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

2018-01-08 11:25田春柳
大經貿 2017年11期
關鍵詞:人權保障刑事訴訟法措施

田春柳

【摘 要】 國家建立刑事訴訟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追究犯罪活動,其一是要懲戒那些犯罪的嫌疑人;其二是要保證人權,這兩方面在刑事訴訟中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國修訂并頒布了《刑事訴訟法》,這項法律使得我國法制建設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诖?,文章首先分析了刑事訴訟法中人權保障制度,并提出了一些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 刑事訴訟法 人權保障 制度 措施

引 言

刑事訴訟法是貫徹與實踐憲法當中的對于保障人權的一項基礎性法律,也可以將其稱之為“行動中的憲法”。這一法律的出臺對于提高與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至關重要,同時也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對于人權保障的整體水平。刑事訴訟法將尊重與保障人權納入到根本的法律體系當中,并且將其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使得人權保障得以真正落實。

1 刑事訴訟法中人權保障制度

1.1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制度。不管是審判還是檢查人員都不能通過一些非法的方法來進行證據的收集,而是要走法律程序來讓犯罪嫌疑人承認自己的罪行。從這點可以看出,此條法律規定的增設旨在尊重人的權利,摒棄那些用非法手段來逼迫犯罪嫌疑人認罪的做法,同時也不再承認通過逼供而得來的證據的法律效力。盡管法律已經明文規定禁止使用刑訊逼供的方式來進行審判,但是通過逼供而得到證據的現象仍然存在,這是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偵查機關在進行案件審理的時候,太過于注重嫌疑人供詞的法律效力,所以將審查工作的重點全部都放在讓犯罪嫌疑人供述自己罪行的證詞之上,甚至有的時候會使用刑訊逼供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會使得案件審理極其容易出現差錯。因此,這條規定的增設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權利。但是法律仍然強調公民的沉默權,根據第118條規定顯示,犯罪嫌疑人兼具沉默權以及不得強迫自正其罪的權利,所以嫌疑人就可以自行進行選擇。如果嫌疑人認定自己是有罪過的,那么他就需要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及相關線索,但是如果嫌疑人不承認自己有所罪過,那么他也是可以選擇沉默的。

1.2非法證據排除制度。非法證據指的是偵查機關在進行刑訴活動的調查取證時,采取非正當、不合法的手段、方法、途徑來獲取的證據,國家規定這些證據在法律效力上不認可,應當處以排除。具體的非法證據排除制度在新《刑事訴訟法》第55條已經有了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作為調查部門,要對被控告為非法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在調查結果中若是事實屬于非法證據,情節不嚴重的,首先要求相關人員補正或給以說明,情節嚴重的且造成犯罪事實的,還要追究法律責任。非法證據制度的目的就是防止國家偵查機關為了各種目的而進行非法取證行為,所以要從根本上消除偵查機關辦案時,想要采用非法手段的誘因,從而有效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非法證據制度的確立就是想要保障人權,防止刑訴程序中存在不公正性,丟失法律的威嚴,使公民權利受到損害。

1.3辯護制度。辯護權就是指被指控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辯解以及獲得辯護幫助的權利,具體包括陳述權、提供證據的權利、提問的權利、辯論的權利等??偟膩碚f,就是想幫助被告人擺脫指控,維護自身權益。近年來,辯護制度有了一定的完善,辯護職能也得到了更好的體現。這一改變實則是對犯罪嫌疑人人權的保障,也是對全社會公民提供公平公正社會環境的表現。首先,新刑事訴訟法明確指出,從第一次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問詢開始,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委托辯護人,為自己進行辯護。這實則就是延長了辯護律師的辯護與偵查時間,有效體現出辯護職能;其次,對于法律援助的施助對象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前的法律援助對象只是針對于社會弱勢群體,而新刑事訴訟法出臺之后,則將法律援助對象的范圍擴大到判處無期或者死刑的犯人。這些犯人沒有辯護人為其申辯,所以從新的法律角度,其也可以被歸納到法律援助的對象當中,足以體現出法律所具有的一視同仁性與公平公正性;最后,對律師會見程序進行了完善。當律師想要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通過持有相關證件與證明,在規定時間內與犯罪嫌疑人會面,且該談話過程不會被監聽。

2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的完善措施

2.1完善適用強制措施方面立法。中國當前的“逮捕”的強制措施在刑事訴訟法的條文中稱為“羈押”,其是長時間剝奪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項措施,但是該措施并不屬于刑事強制措施,從而導致現行刑事訴訟法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許景村說,它會混淆逮捕和拘留的立法,還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混亂,并容易導致對后續逮捕、拘留的審查和監管。因此,建議改變現行的拘留逮捕制度,使用“羈押候審”一詞,并且要將“發回重審”一詞的條件詳細化、具體化,適當增加相應的解釋條款,改變現有的刑法規定的逮捕條件的模糊狀態。

2.2全面防止刑訊逼供。相關部門應當建立有效的制度來保障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的合法權益,使得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在偵查階段受到非法損害時,能夠有有力的法律條文保障權利。具體到犯罪嫌疑人在調查詢問時面對的刑訴程序,像是連續被審問的時間的最大額、基本的生活需求供應等,這些都需要被細化,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權利。此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對刑訊逼供的處罰力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結束語

刑事訴訟法的存在促使懲罰犯罪以及保障人權這兩個概念融會貫通、有機結合,使得保障人權處于一個更加突出以及重要的地位。盡管我國立法賦予了嫌疑人眾多權利,不過傳統的司法觀念以及法律控制理念還是根深蒂固,司法工作人員往往會受其影響,從而做出難以保障人權的決斷。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這個概念在近幾年被普遍提及,但是還是存在于制度層面,真正的實現還需要經歷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折靜.論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J].法制與社會,2017,(20):19-20.

[2] 王寂然.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研究[D].江蘇大學,2017.

[3] 徐佳麗.試分析新刑事訴訟法中人權保障的發展[J].法制博覽,2016,(21):153.endprint

猜你喜歡
人權保障刑事訴訟法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我國古代法律文化對現代刑事訴訟法觀的啟示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我國刑事訴訟中非法實物證據的排除標準研究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修正案方式:《刑事訴訟法》新修改的現實途徑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綜述
論新刑事訴訟法視野下電子證據的審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