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海保護區白鶴春秋遷徙停歇期數量及生境選擇

2018-01-11 05:43谷紅亮林寶慶李連山
吉林林業科技 2018年1期
關鍵詞:向海分布區草甸

谷紅亮,林寶慶,李連山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吉林 白城 137215)

向海保護區白鶴春秋遷徙停歇期數量及生境選擇

谷紅亮,林寶慶,李連山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吉林 白城 137215)

本文對2015年向海保護區境內停歇的白鶴系統科研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春季白鶴在3月下旬途徑向海濕地補充體力,棲息在較淺的泡沼及低濕草甸上,4月下旬北飛;秋季9月下旬停歇向海濕地,棲息在低濕草甸及農田中,11月上旬基本離境飛往南方越冬。指出向海保護區作為白鶴重要停歇地所存在的人為干擾嚴重、鶴類核心區濕地干旱等問題對白鶴的影響,提出加強白鶴棲息地管護、保證向海濕地補水策略。

向海保護區;白鶴;停歇;數量;生境

白鶴(Gruidaeleucogeranus)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和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2]。白鶴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繁殖,在我國長江中游過冬,行程超過5 000 km,遷徙時途徑東北松嫩平原、科爾沁草原、遼河平原等地的濕地進行休息和補給養分[3,4]。向海保護區是白鶴遷徙停歇的重要棲息地,其中鶴類核心區面積達18 920 hm2。本文對2015年向海保護區白鶴數量、遷徙動態及停歇環境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旨在指導向海保護區白鶴的保護工作。

1 保護區基本概況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81年,是以保護丹頂鶴(Grusjaponensis)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黃榆(Ulmusmacrocarpa)等稀有植物群落為主要目的的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地理位置122°05′~122°31′ E,44°55′~45°09′N,全區南北最長45 km,東西最寬42 km,總面積1.054 67×105 hm2[5,6]。向海保護區處于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過渡地帶,在大地構造上屬松遼凹陷西部沉降帶,地貌以沙化和鹽漬化平原為特征,發源于大興安嶺東部的三條河流,流經向海失去河道,水流漫散排泄不暢,形成大面積蘆葦沼澤。區內共發現各種植物 595 種,脊椎動物300 多種,其中鳥類297種。在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向海保護區就有 52 種,其中一級有 10 種,二級有 42 種[7]。

2 調查設備及方法

2.1 調查設備

10倍手持雙筒望遠鏡2個,20~60倍變焦望遠鏡2架(包括三腳架1個),GPS衛星定位儀2部。

2.2 調查方法

通過2013、2014年觀察記錄的數據并結合2015年濕地水位及向海保護區實際情況,設立4條路線,分春、秋兩季,春季自3月25日至4月30日,秋季自9月15日至11月10日,觀察白鶴棲息地內遷徙白鶴的具體棲息數量、分布、行為及棲息生境情況,樣點調查取制高點,2人同時計數取平均值。濕地類型包括蘆葦沼澤、河流水域、水庫和島嶼、淺灘和草甸,監測點由四條路線貫穿連接:仙鶴島——付老文泡——青年壩——堿地泡,向海一場水庫——東風保護站——林場二區——同發滾水壩——引霍入向閘門西,東閘門——四海泡——向海二場水庫——鹽鋪水庫,民主橋西南——蛤蟆泡——福泰泡——海力營子——韓家燒滾水壩。

3 結果與分析

3.1 春秋兩季白鶴數量統計與分布

春秋兩季白鶴數量統計與分布見表1。

表1 2015年白鶴在向海保護區分布統計

圖1 向海保護區白鶴分布區域Fig.1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Gruidaeleucogeranus of Xianghai conservation area

本次調查包括所有白鶴在向海保護區境內停歇的主要分布點,間段日期表示未監測到白鶴。從表1中可以看出,白鶴主要停歇在向海保護區鶴類核心區境內,分布比較固定和集中,以付老文泡、小塔甸子、團結屯東甸子、同發滾水壩、海力營子及牧場屯為主要分布點。春季監測共計發現白鶴439只,最大群出現在鶴類核心區同發滾水壩西新發葦站南側87只;秋季共計發現白鶴805只,最大種群出現在牧場屯北甸子101只。白鶴春季最早是在3月下旬可被監測到,秋季為9月下旬,11月上旬基本遷徙過境。

白鶴停歇地形成三大區域,全部分布在鶴類核心區境內,如圖1所示,第一分布區為同發滾水壩附近2 km范圍內,濕地類型為沼澤、草甸、湖泊;第二分布區為小塔甸子——付老文泡——堿地泡——團結屯甸子,濕地類型為沼澤、草甸、湖泊;第三分布區為糧豐村——堿鋪——海力營子——勝利屯——長勝馬場,濕地類型為草甸、農田及部分沼澤。

第一分布區主要在同發滾水壩北部,新發屯以南地區,2015年監測數據顯示,在該區域發現的白鶴最大種群數量達87只,同時發現豆雁、小天鵝、白枕鶴種群。2013年和2014年白鶴最大群分布地區都分布在第二分布區,最大種群數量分別為106只、167只,總體來說,第一分布區和第二分布區大種群的白鶴多出現在春季,主要是由于第一、第二分布區棲息地類型多樣,主要為湖泊、沼澤濕地及草甸,植被密度不高,湖泊沼澤水深一般不超過30cm,春季冰面融化,植物開始萌發,沼澤濕地周圍有白鶴喜食的香蒲、三棱藨草和短桿藨草等植被的根莖類食物,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還有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昆蟲、小型魚類等動物性食物,是白鶴春季遷徙停歇補充能量的重要場所。第三分布區主要是草甸和農田,2015年監測數據顯示白鶴大多在該區域出現在秋季,白鶴多喜歡在草甸上休息,也以蝗蟲、草籽、蒲公英、堿蓬等為食,也經常發現白鶴飛落在高粱、玉米地,以農作物為食。據報道,白鶴很少離開水面搜尋食物[4],但如今白鶴棲息地正隨著人類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而逐漸縮小,白鶴取食農作物是其為適應環境變化而做出的選擇。

3.2 白鶴伴生鳥類種群

從表1中可以看出,春季白鶴伴生鳥類種數和數量較多,主要有雁形目、鷺類、鶴鸛類,這些鳥類對棲息地的要求較為相似,最大群數量可達20 000只以上,雁鴨類種群數量最大,鶴鸛類主要是東方白鸛、灰鶴,秋季白鶴伴生鳥類種類和數量都相對較少,但常與大群白頭鶴或灰鶴混群出現,有時三種鶴類同時出現。2015年10月25日,在團結屯南甸子發現三種鶴混群數量達299只;2015年11月4日,在牧場屯北甸子發現三種鶴混群數量達286只,也有部分2~6只白鶴成家族單獨行動。

4 向海保護區白鶴棲息地存在的問題

4.1 人為干擾嚴重

食物、隱蔽條件、水是影響動物選擇棲息生境的基本因素[8]。據調查,向海保護區白鶴第一、第二分布區雖然有充足的水和食物資源,但周邊實驗區居民數量多,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捕撈和放牧等人為干擾較為嚴重,當白鶴意識到可能有危險情況發生時,會導致白鶴快速起飛去尋找新的棲息地,停留時間縮短。第三分布區在秋季秋收之前作為白鶴停歇地都比較隱蔽,食物非常豐富,當9月下旬農民開始收割農作物,對白鶴產生非常大的干擾,農作物類食物數量也隨之減少,10月中旬秋收基本結束,白鶴群會撿食農田內掉落的農作物作為食物來源,但環境隱蔽性降低,有不法分子可能抓住白鶴取食規律,下夾子、撒農藥,從而增加白鶴受到傷害的概率甚至死亡的風險。

4.2 鶴類核心區濕地干旱

向海保護區十年九旱,境內濕地鹽堿化面積正在增加,曾經大面積濕地植被覆蓋率都非常高,以蘆葦和香蒲為主要植物群落的沼澤濕地是向海保護區白鶴停歇覓食的重要場所,目前部分已經由咸水沼澤退化為沼澤化草甸,草甸植被結構單一,多以堿草、蒲公英、堿茅、堿蓬等為主,但是部分無植被、裸露化,草甸上低洼處有一些小型泡沼,由于干旱、降雨不足、氣溫高、蒸發量大,導致其干涸見底。監測發現向海濕地由于干旱,大量扁稈藨草等植被周圍的土質都發生板結,白鶴不能攝取其根莖,只能尋找其他食物來源。

5 向海保護區白鶴保護對策

5.1 加強白鶴棲息地管護

超載放牧、過度捕撈、圍墾濕地、蘆葦刈割等行為是對濕地資源的掠奪性開采,也是導致濕地生境演變的重要影響因素,致使濕地植被退化嚴重,自我調控機制下降,白鶴生存空間縮小,食物減少。因此,應在向海保護區特別是核心區內對非法捕撈、放牧等不法行為實施嚴厲打擊,按照春秋季白鶴遷徙停歇期的規律性實施重點時間、地點來加強巡護執法。

5.2保證向海濕地補水

霍林河、洮兒河是向海濕地重要水源,但水流量有限,不能為鶴類核心區中東部地區充分補水。管理部門要加強各水利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做到水資源優化配置,完善補水機制,提高水資源在鶴類核心區合理利用,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濕地環境,為白鶴等珍稀水禽營造一個良好棲息場所。

[1]孫維堯,鄭振河,吳景才,等.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白鶴秋季遷徙停歇期覓食生境選擇[J]. 動物學研究,2013,34(3):166-173.

[2]范薇薇,王宇嘉,李曉民.吉林莫莫格春季白鶴覓食地生境初步研究 [J].野生動物,2012,33(1):18-22.

[3]何春光,宋榆鈞,郎惠卿,等.白鶴遷徙動態及其停歇地環境條件研究 [J].生物多樣性,2002,10(3):286-290.

[4]戴維H.埃利斯,喬治F.Gee,克萊爾M.米蘭達.鶴類生物學及飼養管理與保護[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5]卞建民,王娟,杜崇.向海濕地生態環境退化機制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23(5):125-128.

[6]周潔敏.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規劃與管理[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0,19(2):7-9.

[7]林寶慶,韓曉東,楊軍,等.向海濕地遷徙鳥類的調查分析與保護對策[J].吉林林業科技,2010,39(2):29-32.

[8]馬志軍,李文軍,王子健. 丹頂鶴的自然保護[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Migration pause times and habitat choice in spring and autumn ofGruidaeleucogeranusof Xianghai conservation area

GU Hongliang,LIN Baoqing,LI Lianshan

(Jilin Xianghai National Level Natural Conservation Area Administration, Baicheng 137215, China)

The system scientific research monitoring data ofGruidaeleucogeranuswhich rested in Xianghai conservation area in 2015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Gruidaeleucogeranussupplied with physical power inhabited in shallow bog and low humidity meadow across Xianghai in late March in spring. They flied to north in late April. They rested in Xianghai wetland inhabited in low humidity meadow and farmland in late September in autumn. They left for south to overwinter in early November. The effect of active jamming, cranes core area wetland drought onGruidaeleucogeranusof Xianghai conservation area were pointed. The treasures of improving habitat manage and protect and ensuring wetland moisturizing of Xianghai were raised.

Xianghai conservation area;Gruidaeleucogeranus; rest; amount; habitat

2017—11—10

谷紅亮(1984—) ,男,吉林通榆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木與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工作.

10.16115/j.cnki.issn.1005-7129.2018.01.005

1005-7129(2018)01-0014-04

Q958

A

(本篇專家編審:陳建軍)

猜你喜歡
向海分布區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空氣動力學粗糙度特征
逆水行舟,向海問路——讀《造舟記》
山地草甸
恩平市植物組成及區系特征研究
廣東地區夾竹桃科植物區系分析
饅頭草甸
為什么椰子都向海的方向生長?
物種分布區特征及其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義
武功山山地草甸的成因調查
向海而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