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果節

2017-12-06 03:22曲杰
西藏人文地理 2017年6期
關鍵詞:僧人隊伍村民

曲杰

“望”指莊稼,當地叫“望卡”;

“果”意為“轉圈”,“望果節”

意即繞著豐收在望的莊稼轉圈,

是西藏農區預祝農業豐收的節日。

白日”意為吉祥福德山之意。以此為名的白日村地處西藏山南市瓊結縣松贊干布陵墓向南走約2千米處,寧瑪派三大主寺之一白日寺腳下,平均海拔3690米左右。8月的白日村,一年一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日村望果節就要開始了。

“望”指莊稼,當地叫“望卡”;“果”意為“轉圈”,“望果節”意即繞著豐收在望的莊稼轉圈,是西藏農區預祝農業豐收的節日。

根據《苯教歷算法》中的記載,西藏農區最初的“望果”活動只是一種祭祀神靈以祈禱豐收的儀式。這個風俗約形成于公元1—2世紀吐蕃贊普布德貢杰時期。傳說,藏王布德貢杰向本教教主尋求保佑作物豐收的辦法時,教主指示,讓農民們在即將收獲的田地周圍繞行并以舞蹈娛神,上天即會賜予豐收。從此,每年收獲之前,本教僧侶便作為祭祀隊伍的先導,高舉幡旗,手拿纏繞哈達的神杖“達達”與羊右腿,率領各個村落手持青稞麥穗的農民和肩背插各色小旗、手捧盛滿青稞麥粒的小木盆的盛裝婦女,排成長隊,圍繞農田進行“收斂地氣、祈求豐收”的法事游行活動。在8世紀前,望果節的形式還比較簡單,至8世紀下半葉寧瑪派的興起,讓“望果”活動加入宗教色彩,逐漸增加賽馬、射箭、歌舞、藏戲等活動,形成具有一整套祭祀儀式的歡樂活動。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為預祝豐收,包括“繞田游行”和“慶典”兩部分內容的“望果節”,才被列入藏族農區的正式節日。

現年78歲的白日村洛桑頓珠老人介紹說,白日村的望果節一般沒有固定的日子,時間長短不一,古代白日村望果節的日期由當地負責驅趕冰雹的密咒師(“阿巴”)擇定?,F在的時間擇定是青稞快成熟時,由村長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白日寺邀請一位僧人,以組為單位,按照藏歷擇吉日而定。2017年卦算后確定藏歷6月17日早上8點為儀式的開場時間。用洛桑老人的話說,甲重重尕布(意為大雁)南飛前必須過完望果節,不然來年不吉利。

“望果”節是村里人相聚歡慶的重要日子,家家戶戶都十分重視,每戶都會按照慣例派出家庭代表參與轉游田間的盛大活動。要參與 “望果”隊伍,必須身穿盛裝,大家穿上氆氌長袍外褂,以示慶祝豐收,同時也有愉悅地方神靈之意。

在吉日的當天早晨8時許,白日村里的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男人們帶著藏刀,扛著從白日寺請來的金質佛像,年輕的姑娘們則手提花傘、身背厚厚的經書,聚集到組委會空地中央的桑煙臺邊。

活動由白日寺一名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他左手捧香壺,右手端盛有青稞酒的酒杯,口誦經文,將酒灑向三界。隨后6名武士打扮的男子,分別手持長刀、號角,隨著法號的奏鳴跳神,口中發出吶喊聲:

“吾…哈哈哈…吾…哈哈哈…”

9點整,隊伍出發,寂靜的村莊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鮮艷的“拉桑達覺”(類似于經幡,平時只能用到宗教活動)在空中飄揚?,F年70歲村民羅君老人帶領婦女們唱起了“扎西頌”,這是“頂魯”長調的一種類型,歌詞內容大意為:

祝頌神靈賜給我美好的一天,

祝福人間幸福的一天,

神靈、喇嘛、龍王一切諸勝,

祝福祝頌吉祥如意……

此時,現年40多歲的一組組長桑杰羅布領唱起了“白諧”的開場白,“白諧”是古代藏族戰士出征前和勝利歸來時的歌舞,因此唱“白諧”時必須把男人的氣勢拿出來。桑杰羅布指著自己的戰袍唱道:

我帽子上插的這面盔旗,

不是一面盔旗,

而是一座雪山。

能把雪山戴在頭上的,

除我之外能有誰?

我手中所持的這把劍。

不是一把劍,

而是一條江河。

能把江河掌握在手中的,

除我之外能有誰?

我身上所穿的這身盔甲,

不是一套盔甲,

而是一座堡壘。

能把堡壘披在身上的,

除我之外能有誰?

轉田的隊伍繞煨桑臺右轉三圈,隨著海螺聲,轉田活動和一年一度的望果節開始了。

羅君老人講,過去轉田的時候,“望果”隊伍最前面是一男一女兩小孩和冰雹咒師,小孩在隊伍前頭可以招來運氣?,F在老咒師“阿巴”都不在了,又沒有新的“阿巴”接任,所以“望果”隊伍前面只有僧人。請哪個寺廟的僧人要看山神作為佛教保護神在哪個寺廟得到供奉,用羅君老人的話說是“山神信哪個派,我們就請哪個寺廟的僧人”。

白日村附近有三座寺廟,一、二、四組的村民過“望果”一般請白日寺僧人;三組的村民則請縣城里的格魯派寺廟日吾德欽的僧人,松贊干布陵墓頂上的松贊拉康較少參與“望果”活動。而以前是僧人背寺廟里珍藏的經書,現在變成女人來背了。

僧人手拿茶壺、青稞酒壺、糌粑、酥油以及搖鈴等,身后是屬相相合的四位女性組成的桑爐組。整列隊伍中一共要捧三個桑爐,男性和女性的隊列中各有一個,兩者中間也有一個。轉田中,要不停地加入柏枝、糌粑等,務必使桑煙不中斷。

桑爐組后是一位必須是父母都健在的德高望重的中年人,他的主要任務是肩扛從白日寺請來的一尊釋迦牟尼金銅佛像。佛像上面有專人打著布幔。隊伍后面的男性村民依古制都要佩戴頭盔,披掛紅色綬帶,腰佩長刀。據羅君老人介紹:“這種頭盔上面有5個小經幡(五色旗),相傳和格薩爾時期的著裝有關,也就是古代武士將軍的打扮頭盔?,F在望果節的時候有的人也不戴頭盔、穿盔甲這些東西了。他們只會穿上簡單的藏裝。一手拿長刀,一手拿五彩經幡?!蹦行源迕癯四媒涐?,有的舉著佛像唐卡,有的吹海螺。endprint

男性村民之后是女性村民,她們都身著盛裝,背著用彩帶和木板包裹著的經書,手拿用各色彩帶纏繞過的青稞穗。

轉田的路線與各組的地方神靈管轄區域直接有關,白日的各組分布在瓊結河谷的一條小山溝里,羅君老人所在的一組就有“龍王”“域拉(土地神)”“拉贊(地方保護神)”等共計8個點,每到一處,先祭祀娛神,給山神獻上酥油茶、青稞酒,祈求保護不要下冰雹,保佑莊稼豐收,于此同時,年輕姑娘在供奉點要唱“頂魯”長調,把自己的山神敬奉得開開心心之后,隊伍才開始沿著山溝向外走,男性隊伍要唱“白諧”,歌詞內容大意為:

歐啦叭熱索……給嘿!

歐啦叭熱索索,

快樂吉祥的地方,

快樂吉祥,

加雷摸莫索……

般……嘉……羅!

歐啦叭熱索……

祈求三界之統帥……

吉桑博官,嘿……

加雷摸莫索……頂

般……嘉……羅!

這個儀式由請來的僧人操作,用村民的話說是“僧人念經給山神教育,要他們不要降冰雹,保護莊稼豐收?!鄙四钔杲?,轉田開始,僧人不再念經,而男性村民要唱“白諧”,主要內容是關于域拉(土地神)的起源、演變的歷史等。當地的村民分布在不同的山溝里,每條溝都是一條冰雹經過的路線,所以每到一條溝唱的歌都不一樣。

一般來說,先得圍繞全村田園轉上一圈,轉到每塊農田前都要煨桑燒香,一路桑煙繚繞。轉田隊伍經過時,田間勞作的人或者忙著其他事的人都要停下手中的活計,面對轉田隊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意思為把好的運勢、福分、財富都招回來,羅君老人講,這個儀式必須是村口或村與村的交界處,看準方向才能喊此口號。

轉田過程共喊三次這樣的口號,分別是:

第一次:白日寺腳下,向南方向喊:“恰古修……央古修……”

第二次:農田邊界,向東方向喊:“恰古修……央古修……”

第三次:與仲堆村交界,向南方向喊:“恰古修……央古修……”

這時已經是中午2點多,過來送午飯的村民在一個叫“扎兄”的草壩上等他們,午飯豐盛至極。

轉田隊伍每到一個鄉神或山神的祭祀點前都要舉行祭祀儀式,一路祝福,一路歡歌。時近黃昏,轉田的隊伍回到了村邊,還要繞村子轉一圈。這時候,我看到遠處一戶人家的屋頂上,一位老阿媽此時正一手端著糌粑,一手拿著“達達”,朝著轉田隊伍的方向不停地搖動著,表示招財引福。按習俗,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頂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氣。

最后,隊伍回到村委會院內,開始舉行宗教儀式。完后,大家席地而坐,共同享用“百家餐”,不一會兒,醉酒的歌聲匯聚成一條“洶涌澎湃”的大河,連林間的小鳥也被驚得全飛離了樹梢,鼓樂齊鳴,糌粑飛揚。

第二天村民聚在各自組委會,還要唱歌、打牛角、過林卡,這才算結束?!敖衲暧晁貏e充足,青稞長得不錯,相信會有一個好收成?!鄙=芰_布說。

筆者好奇地問桑杰羅布,過去白日村望果節一直是這么的隆重嗎?他說:“不是”。1986年由老支書索朗多杰等人的帶領下,白日村望果節得以慢慢恢復;1990年開始,西藏大學教授白日·洛桑扎西為傳承故鄉的文化,看到家鄉的傳統歌舞面臨無人繼承的境地,專門邀請當時唯一能夠傳唱“白諧”的已故崗足老人(時年86歲),以現場錄音和記錄的形式收集了25首瀕臨失傳的“白諧”、“甲江”和“卓唐”三種類型的白日民間歌舞歌詞,并整理成文本后交給組委,建議組委組織村中年輕人勞作過后學習傳統的歌舞“白諧”,并個人掏出3000元作為學習組的誤工費,他的老母親羅君老人帶領村里年輕的姑娘在自家的院子里傳授“頂魯”長調,在組委的全力配合下,如今村里精通歌詞的男女老少已達50人左右。

2017年縣文廣局把“白日村望果節”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希望它能得到更多專家的關注。endprint

猜你喜歡
僧人隊伍村民
必然的結果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白云深處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當老鼠變成虎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