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24例臨床特點分析

2018-01-12 05:51
中國美容醫學 2017年12期
關鍵詞:枕部睡姿皮膚科

仵 寧

(咸陽市中心醫院皮膚科 陜西 咸陽 712000)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常發生于2~3個月齡的嬰兒,表現為枕部程度不等的片狀、帶狀脫發,常見于皮膚科門診,卻常常不為皮膚科醫師所熟知而被誤診為斑禿等,本文對24例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相關資料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24例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患兒均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筆者醫院皮膚門診病例,枕部片狀脫發進展較快,無明顯誘因,除脫發外,患兒健康狀況良好,且排除遺傳性疾病及產傷等所導致的可能性。其中女14例,男10例,月齡2~3個月,平均2.4個月;對照組30例來自于筆者醫院兒??企w檢中心的健康嬰兒,其中女16例,男14例,月齡1~3.5個月,平均2.6個月,與嬰兒休止期脫發組在性別及年齡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所有患兒均進行血常規,梅毒抗體,ANA,微量元素,皮膚鏡檢查,并詳細記錄母孕期情況及生產史等,記錄的內容包括分娩年齡、分娩方式、胎次、患兒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睡姿等;每兩周復診1次,隨訪至痊愈;健康對照組嬰兒收集的臨床資料包括分娩年齡、分娩方式、胎次、患兒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睡姿等。本研究經咸陽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征得患兒監護人的知情同意。

1.3 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資料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的臨床特點:表現為枕部程度、大小不等;片狀、帶狀脫發灶,融合成片,下界清楚,邊緣銳利,見圖1。

2.2 實驗室檢查均大致正常,皮膚鏡顯示:大部分新生毳毛生長,終毛毛干均勻。

圖1 A 嬰兒休止期脫發

圖1 B 隨訪40d后枕部脫發痊愈

表1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患兒的相關因素 [例(%)]

2.3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發生的年齡為(2.6±0.8)個月。2.4 24例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患兒中男10例(41.7%),女14例(58.3%),患兒性別、母休止期脫發、出生體重、睡姿與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之間無統計學差異;而分娩年齡、分娩方式、胎次、胎齡與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之間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2.5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相關因素分析:筆者將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作為因變量,將分娩年齡、分娩方式、胎次、母親有無脫發、胎齡、嬰兒性別、出生體重及睡姿作為自變量作Logistic回歸,分析提示母親分娩年齡<35歲、非剖宮產分娩、胎齡≥37周及初產婦是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的獨立危險因素。

2.6 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恢復的年齡為(5.6±2.5)個月。

3 討論

休止期脫發(telogen effuvium)是由于正常毛發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如分娩、手術、發熱、藥物等使生長期毛發在短期內進入休止期所致。脫發表現為漸進性,每日脫發120~400根以上,脫發呈彌漫型,頭發稀疏變薄。但很少波及50%以上的毛發[1]。嬰兒也有休止期脫發存在,表現為2~3個月齡嬰兒枕部脫發,大部分病情較輕的患兒家長忽視未就診,部分病情進展較快,因為皮膚科醫師的不熟知,而常常被誤診為斑禿、枕禿等。1907年,Brocq[2]首次報道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此種脫發臨床很有特點,表現為枕部帶狀分布或者橢圓形脫發斑片,下界清楚,邊緣銳利(圖1A),為局限性、非瘢痕性、暫時的脫發,多發生于2~3月齡的嬰兒,發病率9%~12%[3],白種人嬰兒中更常見[4],本研究中24例脫發患兒均符合此特征,平均發病年齡為(2.6±0.8)個月,且實驗室檢查排除了梅毒性脫發、免疫性脫發及營養不良性脫發等。

長時間以來,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被認為與嬰兒睡姿、枕頭不合適導致的頭皮摩擦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而Cutrone等[3]研究表明嬰兒的睡姿和嬰兒枕部脫發發病兩者之間無相關性;本研究結果提示嬰兒枕部休止期脫發多發生在母親<35歲分娩、非剖宮產分娩、初產及胎齡≥37周足月分娩的嬰兒,與文獻報道一致[5],這些正?;蛘叩惋L險妊娠分娩狀態多發,均提示嬰兒枕部脫發可能是此年齡階段嬰兒的一種生理性脫發;正常胎兒頭發發育開始于胚胎9~12周,18~20周時整個頭皮被覆生長期毛發[6],26~28周從額部到頂部毛發逐漸進入退變期和休止期,而枕部的毛發區域未參與此過程,仍受某些信號調控保持在生長期,直到分娩后8~12周,這些枕部頭發同步進入到休止期[6],形成臨床上的帶狀脫發,此種脫發多呈自限性,約持續2個月后可自行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嬰兒休止期脫發恢復的年齡為(5.6±2.5)個月。

該病主要和斑禿、枕禿等鑒別。與嬰兒休止期脫發顯著不同,嬰幼兒斑禿易發生在早產兒[7]及過敏素質的患兒[8],以局限性斑禿為主,全禿和普禿僅占很少的比例,其發病機制可能與某些感染導致免疫異常[9]及對常見過敏源的高敏狀態有關;枕禿多表現為枕部一圈頭發稀少或者缺如,以3個月齡以上發病率最高,常與仰臥位睡姿、使用過硬的枕頭、患濕疹、佝僂病有關,持續時間較長[10]。圖1A顯示的患兒出生后2.6個月發生漸進性枕部片狀、帶狀脫發,診斷為嬰兒休止期脫發,該患兒母親28歲、初產婦,足月順產,經隨訪40d后痊愈。

本病預后好,呈自限性,與嬰兒睡姿無相關性,很少有特別嚴重的癥狀需要治療,在臨床中解除父母的疑慮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很重要。

[1]Rebora A.Intermittent Chronic Telogen Eff l uvium[J].Skin Appendage Disord,2017,3(1):36-38.

[2]Brocq L.Traite elementaire de dermatologie pratique[M].Paris:Octave Doin,1907:358.

[3]Cutrone M,Grimalt R.Transient neonatal hair loss:a common transient neonatal dermatosis[J].Eur J Pediatr 2005,164(10):630-632.

[4]Rogers M.Hair loss in the neonate.Textbook of neonatal dermatology[M].St. Louis:Mosby,2001:494.

[5]Min S,Chan H,Hoon C,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Occipital Alopecia:A Retrospective Study[J].Ann Dermatol,2011,23(3):288-292.

[6]Olsen EA.Hair disorders.In:Harper J,Oranje A,Prose N,editors.Text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M].2nd e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6:1753-1782.

[7]Crowder JA,Frieden IJ,Price VH.Alopecia areata in infants and newborns[J].Pediatr Dermatol 2002,19(2):155-158.

[8]李水鳳,張小婷,戚世玲,等.塵螨過敏可能是斑禿患者早發和重型的危險因素之一[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4,41(1):48-50.

[9]鞠玉蕊,巫毅,袁久彤,等.斑禿與巨細胞病毒感染的關系[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3):169.

[10]田玲玲,冉霓.嬰幼兒脫發的病因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1):51-53.

猜你喜歡
枕部睡姿皮膚科
皮膚科專業基地骨干師資對皮膚科??企w格檢查的認知調查
右枕部上皮樣血管內皮瘤術后復發1例
親毛囊性蕈樣肉芽腫病超聲表現1例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皮膚科住院醫師皮膚病理學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拆西墻補東墻”高質毛囊資源寶貴
皮膚科醫生6招教你抗“冬癢”
菊花枕改善血壓失眠
糊涂覺和奇怪的睡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