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園所感恩文化的幾點思考

2018-01-02 13:20陳云紅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7年44期
關鍵詞:家人愛心幼兒園

陳云紅

我國自古就又“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種處世的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更是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不斷繼承和發揚光大。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睂W前教育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階段,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但對幼兒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還非常有限,從小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讓他們懂得感謝和幫助,應該是我們現代教育的一個重大課題。那么,幼兒園該如何打造感恩文化,培養孩子感恩意識呢?以下是我的一點思考:

一、建設踏實敬業的師資隊伍,保感恩之航

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是幼兒園各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動力,更是幼兒園發展必須深入研究的永恒性課題。教師職業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職業,而幼兒教師則是特殊中的特殊。所以加強幼教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幼教質量的關鍵環節,是培養幼兒感恩意識,打造園所感恩文化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的人文知識,為實施感恩教育儲備精神食糧。同時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教師是教育之本,這給教師提出了更加艱巨、復雜的任務。重任在肩,光榮而又艱巨,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為感恩教育、感恩文化大放異彩。

二、營造舒心適宜的育人環境,濃感恩氛圍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就像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為此,在幼兒園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我們必須突出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把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放在首位,讓環境成為折射教育理念和凝聚教育智慧的載體,使之成為有效吸引幼兒參與,幫助幼兒獲取知識和經驗的載體和媒介。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氣氛和校園環境建設,要通過幼兒園的物化和人文環境的建設營造感恩氛圍,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真正起到“無聲潤物三春雨,有心護花二月風”的效果。比如,為了彰顯“感恩”特色,我們可以以愛心圖形作為環境布置的基本形狀,標志牌是一顆顆愛心;班級牌是一顆顆心形草莓;家園聯系欄是用根根木條拼裝的愛心。再比如,確立各年齡段的感恩主題,如感恩家人,可以在走廊上懸掛一顆顆愛心掛飾,上面放一些孩子和家人的照片,有的是孩子為家人做事的照片,有的是孩子和家人一起玩樂的照片,用一塊塊粉色的愛心背景映襯孩子的顆顆感恩之心,讓孩子記住了感恩家人的情懷。

三、開展精彩紛呈的幼兒活動,繪感恩炫彩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教育幼兒的有利時機,不僅能擴大孩子的生活范圍,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能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感恩的情懷也在其中生成。

1.滲透于一日生活之中?!案卸鹘逃睉獜陌l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作為教師應善于觀察幼兒,抓住教育時機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體會感知他人的辛苦,控制自己的消極行為,從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積極行為。

2.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安排是以主題形式貫穿進行的。小班的幼兒逐漸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能力,能夠運用簡單的語言與人交往。這個階段主要讓幼兒對家長、對自己有所了解,教育主題內容選擇一些比較親近的人、自我表面的認知。中班階段的幼兒,除去自我中心化加速,對主要接觸者有近一步的親近情感,能關心同情他人,友好、助人、合作行為明顯增多。這個階段主題內容選擇也應由識恩知恩到關愛別人報答別人的改變。大班階段的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又進一步成熟,出現了有意的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心理活動的方法。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不但重在培養他們關愛他人,包括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同時還要讓他們了解了他們幸福生活而付出勞動的人們,對關愛過自己幫助過自己的幼兒園、社會、家鄉、祖國等進行感恩與施恩的情感教育。

3.以節日活動為契機。節日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精華,是我們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和道德風尚,其中蘊涵了許多深遠的教育內容。挖掘節日內涵,有目的有選擇的把感恩教育融入節日活動中去,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是對幼兒實施感恩教育的有效形式。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教師節”、“母親節”、“父親節”……都是我們教師開展感恩教育不可錯過的良機。

四、建立穩步發展的家園共育,和感恩之弦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使家長成為學前教育機構的合作伙伴?!奔议L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孩子們的“愛心”不用刻意培養、教育,“感恩”的培養也是如此,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融合與生活之中,不著痕跡的,在家中可以很輕松的創設感恩的氛圍,在有意無意中,家人的一言一行中,孩子們會看在眼里,慢慢的記在心里,印在腦袋之中。逐漸的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使孩子們知道今后自己也應該這么做。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培養其感恩意識。但讓孩子懂得感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懂得感恩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表達感恩,二是感受感恩。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恩,而表達感恩就可以從學會說“謝謝”開始。當大人遞給他一杯水、當別人送給他一件禮物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說“謝謝”。如果孩子學會了說“謝謝”,并不意味著他就懂得了感恩,但卻可以為他播下一顆感恩的種子。要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必須爭取父母的理解與支持,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時代的發展,學前教育的改革,需要我們創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打造幼兒園的感恩文化,對幼兒園實施感恩教育,為孩子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endprint

猜你喜歡
家人愛心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最好的養生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愛心樹(下)
愛“上”幼兒園
為愛奔跑 愛心滿滿
愛心
家人不支持直銷怎么力?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