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揚工匠精神 打造多彩民博

2018-01-03 02:18章璐鄒風
當代貴州 2017年51期
關鍵詞:建盞民族民間布依族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章璐 鄒風

發揚工匠精神 打造多彩民博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章璐 鄒風

民博會期間展出的工藝品讓人印象深刻,更讓人由衷佩服為這些工藝品賦予獨特價值的工藝大師。

“展示文化旅游精品,促進全域合作交流”。11月10日,2017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文化旅游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民博會”)在貴安新區拉開帷幕。

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展出的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品與自世界各地的工藝品爭相媲美,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更讓人由衷地佩服為這些工藝品賦予獨特價值的工藝大師們。

“玉不琢,不成器”。此次民博會上展出的各類中國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品,體現出工藝大師敬業、精益、專注與創新的工匠精神,他們賦予作品靈魂與溫度,在其中注入中國文化血液,為傳統民族民間工藝品的延續發展提供了力量源泉。

布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王菁(左)為前來參展的群眾介紹手工刺繡圍巾。(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章璐/攝)

“匠人”的使命與責任

身穿一身藍色布依族特色服裝的王菁不停地穿梭在她的展區里,向前來參觀的人詳細地介紹布依族刺繡工藝品。

“像這種純手工刺繡領帶,上面的花色是由布依族繡娘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蓖踺夹⌒囊硪淼啬闷痤I帶,無比開心地說,“我還親手給習總書記送過哩!”原來,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代表團參加審議,王菁代表民族繡娘將一條純手工刺繡領帶送給了總書記。

“但是,純手工刺繡領帶的產量越來越少了?!蓖踺佳哉Z中流露出些許無奈,“由于刺繡技術成熟的繡娘年齡越來越大,年輕的一輩大多外出務工,純手工刺繡傳承人越來越少,工藝品數量也越來越少”。

作為布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王菁一邊對傳統手工藝的逐漸消失感到痛心,一邊又對國家重視民族手工藝的發展感到喜悅?!皩に嚰妓嚨膫鞒芯褪菍χ袊鴥炐忝褡逦幕谋Wo與覺醒,這是身為一名‘匠人’的責任與使命?!蓖踺颊f,僅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近年來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參加民博會展覽,以及把布依族傳統刺繡、蠟染等技藝帶進職業技術學院,用講座、培訓等方式,吸引大量年輕人加入到學習民族手工技藝的陣營中,共同傳承貴州民族民間手工藝。

“匠人”的專注與平和

民博會三樓展廳人聲鼎沸,“多彩貴州·文創園”的展區門口擺放著一張長桌,一位手工藝人正在整理銀絲,而另一位手工藝人正埋頭雕刻手中的銀壺。

“銀壺一般是苗族用作茶壺或酒壺使用的?!蹦陆疸y是貴州黔東南的銀匠師傅,他放下手中的活兒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銀器手工藝品制作已有二十年。緊接著,穆金銀埋下頭,右手熟練地變換著手中的鏨子,左手握錘,像畫家運筆一樣,心手相應,為手中的銀壺壺口處雕刻上精美的花紋。

“鏨子有尖、圓、平、月牙形、花瓣形等20種類型,用于雕刻不同的圖案和花紋?!蹦陆疸y向記者說道,銀壺上的圖案都是以雕刻苗族民俗文化為主,生動地展現了苗家文化。

穆金銀的話很少?;卮鹜暧浾叩膯栴}后,他又埋著頭繼續為手中的銀壺細致地雕刻花紋。記者離開時,看到銀壺口邊的花紋已大致成型,而穆金銀的額頭上不知何時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銀器做工的優劣,關鍵工序就在“雕花”。雕刻細微處,盡顯出匠師的精心和準確。穆金銀不會一邊雕刻一邊分心回答問題,他總是一心一意,專心致志,盡顯出對手中工藝品的尊重與專注。

“匠人”的執著與創新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走進民博會“一帶一路”福建陶瓷工藝品展館,記者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建盞曜變。

中國建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起源于唐末,興盛于兩宋。著名的建盞工藝大師謝朝華十二年來潛心鉆研建盞燒制技藝,通過反復研究、試驗、制作和不斷更新、變化、調整、探索,終于掌握了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溫度以及化學反應時機,使其制作的七彩“曜變”建盞豐富多彩、絢麗奪目,成為曜變建盞一絕。

來自黔東南的銀匠師傅穆金銀(右)正在為苗家銀壺雕花。(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章璐/攝)

“燒制是制作建盞最關鍵的一步?!敝x朝華指著眼前的建盞說,制作建盞工序復雜,前后有14道工序,且燒制溫度必須達到1300度才能燒出合適的花色、釉面及亮度,曜變則是在黑釉中浮現的小小油滴狀斑點。

在展廳燈光照射下,記者看到這些斑點色彩清晰飽滿,由內向外散開,變幻莫測。

謝朝華接著指著另一個建盞告訴記者,這是他四年燒制的若干作品中最完美的一件?!坝袝r候花費心血燒制出的一批建盞,可能全部都是殘品?!泵鎸ūK曜變難以控制,成品率極低的情況,謝朝華仍然堅持不放棄。

在同一展館內,兩尊分別名為《出水芙蓉》和《出塵脫俗》的德化白瓷雕像也同樣吸引眼球。

創作者鄭建忠向記者詳細地介紹道:“兩幅雕塑中女子的表情都是現代女性的表情,而服裝則是中國古代傳統女子服裝?!?/p>

張揚與保守相結合,碰撞出奇妙的效果,讓人眼前一亮。

這個僅有31歲的福建陶瓷工藝大師,已有16年的陶瓷工藝品創作經驗。對于傳統民族民間工藝,鄭建忠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把現代元素與古代元素相結合,既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也是在創新的基礎上傳承?!?/p>

鄭建忠的另一代表作《甘露》,其設計來源于佛教文化大愛精神和“上善若水”的構思。佛像頭部如一滴水,形態雖柔和溫婉,但面部表情嚴肅,寓意佛法莊嚴神圣;佛像身體線條流暢,聚水成河,河奔入海,海喻佛法無邊,卷起的浪花,又托起整尊雕塑,相映相成。

鄭建忠告訴記者,自己的陶藝工作室里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大家思想活躍,互相學習交流,在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傳統工藝品進行創新發展。

(責任編輯 / 鄧萍 哈文麗)

猜你喜歡
建盞民族民間布依族
論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的滲透與開展
“校團”協同背景下推進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發展研究
審美人類學視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學探究
淺談建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文化內涵解讀建盞之美
布依“三月三”
涅槃重生,土火交融的建盞之美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貴州5年內將打造1000所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
布依族小打音樂 斗彈達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