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卡什維利:“外籍政客”在烏克蘭的政治試驗

2017-12-28 10:32張弘
世界知識 2017年23期
關鍵詞:薩卡敖德薩什維利

張弘

從格魯吉亞總統到烏克蘭的州長

薩卡什維利,曾經的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的領導者,兩次擔任格魯吉亞總統,在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之后,“空降”到烏克蘭。烏克蘭新政府成立后,薩卡什維利于2015年2月被波羅申科總統任命為烏克蘭國際改革協商委員會主席。同年5月,薩卡什維利獲得烏克蘭國籍,并被任命為敖德薩州州長,前往這一腐敗“重災區”反腐。不過,雙方的蜜月關系并未維持多久,2015年末,在互聯網上很快就爆出薩卡什維利與內務部長阿瓦科夫對罵的視頻,薩卡什維利與烏總理亞采紐克在政治上也發生嚴重分歧。在薩卡什維利的幫助下,波羅申科得以在2016年4月改組政府,任命來自他領導的波羅申科聯盟黨的格羅伊斯曼代替亞采紐克出任總理。亞采紐克政府被解散后,薩卡什維利并沒有獲得政治上的進階,這使他與波羅申科的關系惡化。2016年11月7日,薩卡維什利以“厭倦欺騙和腐敗”為由辭去敖德薩州州長職務,指責波羅申科支持該州的黑社會勢力,并表示要開始新的斗爭。波羅申科則對其忙于“政治秀”“不務正業”表示不滿。辭職后的薩卡什維利并沒選擇離開烏克蘭,而是在2017年2月宣布組建反對黨——新力量運動黨,宣稱要推動提前舉行議會選舉,誓將波羅申科拉下馬。7月26日,雙方關系公開破裂,波羅申科以薩卡什維利向移民機關提供個人虛假信息為由,取消了他的烏克蘭國籍。但是,薩卡什維利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提高對抗的聲音。9月10日,薩卡什維利在支持者護送下,強行從波蘭越過邊界線進入烏克蘭(之前以“去美國度假”的名義離境),試圖為被剝奪國籍一事討說法。薩卡什維利的“闖關”行為得到了烏克蘭主要反對黨——祖國黨領導人季莫申科的支持,這使反政府政治力量表現得越來越“熱鬧”。10月24日,烏克蘭總檢察長盧岑科向媒體通報說,烏移民局已于日前正式拒絕格魯吉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的難民申請。

2017年9月19日,格魯吉亞前總統、烏克蘭敖德薩州前州長薩卡什維利在烏克蘭總統府外的集會上演講。

至此,薩卡什維利從一名格魯吉亞“顏色革命斗士”、曾兩次擔任格魯吉亞總統,到卸任后被“引進”烏克蘭,再到如今被迫辭職、組建反對黨、被取消烏國籍后強行入境,直至最終被拒“難民身份”,這一切都極具戲劇性。從政治上看,薩卡什維利在烏克蘭的政治生命已接近終點,這位“顏色革命斗士”敗走烏克蘭已成為大概率事件。這一事件不僅為我們分析烏克蘭政局形勢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案例,同時也為原蘇聯地區國家的政治轉型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烏克蘭為何拒絕外國政治家

國家政治轉型不僅包括民主制度的建設,還需要營造尊重民主秩序的政治文化。烏克蘭政壇難以接納外國人的現象所反映的是引進的政治精英與本土的政治生態之間存在著水土不服現象。獨立20余年的烏克蘭,雖然在制度上引進了西方國家三權分立、多元的政治制度,但是在運轉過程中依然摻雜著很多地域性的、依附性的官僚文化。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腐敗現象泛濫,民主和法制觀念淡薄。引進的外籍政客雖然具有西方教育和政治背景,但仍然很難在短期內改變整個國家體系的政治文化,兩者之間表現出經常性的矛盾和博弈。

首先,腐敗仍然是烏克蘭政治改革的最大難題。烏克蘭政治所具有的巨大歷史慣性,蘇聯時期形成的干部裙帶文化成為西方民主秩序運行的重要阻礙。依附政治文化自上而下,寡頭壟斷集團控制著政黨選舉所需的經濟基礎和媒體自由,由于缺乏憲政民主賴以生存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支持,使得政治生活淪落為權力與資本交易的工具。不同于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烏克蘭危機帶來的只是政府更換,但議會中主要政黨和議員依然是舊面孔,他們與寡頭利益集團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政黨與資本之間的特殊依附關系并沒有被打破,使得新政府在實施廢除經濟壟斷和反腐敗政策方面遭遇重重阻力,政府提出的改革法案無法獲得議會的批準,不得不求助美國和歐盟的干涉和施壓。

其次,缺乏政黨支持使得薩卡什維利為代表的外籍政客“孤掌難鳴”。自從政以來,薩卡什維利的政治風格一直以激進著稱。在格魯吉亞政壇,薩卡什維利曾是謝瓦爾德納澤的積極追隨者,但是因謝瓦爾德納澤不支持激進的反腐敗行為等改革措施,薩卡什維利憤然辭職,建立了國家運動黨,并通過更加猛烈地抨擊謝瓦爾德納澤和官員們的腐敗行為,博得民眾的歡迎和好評。在擔任格魯吉亞司法部長期間,薩卡什維利通過近乎于絕情的方式公布執政集團內部的政治腐敗,公布謝瓦爾德納澤為首的利益集團的貪腐行為,主張通過激進方式進行國家改革,全面接受美式民主模式,嚴懲腐敗。在格魯吉亞擔任總統期間,薩卡什維利采取近乎武斷的“一刀切”式的政治清理法,將凡是曾在蘇聯和格魯吉亞前政府任職的官員一律辭退,解雇了近四分之一的公務員,大量采用新生力量充實內閣,使得政府的腐敗行為明顯消除,格魯吉亞在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從2003年的第12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79位。薩卡什維利的激進改革使得格魯吉亞迅速從一個貧窮、腐敗、邊界戰事頻發的高加索閉塞地區轉變為極具投資潛力的國家。據世界銀行的年度經營報告顯示,格魯吉亞的營商指數排名由2005年的第112位迅速升至2010年的第11位。

來到烏克蘭的薩卡什維利同樣延續了其在格魯吉亞激進反腐的做法,他擔任州長職務不久,烏克蘭媒體在2015年6月報道,薩卡什維利招募了一批改革者組成反腐團隊,清查州政府采購過程中的腐敗交易,將反腐行動延伸到漏洞百出的醫療衛生系統。烏克蘭法律規定,民眾享有免費醫療服務,但實際上病人只有向醫生行賄才能獲得必需的藥品,而醫院將政府提供的免費藥品出售牟利已成慣例。敖德薩是烏克蘭最大的港口城市,是腐敗的重災區?;疑尻P是蘇聯時期國家企業慣用的避稅手段,也是官員腐敗的主要渠道,是敖德薩海關長期存在的腐敗現象。2016年10月,在薩卡什維利的推薦下,波羅申科總統力排眾議,親自任命26歲的尤莉婭·馬魯舍夫斯卡婭為敖德薩州海關新任關長。2017年3月15日,烏克蘭國家通訊社援引總理格羅伊斯曼在“臉書”的消息稱,在總理親自委派去的專案小組監督下,敖德薩海關的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盡管波羅申科政府一直表態要徹底治理腐敗,但是反腐敗行動無論是立法進度還是執法過程都難以推進,效果很不明顯。一旦反腐敗行動觸及執政集團的核心利益,政治阻力也就可想而知。政權更迭已經三年多,但是烏克蘭的腐敗問題仍然是西方國家與之對話的主要內容,美國和歐盟直到今年仍然在強調反腐敗的重要性。在2017年7月舉行的歐盟與烏克蘭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指出,烏方在反腐敗方面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夠,反腐效果不佳,這會對烏克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造成不利影響。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7月9日訪問烏克蘭時,也對其國內各領域的改革進程表示關切。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在一個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應該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以及能夠代表民意的政治家。在原蘇聯地區國家里也存在著一些空降的政治家,他們一般都有海外僑民的身份,要么成為政府部門的專業技術干部,不直接參與一般政黨的活動;要么與本土政治派別結合,利用自身西方大國支持的政治背景和專業背景,以政治西方化和經濟全球化吸引選民的支持。冷戰結束后,在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政治轉型過程中不乏引進政治家的案例,這些已獲外國國籍的“回歸者”紛紛成為國家轉型的領導人,在內政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立陶宛。立陶宛獨立后,曾從美國引進原立陶宛裔的官員、當時的美國環境保護局官員阿達姆庫斯“回歸”祖國。1998年1月,他以微弱優勢在立陶宛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總統。2003年2月26日任期屆滿卸職。2004年6月27日,阿達姆庫斯在總統選舉中再次以微弱多數獲勝,第二次當選立陶宛總統。

但是在烏克蘭的實踐卻很不理想,薩卡什維利在烏克蘭奮斗兩年之后,最終被取消烏國籍結束政治生涯。在2014年12月組建的新政府里就曾經出現過三名“外國人”部長:美國人亞列西科出任財政部長,格魯吉亞人亞歷山大·克維塔什維利就任衛生部長,立陶宛人艾瓦拉斯·阿布羅馬維丘斯擔任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薩卡什維利火速入籍并被派往反腐重地——敖德薩州擔任州長,也是波羅申科的創新舉措之一。

自2015年年末,薩卡什維利開始不斷抨擊亞采紐克政府,公開指責來自亞采紐克陣營的高官涉嫌腐敗。2016年4月之后,薩卡什維利又將反腐敗的矛頭逐漸轉向總統波羅申科。據“烏克蘭112”電視臺2016年4月11日報道,薩卡什維利以“改革者”的名義要求波羅申科總統解除敖德薩州檢察長尼古拉·斯托亞諾夫及烏克蘭總檢察長助理人員的職務。同時,他要求政府追究敖德薩市市長特魯哈諾夫的法律責任,因為他隱瞞了自己的俄羅斯國籍。薩卡什維利在媒體上公開喊話的行為一定程度上給總統波羅申科造成巨大的政治壓力,也損害了處于權力中心的寡頭集團的利益,造成薩卡什維利與波羅申科的政治盟友關系開始破裂。2016年11月,薩卡什維利宣布辭去敖德薩州州長的職務,他沒有像其他外籍政客那樣選擇離開烏克蘭,而是組建了新的反對黨——新力量行動黨。進入2017年,在多次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波羅申科總統宣布取消其烏克蘭國籍,并且拒絕其難民申請。

同一時期被引進的外籍政客的命運也同樣不濟,這些“外籍部長”的施政過程并不順利。其中,曾經擔任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的立陶宛人阿布羅馬維丘斯2016年2月宣布辭職,曾經擔任財政部長的美國人亞列西科在2016年4月宣布辭職。阿布羅馬維丘斯在給媒體的一份辭職聲明中說,在經濟改革問題上,議會“缺乏政治決斷,對改革進程不僅沒有給予支持,還進行封殺”。他還表示,下決心辭職的另一個原因是權力機關的腐敗。他還指責波羅申科的生意伙伴阻礙改革進程。

“外籍部長”的辭職不僅暴露出烏克蘭執政黨聯盟內部在政策上的分歧,顯示出雙方在政治理念和文化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外籍政客在施政理念和政治文化方面更加接近西方國家的價值觀,也符合西方民主制度的標準。但是,這些外籍政治家缺乏民意支持及政黨在議會的支持,實施政治觀念和施政理念很困難。薩卡什維利的遭遇可能是一個極端的案例。雖然薩卡什維利曾經在基輔大學讀書,會講烏克蘭語,但是作為一個格魯吉亞人,其大部分政治生涯和個人生活都與烏克蘭聯系不大,民意基礎和社會認知度仍然較為薄弱,更無法與現有的政黨及其領導人相提并論。與其他辭職的外籍政客不同,薩卡什維利并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組建反對黨,試圖與執政聯盟進行長期政治競爭。他在政治上的不妥協性和激進風格導致雙方最終撕破臉皮,政治分歧最終演化為街頭示威和強行闖關入境的行為。

烏克蘭拒絕“外來的和尚”只是一種表象,本質上顯示出其內部的政治改革仍處于攻堅期。從“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到如今的薩卡什維利“敗走烏克蘭”,反映出烏克蘭政治轉型具有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后發國家引進的西方民主制度并不是“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發動暴力的廣場革命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如何實現政治民主化和經濟現代化不僅考驗烏克蘭社會的智慧,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出了新的政治思考。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猜你喜歡
薩卡敖德薩什維利
敖德薩跳蚤市場
烏驅逐薩卡什維利或得美默許
薩卡什維利被驅逐到波蘭
格魯吉亞總理神秘殞命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