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作家的“人品”與“文品”

2018-01-02 10:40宋葉子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文品人品韓愈

宋葉子

我國古代歷來即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說法,《藝概·詩概》中也有“詩品出于人品”之說。世界一些學者對這一看法表示贊同。18世紀法國學者布封在名為《論風格》的演說中提出“風格就是人”的命題,認為風格必須以人為本,以人為主的主觀精神為根底,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等,從中得到的是人們對人品是否就是文品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何為人品?何為文品?思想素質與道德修養歸結一點,落實到每個靈魂深處,就叫人品。文章的品格和風格,即人品理論的變異與總結的不同階段即文品。這兩者存在某種聯系。

一、主張人品與文品統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理想之美的集中反映

人品與文品的統一,是中國的傳統文學批評原則,韓愈曾作了集中地、全面、深入的討論。韓愈在散文方面,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文以明道,注重實用的思想?!暗赖木唧w內容,是指孔孟儒家的社會政治、倫理道德修養,以儒家的修身、齊家、平天下為己任?!庇纱丝磥?,韓愈特別重視人品與文品的一致,認為作家要寫好文章,關鍵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修養,在《答李翊書》中,他諄諄告誡李翊:“立言”即寫文章之事,并向學生談了自己學習寫作的體會:“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蓖瑫r,他還提到“氣盛宜言”之論,“氣盛”即指作家的仁義道德修身養性造詣很高而體現的一種精神氣質,一種人格境界。韓愈進一步闡發,進一步發展了這一傳統文學理論。

二、“人品”、“文品”與現當代作家

到現當代時期,在批評文字領域,依舊追求人品與文品的相統一。例如當代作家沈從文,他是懂得奉獻的人!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沈從文留給世人的印象是:堅強、隱忍、謙卑、謹慎。他待人謙和、處事低調;尤其是晚年慈祥的簡直像一位農村老太。他湘西人特有的俠義,較少數人提起,最著名的例子他給對危難中的丁玲仗義相助。雖然這事最終演繹成了一個長達60年的友誼和隔閡糾結的故事,但仍不失證明沈從文的俠義。

現當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為人善良、重情義,在“二蕭夫婦”有危難之時伸出援手,同時魯迅先生的愛國之情令人感動。

又不得不說,現當代作家的人品卻也有存在許多爭議。例如我上面舉的兩個作家,魯迅在與周作人兄弟決裂時,曾有人質疑他因偷看弟妹洗澡而致兄弟失和,隨后曾被人證明,但又因魯迅的婚姻,又引來一波對其人品的大爭論。再例如沈從文在被人稱之俠義之外還被人說他“不革命”,又說他“沒有表現勞動人民”,另又說他“美化了舊社會的農村,沖淡了尖銳的階級矛盾?!币灿腥苏f他不僅是文壇上的“鄉下人”,也是文化節的異端者。甚至對他中間和張兆和結婚后戀上別的女人提出質疑。

而更突出的人品與文品的正義存在于郭沫若、蕭紅、郁達夫等偉大的作者身上。例如郭沫若,一直到現在,仍有人稱他為“無恥文人”,蕭紅的感情、婚姻、家庭引起了大家對其人品的爭論,“三次婚戀,兩次失子?!庇H手殺死自己的孩子,“冷漠無情”。郁達夫,有人這樣評價他:“渣在口是心非,拋妻棄子”。梁秋實曾批判過郁達夫——“花天酒地中過中產生活,卻屢屢提筆叫苦?!?/p>

現當代作家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但能得出的便是在現當代作家中,作家的“文品”與“人品”依舊存在較大爭議。

三、文如其人,在此不再彼此

在大學《文學理論教程》中曾引用錢鐘書在《談藝錄》中的一段話:“心聲心畫,本為成事之說,實是先見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飾為:巨奸未有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調,則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風,不能盡變為澄澹,豪邁人之筆性,不能盡變為謹嚴。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蔽膶W的本質與人的相關性,成為文學的追星本質,認為“文學是人學”,即“文學的主要表現對象是人,是人做為主題的整個存在,文學表現人的生活、人的行為、思想和感情、人的處境和命運等,文學是主題學?!?/p>

這個命題包含文學主體性的二個維度:第一是作家維度的主體性。因此,“文如其人”并不是要與作家的現實個性完全一致,更多的是作家的創作個性或藝術人格與作品的精神風貌發生同構。第二是讀者維度的主體性。

文學作品是分析作家和讀者兩個準度的,作家包括創作個性與現實個性,文學是一種創作的精神產品,一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藝術,具有一定的價值取向,而作家創作出的文章往往是與他們的現實個性或者創作個性相一致的,寄托著自己的價值取向。

放之當今社會,我們應當是批判地看,認清其間的真偽,認識到“文如其人”并非是定律。我們在承認“文如其人”之人真正存在的同時,也要看到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學問與人品、文章風格與做人風格有出入,甚至出入巨大的現象還是有的,甚至在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社會發展階段,這種現象居然也不少,所謂“人不如其文,文不如其人”。如果“文如其人”是定律,則就沒有文人相輕的現象了。君不見,文章正氣凜然是此人,做人猥瑣卑鄙的也是此人;君不見,在臺上振振有詞的是此人,在臺下凈干些雞鳴狗道的仍是此人。因此,理性地評價作家的“人品”與“文品”因當是作為世人的一種美好的文學理想和不懈奮斗的目標,若是真的用“文如其人”評價作品與作者的褒貶之間,實有不當之處。

(指導教師:劉漢生)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品人品韓愈
晚春
吃飯見人品
名篇中的文品與人品
分手最見人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