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農村村域經濟發展研究——以杞木村為例

2018-01-10 12:11李水清陳志剛
時代經貿 2017年30期
關鍵詞:木村供給培育

李水清+陳志剛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中央“一號文件”主題,就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農業工作的主線。

一、杞木村村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發展農村村域經濟。發展農村就要發展村域經濟。目前很多農村的村域經濟發展并不理想。為了弄清現狀,筆者多次到杞木村做調研,取得了不少第一手資料。杞木村,是我國中部的一個典型的溫飽型行政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流豐鎮內。杞木村包括老屋自然村,井頭自然村,打油何家自然村,杏村自然村等4個自然村,2015年末杞木村有2040口人。全村共有耕地218 hm2人均耕地0.11hm2,其中,農田83hm2,人均0.04hm2,可耕旱地135hm2,人均0.066hm2,全年種植水稻、大豆、紅薯等糧食作物129.71hm2和蔬菜52.87hm2,種植煙葉等經濟作物35.42hm2。果林業的經濟收入幾乎為零,畜牧業收入約10萬元。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經濟收入也很少。杞木村屬于典型的農業型、溫飽型村域,也就是當下中國大部分村域的類型①。

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分析井頭村村域經濟,可以看出井頭村村域經濟發展有如下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集中分布在單一產業和單一品種

杞木村的經濟產值集中程度非常高:三次產業比重為98.53:0.08:0.99。農林牧漁業比值為98.79:0:1:0.21。全村都從事種植業,而且種的都是單一的常規品種,如水稻、蔬菜和煙葉,很少有其他經濟作物。家家戶戶都搞種植,極少數農戶兼營其他的產業。杞木村的村域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單一,品種也單一。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比重過大,會給農業經營帶來較大的風險,一旦農產品價格有較大的下跌,農民將損失慘重,農民增收也將困難重重。

(二)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不充分

目前在村域經濟中,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發展還不夠充分。在杞木村中,這類新型經營主體,還只有一家專業合作社(禽畜養殖專業合作社),年產值也不大,全年約12萬元,占全村的總產值的比重僅為1.19%;種養大戶,種植面積超過100畝的只有一個人,30畝的有一個,20畝的也有一個,其他人都是種自家的幾畝責任田。其他的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類型還沒有發展起來。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發展極不充分。

(三)農村勞動力外流嚴重

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謀生,成為新時代的農民工,少數人則成為創業者。杞木村常年在村子里的,不到三分之一,多是些老幼病殘。外流的勞動力,占到了總人數的70%,同期湖南省桂陽縣農民外出打工人數占全縣總人數的17.3%,杞木村外流人口比例遠遠超過全縣平均水平,勞動力外流非常嚴重。這些在外地的勞動力,有的開公司辦廠,有的開淘寶網店,有的搞搬運,還有的打零工。這些外流人員大多是同輩人中的精英,精英外流,嚴重影響了當地村域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

(四)觀念落后,精英人物的缺失,使得農產品創新不足

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或創業去了,剩下在村里務農的都是超過50歲的老年人和留守兒童。老幼病殘在家搞農業生產,往往思維老化,觀念落后,創新意識不強。有創意的精英人物的缺失,使得村域經濟無論是農產品研發,營銷模式,還是農產品品牌的創造等方面,都很難有大的創新?,F代社會,缺乏創新,是發展經濟農民增收的一個巨大的障礙。

二、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促進杞木村村域經濟發展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供給側的幾個要素入手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從農業供給側的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型經濟主體、培訓農業勞動力、改革創新的激勵機制等要素入手改革,從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杞木村村域經濟發展,最終增加農民收入。

(一)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很多村域經濟都第一產業占絕對優勢,而農業內部,是種植業一家獨大,種植業內部又是水稻種植一家獨大。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加大了經營風險,農民收入的提高受到局限。這種結構下,一旦由于氣候或市場原因,造成水稻的收入減少時,整個村域經濟的收入就隨之減少,農民的收入就會驟減。要避免這種狀況,就是要加大二三產業的比重,做到一二三產業融合。而種植業中,又要加大其他經濟作物生產的比重。杞木村可以利用旱地,集約化經營,種植煙草,大蒜等經濟作物;充分利用河流、水塘和水庫,發展漁業;利用坡地,發展養殖業,養殖山羊、牛、豬、雞,形成產業化經營;充分利用其區域優勢,便利的交通網絡,發展物流運輸業;培育更新桔林棗林種苗規劃山林,發展果業和林業;發展豆腐,粉面等產品的加工業;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等服務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些就可以降低農業經營的風險,增加農民收入。

(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體系

發展村域經濟的辦法之一,就是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培育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它們是農業發展的新動力。目前杞木村只有一家剛起步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放養山雞、山羊??梢园堰@個合作社做大。先集中優勢,在雞羊豬等產品中選一個技術力量最強、好養又有市場潛力的產品,作為主打產品,創出品牌,擴大規模,發動廣大農戶參與,形成“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農戶生產,合作社提供技術和營銷支持,合理保證農產品質量,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同時要加強研發,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培育自己的特色品牌農產品。還可以培育其他種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等。通過大規模生產,產業化發展,降成本;特色化品牌,高質量生產,增長收入。

(三)以創富空間吸引培訓外流的農村勞動力endprint

發展經濟,人才是第一位的。如果能改善農村村域經濟的條件,結合培育新型農業經濟主體的政策,讓這些農村青壯能人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在村里給他們提供大好的發展空間。有了舞臺,就有了創富空間,在家里也同樣能賺大把的錢,就能吸引他們留在村域組織中,為村域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對于杞木村外出的能人,要區別對待。首先,對那些在外地開公司辦廠的,有資金有經濟條件有經驗的能人,給予他們土地政策方面的優惠,讓他們在村里投資創業,培育發展成農業龍頭企業;其次,對于那些多年來在外地開淘寶網店的村民,給優惠政策,讓他們做網上貿易,培育成專業的營銷大戶,銷售本村域經濟組織的產品;其次,對于那些在外地抱團搞搬運的村民,可以讓他們回鄉合伙辦物流公司,利用自身對搬運業務的了解,以及本地便利的交通優勢,培育成運輸專業大戶;最后,那些外出零散打工的村民,給優厚的工資待遇,使他們留在本村的村域經濟工作,也能賺到外出一樣多的工資。

(四)改革創新的激勵機制,創特色產品,差異化經營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目標就是要發展特色農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和農產品價格,使農民增收。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因此,要改革創新的激勵機制,加強農產品創新,創特色產品,差異化經營。農產品創新體系,既可以有農產品品種上的創新,培育農產品品牌,也可以發展農產品營銷方式的創新。首先是農產品品種的創新,就是要提高其項目的科技含量,創特色農產品,差異化經營,并打造地標性的農產品品牌。其次是要培訓特色農產品品牌。杞木村的周邊村鎮,就先后培育出了太禾貢辣,方元西瓜,東江魚,臨武鴨等知名地標性的農產品品牌。最后是要發展農產品營銷上的創新,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互聯網+農業等網絡營銷方式,微商營銷等,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全國各地,電商讓農產品銷售‘利潤飛奔”。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今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就是從供給側的各個組成要素入手,落實到農村村域經濟發展,解放生產力。廣大農村村域經濟組織,應該抓住中央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契機,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政策條件,吸引培訓優秀人才,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濟主體,并通過這些新型主體來帶動廣大農戶,提高積人們發展農業的極性,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努力創造,從而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目的。

(1.玉林師范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2.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注釋:

①數據來源:作者實地調研收集整理。

基金項目: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KY2015LX316);玉林師范學院校級項目(項目編號:2014YJYB16)。

作者簡介:

李水清(1973—),女,湖南桂陽人,玉林師范學院助理館員。

陳志剛(1972—),男,湖南桂陽人,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博士研究生,玉林師范學院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村發展與農業經濟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歡
木村供給培育
拉薩市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現狀研究
拉薩市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現狀研究
搬酒工木村翔:這棵“雜草”打敗鄒市明,衛冕金腰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供給側”何以流行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許小年:供給側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