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回家”

2018-01-02 01:40劉迪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竹刻永春金陵

劉迪

繁星滿天,唯有一顆在隕落,那是我們的文化;綠樹成蔭,唯有一棵在枯萎,那是我們的文化;流水潺潺,唯有一條在干涸,那是我們的文化。我們要怎么做,才可以讓我們的文化“回家”?

時間正在招搖過市,我們的文化卻越行越遠,現在的世俗之人早已為當今這個紙醉金迷的社會所傾倒,又有誰會著一襲長衫,踏一雙布鞋,執一把油紙傘,去尋覓那正在慢慢遠去的文化呢?文化是一個民族最后的防線。沒有了文化,就等于一個民族沒有了過去,既沒有了過去,又何談未來?

當“火星文”夾雜“梨花體”翩躚而至,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卻潰不成軍,當“偷菜熱”攜帶“瘋狂英語”席卷神州,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卻被遺忘在那個蒹葭蒼蒼的年代。當馬甲代替了旗袍,當商品經濟的喧鬧代替桃花源的怡然自樂,當時尚代替我們的千年文化,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我們的文化何時才能“回家”?

金陵竹刻,即將消失的精致。金陵派竹刻歷經明清兩代,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竹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氣節”“隱逸”“君子”等文化內涵,刻在上面的圖案更是精妙絕倫。竹刻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力氣活,可誰曾想到,繼承并把它發揚光大的重任如今卻要一個瘦弱女人的肩膀來承擔,這怎能不令我們心酸、心痛?

永春紙織畫,就是揮毫成絕倫。永春紙織畫,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和四川竹簾畫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家織”??捎捎谥谱髌D難,幾度興衰,瀕臨失傳,歷史的光環慢慢褪去,甚至出現傳承斷代的危險,歷史的腳步愈行愈遠。

蔣勛曾說過,《紅樓夢》應該是在年輕的世界里重新活過來的文化??墒琴即蟮娜A夏民族,浩浩十三億人,真正讀懂《紅樓夢》本身的又有幾人,另一方面現在對于《紅樓夢》的研究,更多偏向于紅學方面,而非《紅樓夢》本身的文學意義和價值。

王國大廈拔地而起,始基于黃土大地,帝國雄鷹憑虛御風,始棲于獨木寒枝。時尚即便再好,也要我們的文化為它打基做墊,我們又如何能在時尚面前輕易失去自己的文化?

茶越陳越醇,便不會人走茶涼,酒越存越香,便不會酒醉人傷,當我們用五千年來醞釀著一場文明,又如何能在此就甘心放棄?

讓我們懷著對新時代的向往,對文化的熱愛,向未來進發!讓文化“回家”!讓中國輝煌!

(評委:位德華)

猜你喜歡
竹刻永春金陵
從太空俯瞰地球
地球日來金陵石化打卡
永春雪山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嘉定竹刻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百年不朽的竹——竹刻宗師周芷巖的竹刻
洪建華竹刻藝術作品
當代竹刻 百花齊放
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