如果實體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都存在,在計算經濟性貶值計算基數中要扣除這兩個貶值,以免經濟性貶值計算基數過大,造成重復扣除情況發生。在實踐應用中,計算經濟性貶值時扣除基數需針對資產實際存在的貶值依具體情況相應扣除貶值額計算即可。如果一項資產購進后未使用,同時不存在功能性貶值,則經濟性貶值計算為公式(1);如果購進后一直使用,但不存在功能性貶值,則經濟性貶值額計算為公式(2);如果購進后一直使用,則實體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同時存在,經濟性貶值計算為公式(3)。如果一項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同時存在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則成本法下的估算公式是:

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率=(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1-經濟性貶值率)

對于評估基準日前后開工不足情形下,例2中依給定條件存在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根據上述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的改進建議,被估資產評估值計算如下:

實體性貶值=240×[6×0.8/(6×0.8+10×0.7)]=97.63(萬元)

功能性貶值=5 000×12×(1-25%)×PVIFA(12%,10)/10 000=25.43(萬元)

經濟性貶值=(240-97.63-25.43)×(1-0.70.75)=27.44(萬元)

評估值=240-97.63-25.43-27.44=89.5(萬元)

(三)開工不足情形下,完善三種貶值交叉部分估算的建議

1.經濟性貶值重新界定的必要性。

(1)符合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額估算的實際需要。在實際應用中,資產基準評估日后預計產量達不到設計的產量,無論是資產運行過程中的設備匹配缺陷(實質上是功能性貶值)還是被估資產自身老化(實質上是實體性貶值)造成的,都作為經濟性貶值采用間接法估算,實踐中間接法估算的經濟性貶值范圍超過了經濟性貶值含義給定的范圍,使得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在定義上區分明確,而實際應用中三個貶值估算存在交叉情況。其實對于被估資產而言,無論是企業內部原因還是外部原因導致被估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后的預計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只要這兩個生產能力確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對使用這項資產的企業而言,損失都是存在且特定。既然能夠利用間接法估算外部原因計算預計未來開工不足帶來的損失額,也可以利用它來計算內部原因被估資產開工不足造成的經濟損失。因而,重新界定經濟性貶值顯得尤為必要。

(2)重新界定經濟性貶值含義便于對成本法公式更好地理解應用。成本法評估公式是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對于資產預計生產能力不足帶來價值下降,是一律通過經濟性貶值來單獨估算的,即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經濟性貶值估算都不需要再考慮資產預計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否則就會出現重復估算。這樣對成本法的公式理解簡單明了,實際上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中功能價值法和規模經濟效益法,其目的就是把參照物的重置成本調整成為被估資產設計生產能力(即滿負荷)運行下的對應的重置成本。

2.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估算的完善措施。根據對成本法公式的理解和前面分析,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不需要再考慮被估資產評估基準日后開工不足(即只考慮被估資產未來滿負荷運行)的情形,則有必要重新界定經濟性貶值的概念并增加有關評估實務指南的操作說明,加以規范貶值估算。

(1)經濟性貶值含義的重新界定。經濟性貶值估算著重強調資產閑置是由企業外部因素而非資產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由于其間接法實際估算范圍已經超過經濟性貶值含義給出的范圍,為了把經濟性貶值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重新對經濟性貶值進行定義:由于資產閑置、外部條件的變化引起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資產價值損失。這樣一來,無論是資產運行過程中的設備匹配缺陷(實質上是功能性貶值),還是被估資產自身老化(實質上是實體性貶值)帶來的被估資產利用率下降,與外部原因帶來的資產閑置,一并作為經濟性貶值計算就顯得合理可行了。即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后處于閑置狀態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都作為經濟性貶值且利用間接法來估算。重新定義的經濟性貶值適用于各種資產業務的評估,對評估資產的在用價值、市場價值、投資價值等估算都適用。

(2)增加評估實務中成本法評估具體參數操作指南來提高貶值估算的準確性。成本法評估實務中面臨的實際情況紛繁復雜,各貶值估算之間相互聯系,為了增加評估結果的準確性,有必要在有關成本法評估實務中,增加各貶值確定的具體操作指南,提高成本法的操作可行性。比如,把經濟性貶值重新定義為由于資產閑置、外部條件的變化引起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資產價值損失,同時在實務評估操作指南中,對實體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這兩個參數具體確定時,加以特殊解釋說明:如果這兩個貶值帶來資產未來預期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則全部作為經濟性貶值來考慮,不再認定為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并采用間接法公式來估算,把間接法下經濟性貶值估算公式的理論與實踐應用統一。對于基準評估日后預計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無論實質上是現行意義上的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還是經濟性貶值,全部作為經濟性貶值且采用間接法估算,提高成本法可操作程度和估算的準確性。評估具體操作指南就是對具體實務中的參數確定的特殊情況加以特殊說明和處理,提高準則的可執行度。盡管評估實務遠非理論上那么簡單,對于那些可以通過操作指南具體規定細化操作步驟能夠規范評估估算的,還是有必要規范。具體實務操作指南應該對評估實務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根據評估實務加以規范完善,理論服務于實踐,相應地,實踐反過來也指導理論,不斷完善評估理論體系,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一,還需要評估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四、總結

開工不足情形下實體性貶值使用年限法,尚可使用年限采用滿負荷運行下對應的使用年限,使實體性貶值率分子分母口徑一致;開工不足情形下經濟性貶值間接法計算時扣除基數統一為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避免評估實務中貶值估算的隨意性;經濟性貶值的重新定義更符合評估實務中間接法的應用范圍,同時輔之以增加評估實務操作指南來提高三個貶值確定的合理性。對開工不足情形下的實體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合理估算,便于理解和運用成本法評估,合理估算被估資產評估值。

猜你喜歡
生產能力年限經濟性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經濟性探討與分析
基于經濟性和熱平衡的主動進氣格柵策略開發(續2)
基于經濟性和熱平衡的主動進氣格柵策略開發(續1)
高壓鍋最多用8年
遼寧朝陽市劉禹佳問:退役士兵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出現欠繳、斷繳的,允許補繳嗎
含風電的電力系統調度的經濟性分析
含風電的電力系統調度的經濟性分析
服裝企業生產流程分析及優化
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工程 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將增500億公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