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都不信,可能是見識太少

2017-12-13 19:11祝小兔
黨員文摘 2017年11期
關鍵詞:凡事世界藝術

祝小兔

1

如果你對朋友講一個令自己特別感動的故事,最難過的結局,并非他不能產生共鳴,而是他根本就不信。

人的預期有自我導向的能力,他們選擇自己愿意相信的,而并非可以相信的。

我問過好幾個朋友,什么時候相信有藝術這回事。有一個人告訴我,當他走進烏菲茲美術館,在擁擠的人群中努力探出腦袋,親眼見到波提切利的最重要作品《維納斯的誕生》,那一刻,他相信了世上真的有藝術這回事。

在這之前,他懷疑藝術是大家構建的謊言,是附庸風雅的惺惺作態??赡且豢趟畔嘈?,原來這世上真的有一副作品,美得讓你心顫。

那年他30歲。他感慨如果可以早點見到這幅畫,也許可以早點開始享受藝術帶來的好處,不會因自己拒絕接納藝術,而錯失那么多可能性。

西方人愛說“I will see it when I believe it”(我會看到它,當我相信它)。不信的時候,什么也看不到,就算看到也覺得不對。一旦相信,從那一刻起,就會不斷看到相信的東西反復出現,過去沒見過的美麗也會出現在你身邊。

2

小時候最容易相信,但很快會被教育“輕易信任是很不理智的行為”。

有了一點經歷后,我發現,在越來越難以互信的成人世界,見識越多的人,反倒越容易相信。

你跟他們說奇聞逸事、荒誕觀點,他們會覺得有意思。

見識越多的人,因為時常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這世上有那么多與己不同的人和生活,有無數多彩的人生和絢麗的夢想。他們相信,這世上有人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而不輕易下判斷做定論,不把“怎么可能”掛在嘴邊。

我知道,現在的世界,要讓人相信,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也是在走出原來的小世界后,遇到那么多有趣的人,才知道有那么多無功利心的人。講究實用只是生活態度的一種,還有許多態度可歸為無用,卻同樣動人。

我把所見講給朋友聽,常被批評太天真。我把經歷的故事寫下來,也有人會質疑真實性,猜測這背后的動機。

很多人只會看到自己能到達的地方,而把不可抵達的遠方想象得危險叢生。甚至,只愿相信一顆有用的心才是負責任的心,而把一切看似無用的情懷看作矯情。

3

從輕易相信到凡事質疑,里面包含著理性之光。然后,從凡事不信到再次愿意相信,背后是見識和格局。

1912年春天,哈佛大學教授桑塔亞納正在給學生們上課。突然,一只知更鳥飛落在教室的窗臺上歡叫不停。這只知更鳥,除了金銀相間的胸毛,通體的藍色像天空,像大海,像一顆鑲嵌在海天之間的藍鉆石。

被藍色知更鳥吸引住的桑塔亞納半晌才轉向學生,說:“對不起,同學們,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現在得去赴約了?!?/p>

說完,他莊重而飄逸地走出教室,跟在知更鳥后面走向森林?;厥?,他看見身后遠遠地,跟隨著他的一群學生。桑塔亞納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之后桑塔亞納離別了哈佛,離別了美國,選擇去歐洲做流浪學者。

我讀到這個故事時,愿意相信是一只知更鳥把他引向了內心深處的自我,一種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4

如果聽過黃昏時酒瓶在街角碰撞的聲音,聞過夜晚茉莉的香氣,見過晨光里涓涓細流漫過大理石時的閃光,嘗過新鮮的果子,扶過宏偉橋梁的欄桿,眺望過教堂的尖頂被天空襯得低矮,你就會明白:所謂的好生活,是深入這個就在這里的世界。

卡夫卡說:“信仰是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系,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繼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p>

我理解的最近的東西,就是你眼前真實的情感,最遠的東西就是志存高遠。

那么,信與不信有那么重要嗎?也許并沒有。但是只有我們相信的東西,才有可能反過來選中我們。

我不想輕易說不信,因為很有可能是自己見識太少。理性與智慧并不代表質疑一切,眼界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慈悲,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時原諒人性中壞的一面。

人生路越走越窄,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再相信。

(摘自《悅讀》2017年第8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凡事世界藝術
凡事都怕犯錯
紙的藝術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凡事都有定律
凡事我的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