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川崎病46例臨床分析

2018-01-15 11:58楊麗萍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35期
關鍵詞:丙種球蛋白川崎體溫

楊麗萍

(云南省麗江市人民醫院兒科,云南 麗江 674100)

川崎?。↘awasaki diseae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次報道[1]。由于該病可發生嚴重心血管病變,未經治療者約20%發生冠狀動脈損傷[2],該病已經成為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引起醫學界廣泛關注,但由于川崎病病因不清,沒有特異檢驗指標助診,導致部分病例漏診誤診,有的診斷之時已經發生冠狀動脈損傷,留下嚴重后果。因此下面就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川崎病進行回顧分析,以期提高川崎病臨床診療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46例川崎病患兒中女15例 (32.61%) ,男31例 (67.39%),男∶女2.07∶1。年齡5個月~9歲,平均 (2.6±2.3) 歲,年齡<1歲5例(10.87%) ,1~5歲33例 (71.74%) ,>5歲8例 (17.39%) 。四季均可發病。

1.2 臨床表現:所有患兒均有發熱,大多為高熱,呈不規則熱或稽留熱。其中多型性紅斑5例,發熱時皮疹10例。伴有腹瀉5例,其中4例均為小嬰兒,伴有咳嗽10例,其中4例支氣管炎,1例肺炎。有2例出現心率增快,心音低鈍。具體臨床表現見表1。

1.3 實驗室檢查:入院后均給予血常規、CRP 、PCT、血沉、血生化檢查,體溫恢復3 d復查,具體情況見表2。

1.4 診斷:我國主要采用AHA標準[3],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5 d或更久伴有下訴5項中4項者:①雙側結膜非化膿性充血;②口腔及咽部黏膜彌漫充血,唇發紅及干裂,并呈楊梅舌;③早期手足硬腫和掌跖發紅,恢復期指趾端出現膜狀脫皮;④軀干部多形紅斑,但無水皰及結痂;⑤頸淋巴結的非化膿性腫脹,其直徑達1.5 cm或更大??稍\斷典型川崎病,本組病例有39例典型川崎病患者,占總例數的:84.78%;持續發熱5 d或以上,伴有臨床表現不足4條,心臟彩超提示冠狀動脈病變者,診斷不典型川崎病。本組病例有6例不典型病例,占總例數13.04%。持續發熱5 d以上其他臨床表現不足4項,無冠狀動脈病變,排除其他疾病,臨床一直懷疑川崎病者診斷不完全川崎病。本組有不完全川崎病1例,占2.18%。

表1 川崎病46例臨床表現

表2 46例川崎病患兒化驗檢查資料分析

冠狀動脈損傷診斷標準:①超聲心動圖提示冠狀動脈內膜回聲增強;②冠狀動脈擴張:<3歲冠狀動脈≥2.5 mm,3~9歲冠狀動脈≥3.0 mm,9~14歲冠狀動脈≥3.5 mm;③冠狀動脈瘤:不同形態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內徑>4 mm。

1.5 治療:在確定診斷前,所有患兒早期均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結膜炎、淋巴結炎、支氣管炎等疾病。有35例患兒給予青霉素、頭孢類、阿奇霉素等抗菌藥物治療,11例給予了單磷酸阿糖腺苷、利巴韋林、炎琥寧、熱毒寧等抗病毒清熱治療。診斷后均給予阿司匹林30~50 mg/(kg?d)口服,并給予丙種球蛋白1 g/(kg?d)靜滴,連用2 d治療,43例患兒均在給藥后24~72 h體溫下降, 3例首次治療后72 h仍有發熱,再次給予丙種球蛋白治療后2例體溫逐漸下降,1例仍有發熱,伴有冠狀動脈輕度擴張,家屬要求轉上級醫院治療,給予甲基甲基強的松20 mg/(kg?d)沖擊治療3 d體溫下降,之后給予口服維持治療。阿司匹林在熱退3 d后于10~14 d逐漸減量為3~5 mg/(kg?d),維持6~8周,有冠狀動脈損害者需維持至冠狀動脈內徑恢復正常3~6個月,并隨訪至6個月~2年。

2 結 果

觀察本組46例患兒男孩患病高于女孩,男∶女2.07∶1,年齡大部分在1~5歲(71.74%),均有5 d或以上發熱,大多為39 ℃以上高熱,僅有一例為低熱。其余癥狀、體征發生率:指趾端脫皮、雙眼結膜充血、煩躁哭鬧、口唇紅干燥皸裂、頸部淋巴結腫大、楊梅舌均在60%以上,發生時間觀察:結膜充血、煩躁哭鬧、皮疹、口唇舌部改變、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足硬性水腫發紅出現較早,而指趾脫皮及冠狀動脈損傷出現較晚?;灆z查所有病例白細胞、血沉、CRP早期明顯增高,動態觀察血小板早期(1~5 d)正?;蜉p度增高增高,5~7 d之后血小板明顯增高。部分并有多系統損傷,5例出現腹瀉,10例出現咳嗽,其中支氣管炎4例,肺炎1例。尿蛋白一過性陽性5例,尿白細胞增高8例,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速、心肌缺血改變2例,均于治療且體溫下降后復查恢復正常。診斷后給予阿司匹林及丙種球蛋白治療,43例治療后24~72 h體溫下降,體溫正常3日復查白細胞、血沉、CRP下降,取得顯著效果,占:93.48%,3例療效不佳,再次使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后其中2例體溫恢復正常。1例體溫反復,伴有冠狀動脈輕度擴張,上級醫院給予甲強龍沖擊后換為口服藥物維持,病情控制良好。其中8例發生冠狀動脈損傷,給予持續服藥,動態觀察半年7例冠狀動脈恢復正常。1例半年仍有冠狀動脈輕度擴張,繼續服藥,并隨訪至1年半后冠狀動脈恢復正常。

3 討 論

川崎?。↘D)是一種病因不明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系統性血管炎,大多學者認為感染誘發[4],但未找到確切病原體。發病機制不明確,可能為異常免疫反應介導的血管炎性損傷,導致血管滲透性增加,引起全身各系統損傷,主要累及皮膚、黏膜、淋巴結。但也可以導致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腎臟、心臟等多臟器功能損傷。另外有報道rs1801274位點基因多態性與川崎病相關[5],但僅限于研究,尚不能應用于臨床。隨著人們對該疾病認識的深入,尤其一些不典型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得到逐步認識,診斷的川崎病病例逐年增多[6],因該病沒有特異診斷指標,完全依賴臨床癥狀體征進行診斷,而川崎病的臨床表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結膜充血、口唇發紅、楊梅舌等缺乏特異性,診斷難度大,造成早期大部分病例發生誤診,本組病例46例早期均發生誤診,給予使用抗生素及清熱、抗病毒藥物,造成抗生素濫用及醫療資源浪費,并且有8例出現冠狀動脈損傷,占17.4%,高于其他文獻報道的5%~8%[7],考慮與部分醫師,尤其基層醫師對川崎病認識不足有關,導致未能早期診斷,2例病例入院時已經出現冠狀動脈損傷,需繼續加強對川崎病相關知識培訓。在臨床工作中需認真細致觀察病情,結合本組病例分析,川崎病早期診斷除上訴經典的指標外:①不明原因煩躁、哭鬧,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②發病早期出現白細胞、血沉、CRP明顯增高;③動態觀察血小板逐漸增高;④不明原因多系統損傷者??梢宰鳛榕R床表現不典型患兒診斷川崎病的參考指標??傊?,臨床醫師應該提高對川崎病的敏感性,對反復發熱,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懷疑川崎病的患兒應該每日評估臨床表現,對有皮膚、黏膜、淋巴結表現,但達不到診斷指標患兒,發現伴有煩躁不安、哭鬧者提示本病可能,及時給予患兒完善血常規、血沉、CRP、生化等檢查,并且動態觀察上訴指標,早期完善心臟彩超檢查,及時發現冠狀動脈病變。積極早期治療,改善川崎病預后。

[1] 胡亞美,江載芳.褚福堂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98-704.

[2] 趙祥文.兒科急診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24-725.

[3] 江平,洪山.川崎病臨床診斷研究進展[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7,27(1):57-59.

[4] 孫藝葡.丙種球蛋白輔助治療小兒川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4):129-130.

[5] 蔣勇,李敬鳳.FCGR2A基因rs1801274位點基因多態性與川崎病相關性研究的Meta分析[J].現代醫學,2017,45(4):465-471.

[6] 盧光全,李儒貴.兒童川崎病105例回顧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7,23(6):24-27.

[7] 朱琳,牛少敏,董香玉,等.蘭州地區川崎病患兒并發冠狀動脈損害的危險因素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4,23(7):616-619.

猜你喜歡
丙種球蛋白川崎體溫
體溫低或許壽命長
微軟進軍“工業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設備制造機器人
丙種球蛋白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ABO溶血病的臨床療效
TCF3基因突變至無丙種球蛋白血癥1例病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川崎病的研究概況及診斷治療進展
伴急腹癥的川崎病兒童臨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鈉肽在識別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護理干預對丙種球蛋白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免疫性復發性流產的效果
體溫小問題,引出大學問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