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這個角色陷入尷尬

2018-01-13 18:18羅振宇
特別文摘 2017年21期
關鍵詞:勝利爸爸家庭

羅振宇

前不久,我剛學到一個詞,叫“喪偶式育兒”。意思是,現在女性養育孩子要獨自承擔,丈夫完全幫不上忙,就跟喪偶似的。當然這是一個半開玩笑的說法了。

因為去年我也當爹了嘛,不是不想幫忙,是真幫不上忙。作為父親,除了掙錢養家,我好像也沒什么作用。后來和很多剛當爹的朋友聊,發現大家的境遇和感受都差不多。

奇怪,“父親”這個角色為什么會陷入普遍性的尷尬呢?這是怎么回事?

根據魯格·肇嘉的說法,“父親”這個身份包括五個成分,分別是:供養、護佑、規訓、傳道、勝利。

你發現沒有,在這五條成分中,其實它被割裂成了兩部分。前三條,和媽媽承擔的責任類似,就是供養、護佑和規訓功能。所以,這三條其實指的是要當“好媽媽式的爸爸”;而后兩條,就是傳道和勝利功能,也就是我們希望的那種“堅強、勝利的父親”。

在傳統社會,父親形象的這兩個部分是兼容的。但是在現代社會,這兩個部分的形象是沖突的。

你想,傳統社會里,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一體化程度很高。經濟上,男耕女織;情感上,嚴父慈母。男女處于各司其職的分工合作模式。男性比較容易把上面說的兩類、五種責任同時承擔起來。

但在現代社會,變化出現了,因為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男性來說,你要是既想當一個好媽媽式的父親,又想當一個堅強、勝利的父親,這就太難兼顧了。父親的角色被撕裂了,這就逼得男性要做一個選擇。

一般來說,男性都會選擇后者,就是當一個堅強、勝利的父親。這么選擇的原因當然很復雜,但是今天我們要強調的是,家庭本身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動力。

假如,讓一個6歲的孩子來選擇,他會選擇父親做一個好媽媽式的好爸爸??墒侨绻L到16歲,他發現父親是個窮鬼、軟蛋,只會待在家里洗衣做飯,陪自己玩游戲,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總是期望“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厲害”,這是他兒童自豪感的一個來源。父親的勝利功能對孩子們太重要了,以至于他們并不在乎自己的父親是否通過違法犯罪獲得了勝利。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就跟我講,原來他努力賺錢,是為了承擔家庭的財務負擔??墒怯幸惶?,他突然意識到,就算他賺夠了這個家庭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他也不可能回歸家庭了,為啥?

因為他作為父親,不僅要為孩子提供錢和資源,還要讓孩子為他這個父親自豪。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做大事,受人尊重,是個體面人。所以他說:“我,這個爹算是穿上了紅舞鞋,一輩子也停不下來了?!?/p>

確實有這個現象,很多家庭都這樣。母親對孩子照顧得最多,但是孩子長大了,往往并不打心眼里尊重天天圍著灶臺轉的母親,反而更尊重不怎么顧家,但是有社會成就的父親。

還有人說了這么一句話,“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他忙碌的背影”。當然,你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男性不承擔家庭責任的借口。但是不管怎么說,這確實是男性面對的一個真實困境。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社會分工高度發達,什么活兒都可以外包。男性去參與社會競爭,即便很成功,最后演化出來的結果無非是——他只能給家庭提供錢。

競爭越成功,錢越多,父親原來的功能在現代社會就越可以外包出去。結果是,“父親”從家庭中被邊緣化,只能提供錢和資源,而越來越不像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家庭在適應現代社會的過程中,不是越來越適應,而是面臨解體的危險。

在西方發達國家,就有這樣的現象。因為社會福利很好,結果出現了大量的單親家庭,就是只有媽媽和孩子,父親這個角色消失了。我們以前的節目介紹過一本書《反社會的人》,就說到德國窮人社區里的這個現象。男女談戀愛、同居,女性一旦發現自己懷孕了,男性的反應往往是馬上離開,而女性也并不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為啥?

因為政府對單親母親有大量的補貼啊。如果這個男人留下,組成了正常的家庭,補貼就沒有了。而這個男人掙到的錢,還不見得有政府補貼高。你看,如果男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僅僅是掙錢,那么只要家庭有了其他的經濟來源,父親這個角色就徹底沒用了。

今天之所以說這個,并不是在替男性辯解。實際上,女性,尤其是媽媽,在現代社會面臨的角色困境更大。不過,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摘自“得到”APP平臺 圖/廖新生)

猜你喜歡
勝利爸爸家庭
堅持就是勝利
家庭“煮”夫
堅持
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和爸爸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勝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