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017-12-28 17:09何萍
考試周刊 2017年44期
關鍵詞:范文事物意識

何萍

摘要: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創新。筆者認為可以從培養觀察能力,在積累、實踐、模仿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作文教學;創新

作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原因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獨立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過程,就是學生個體的一種創新過程,是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現??梢?,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地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拓學生思維,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下面就談談我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些做法:

一、 在觀察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觀察是思維、想象、記憶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論看什么,都會留下一些印象。觀察仔細的、印象深刻的,隔了很長時間也不會忘記,要想讓學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作文寫得有血有肉,就必須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教學時,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引導他們學會觀察,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時時處處做觀察的有心人。然后培養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只要有了明確的目的,才會使人產生一種進取的意念,從而對思維活動起到激勵和促進作用。如寫秋天的一處景物,讓學生到校園、公園、小區等地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再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觀察,由上到下、由遠到近、由景物到人物、由表及里等,最后指導學生在觀察時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積極思維,展開豐富的聯想。如,讓學生寫秋天的果園時,學生寫道“紅通通的大蘋果像一個個燈籠,又像小姑娘可愛的臉蛋,那碩大的鴨梨,黃澄澄的像一個正在大笑的不倒翁”等。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的自然順序應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誕生?!边@就是說認識事物是習作的前提,能否準確地認識事物,直接決定著能否寫出反映事物特征的作文。對學生來說,認識事物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觀察,由于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思維方法不同,寫出的作文也就各有所長。

有一句名言叫“江山如畫”。的確,大自然很美,祖國處處有如詩如畫的勝境。我們要讓學生養成觀察大自然的習慣,引導他們用眼去看,用心去描繪,抒發出自己最誠摯的情感,從而水到渠成地達到一種較高的寫作意境。

二、 在積累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明的信》中著重指出學生要博覽群書,學知識像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只有勤于讀書,善于讀書的人,才能體會到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樂趣。我不僅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讀懂每一句話,每一段話,學習作者寫句、寫段、寫篇的方法,而且鼓勵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書。用“書”這把金鑰匙,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同時讓學生像“蜜蜂”一樣,把自己在課內課外看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還經常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鏡頭,把在學校、家庭、社會出現的豐富多彩的事、景、人物等記錄下來。由于學生平時積累了作文素材,在習作練習時,就能自覺的聯系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寫好作文。如學生描寫玻璃翠的花時這樣寫道“在枝的盡頭長著一朵朵粉紅色的小花,它躲在葉片中間,像一個個害羞的大姑娘,花兒有的全部展開五片花瓣,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飽脹的馬上就要破裂似的……”學生在寫作時就能把書本中的好詞好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教學時引導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自覺地捕捉積累素材,并做到積累什么,就嘗試著運用什么、寫什么,讓學生真正“用筆說話”,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作文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边@句話形象地揭示了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就像源泉,滋養著“文章”這條溪水。學生寫好作文必須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去體驗,而不是閉門造車,胡編亂造。所以,教學時,要隨時抓住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動手操作,如舉行拔河、小制作、小實驗等活動,既擴展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多種能力的創造性勞動,同時也為寫作文準備了素材。如寫一次家務勞動,我先布置學生回家去做一件家務活,并把做家務時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學生通過親自參加實踐勞動,這樣就有了寫的內容,就能把作文寫得生動、形象了。如學生寫的《煎雞蛋》中的一段:“今天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打開液化氣開關,放好炒鍋,在鍋內倒上少許油,接著拿起一個雞蛋在鍋邊輕輕一敲,蛋殼上出現了一個小口,我兩手輕輕一掰,蛋清和蛋黃就蹦入油中,立刻,啪啪作響,四周的蛋白漲了起來,我用鍋鏟小心翼翼地把雞蛋翻過來,金黃色的雞蛋香味撲鼻,我用手捏了一點鹽撒在蛋上,一會兒,兩面都成了金黃色,我把蛋鏟出來……”由于作文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踐,寫出了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 在模仿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茅盾先生說過:“‘模仿可以說是創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學習的最初形式?!毙W生作文正是扶床學步,牙牙學語階段,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以范文引路,實行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從仿寫起步,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范文的使用在打開學生思路方面會起到很明顯的效應,學生可以從中領悟到許多實用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豐富自己的語言。語文課本是最好的范文,教學時,既要抓住語文基礎知識,又要考慮如何指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充分發揮課文中的范例作用。如學了《荷花》一課,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寫一段話。使學生從課文中學到了寫作方法,化知識為能力,做到范文引路,培養了學生的獨創精神。

總之,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是材料,有了豐富的材料學生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所以,今后教學要讓學生多觀察、多積累、多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董菊初.語文教育研究方法學[M].語文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范文事物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美好的事物
范文引路 習得方法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色幾許(簡譜)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高考模擬題精選之書面表達題參考范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