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號是一面鏡子

2017-12-08 18:24游宇明
小品文選刊 2017年12期
關鍵詞:于右任國民政府外號

游宇明

閑來讀史,發現民國時代的人有起外號的愛好,那時的大人物幾乎都有外號。

辜鴻銘在英、法、德、奧留過學,滿腹學問。當時一些西方人來了中國,以能見到他為榮,但此君受了那么多年的西方教育,腦子卻比許多老古董還要守舊。清朝覆亡后不忘舊主,他依舊是長辮、綠袍、紅馬褂,因此被人稱為“辮儒”。

北洋軍閥曹錕出身貧寒,其父曹本生是個排船工,靠替人造船養家糊口。曹錕16歲時,父親想讓他學排船,曹錕不愿意,讓他學農活,他也半點興趣都沒有,便賣起布來。因無車,曹錕經常將布扛在肩頭,故有“布販曹三”之稱。

于右任被人稱為“于胡子”,他早年以辦報的方式支持孫中山革命,先后辦過《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等報紙,時有“先生一支筆,勝過十萬毛瑟槍”之譽。1911年武昌首義,因為革命工作實在太忙,沒有時間理發、刮胡子,于右任便做起了“美須公”。直到1964年在臺北逝世,依然是一頭白發,滿腮銀髯。

黎元洪雖面相忠厚,性格也比較溫厚,但他最大的毛病是遇事無主張,缺少成事之才,時人稱之為“黎菩薩”?!袄琛迸c“泥”音近,所謂“黎菩薩”,實際上暗諷“泥菩薩”,言其無用也。

譚延闿一生身居高位,做過湖南督軍兼省長、代理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但此人是一個典型的官場混子,主持行政院會議時,往往閉目養神,從來不置可否。只抱定“三不主義”:一不負責,二不建言,三不得罪人,被稱為“伴食宰相”。

張宗昌出身于綠林,他信奉“有奶就是娘”的人生哲學,先后投靠過馮國璋、曹錕、張作霖等人,品性極壞,為官一任,禍害一方,人稱“三不知將軍”,即不知自己手下有多少兵、自己家里有多少錢、自己身邊有多少女人。

外號是一種概括。人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動物,特點、性格、操守等等都有多向性,很難面面俱到地評價,用那么三五個字將其最大特點概括出來,堪稱高明之舉,這恐怕是外號綿延不絕的文化原因。我們只要看看《水滸傳》,便可明白中國人起外號的歷史有多久,水平有多高。

外號大致有兩類,一類只是點出了人物的主要特點,并未含明顯褒貶,比如上文所說的“辮儒”“布販曹三”“于胡子”,雖然后人對這些人的評價有高有低;一類是明顯體現出了起外號者的愛憎,比如“黎菩薩”“伴食宰相”“三不知將軍”等,指向的都是這些被起外號者的致命弱點。此類外號,本質上是一種民間的“蓋棺論定”。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一個人不讓別人起外號可能很難,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通過一生的努力,使別人不忍心給你起不中聽的外號。

選自“另類說”

猜你喜歡
于右任國民政府外號
媽媽有個外號
給自己起外號
于右任逃學
多重利益分歧與廣東免征洋米稅風潮
于右任維權
滇緬鐵路與抗戰精神
調皮的小河蝦
以真換假的于右任
于右任
我的外號誰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