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把和父母一起旅行說得那么可怕?

2018-01-02 08:16曲一刀
關鍵詞:牙牙學語爸媽旅行

曲一刀

1

在知乎上搜索“和父母出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出意外地看到了一張張幽怨臉,隨意截幾段回答大家感受一下:

“來來來,你站這兒,我給你照張相?!?/p>

“你趴這……”“你蹲這……”

然后不拍個十張,不讓我對著景點做一整套體操動作就走不了。

“這不就是咱那邊的XXX?”

“感覺成都的傷心涼粉就和咱的涼調攪團一樣啊?!?/p>

嗯,中年婦女的世界大同論我是理解不上去。

“這個好貴!”

“不要浪費錢?!?p>

這類在旅行當中稍微破壞氣氛的對話時有發生;這一路上,我們大概把一輩子能吵的架都吵完了。

……

年輕人跟爸媽出游本來是想盡盡孝心的,結果孝心盡沒盡到不說,許多人首先表示十分憋屈,畢竟代溝的威力不是說說而已??v觀網友們的吐槽,大家與父母之間的矛盾點簡直不一而足,比如:

你想多體驗一下當地的食宿和日常生活,而在爸媽的眼中,吃飯睡覺這種事情只要安全就可以了,要把重點放在逛景點上;你想去個人少有情調地方放松一下身心,而爸媽非要去所謂的經典景點觀賞人山人海;你想拍個只留背影的文藝風旅途照,而爸媽一定要把你拍成大頭貼,還要發到朋友圈;你想輕裝上陣,而爸媽恨不得把家都搬走,路上隨手打開自家的行李都能開百貨商店……

微博熱搜上有一位54歲的兒子帶著89歲的老母親自駕游,并配文“她高興得像個孩子還發朋友圈”。

其實,總有一天父母也會變成單純的孩子,簡單得只要有子女陪伴就可以很快樂。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抵觸與父母一起旅行這件事,是因為我們在心理上還將父母設定成需要斗爭的對象。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父母依然是那個堅持著數年前的觀念、不知變通的強硬形象,殊不知他們早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老去。

有人說,“人老著老著,就小了”??粗磉呌行┤涡?、有些執拗的爸媽,其實不過是兩個需要我們包容與呵護的孩子罷了。

2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沈星移深情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光是男扮女裝當街出丑,只為逗周瑩一笑,就足夠讓廣大少女直喊想嫁。

作為男人,可以為了心愛女子的要求而遷就;那么作為子女,遷就一點父母的生活習慣又有什么困難?真正的孝順不是把自以為對的事情強加給父母,更不是強迫父母改變多年的生活習慣。

生活中總有許多我們看不順眼的事情,為什么我們對其他事情都能一笑置之,而唯獨對父母這般苛刻?

小時候,父母總是遷就我們的喜好,去玩一些無聊的項目,買許多沒有用的東西;長大以后,父母就像個孩子,而我們變成了大人。

一位朋友近期剛陪父母旅行回來,她向我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我們一路上基本吃的都自己帶的食物,因為景區的東西都很貴,就算勉強他們體驗所謂的當地文化,他們也吃得不舒心;我媽不會P圖,很多拍的很丑的照片都被她發到朋友圈,沒辦法也只能由著她。反正我媽的朋友圈里認識我的也就是自家親戚,從小看著我長大沒什么好遮掩的;我父母出門旅行總是愛把行程安排得很緊,就像拉練一樣。我就會想辦法在路上多跟他們聊聊天,吸引他們多看看周邊的風景,讓節奏慢下來,畢竟旅行是用來放松的……

她說,本以為一路下來會很痛苦,但沒想到自己會如此留戀與父母一起出游的日子。包容和遷就父母是那樣簡單,甚至不需要刻意地做什么,自己就會自然地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

原因很簡單:不管我們在外面的世界變得多么光鮮靚麗,父母始終是第一個教會我們如何生活的人,與父母一起生活、一起旅行是我們的本能。

3

每次和父母旅行,許多年輕人一定會深深地感到自己仿佛帶了兩個小孩:一定要手把手地、不厭其煩地教會父母如何使用手機訂票;出門一定要人人開著導航,因為他們總會質疑你導錯了;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如果只說一遍那等于沒說;如果是去國外旅行,不管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一定要統統翻譯一遍,不然父母就會以為自己漏掉了十分要緊的信息……

凡此種種,無不意味著從前那兩個凡事都懂、凡事都能解決的超人已經變成了時時需要自己照顧的小孩子。如果沒有充足的耐心,我們很有可能覺得父母黏人、累贅,進而無比心累。

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很久以前,父母也像如今的我們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們這是“水杯”,那是“電視”;一次次扶起我們柔弱的身軀,直到我們能自如地奔跑。

而對于長大的我們來說,學會擔當是給不再年輕的父母最好的回報。

有一位網友敘述了他帶父母在美國旅行時擔任翻譯的經歷:“帶父母在美國旅游最大的感受就是,突然覺得,他們是要靠在我肩膀上的。這是一種突然的責任感,在國內的時候他們似乎無所不能;但到了美國,一路上都是要依靠你的,事無巨細都要翻譯。累嗎?累。但我覺得,他們當時向牙牙學語的我們介紹這個世界時,也是這種責任感吧。我有時候也會覺得‘其實沒什么好翻譯的,但是他們好奇的眼神讓我再累都想翻譯給他們聽。所以帶父母旅行,要很多很多耐心,要忍住流淚的沖動,要多表現自己平時快樂正面的生活,別抱怨?!?/p>

是的,別抱怨。就像數十年前我們抓著父母的手學步,口齒不清地牙牙學語,像個跟屁蟲一樣面對未知的世界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時,那時的父母也正像今天的我們一樣不厭其煩。

做父母的從未奢望自己的孩子必須成龍成鳳,但他們一定想要當自己老了,能有一雙臂膀,就像當年自己的那樣堅實,扶著自己,走過那段寧靜安穩的時光。

4

我們和父母之所以在旅途中產生矛盾,大多都因為我們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并且一廂情愿地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對面是領導、是老師、是朋友,我們還會像面對父母時那樣缺乏耐心么?

難道就因為父母是最親的人,所以我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失去交流的耐心嗎?什么時候血濃于水也可以成為傷害對方的倚仗了?

爭吵不是交流,只會激化矛盾。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向父母訴說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付出耐心傾聽父母的意見。

把父母設定成兩個有些任性、有些執拗卻一心愛你相信你的孩子。他們也許不會理解不會接受你的有些做法,但是他們內心的出發點一定是為你好的。

只要明確了這一點,還有什么矛盾不能一笑置之?就算再大的爭端也可以用“兩個老小孩出來一趟不容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來寬慰自己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與父母一起旅行的機會都是難能可貴的,不要讓沒有意義的爭吵毀掉那來之不易的溫馨。

不要總想著“再等等”,等過了多個春夏秋冬后,無論是多美的風景都將少一抹溫暖,多一分悲涼。endprint

猜你喜歡
牙牙學語爸媽旅行
伙伴,爸媽叫你吃飯啦
小熊當當和爸媽爸媽玩
我愛爸媽
組織派對、文化沙龍
小黑的旅行
反思:一種學習數學的有效手段
夏日旅行
聽爸媽的話
時間前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