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變革對元代紙本山水畫的影響探究

2018-01-03 00:12祿升高祿彩虹
小說月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元代材料

祿升高 祿彩虹

摘 要:宋以前中國的主流繪畫載體以紡織品為主。元代造紙術發展迅速,紙的品質高,長峰湖筆取代宣筆大量被使用,制墨制硯技術不斷發展。顏料的物理性質被文人發現發展出“淺降山水畫”。工具的變革促使山水畫技法的創新以及風格的轉變,材料的變革與元代山紙本水畫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元代;材料;紙本山水畫

Abstract: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Chinese mainstream painting vectors were mainly textiles. The paper was developed rapidly in yuan dynasty, and the quality of paper was high, and the long feng lake pen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xuanshu, and the ink - making technology was continuously develop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igment were discovered by literati and developed "shallow landscape painting". The change of tools led to the innov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yle. The change of material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painting of yuan dynasty mountain paper.

Key words: yuan dynasty; Materials; Paper waterworks

元代以前,山水畫以紡織物為主要載體,紙本繪畫寥寥無幾。元代是中國山水畫史上首次大量出現紙本山水畫的時代。自晉代以后提倡紙張書寫開始,經過長時間的書寫,文人諳熟紙張的性質。宋代以后,造紙技術的進步使紙產量的增長和質量的提高,紙張的尺寸也增大,紙張價錢便宜。文人畫本是文人在閑暇之余的繪畫娛事,他們手頭有閑余紙張,在作畫時必然選擇操控熟悉的紙張進行作畫。書畫同筆同紙的工具和同法同墨的原理促使文人畫家更加注重紙上繪畫。

1 山水畫載體的變革

經過漢至宋的造紙技術的積累,紙張制造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隨著制造工藝和制造設備的改進,元代制造的紙張明顯比前代質量高且尺寸大。五代時期,皮紙漸漸替代麻紙,成為主流用紙。元代山水畫用紙基本以皮紙為主,也有楮皮紙、桑皮紙、竹紙、還魂紙、草紙、澄心堂紙等用于作畫,元代在繼承了前代造紙技術的基礎上亦有新的發展,澄心堂紙在元代有繼續仿造,元·費著《蜀箋譜》記載:“澄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樣制也,蓋表光之所輕脆而精絕者,中等則名曰玉水紙,最下者曰冷金箋,以供泛使?!?/p>

元代蜀地造紙業發達,以出產蜀箋文明,有仿制“薛濤箋”費著《蜀箋譜》記錄“今天下皆以木膚為紙,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箋紙有玉板,有貢余,有經屑,有表光。玉板、貢余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表光非亂麻不用。元代蜀地還生產麻紙,《蜀箋譜》記載了彤霞箋、百韻箋、青白箋、學士箋、假蘇箋的制作狀況?!妒窆{譜》同時記載了徽紙、池紙、紹興所出產的彩色箋、溫州所產的皮紙、江西所產的清江紙、匹紙等。元代也用高麗紙作畫,這是傳入中國的外來紙張。明人殿紙、端本堂紙及各種蜀箋在元代較有名。其中明人殿紙和端本堂紙為元代內務府所用加工紙,這種紙為皇室專用,繪有泥金圖案,制作精良,亦用于作畫。較之前代,產紙作坊遍布于南方,產紙作坊數量也有所增加,元代產紙量增加,紙張種類增多,產紙質量比前代明顯提升。

趙孟頫考慮到了用紙的重要性。他認為,筆情墨性必然與紙相關,若無好紙,再好的筆也只是“譬之快馬行泥淖中,豈能善乎”黃公望更進一步,提倡作畫用生紙而不用熟紙,“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后用焦墨、濃墨…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痹谮w孟頫、黃公望、等畫家的倡導下,元代山水畫家大量使用紙張作山水畫。趙孟頫以及“元四家”、黃公望、吳鎮、高克恭、曹知白、陸廣、張雨、方從義、等多用紙作山水畫,倪瓚作山水畫全部用紙,“據對上海博物館藏元代62件繪畫作品統計,其中紙本42件。而‘元四家作品23件中,有紙本22件”。又據《元代繪畫全集》共12本,所載元代山水畫作品統計,元代山水畫總計225件,紙本85件,絹本140件,而紙本山水畫占37.78%,這在前代山水畫史上史從未出現過的。

《元代繪畫全集》山水畫統計表

紙以搗碎的植物纖維作為主要原料,紙分為生紙、熟紙和夾紙三種,剛生產出的紙稱為生紙,施膠礬后的紙稱為熟紙,介于兩者之間少施膠礬的是夾紙,用施膠礬的多少控制紙張的生熟程度,也可以局部施膠礬控制紙張局部的生熟。加膠礬制成的熟紙,性能和熟絹相近,然則墨色變化更加細微,線條也可以畫的更精細;生紙則有生絹所不能比的性質,質地相對松散的生紙吸水墨后使其迅速擴散產生“墨分五彩”的效果,對于任何點、線、面的表現都十分豐富,用生紙作畫可以使水、墨產生十分豐富的變化。

紙的制作程序相對于絹的制作比較簡單,原材料豐富,易于尋找,可以進行大量生產,還可以再生產,因而紙的價格較之絹便宜。元代人講究筆墨情趣,反對工整細膩的繪畫風格,生紙的材質特性正好順應了元初反對精工細麗畫風的載體需求,紙張尺寸的增大消除了山水畫創作的最后一個障礙,紙張種類的增多使得畫家的選擇性更加廣泛。這成為紙本山水畫大量出現的一個因素。

元代造紙工藝的進步、造紙工具的改良以及造紙作坊數量的增加,山水畫載體由絹轉換為紙,也加速了繪畫的平民化。元代大批江南的士人失去了宋代優越的生活環境,經濟上大不如宋代,物美價廉的紙作畫成為首選,為繪畫的主力由宋代的士大夫轉變成了元代的普通文人創造了直接條件,曹知白、陸廣、張雨、方從義、黃公望、吳鎮、倪攢等均為當時的在野文人畫家,其作山水畫多用紙。元代畫家發展了紙上的干筆皴擦?!凹埿约兪旒毮?,水墨落紙,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縱橫浸沉也”這是他們己經熟練掌握了紙的性質。將書法線條運用到山水畫中,使得山水畫更注重筆墨的力度和意味,而且元代的山水畫家技法都是取法多家,卻獨創一格,喜愛使干濕皴擦變化多端的手法,講究干筆儉墨效果,線條毛、留、色、枯,用筆之濃淡、輕重、虛實、干濕、粗細、繁簡等更富變化,更接近書法意趣,這些技法的豐富變化得益于材料,尤其是載體的變革。在不自覺中推動了山水畫的發展,使山水畫呈現出瀟灑、疏淡、蒼秀、簡雅的文人之氣。筆精墨妙因此成為山水畫的最高審美形式。

2 制筆、墨、硯技術的進步

由于宋元間的社會動亂,大批筆工遷至今天的湖州。元代以后,湖州制筆業迅速發展,一舉取代宣州成為全國制筆中心。湖州有野兔、山羊、獾、黃鼠狼等動物,毛質優良,其毛可以用來制毛筆,元代幾乎全部的御筆都由湖州來生產。以長峰羊毫為主的湖筆取代粗健的宣筆。涌現出了馮應科、張進忠、周伯溫、盧文寶等一批制筆名匠。元代文人畫的發展,追求以書入畫,更加注重其寫的成分,這種畫法需要毛筆具有合適的彈性,不剛不揉,持久的蓄水性、蓄墨性,而長峰羊毫和兼毫則具備了這種要求。長峰筆中蓄水蓄墨較多,在運筆時,水墨的變化十分豐富,文人畫家逐漸適應使用長峰湖筆作山水畫,這一改變非常重要。增強了繪畫“皴法”的豐富性。

宋代出現油煙墨,在元代得到發展。由于產量的限制,但以松煙墨為主流。元代的制墨,以徽墨出名,各地均有所發展,涌現出一批著名墨工,有胡文忠、潘云谷、林松泉、于材仲等,今山西有元代墨“中書省墨”出土,元代民間繪畫、工藝品上作畫多用顏料,尤其宗教繪畫用顏料最多,正統繪畫大多不用顏料。

元代硯臺沿襲宋代,硯臺以石料為主。元人喜端硯,端硯石質較細,易發墨,出墨快。亦有石暖硯出現、沉泥巖等用于書畫,元代制筆、墨、硯技術的進步,在野文人可以用到物美價廉的工具,為畫家提供了優質的創作工具。

3 顏料的物理性質被發現

元代淺降山水畫的產生與藤黃、赭石顏料的物理性質有密切關系,藤黃、花青屬于植物顏料,易溶于水,透明性、流暢性、滲化性強,其性質與墨的性質相似,但又不礙墨色,不滯筆。這一特點被慣于書寫的文人畫家所發現,高質量的花青顏料在元代隨著蒙古鐵騎被大量輸入江浙地區,為淺降山水畫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以黃公望為代表,大癡在畫畫時嘗在墨中加藤黃水,而赭石是礦物色中易溶于水、流暢性強的顏料,這三種顏料同時對墨色的影響最小,其性質也與墨汁相近?!叭藗兛梢韵裼媚粯觼碛弥参镱伭?,也可以單獨在植物顏料中呈現出像墨那樣的韻味效果。特別是植物色既可以與墨合,又可以單獨使用,而其著色過程與墨一樣,只一遍揮染就能畫足韻亦足。這種性質被文人發現后便迅速運用于繪畫,在元代形成了獨特的淺降山水畫。

4 結語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代抒情寫意山水畫的大放異彩,首先得益于紙這種載體的運用。紙質載體在物質形態本身的功能和形而上的精神層而都滿足了中國文人的視覺心理需求,紙張制造工藝的發展和制造機器的改良,可以制造出更加優質、尺幅更大以及種類更多紙張供畫家選擇。是導致紙本山水畫興盛的重要原因。其次優質長峰筆的使用、制墨、制硯技術的進步為畫家創作提供了物美價廉的創作工具。顏料物理性質的發現運用于山水畫,創新出“淺降山水畫”。為元代山水畫的變革創造了物質條件?!榜宸ā笔巧剿嫷囊粋€重要因素,材料的變革影響到了“皴法”技法的變化,從而推動了元代山水畫的革新?!皽\降山水畫”豐富了山水畫種類,為中國繪畫藝術增添濃重的一筆。

參考文獻:

[1] 徐有智,《元代繪畫全集》(12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1月版:233-311.

[3] 王朝文、鄧福星,《中國美術史》(元代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月版:5-95.383-40. .

[4] 趙權利,《中國古代繪畫技法·材料·工具史綱》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34—239.

[5] 蔣玄怡,《中國繪畫材料史》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簡介:祿升高(1993.03-),男,漢,甘肅人,藝術學碩士,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山水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書法篆刻。

祿彩虹(1995.07-),甘肅定西人,商丘職業學院,16級學前教學專業,研究方向:美術史、美術教育。

(1.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30;2.商丘職業學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猜你喜歡
元代材料
焊接材料
用各種材料來制版
最美材料人
王繹《寫像秘訣》中的肖像畫技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