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善孝為先 家風代代傳

2017-12-28 17:00尹德勝
藝海 2017年11期
關鍵詞:孝道花鼓戲家風

尹德勝

〔摘 要〕花鼓戲《一輩傳一輩》之所以產生了一定的劇場效果,是因為該劇發揮戲曲高臺教化的傳統功能,貼近當下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的糟糕現狀,弘揚了百善孝為先的價值觀。對孝道的弘揚,對家風建設的贊頌,對真善美的追尋,給了廣大受眾清晰的價值觀指引,是貼近核心價值觀的舞臺表達。

〔關鍵詞〕花鼓戲 一輩傳一輩 孝道 家風

攸縣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的大型現代戲曲《一輩傳一輩》的演出帶動著、感染著戲曲老觀眾,相信在鄉村基層巡演的效果還會更好。觀眾從一開始就快速入戲,他們用掌聲表達著自己的態度,表達對劇中人物的一種愛與恨,表達對真善美的一種期許,表達對孝敬長輩的傳統價值觀堅守的一種贊揚,更是表達對“百善孝為先、家風代代傳”的一種敬意。

細細想來,花鼓戲《一輩傳一輩》之所以產生了一定的劇場效果,是因為該劇發揮戲曲高臺教化的傳統功能,貼近當下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的糟糕現狀,弘揚了百善孝為先的價值觀。同時,該劇塑造了石虎、石源、石添石家三代人的形象,他們始終把孝道放在家庭首位,代代相傳,形成一種積極向善的家風。而這種良善的家風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掌聲和淚水就是對演職人員的最大贊美。

孝道的正能量,與傳統文化價值體系打通;樸實向善的家風,與當下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連接,從這個意義層面上看,“百善孝為先,家風代代傳”,是這部劇的價值核心,正是這個核心主旨使得劇場里臺下與臺上產生了共鳴,形成了觀演之間的良好互動。

一、孝道家風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價值體系的根基?!墩撜Z·學而》中有:“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狈g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年輕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謹慎忠信,要熱愛世上的每一個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這些有余力的時候,再去學習書本知識?!?而道家《莊子·天運》中也有弘揚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狈g成白話文就是:“用敬來行孝容易,用愛來行孝難;用愛來行孝容易,使父母安適難;使父母安適容易,讓父母不牽掛我難;讓父母不牽掛我容易,使天下安適難;使天下安適容易,讓天下忘我難?!倍耖g俗語有“百善孝為先”,有“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等等。由此可見,孝道在我們傳統價值體系里的重要地位。

總之,孝道是家庭之本,是社會價值觀的根基,直至今日依然如此。而孝道的弘揚與傳遞則構成了家風的基礎。而家風建設也是當下我們核心價值觀確立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實質上,弘揚孝道,注重家風建設,正是把當下我們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與傳統價值觀連接在一起的鏈條之一。而花鼓戲《一輩傳一輩》用這種戲曲舞臺藝術方式,完成了這個主旨的體現,發揮戲曲高臺教化的功能,移風易俗,針砭時弊,讓廣大觀眾深刻理解孝道與家風。

二、戲里情懷

花鼓戲《一輩傳一輩》以當下鄉村社會發展現實為依據,寫了石家三輩人的動人故事。石虎與大哥外出放排,大哥不幸遇難,而他撐起了這個家,照顧侄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同時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一輩子沒有成家。但他把侄子當作兒子,全身心付出,也得到了這個家庭的溫暖回報??墒侨死狭?,石虎為了不連累侄子一家的正常生活,主動提出要去敬老院,石源的挽留引起了村子中其他人的種種猜疑,生了不少是非。

石源從小受到叔叔的照顧,感受到了正常家庭的溫暖,并沒有因為失去父親而經歷一個凄慘的童年,一切幸福都得益于叔叔石虎的善良與愛。石源退伍落下了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癥,回來的時候因為年輕,并無大礙;可是叔叔提出去敬老院,讓他不安,叔叔照顧自己和這個家一輩子,到老了應該在這個家享受天倫之樂。

石添故事開始時還是個孩子,在爺爺石虎的照顧下,快樂成長,無論如何,她和爺爺建立了深厚的祖孫情,當石虎要去敬老院,她小小年紀第一個反對,而爸爸石源曾經的態度,對她影響很深,敬老孝親是人之本性,是家風的重要基因。石添在此環境里成長,直至上大學、工作,她身上繼承了石家的孝道家風。當父親石源需要動手術,她愿意付出所有,也為照顧爺爺石虎承擔責任,正是一輩傳一輩的孝道家風傳到了石添這里。

而石源的媳婦海英加入這個家庭,也深受這樣的家風影響,在最開始的時候,她也不太滿意丈夫石源對叔叔的照顧,似乎超出了叔侄之間的關系,反對為叔叔養老送終,但是經過時間的磨礪,孝道家風也終浸入海英的心里,她最終成為反對把叔叔送走的關鍵力量,她為了叔叔享受天倫之樂盡了一個晚輩的最大努力,她的變化來自于孝道家風的熏陶。

其實劇情結尾處,還揭示了石虎與石源并非血緣關系,這種家庭依然建立了深厚的親情關系,更值得贊揚。孝道家風的力量讓一個家庭產生了巨大的向心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三、戲外關照

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轉型期,在鄉村變化尤其大,農村人口往城市流動,農村自身的城鎮化等等。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已然不同往日,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是否生活就幸福了,從現狀上看,二者并不能簡單畫上等號。因為伴隨著經濟發展,種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老問題和新問題堆積在一起。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嚴重,一些家庭主要勞動力進城務工,或者干脆買房進城定居,留下了大量的老人,孤獨地生活在山村,無人照料,無依無靠,甚至有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自己生活都很艱難,還得帶著孫子孫女,老人晚年生活談何幸福,也談何天倫之樂。甚至在某地發生過這樣的事,因為幾個子女贍養老人扯皮推諉,導致老人自尋短見的悲劇。極致的事例是少數,但是一些農村老人的狀況確實不容樂觀。

一個長輩為了家庭奉獻了一生,傾其所有,可是到老了,卻得不到關懷與關心,是何其令人傷感的事兒。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民間老百姓樸素的生活愿望。

所以,花鼓戲《一輩傳一輩》關注農村現實問題,探究養老社會問題。石虎第一次面臨選擇,就是自己老了,是拖累侄子一家,留在家中安享天年,還是去敬老院一個人孤獨地度過風燭殘年?他選擇了后者!也許兩者都不是最壞的選擇,但選擇了就足以動人,而石源也做出了一個晚輩應該做的,讓老一輩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正是這一點,贏得了觀眾的贊許,也贏得了觀眾的共鳴,大家以掌聲來致敬這種質樸的傳統價值觀的回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和睦,敬老愛幼,有了這樣一種家風傳承的人,才能事業有成時,做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益的事。石虎、石源、石添、海英一家人,踐行孝道,傳承家風,他們贏得了劇中村民的尊敬,哪怕是最初懷疑他們初心的、懷疑他們有預謀的村民都對他們另眼相看了;他們也贏得了臺下觀眾的尊敬,所有人都明白每一個家庭,無論富有或是貧賤,都必須要踐行孝道,傳承家風。

花鼓戲《一輩傳一輩》就是這樣的舞臺藝術作品,貼近現實,關照現實,反映當下農村贍養老人的現實情形,讓鄉村觀眾看后能產生強烈共鳴,也能聯系到自己身邊的現實,被感動、被感染,得到了戲曲廣大基層受眾的追捧和熱愛。該劇收獲較好的演出效果并不是因為藝術質量上多么高超上乘,而是百善孝為先、家風代代傳的核心主旨引起的共鳴,這值得思考。相信這出戲在基層巡演,一定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花鼓戲《一輩傳一輩》中,對孝道的弘揚,對家風建設的贊頌,對真善美的追尋,給了廣大受眾清晰的價值觀指引,是貼近核心價值觀的舞臺表達。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所以我們要重視家庭,重視家風,從孝道做起。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眅ndprint

猜你喜歡
孝道花鼓戲家風
資興:花鼓戲進校園
湖南花鼓戲
淺談鑼鼓在花鼓戲中的作用與發展
勤勞節儉傳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
湖北遠安花鼓戲當代生存狀態思考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幽默好家風(二)
淺談中學生的孝道教育
家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