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術科訓練的“核心力量”

2017-11-28 08:35陸晨嘯
少年體育訓練 2017年7期
關鍵詞:術科杠鈴核心力量

陸晨嘯

(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浙江 嘉興 314001)

體育術科訓練的“核心力量”

陸晨嘯

(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浙江 嘉興 314001)

浙江省體育術科考試由100m、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800m這4項組成,其中100m、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都對學生爆發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結束省體育高考術科考試中,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90分以上的有4人,最高分95分;80分以上的有12人,平均分為85.3分,再創學校新高。眾所周知,爆發力是短跨、跳躍、投擲以及絕大多數非周期性體育項目的重要素質,因此發展爆發力的手段方法及其機制研究是指導教師工作的重點,也是提高學生術科訓練質量的關鍵。

1 爆發力和發展爆發力生理學機制

爆發力是力量和速度的乘積,是快速大強度工作的能力。由于爆發力不僅可以克服阻力,使物體產生位移,而且能使物體產生巨大的位移速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爆發力,對術科成績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強度力量訓練能增加肌肉的橫斷面積,使肌組織收縮蛋白質的能力增強,增強爆發力。而大腦皮質機能靈活性的增加,能準確有效地控制骨骼肌,使肌肉收縮和舒張循環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而產生強大的爆發力。研究實踐表明,發展爆發力需要激活“快”運動單位即需要更多的“快肌”;也有研究表明低強度練習首先應激活使用“慢”運動單位,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肌肉“快”運動單位得到招募,使更多的“快肌”纖維參與。

2 爆發力訓練最佳組合是“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

在浙江省體育術科考試項目中,100m、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都對學生爆發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超快速度”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甚至決定成敗。而所謂的“超快速度”,就是指在一組最大負荷的力量練習后,緊接著進行一次或者幾次小負荷的最快速度練習,或進行幾次快速徒手練習,會使人體產生非常輕快的感覺,并在輕負荷練習中獲得比一般只做徒手練習快得多的動作速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爆發力訓練的方法:(1)根據爆發力的生理機制?!白畲筘摵?最快速度”的爆發力組合訓練方法,會產生一種極佳的訓練效果。最大力量練習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運動中樞神經產生最佳的興奮狀態,使中樞神經接通所有必要的運動神經通路,從而動員盡可能多的肌纖維,使人體具備爆發力的強大勢能??焖僦行∝摵傻倪\動,是將前者動員起來的神經和肌肉勢能轉變成爆發用力的動能,再經幾次快速徒手練習,被動員起來的神經和肌肉勢能就變成了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動能,也就是說有了超快速度的動力源泉。

(2)進行組合練習。也就是說最大負荷、快速中小負荷練習與快速徒手練習,在爆發力訓練組合中是缺一不可的。高三學生的訓練特點,既訓練時間短、任務重,且沒有進行系統地訓練,教師如果沒有針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循環組合訓練,就無法建立快速爆發用力的動力定型,也就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爆發力。

(3)借鑒國內外實踐結果。目前國內外訓練趨向于最大負荷訓練,即采用個人最大力量的85%左右的負荷量進行訓練。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可因人而異地進行不同強度的負荷訓練,但要求必須結合好最快速度練習,而且要進行組合的爆發力訓練。

3 專項爆發力的訓練方法

針對高中體訓生的生理特點和時間緊、任務重,又不能影響文化課學習以及學校的客觀條件和學生的身體素質,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和手段顯得非常重要。以下是筆者常用的幾種“最大負荷(85%最大力量)+最快速度”組合訓練方法。

3.1 發展上肢專項爆發力“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組合訓練法

方法1:杠鈴斜板臥推+推小鉛球

坡度板臥推的角度要接近體訓生推鉛球的出手40°的角度,這樣有利于一般力量向專項力量遷移,坡度板臥推一般采用5~6組6~10RM負荷。輔助練習為15~20次的快速推球練習,鉛球重量要輕于標準球1~2公斤。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技術水平,可采用原地側向、背向或側向滑步等方式進行訓練,既能保證訓練對學生有吸引力,又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一定要保證正確的發力和盡可能快的出手速度。

方法2:杠鈴胸前連續快速斜上推+推輕球

這是一套適合高中學生的組合練習,也是一套更加注重學生動作速度的爆發力組合練習。 斜上推一般采用3~4組10~15次的練習,鉛球重量可降到3~4公斤,但要對出手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師主導下,抽出學生對比,觀看優秀學生視頻動作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組練習,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方法3:雙杠雙臂屈伸+推實心球

這是一套對練習肱三頭肌非常有效的組合訓練,一般上雙杠做屈伸4~5次,快速推實心球3次,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模仿原地推鉛球動作。練習時應進行同質分組,不僅有利于激勵學生和改進技術動作,還有一定的競爭性,能發揮體訓生的特點。

3.2 發展腰背肌專項爆發力“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組合訓練法

方法1:收腹舉腿+抱膝跳

雙手抓握雙杠,身體吊于杠上,兩臂和兩腳伸直,靜止動作,然后舉腿,上身盡量靜止,膝蓋繃直,利用腹肌的力量,卷腹以使腿部抬起,盡量使腿和上身呈90°,維持1s,慢慢放下。90°時腹肌的負荷達到最大,要求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當學生進行自主練習時,教師一定要不斷完善和糾正學生動作,練習5~8次后,以最快速度進行原地抱膝跳5~8次,這樣組合練習3~5組。在學生能較好地完成技術動作后,可以進行比賽看誰完成的質量更高。

方法2:“踏自行車”+扭腰

仰臥位,模仿自行車運動輪流屈伸雙腳,要求快速大幅度屈伸20~25s,起身后,雙手持重物慢速轉身或扭腰練習5~8次,此方法鍛煉腹外斜方肌和腰部肌肉。但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腰背肌肉進行熱身和保護,如帶上護腰、教師示范要規范、提醒學生練習時需嚴謹等。在熟練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加重和加速,有利于分層教學,有利于每位學生都有進步。

方法3:杠鈴提位(或抓舉)+鉛球后拋

進行“健康第一”為主題的安全教育,采用4~6組4~6RM的負荷進行杠鈴提拉或6~8RM的負荷進行抓舉的效果會非常好。然后進行15~25次后拋鉛球的練習(確定安全距離,統一發令,統一收撿球,進行分組教學),鉛球的重量為4公斤,后拋時強調快速爆發式用力。

3.3 發展下肢專項爆發力“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組合訓練法

方法1:肩負杠鈴直腿跳+單腳跳

短跑成績的提高是多因素導致的結果,下肢爆發力增加是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單腿的各種跳躍練習對短跑的起跑及加速階段的加速能力、下肢爆發力的影響要優于雙腿的各種跳躍練習。肩負的杠鈴重量應是本人所能承受最大重量的40%。跳躍時腿伸直,踝關節伸展,盡可能快且高地直上直下跳。重復次數10~15次,完成后馬上練習單腳跳10~15次或跨越5~8個欄架。

方法2:原地全蹲收腹跳+快跳

原地全蹲收腹跳可以增強腿部的爆發力和踝關節力量,同時還能發展腰背肌爆發力,原地全蹲后要盡可能地向上跳起,在跳起時要求收腹且雙腿并攏。以跳10次為1組,每組做完后進行充分地休息,然后反復練習。在進行此項練習時,要注意以最快速度起跳,在跳起時要盡量地向上提高自身的高度。

方法3:肩負杠鈴深蹲(或半蹲)+短跳

對于體訓隊的學生而言,深蹲練習以6~8RM強度負荷為宜,做4~6組。深蹲之后進行短跳的強化刺激,將深蹲的絕對力量向爆發性力量轉化過渡。短跳可以有多種選擇,如立定跳遠15~20次,單腳交換跳10~15次,跨步跳5~8次。杠鈴的深蹲練習可以交替采用深蹲與半蹲,以深蹲為主,半蹲為輔。深蹲跳起,先將杠鈴調到自己可以扛起的重量,兩側有兩人做保護與幫助;短跳要求以最快速度起跳,落地一定要注意安全。

4 爆發力“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組合訓練時應注意的事項

(1)合理安排運動量與負荷。既要發展主動肌力量,又要注意發展對抗肌群和協同肌的力量,兩者間所使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也不同,要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做到“快速和瞬間的爆發性用力”。(2)按身體實際情況調節訓練?!白畲筘摵膳c最快速度”組合訓練必須在肌肉不疲勞的情況下進行,因為肌肉疲勞時收縮速度減慢,此時進行爆發力練習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據不同訓練階段的要求,遞增爆發力由力量與速度兩個成分構成,這樣可避免爆發力的發展停滯不前。(3)專項技術的爆發力訓練。體育術科高考100m、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都對專項技術訓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根據項目實際專項發展特定肌肉的爆發力,只有兩部分練習先后作用于同樣的肌肉,才能起到發展爆發力的作用,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術科成績。(4)“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組合訓練的時間。應盡量減少“最大負荷”與“最快速度”練習之間的時間間隔。因為間隔時間越短,大負荷工作產生的痕跡效應就越強,輕負荷最快速度運動時,肌肉才能具備高的動力——阻力比值,爆發用力的效果才會更好。(5)注意練習間歇和必要放松。練習時或練習后做一些徒手伸展放松性練習,可使肌肉保持快速收縮能力。因為在提高爆發力的練習中,最佳的效果要依賴于中樞神經向運動單位發放高頻率的沖動,為了確保動作的爆發性用力特征,應該盡量避免疲勞。在爆發力訓練中,為了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成績,必須運用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但在訓練后選用恰當的放松恢復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 ]張輝,過江平.爆發力的力學分析和訓練探討[ J ].浙江體育科學,2004,26(5):73—77.

[ 2 ]朱小剛.對業余田徑運動員爆發力最大負荷與最大速度訓練組合的研究[ J ].少年體育訓練,2009(1).

[ 3 ]井蘭香,劉宇,田石榴.不同負重超等長練習下肢各關節作用分析[ J ].體育科學,2009(5).

[ 4 ]王緒.對發展少年短跑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組合訓練手段的研究[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 5 ]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G807.3

A

1674-151X(2017)07-062-02

投稿日期:2017-04-28

陸晨嘯(1981~),本科。研究方向:學校體育。

猜你喜歡
術科杠鈴核心力量
杠鈴練習可增肌
基于“術科”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民族地區準體育教師術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術科現狀調查與對策
試探核心力量對技術動作經濟性的影響
世界頭號大力士拉起524公斤杠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