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時代機器人新聞對新聞倫理的沖擊與重建

2017-11-28 09:26喬艷
新聞世界 2017年11期
關鍵詞:智媒時代新聞倫理算法

喬艷

【摘 要】機器人新聞是人工智能技術拓展到傳媒報道領域的創新實踐,它的出現變革了傳統的新聞生產模式和報道方式。但是作為一個還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它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新聞倫理方面的問題。本文從機器人新聞發展現狀入手,重點分析機器人新聞生產背后的邏輯以及對新聞業造成的倫理沖擊,思考在人工智能不斷改變新聞生態的智媒時代,如何更好地使機器人新聞發揮自身價值。

【關鍵詞】智媒時代;新聞倫理;算法

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傳媒格局的變革,“智媒時代”已經來臨。顧名思義,“智媒”是“智能傳媒”的簡稱,簡單來講,就是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與媒體的融合與變革,機器人新聞就是智媒的一種典型代表,這種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化的新聞報道方式將會是新聞業的一次深刻變革。

一、機器人新聞的發展概述

早在40多年前,耶魯大學就設計出“故事寫作機器人算法”程序,當時計算機還只是充當輔助者的角色,生產一些比較簡單的數據簡訊。在人工智能的web3.0時代,這種“計算機輔助新聞”逐漸演化為“數據驅動新聞”?!皺C器人新聞”就是“數據驅動新聞”的主要產品之一,主要指利用計算機特定的程序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抓取加工,自動生成人類可讀的完整的新聞文本。

目前人們所熟知的機器人新聞生產系統有美國敘事科學”(Narrative Science)公司設計的“統計猴”(Stats Monkey)和同名軟件(Narrative Science),該公司與《福布斯》雜志合作,制作和發布事實類財經新聞;“自動化洞察力”(Automated Insights)公司設計的Wordsmith,該系統已被美聯社采用,直接參與“企業季度營收”類新聞的寫作;還有伊索公司設計的“智識”(Savvy),該系統能將人工設定的邏輯自動應用于數據之中,還能將數據圖表文字等自動轉換為多種語言。[1]

國內媒體也競相引入機器人新聞。2015年9月,騰訊的Dreamwrit首先在國內發布機器人撰寫的新聞,相繼推出四篇不同風格的CPI報道使機器人新聞得到極大關注;同年11月,新華社的第一位機器人員工“快筆小新”正式上崗,在短短幾秒內即可自動生成財經報道;2016年,今日頭條則借助里約奧運會這個契機,推出機器人xiaomingbot。雖然機器人新聞才剛剛起步,但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二、機器人新聞引發的對新聞工作者價值的思考

機器人新聞從根本上變革了新聞生產的主體,實現了新聞生產由人到機器的轉變。雖然現在機器人新聞尚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其精準高產迅速的特點已經在挑戰甚至超越了人腦的極限,勢必會對傳統新聞記者造成沖擊和影響,引發新聞工作者對人機倫理的思考。換言之,針對人機沖突,未來新聞工作者的價值應如何體現?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發揮新聞人的主體性

機器人參與到新聞生產中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媒體生產力,新聞工作者能夠從繁雜的數據中抽離出來,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更具有價值的新聞工作。就目前的新聞實踐來說,機器人生產的新聞主要分布在財經類和體育類,技術發展的客觀局限性決定了未來新聞人的專業素養將更加凸顯。在人與技術的關系中,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這就決定了技術只能作為一種工具輔助人的工作。所以,筆者認為,即使技術再發達,“職業記者將會消失”這一論斷并不具有說服力。新聞人的主體性體現在具有深入調查新聞事實的執行力、具有獨特的邏輯能力,以及特有的人文關懷等,真正觸動心靈的新聞一定是包含新聞工作感性的情感與理性的邏輯。

(二)重塑新聞故事內核

不管媒體技術如何革新,新聞寫作本質上是具有敘事邏輯和新聞要素的一種報道,“故事”這一要素在新聞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度A爾街日報》曾一再強調,“講一個好故事”是讀者最基本和普遍的需求。[2]對新聞報道而言,講故事的敘事方式能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趣味性和人情味;對受眾而言,故事化的新聞能夠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即使在智媒時代,故事內核這一關鍵要素在新聞報道中扮演的角色仍然舉足輕重。機器人新聞寫作是一種“自動獲取數據+人工模板”的模式,在提供數據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若沒有人性化的思考,數據本身的量化并沒有太大意義,這說明機器人新聞存在“去故事化”的缺陷,而這點恰恰是新聞工作者的優勢所在。機器人新聞預示著“新聞工業化生產”時代的到來,未來生產更多“講故事”的新聞才能贏得讀者的注意力。

(三)新聞人與智媒優勢互補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彭蘭教授在《智媒來臨與人機邊界:2016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中,根據當下傳媒格局的變化,提出了未來社會人機結合的暢想。她講到,“未來的整個新聞寫作會變成一種人機合一的寫作體系,機器幫助我們發現選題,機器幫助我們拓展報道的廣度、深度,機器幫助我們提煉規律,預判內容的傳播效果,反過來指導我們寫作的起點”。[3]這表明,在未來的人機合作中,機器人能夠更高效地幫助記者挖掘新聞故事內核。在智媒時代,關于技術層面的憧憬有很多,但新聞生產應當遵循這樣的價值范式:避免“唯技術”論的傾向,要讓故事性這種要素內化于“新聞”二字之中。因此,做有溫度的新聞需要人機合作,優勢互補。

三、機器人新聞生產機制為受眾構建的新邏輯

機器人新聞生產過程是:讀入數據——測量數據中的新聞性——算法加工(包含各種新聞要素)——自動生成稿件。從本質上講,機器人新聞其實就是一套人工設計的軟件或者算法語言?!八惴ā卑幌盗袠O其復雜的數字規則,它能夠通過人為預先設置的程序或步驟解決特定的問題。但是“算法”本身已經包含了記者事先預設的報道框架、思維結構等,如果“算法”這一步驟出錯,造成的負面影響波及面更廣。換言之,預編程的機器不是被使用者所掌控,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控制者。因此,機器人新聞生產機制將為新聞受眾構建新的邏輯。endprint

(一)“算法”機制先天不足——受眾易陷入“被計算好的公共領域”

將算法運用于新聞信息的采集和發布,最初目的是為了提高新聞生產效率,節約新聞工作者時間,使其能從繁雜的數據采集和分析中抽離出來,從事更多創造性的工作。但是,算法只具備處理數據的能力,不具備分析數據的能力。如果源頭數據不具備權威性,一旦算法程序啟動或發布,其后果就不堪設想。例如有些黑客會入侵金融系統,輸入虛假數據,導致財經類的機器人新聞誤導大眾,進而造成股市極大的波動。

基特勒(Fredirch Kittler)認為,數字媒介的硬件和軟件都具有隱蔽性。在軟件的遮蔽下,用戶看不到自己受到了硬件的限制;而軟件本身可以使用戶與計算機交流,但用戶卻一點都不知道其背后的詳細過程,容易給人們造成一種開放的假象。[4]機器人新聞的出現重新定義了信息篩選方式,為個性化定制信息創造了便利的條件,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人為參與制定篩選規則的問題。這種人工智能編發的信息是“過濾”后的信息,受眾無法了解其“算法”步驟,更無法檢驗其科學性,核實其真實性。因此,這不僅損害了傳統新聞價值標準,也使受眾容易陷入“被計算好的公共領域”。

(二)“算法”機制下的用戶——活在“過濾氣泡”之中

埃利·帕里澤(Eli Parise)在《過濾泡沫》一書中提到,互聯網服務會根據個人特征、行為、社會關系,創造出一種近乎于虛構的量身定制的現實。這時會出現這樣一種結果:我們會深陷在“過濾泡沫”中,只能被動接受“過濾”的信息,卻難以接收到能拓展或者挑戰我們世界觀的信息?!斑^濾氣泡”理論主張運算機制會依據其設定的程序,決定受眾能夠看到的信息。目前,機器人新聞的算法還不能提供詳細的背景信息或者解釋說明來支撐自己作出的判斷,幫助讀者及時作出矯正。例如關于預測性新聞,機器人可能只會通過數據或人工模板簡單地得出結論:“這是根據已有數據做出的預測”。但對這個預測背后的邏輯關系,卻不能做出詳細的解釋說明。我們設想,機器人新聞如果沒有一個信息來源較為權威的數據,那么我們很難相信它能通過數據得出一個不偏不倚的結論。這種由機器人算法“過濾”過的新聞就對受眾形成了很大的誤導,大眾媒體的公共服務職能也受到侵蝕。

四、機器人新聞發展趨勢與展望

機器人新聞的出現,使得“信息類”新聞生產變得更加高效和精確,在未來社會,機器人新聞想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在“知識性”新聞方面有所突破是關鍵性的一步。無論新聞生產方式發生怎樣的變革,新聞業都應遵循“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二者相輔相成的發展理念,既要強調技術的開拓性作用,也要重視倫理道德。新聞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推動,但也需要對新聞倫理的堅守。未來的新聞業人機共存,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是我們期待的愿景。

注釋:

[1]http://www.twitter.com/NailbiterBot.

[2]威廉·E·布隆代爾.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M].徐揚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3]彭蘭.智媒來臨與人機邊界:2016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Z].北京: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2016.

[4]鄧建國.機器人新聞:原理、風險和影響[J].新聞記者,2016(09).

參考文獻:

[1]孫振虎,張馨亞.機器人新聞的發展與反思[J].電視研究,2016(06).

[2]黃可.機器人記者:本質、模式與意義[J].中國記者,2015(05).

[3]人工智能將如何顛覆新聞行業[EB/OL].http://m.techweb.com.cn/article/2016-11-17/2434777.shtml,2016-11-17.

[4]Jerry Kaplan.人工智能與媒體產業:影響與未來[Z].北京: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2016.

(作者:山西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2015級研究生)

責編: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歡
智媒時代新聞倫理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后移動互聯時代走向智能媒體的廣播
自然災害危機的輿論引導問題研究
論融媒體形態演進與智媒時代的開啟
學習算法的“三種境界”
算法框圖的補全
算法初步知識盤點
未來的“智媒時代”是什么樣
災難新聞報道中的媒介倫理失范探析
災難報道中的倫理失范與規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