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跆拳道品勢禮儀的本土化研究
——以儒家為例

2017-11-27 12:18豆貝貝
少年體育訓練 2017年3期
關鍵詞:尊師重道練習者跆拳道

豆貝貝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跆拳道品勢禮儀的本土化研究
——以儒家為例

豆貝貝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在奧運會等大型比賽中沒有設立跆拳道比賽,品勢只是在重大賽事上作為表演項目用于烘托比賽氣氛,宣傳跆拳道運動;再加上社會上多數道館對品勢并不重視導致了品勢逐漸被忽略。如今有大量學者指出品勢中蘊含著的跆拳道精神是跆拳道運動文化底蘊的表現,但很少有人從禮儀角度來解讀或者改善品勢。品勢禮儀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其目的是為了規范人的行為舉止,最終達到內在修為的提高。在品勢的眾多禮儀中最能表現出其禮儀特點的是服裝和鞠躬禮,品勢有特定的品勢服,它區別于我們常見的白色訓練服,不同級別、不同年齡以及不同性別,都有著很明顯的區分。品勢更好地體現出了“道”,而品勢服則是品勢中“道”的內涵的外在表現,從其服裝我們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級別的高低。而鞠躬禮相對于服裝來說沒有那么鮮明的特點,鞠躬禮貫穿始終,在突出表現“道”的品勢上,鞠躬禮顯得尤為重要。

1 研究背景

1.1 品勢禮儀本土化的目的與意義

品勢作為跆拳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過程中并未被重視,片面追求競技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品勢的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品勢禮儀的本土化正是基于這一現象,通過改變其外在的禮儀形式,賦予其中國文化的特點,使家長、社會認可品勢,進而使品勢發展起來,以至于能逐漸與實戰拉近距離。

跆拳道品勢禮儀的本土化不僅僅可以促進品勢在我國的發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哲學內涵,通過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注重禮儀的發展可以使社會更加和諧,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梢哉f品勢禮儀的本土化具有其獨特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所在。

1.2 跆拳道品勢禮儀本土化的研究現狀

1.2.1 跆拳道品勢的發展現狀 鄢行輝在《跆拳道哲學思考》,陸燕、楊亞斯在《探跆拳道品勢與實戰的和諧發展之路》中指出目前品勢在各個練習場所均未受到重視,普遍存在忽略品勢練習的現象;王建、時鴻彬則在《跆拳道品勢的發展探討》中點明了由于在大型比賽中沒有設置跆拳道品勢比賽從而導致了品勢得不到重視。

1.2.2 關于品勢禮儀的研究過少大多數學者在研究品勢時傾向其內在的文化,品勢禮儀只是做為研究中的一點被一帶而過,專門針對品勢禮儀的研究幾乎沒有。如鄭樹軍在《淺談跆拳道與中國傳統文化》,鄧越在《跆拳道品勢文化解析》中都只提到跆拳道提倡“以禮始、以禮終”與儒家的禮文化有著相似性但沒有具體解釋跆拳道品勢中的禮儀。

1.2.3 對于品勢禮儀的本土化研究欠缺 很多學者將品勢與武術套路放到一起進行對比研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品勢的本土化,但關于禮儀的本土化研究稍顯欠缺。如:李愛華、吳賽、趙璐在《跆拳道品勢與傳統武術套路對比研究》中指出通過對比品勢與武術套路之間的異同發現品勢與武術套路是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借鑒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儒家為例,對跆拳道品勢禮儀的本土化進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及詮釋法。

3 品勢禮儀現狀下的本土化詮釋

3.1 服裝的內涵及本土化詮釋

3.1.1 長幼有序 (1)長幼有序的內涵。強調“長幼”概念,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高級別者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則,為初學者樹立榜樣。跆拳道中的“長幼”更多的是指練習時間的長短或者對于跆拳道運動認識的多少。跆拳道技術分為九段十級,單從腰帶的顏色上我們可以簡單分辨出其技術的高低。品勢服是分辨練習者級別高低的一個標準,不同級別有顏色不同的服裝。(2)長幼有序的本土化詮釋?!伴L幼”是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倫理關系之一,區分“長幼”的目的在于明確尊卑先后的秩序,從而建立“長幼有序”的社會。儒家常說“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便是對長幼有序的高度概括。

3.1.2 愛國意識 (1)愛國意識的內涵。愛國是一種信仰,是一個公民應有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愛,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情感,是計算機和模擬器永遠計算和模擬不出來的,表達的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或情緒。而什么是國呢?從字面來看“□”表示的是一個范圍即一個國家的疆域,這是從地理方面來解釋過的概念。意識,是物質運動變化的場所,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因此,通過提升意識層次,提升國人對內在和周圍“無限”的認知。(2)愛國意識的本土化詮釋。以太極品勢為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品勢中蘊含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兑拙暋で彾取分凶⒚靼素云鋵嵤前藗€古字,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坤為地, 震為雷, 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太極一到八章分別代表了這八個物象。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是國人愛國意識的最早體現,孔子為了維護周天子的統治地位創作了《春秋》,使得“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成為愛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3.1.3 尊師重道 (1)尊師重道的內涵。在跆拳道品勢中,練習者對教練的尊敬,體現了“尊師”,而對跆拳道技術的追求,則是對“道”的追求。尊師重道是一種美德,指尊敬師長重視教師的教導。通過練習品勢可以加強練習者對尊師重道的理解,進而能促進良好品格的塑造。(2)尊師重道的本土化詮釋。韓愈在《師說》中強調了尊師重道的教育觀,他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身份即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這樣,教師才是我們所要尊敬的對象。在我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表現尊師重道的小故事。如程門立雪、馬門立雨等。人們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對尊師重道最好的詮釋?!爸氐馈笔俏覈鴤鹘y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國傳統上把學問知識分為“道”“經”“術”3個層次,“道”是最高的學問。

3.2 鞠躬禮的內涵及本土化詮釋

3.2.1 長幼有序 (1)長幼有序的內涵。高級別者為長,低級別者為幼,道館內的長幼有序規范了練習者之間的紀律,有利于兒童少年的成長。品勢有其自身的特點,從品勢演練角度可以輕易地分辨出級別的高低。從前文我們已經得知長幼有序所表達的內涵及其在跆拳道品勢中的表現,通過鞠躬禮來表示對教練、年長者以及比自己帶位高的人的尊敬,同時教練及高級別者同樣對行禮者還以鞠躬禮表現出一種謙卑的精神。(2)長幼有序的本土化詮釋。品勢演練技術與競技武術套路相似,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來完成技術動作,不同品勢或者套路內在意義不同,同樣,他們各自禮儀也不同。品勢中行鞠躬禮,套路中則是抱拳禮。如今,抱拳禮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謙卑的態度,這與品勢中的鞠躬禮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這兩者是否可以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及這樣的改變對品勢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3.2.2 愛國意識 (1)愛國意識的內涵。跆拳道通過對國旗敬禮來表現出練習者的愛國主義精神,練習者在進入道館或練習場所后需向國旗敬禮、向教練敬禮,練習結束后仍需向國旗和教練敬禮。在行禮前,需整理好自己的儀表以此來表現出對這一形式的重視。在我國,無論我們在什么樣的跆拳道訓練場所上我們基本上都能發現一些固定不變的標志,其中中國國旗是必不可少的。(2)愛國意識的本土化詮釋。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跆拳道本是韓國國技,在傳入中國以后加入了中國的符號、觀念,如我國國旗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3.2.3 尊師重道 (1)尊師重道的內涵。在品勢比賽中,運動員要向教練員行鞠躬禮,一方面是感謝教練員的教育和培養之恩,另一方面是向教練員表明自己的決心。跆拳道品勢很好的詮釋了“道”,太極型品勢表現的太極思想;平原品勢表現的和平、光明和希望;十進品勢與十種長生不死之物;地太品勢表現的從地面沖向天空的動作形態;漢水品勢包含大江之意等。尊師重道,是一種思想,一種態度,它需要通過外在的禮儀形式表現出來。因此,練習跆拳道品勢所學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動作演練,更多的則是對人生的理解。(2)尊師重道的本土化詮釋?!白饚熤氐馈币辉~常見于中國儒家典籍,目前在某些學校里還可看到孔子銅像的底座鐫刻著“尊師重道”一詞,可見國人對尊師重道的重視。在古代道德觀念濃厚的時代里,“背棄師門”、“欺師叛祖”之徒,必為社會所唾棄、不齒與不容,即使到了現在,欺師叛祖之人仍為社會所輕視。有師承才能有成就,所謂“法離師難成”,這就更需要講究尊師重道了。

4 儒家文化視角下對品勢禮儀本土化的思考

4.1 有利于提高道德素養

學禮、懂禮、重禮是跆拳道運動中禮儀的參悟過程,在品勢中借鑒不同形式的作揖禮,有利于品勢更好地在我國發展,同時,也可以使品勢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結合。

4.2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規范的禮儀,是跆拳道運動的特點、是對外傳播的基礎,在品勢禮儀中滲透儒家思想,借鑒作揖禮,使品勢具有中國特色,實現品勢禮儀的本土化發展。依托品勢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5 如何實現跆拳道品勢禮儀本土化

5.1 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滲透禮儀教育

跆拳道教練的言行舉止、儀表儀容、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不作為信息傳導到學生的大腦中、反饋在教學的過程中,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良好的教練形象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5.2 在訓練教學中滲透傳統禮儀教育

在平常的訓練教學中,教練員通過講解具有教育意義或我國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能使練習者對禮儀有正確的認識,使其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對其日常生活產生潛移默化影響,養成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5.3 在教學思想內容中滲透禮儀教育

通過介紹偉人在面對對手或敵人時的做法,可以使練習者養成謙卑的心態,通過灌輸傳統文化思想促進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修身養性,從而正視跆拳道這一運動,培養出堅韌的意志品質。

6 結 語

跆拳道品勢禮儀是跆拳道精神的一種外化,品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承載著巨大的使命。通過品勢禮儀的本土化,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重新登上舞臺,散發其獨有的魅力。在競技體育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過多關注技術發展而忽略其文化內涵,遵循品勢禮儀更多的是領悟其中的“道”,這就需要人們堅持不懈的去領悟、去修煉,通過外在的練習來達到心靈境界的提高,這才是我們研究品勢禮儀本土化的意義所在。

[ 1 ]王建,時鴻彬.跆拳道品勢的發展探討[ J ].青春歲月,2013(24).

[ 2 ]鄧越.跆拳道品勢文化解析[ J ].當代體育科技,2012(32).

[ 3 ]鄢行輝.跆拳道哲學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9(12):52-57.

[ 4 ]鄭樹軍.淺析跆拳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0).

[ 5 ]李愛華,吳賽,趙璐.跆拳道品勢與傳統武術套路對比研究[ J ].搏擊:武術科學,2014(8).

G886

A

1674-151X(2017)03-138-03

2017-01-18

豆貝貝(1994~),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訓練與教學。

猜你喜歡
尊師重道練習者跆拳道
小學生初學跳長繩小妙招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魏昭尊師重道
“小墊子”在橫箱屈腿騰越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尊師重道意識
程門立雪
冰上瑜伽
“繩子拉吊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