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形色色的戰術核武器(六)

2017-12-07 19:00尹瑞濤
兵器知識 2017年12期
關鍵詞:彈頭核彈頭宙斯

尹瑞濤

核反導導彈

二戰結束后不久,美國就開始了反導研究。1946年3月4日,美國空軍啟動了兩項反導導彈研究項目:MX-794和MX-795,用于防御V2類型的彈道導彈。后來這兩個項目先后被取消。1955年3月,陸軍委托西部電子公司貝爾電話實驗室研究一種前衛的反飛機導彈,要求能夠應對60年代來自天空的威脅,項目期限18個月,代號“奈基II”,項目經費165萬美元,一年后又追加180萬美元用于硬件研究。1955年6月,情報顯示來自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威脅越來越明顯,陸軍將項目的研究重點放到了攔截洲際彈道導彈上面。貝爾實驗室經過50 000多次電腦模擬實驗后,發現給攔截導彈配上核彈頭可有效攔截速度高達7 300米/秒的彈頭。1956年10月,貝爾實驗室將研究報告呈交給陸軍和國防部。同年11月15日該項目重新命名為“奈基-宙斯”。然而,11月28日,國防部長威爾遜下令陸軍的導彈最大射程不得超過200英里(320公里),這一限制使得“奈基-宙斯”只能攔截進入大氣層內的導彈。雖然限制了射程,但有勝于無,同年12月,陸軍與西部電子簽訂研發合同。研發的成果“奈基-宙斯”為“奈基-赫爾克斯”導彈的增強版。該導彈為兩級固體燃料導彈,長13.28米,直徑0.91米,翼展3米,射程320千米,最大作戰高度50千米,重量5噸,配備W31核彈頭,當量為2萬噸TNT。1959年8月26日,“奈基-宙斯”的初級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但發射后不久就爆炸了,10月14日第二次試驗取得成功。該導彈短暫服役后于1960年退出現役,被更加強大的“奈基-宙斯B”所代替。

1957年8月和10月,蘇聯先后成功發射人類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1號”,此事極大震驚了美軍,陸軍立即啟動了新導彈的研發,設計目標為大氣層外攔截彈,200英里的射程限制被取消,該導彈命名為“奈基-宙斯B”。1960年4月28日,進行了首次試射(僅有第一級),兩級導彈試驗于1961年夏進行,9月在穆谷點海軍站進行了首次三級試驗。

“奈基-宙斯B”為三級導彈,第一級與“奈基-宙斯”相同,第二級比助推火箭直徑稍小,第三級的助推火箭控制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另外第三級設置了小型噴嘴以利于在空間作戰時的控制。導彈長14.73米,直徑0.91米,翼展2.44米,射程400千米,最大作戰高度280千米,重量10.35噸,配備W50熱核彈頭,當量達40萬噸TNT。1962年7月19日,從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夸賈林環礁發射的一枚“奈基-宙斯B”導彈成功地攔截了一枚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的“阿特拉斯”洲際彈道導彈的頭錐?!澳位?宙斯B”先后共進行了13次攔截試驗,其中9次完全成功,3次部分成功,1次失敗。

然而,“奈基-宙斯B”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導彈速度慢,攔截的窗口時間短;雷達僅能追蹤一個目標并且無法分辨真假彈頭;攔截器昂貴,一枚就達1百萬美元?;诖?,美軍沒有將其投入服役,1963年終止了該項目。但是,它的研發為后續反導導彈的研發積累了寶貴數據。此后,美軍陸續研制并部署了“奈基-X”、“哨兵”、“衛兵”等核反導系統。

1953年,蘇聯軍方要求財政支持反導研究,然而直到1956年8月17日正式研究才啟動。項目名稱為“系統A”,試驗導彈為V-1000,由火炬設計局設計,采用常規破片殺傷戰斗部,1960年11月24日成功進行了首次攔截試驗,攔截了一枚SS-3(R-5)中程彈道導彈,但隨后的5次試驗均失敗,到1961年3月兩次攔截試驗成功。由于“系統A”性能不穩定,并且只能對一個彈頭進行攔截,其并沒有裝備部隊。

1956年12月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進行了一次代號為“K”的核試驗,試驗結果證實用核彈頭代替破片殺傷彈頭可以顯著提高反導的效率。為保護莫斯科免遭彈道導彈的襲擊,1958年4月8日,蘇聯下令研發“橡皮套鞋”ABM-1核反導系統(蘇聯代號A-35),總體研制單位為OKB-30旗幟設計局,總設計師為格里高利·瓦西里耶維奇·齊森科,設計火力為32個導彈發射架。1960年,為有效應對美國的“民兵2”和“泰坦2”洲際彈道導彈,該系統進行了進一步開發。1961年6月完成了A-35的概念設計方案,次年秋天該方案獲得批準。1964年起在首都防空區部署,火力縮減到16個導彈發射架。1967年,A-35反導系統模型“阿爾丹河”在哈薩克斯坦的薩雷沙甘靶場進入了試驗階段。1969年已在莫斯科周圍建起四座防御體系,每座防御體系包括2個相距4~7千米的發射陣地,每個發射陣地有8座導彈發射裝置、1部大型目標跟蹤雷達以及2部導彈導引雷達,共配備64枚導彈。這4座防御體系距離莫斯科中心136千米,面向西北呈半圓形排列,1972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由于難以攔截分導式多彈頭導彈,1978年又推出了改進型A-35M,可對付多彈頭導彈。

“橡皮套鞋”采用A-350導彈,該導彈由OKB-2格魯森火炬設計局設計,導彈有三級:第一級為固體助推器,具有4個噴管,實施推力矢量控制,燃燒時間為20秒;二、三級采用液體發動機,導彈裝于運輸筒內。導彈長19.8米,直徑2.57米,翼展6米,重量32.7噸,射程350~640千米,極限射高320千米,速度4馬赫。該導彈主要利用核爆炸產生的中子來殺傷彈頭,初期試驗時核戰斗部使用的為低當量核彈頭,后來為彌補雷達測角精度的不足,配備了一枚2~3百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核彈頭由車里雅賓斯克-70研究所研制,殺傷概率達93%。導彈采用無線電指令引信,由于攔截區域在大氣層外,故采用燃氣動力控制。1964年,紅場閱兵式上A-350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橡皮套鞋”系統的目標預警采用“雞籠”預警雷達,最大作用距離達6 000千米,工作頻率150MHz。系統本身的目標搜索雷達采用“狗窩”遠程搜索雷達,最大作用距離為2 800千米,工作頻率100MHz。目標和導彈的精密跟蹤起初采用“三距離定位法”,后來改為單站跟蹤測量。

早在“橡皮套鞋”系統的研制階段,軍方就發現其方案的不足:只能進行單梯隊攔截,即只采用大氣層外的高空攔截,不能在大氣層內進行二次攔截;系統對帶有誘餌和假彈頭的復雜目標群識別能力較差;未采用相控陣雷達,對付多目標的能力較差,一次僅能攔截6~8枚導彈?;诖?,1969年蘇聯提出了第二代莫斯科反導防區的方案設想。1972年,美蘇簽訂反導條約后,蘇聯又對該方案進行了調整。1975年6月蘇聯部長會議決定部署一種代號為A-135的新一代反彈道導彈系統,由阿納托利·巴西斯托夫擔任總設計師。A-135于1989年完成靶場試驗宣布成軍,一共有7處發射基地,其中5處為新建造,兩處是由蘇聯第一代反導導彈“橡皮套鞋”發射陣地改建。1995年2月17日正式進入警戒狀態,開始戰備值班。系統建成時一共部署100枚攔截導彈,符合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中的規定。為避免遭到攻擊,攔截導彈都置于發射井中。

A-135反導系統裝備了兩種導彈系統:一種是高超音速大氣層內導彈攔截彈SH-08“瞪羚”導彈;另一種是大氣層外導彈攔截彈SH-11“蛇發女妖”導彈。兩種導彈均裝在標準的運輸-發射筒內,采用地下井式發射,配備了特殊的速開井蓋,以便導彈迅速升空,采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方式和引信。

SH-08“瞪羚”導彈(蘇聯代號53T6)由“革新家”設計局研制。它是一種錐形單級導彈,帶有固體助推發動機,通過氣動控制進行機動,反應速度極快,反應時間僅需1秒。導彈長約10米,直徑1米,發射質量10噸,有效射程為80千米,攔截高度10~40千米,最大速度達10馬赫,采用核戰斗部,威力為1萬噸TNT,采用無線電指令制導。該導彈部署在5個發射場,每個發射場配備12~16枚導彈,共有64枚。這些導彈每年都在薩雷沙甘測試場進行測試。

SH-11“蛇發女妖”導彈(蘇聯代號51T6),由“火炬”設計局研制。它為“橡皮套鞋”的改進型,是一種大型兩級導彈,長19.8米,直徑2.57米,發射質量33噸,有效射程為350千米,采用核戰斗部,威力為1百萬噸TNT。導彈的一級發動機裝有固體推進劑,用于導彈的快速加速。二級是液體火箭主發動機,有一個單推力室和4臺微調發動機。這種固液配置可使二級發動機更容易控制,既保證了攔截末段有很高的能量,又可使推力有很好的可控性,從而提高了導彈的機動能力。該導彈部署在兩個原A-35M反導基地,共有36枚。如今,該導彈已經退役。

A-135反導系統目標預警采用預警衛星和邊境雷達,包括北方的摩爾曼斯克和伯朝拉、南方的巴爾哈什、東方的伊爾庫茨克等預警雷達,它們均為遠程相控陣雷達。作戰時由“貓窩”相控陣雷達進行初始目標識別,然后將目標移交給Don-2NP雷達進行末段跟蹤和攻擊。Don-2N雷達由總設計師V·K·斯洛卡設計,雷達呈尖塔型,為四面陣相控陣雷達,上部為指揮和控制設施,每個側面長152.4米,高36.6米,天線直徑16米,工作在厘米波段,覆蓋范圍為360度,其距離精度約為200米,角度和方位精度為0.02~0.04度。對于直徑5厘米的目標,其探測距離達600~1 000千米。該雷達位于莫斯科北部的普西金諾市,1987年建成,次年投入試運行。

A-135系統由5K80P特別加固指揮所進行協調指揮。該所直接與蘇聯國土防空軍總部聯系,接收各層彈道導彈預警網絡的數據。這些數據可提供預警并提示系統啟動。

蘇聯解體時,A-135系統尚未達到全部作戰能力。此后,俄羅斯繼續投入資金研制,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幾年中勉強對付,以部分作戰能力投入使用。系統能自動發現目標,在假目標背景中分辨出真彈頭,攔截和摧毀彈道導彈的彈頭,并保證來襲彈頭的核裝藥不引爆。俄羅斯曾用該系統在1999年、2002年和2006年進行過三次攔截試驗(三次分別發射的是“瞪羚”、“蛇發女妖”和“瞪羚”導彈)。當初采用核彈頭彌補了制導精度的不足,但是,攔截核彈頭的爆炸本身會給防御方的環境帶來很大危害,進而影響到當地的居民。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反對部署裝有核彈頭的反導導彈系統。如今,SH-08“瞪羚”導彈已替換為常規戰斗部,SH-11“蛇發女妖”導彈則早已于2002~2003年間完全退役。

猜你喜歡
彈頭核彈頭宙斯
美近40年首次研制全新核彈頭
核武器哪家強
蜣螂的報復
蜣螂的報復
鄭小和神話歷險記(6)
伊朗被指控研發核彈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