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要吃大肥肉

2017-12-27 23:48蓮子醫生
中外書摘 2017年12期
關鍵詞:肥肉孫子談話

蓮子醫生

標題看起來似乎有點驚悚,不過我保證這是個非常開心溫馨輕松愉快美滿的故事。

其實我本來想起個題目叫《一代神醫當世華佗、扁鵲再世,讓腦梗死的病人兩周恢復到健步如飛》,但是想了想這好像有一點像虛假廣告,可是這是真的呀。

我想要么換個題目,比較紀實地寫成《耄耋老人腦梗后兩周健步如飛偷跑出院吃大肥肉》,又覺得這好像看起來很欠揍。

我真的很冤啊,這個故事它真就是這樣嘛!

1

我們照例省略前因,直接進入正文吧。

前段時間來了個女病人住院,按照我們病程記錄就是性別女,年齡88歲,通俗來說就是有個老太太,八十八了來住院。據家人說以前老太太身體精杠杠的,一口氣爬八樓不費勁,廣場里打太極能打兩個(這里有點歧義,我當時也沒敢問打兩個的意思是打兩輪還是什么,你們自由理解吧)。家里重孫子不聽話了,老太太能拎起來掛墻上(說起來這是不是用傳說中的彈性粘鉤?。?。

反正老太太在家里人心里就是鋼筋鐵骨無比硬朗(總之就是這么個意思吧,大家意會一下)。

這老太太呢,她有兩大愛好,一是跳舞打拳,二是吃大肥肉。

這個大肥肉不是一般的肥肉,是那種特別大一塊都是肥肉的肥肉。老太太吃肉,瘦的不吃,就要肥的,一天不吃發脾氣,兒子孫子都不敢硬說,只好任她吃。

其實吧,吃肥肉肯定不好,現在宣傳那么多,什么高血壓啊糖尿病啊高血脂啊,這三高基本來說是個人都聽過,肥肉更是高脂血癥的罪魁禍首之一。

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吃過不少苦,你們算一算吧,八十八,很有些年代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等到改革春風來,我國經濟發展騰飛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了,老太太牙也掉了,吃不得硬東西,可能幼年對油水的渴望就上來了,她就愛上了大肥肉,吃了幾十年,終于吃出問題了。

老太太“中風”了。

2

中風這是中醫的說法,中醫的具體診斷標準我具體也說不清,我是西醫臨床,我們還是按西醫來吧。

按西醫說,這次是急性腦梗死—當然了,入院的時候還不明確到底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拍了急診頭顱CT明確非出血才優先考慮為腦梗死了。

老太太剛剛被送來的時候神志不清,答非所問,半身偏癱,口角流涎。

這個是我們的記錄,翻譯成白話也就是,老太太她半邊身子不能動,口水不斷地從嘴角往下流。

答非所問,不是不能說話,也不是胡言亂語,就是那種感覺—她能聽得到聲音,但她聽不懂你說什么,也可能她聽到的話跟我們說的不是一回事,所以她會回答一些完全不相干的內容,但說話本身是有條理的,如果把字寫給她看,她可以正確地做答。

這是一種“失語”的表現,具體是什么分類就不說了,你們就大概知道一下,“失語”的含義并不僅僅是“不能說話”,也可能是說得不對路或者聽得不對路,還有看得不對路和寫得不對路的。

如果家里有人突然發生這種情況,別看著好玩或者生氣,可能是急性腦梗死影響語言功能了,趕緊送醫院里來。

在我們問病史的時候,六十多歲的兒子在一邊干著急又說不清,他立刻電話把還在超市采購住院用品的妹妹喊過來,說女孩子細心些,可能記得。我們就一起在病床邊等,一邊查體一邊記錄,過了會兒老太太的女兒過來了,我們深懷希望地看向了她。

老太太的女兒在萬眾矚目中非常尷尬地搖了搖頭,充滿\期待地看向自己的老公。

我們一度以為病史問診這一步要陷入僵局了。

在這時候,這一家子人里最靠譜的人出現了。

那就是她家的女婿!

這女婿真的很細心,他把老太太以前的病歷本和所有的住院記錄、吃的藥都給分門別類地帶來了,連以前拍過的片子都帶著。

我必須要給這種分類清晰的資料保管點個贊。

我見過太多一轉頭就把病歷扔了的,也見過太多把以前的就診記錄隨便放在一起,別說時間順序了,那壓根紙張上下正反都沒理過,至于吃的藥更是帶不全或者干脆沒帶,你說要是這種情況,病人講不清楚了,家里人又這么糊涂,我們就算是華佗在世也沒辦法猜出老太太以前什么毛病吧?

這種時候耽誤的時間那可都是病人的生命!

我們固然等得起,讓家里人慢慢找了拿來,病人等得起嗎?

我和主治醫師繼續看病,我翻病歷、記錄藥物,主治繼續查體,還從女婿那里問了一些老太太平時的生活習慣啊興趣愛好啊,比如我之前列舉的那些太極拳大肥肉就是這時候說的。

最后總結了一下,老太太以前就有高血壓,大概十多年了,詳細日期老太太不記得,家里也記不清了,吃藥控制著,可是,這老太太吃藥得六十多歲的兒子盯著才吃,一不盯著就丟掉假裝吃過。

女婿一邊說一邊苦笑,說老小老小,都跟小孩似的,還不能打不能罵,只能哄著。

我一邊點頭,一邊尋思著三個六十歲的人追著快九十歲的老太太哄,有點想要笑。不是嘲笑,而是覺得這畫面十分有趣,又溫馨。

3

這次老太太發病是兒子先發現的,說老太太忽然就倒地上起不來了,趕緊送來了。

因為送得太急,住院要用的生活用品都沒帶,比如杯子啊牙刷啊碗筷什么的,也就有了之前女兒在外面超市緊急采購的事兒。

病人來了,那就按流程來吧。

這種考慮中風的疾病,第一個檢查當然是急診頭顱CT,先查一下看看是腦出血還是腦缺血。

就算是外行人,聽一下這兩個詞應該就知道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

雖然癥狀上可能比較像,但是出血和缺血的治療是截然相反的!一個要止血,一個要活血,診斷錯了,藥用錯了,人可能就沒了。所以無論如何,懷疑“中風”首先都得做一個頭顱CT。

這里順便解釋一下CT和MRI的區別。

在對于“腦梗死”的診斷上,頭顱MRI會比CT更早地顯現出病變,CT不是查不出來,但是時間上要晚一些。打個比方吧,如果你頭撞了墻,一開始可能是有點青,后來會起個包。腦梗死的改變也是有時間的,并不是說,這一塊腦組織它缺血了,立刻就全部梗死,癥狀全都出來了,這得有時間,還有順序。

既然頭顱MRI比CT更早就能查出腦梗死,為什么我們急診查的是CT而不是MRI呢?

因為CT對出血的診斷非常敏感!

腦梗死在影像學的表現或許還需要時間,可出血在CT的表現非常迅速,因此CT必定成為醫生的第一選擇。

而用CT排除了出血、考慮病人是腦梗死之后,我們可能會讓病人在48小時、72小時或者更晚去拍MRI或者復查CT來明確本次腦梗死的病變情況。這不是為了搞錢,也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樣“醫院就喜歡亂檢查”,而是因為經過這段時間,腦梗死會充分在影像學(也就是CT、MRI等等)上表現出來了,我們這時候復查才能夠明確病情,估測預后。

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說。

老太太CT結果出來,不是出血,結合病史和癥狀、體征,我們考慮是急性腦梗死。

接下來就是抽血化驗,用藥,談話。

不要怪我把“談話”跟檢查治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實可能還要更加重要。當然,說得好聽一點,就是“加強醫患溝通”,或者套個更大的名頭,“不但要治病,還要關注病人的方方面面,時刻和病人保持良好互動”。

幾十年前,當然不是這樣,現在這個醫療環境吧,我不說你們也知道的。

談話比治療還重要,治得好談不好沒用,治不好談得好也行。

學醫的、沒學醫的、干這行的、不干這行的,都可以琢磨一下這句話。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是,醫生就這么多,日益增加的人口會使得人均分得的醫療資源更少,如果所有人都執著于“充分的、隨時的”甚至于“重復的、懷疑的”溝通,那么醫生究竟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用在治病上呢?

“病人的每個家屬甚至朋友都要單獨去問一次病情”,這究竟是對病人的關心,還是對醫生的懷疑,還是想要讓醫生全天都在談話,沒有時間治病呢?

4

這個老太太的情況很不好,畢竟年齡在那,病史也在,我們談話的重點就是有可能救不過來,能活著也不代表就能恢復得跟從前一樣,有可能就得一直躺著了—在以前,話可能會稍微說得委婉一點,現在不行,現在不把最壞的結果說出來,一旦發生意外,死的就不只是病人了。

要說沒有完全恢復好的嗎?

有的。

但是很少很少,少到我們不敢當成積極的例子跟病人家屬說,害怕抬高了他們的預期。

兒子聽我們說了一段,整個人就懵了,六十多的人抱著頭說有點聽不明白,你們等等,我喊我兒子來。

十分鐘后,老太太正當壯年的孫子就作為患者家屬代表來談話了,我們把之前的話重復了一遍,最后又說了幾個治療方案,積極治療的有積極的療法,保守治療的也有保守的方法,有錢的有有錢的方案,沒錢的有沒錢的方案。當然了,貴的藥一般比便宜藥好用,這都得先說明白。

我們話說完,孫子點點頭,就說了幾句話,字字有意義。

“我不懂治病,你們說怎么治就怎么治,錢不是問題,我先交一萬,不夠再說。治不好那是命,治得好我謝謝你們?!?/p>

主治醫師聽到這句話都愣了一下,下意識地看我。

我也愣了。

為啥呢?

因為這種我們能預想到的“最好”的談話回應我們很久都沒聽到過了。

“沒錢”“要是保守治療花多少”“人要是死了我要你們償命”“實在沒辦法了,我們放棄吧”,這些話我們聽得多了,以至于聽到了如此好的回答反而不知所措。

醫患溝通的談話多半都糾結在“風險”和“費用”,老太太的孫子三兩下把我們的顧慮都解除了,我們跟主任匯報了一下,主任就放心大膽地上了治療。

放心大膽的意思不是撿貴的藥瞎用,而是說如果兩個方案,其中一個有50%的可能治好病人,50%的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另一個方案有20%的可能讓病人好轉,80%的可能沒什么用處,也不會變得更壞,那么對于“不好溝通的病人”,我們就會選擇第二種;對于好溝通的,我們會選擇第一種。

—外行人可能覺得“無過是功”,可是,很多疾病都在跟死亡搶時間,病情沒有惡化就是好事嗎?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病人也不可能會好轉了啊。

世界上不存在100%收益0%風險的好事,我們總是在權衡,權衡風險和獲益,就像家屬權衡費用和親情。

只有在得到“定心丸”的時候,我們才會經過充分的溝通,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治療方案,而不是做一些無功無過療效看天的事情。

5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老太太神志清醒了,言語慢慢利索了,聽得懂我們說什么了,只是我沒想到她開口第一句就是“我要吃肉”。

兒子一聽就急了,說:“這不行,醫生交代不能吃油膩的?!?/p>

老太太用活動還算靈便的那只手拉住兒子的手,當時就哭了,說:“你怎么這么狠心!”

兒子也哭了,說:“媽你不要任性?!?/p>

我們醫護人員就比較尷尬地看兩個老人相對而泣,最后兒子哭贏了,老太太不吭聲了。

如果這時候可以點贊,我會選擇默默給老太太的兒子點個贊。

我們又交代了一下病情,著重說了恢復鍛煉怎么做。度過了腦梗死最危險的時間以后,恢復鍛煉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病人以后的生活質量。

老太太肌力恢復還是挺好的,就是說肌肉有勁了,具體表現在她可以站起來了,可以走路了,一天天地好起來了。

然后吧,這個故事的高潮就來了。

有天晚上,老太太的孫子突然跑進辦公室,大喊著說:“不好了我奶奶是不是癡呆了跑走了回不來了!人不見了!”(我們說過腦梗死有可能影響認知功能,所以他覺得也許癡呆了。)

值班醫生嚇個半死,趕快聯系各方人員。

經過一番兵荒馬亂,最終我們在離醫院五百米的一家飯店里找到了還穿著病號服裹著棉襖的老太太,她……她正在吃大肥肉……

她面前一大盤紅燒肉,看著就油光發亮的。

孫子問:“奶奶你知道我誰嗎?記得自己這幾天做什么嗎?”

老太太一個白眼過去。

“清楚得很。我在住院?,F在我就要吃大肥肉!”

那我們還能怎樣呢……

您……您都已經吃了幾塊了啊……

我默默看向了老太太閃著油光的筷子和嘴巴。

過了幾天,這老太太就出院了,走的時候跟來的那天一樣,兒子女兒女婿加上孫子、重孫子都來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回家去了。

我十分羨慕這個老太太,我也想精神抖擻活到八十八,是不是應該立刻開始廣場舞了?

哈哈哈哈,廣場舞什么的當然是開玩笑了。

我也不建議大家學習老太太吃大肥肉,可是,這個老太太身上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看她的兒子女兒女婿和孫子重孫子就都學到了。

—寬容、樂觀,永遠對生活抱著期待,常懷赤子之心。

如果你們看到過她家里人陪床時候的情形,如果你們聽過她家人跟我們溝通的談話,你們一定也能明白他們身上的那種豁達。

世界或許并不那么公平,也不那么溫柔,可是溫柔地對待世界的人、滿懷希望地面對每一天的人總會過得比較開心。我們總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可那究竟是什么呢?

可能就是一份期待、一份愛好、一份希望吧。

猜你喜歡
肥肉孫子談話
班主任的談話藝術
正確理解術前談話
孫子壵
吃肥肉
要肥肉還是瘦肉
孫子垚
孫子垚
孫子
一塊肥肉
(1)閱讀理解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